陈爱宏;何慧
心脏起搏器是一种医用电子仪器,它通过发放一定形式的电脉冲刺激心脏,使之激动和收缩,即模拟正常心脏的冲动形成和传导,以治疗由于某些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脏功能障碍[1]。心脏起搏技术是心律失常介入性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现对46例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的护理及健康指导报道如下。
作者:李小珍;罗民香;戴国珍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观察利福平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耐药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方法将110例耐药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在治疗组基础上加用利福平治疗,观察临床症状、体征、X 线、住院时间及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体征减轻和消失、胸片或肺 CT 阴影减轻或消失的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平均住院天数短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利福平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耐药肺炎支原体肺炎,对缩短发热时间、减轻咳嗽等症状、促进啰音消失、降低平均住院日,有明显疗效,且用药安全,不良反应小,患儿及家长易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侯秀玲;崔占杰 刊期: 2014年第20期
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是医学检验专业中一门极其重要的必修专业课,而且医学检验学微生物检验在临床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它不仅指导临床医师的治疗和用药,同时还是整个社会防治大规模流行病和传染病的重要手段。因此,真正掌握微生物检验课程是每一位医学检验学生的必备技能。在微生物检验课程教学中,微生物检验实验技术占据着突出重要的地位。随着近年来卫生服务体系和卫生服务模式的深刻变革以及由生物医学到生物医学-心理医学-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同时近年来不断涌现出新的致病菌和致病病毒,这都对传统医学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改革产生深刻的影响,为了使检验医学系毕业生能更好地适应临床检验工作,我们认为在微生物检验的实验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们的实验能力,让学生掌握规范的操作技术,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非常重要。
作者:王盛景;申绯翡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细辛脑注射液不良反应一般以皮疹、瘙痒、呕吐、头晕为主,严重者表现为呼吸困难、胸闷、紫绀、过敏性休克等,诱发支气管哮喘则少见报道[1]。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遇到2例由细辛脑注射液诱发的支气管哮喘,现报道如下。1病例报告例1.患者,男,73岁,因胸闷、气促、消瘦3月于2012年5月8日就诊我院。患者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10余年。诊断为:(1)右上肺癌(已确诊,目前无手术条件,患者放弃放化疗,要求对症治疗);(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入院体查:T 36.4℃,神清,消瘦,精神可,口唇不紫绀,颈软,颈静脉无充盈,气管居中,桶状胸,双肺呼吸音低,双下肺可闻及散在湿啰音及少量哮鸣音。入院后予以“细辛脑、多索茶碱”解痉、平喘,当静脉滴注5%葡萄糖溶液250ml +细辛脑16mg(桂林南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45021202、8mg)5min 时,患者突发呼吸急促,躁动不安,嘴唇发绀明显,大汗,满肺哮鸣音,四肢冰冷。呼吸30次/ min,心率98次/ min,血压120/70mm Hg。立即予以停止细辛脑,更换输液器,鼻导管吸氧3L/ min,地塞米松5mg 静脉推注,0.9%氯化钠溶液+甲泼尼龙40mg快速静脉滴注,10min 后,患者气促等症状明显缓解,续接其他液体未再出现上述症状。
作者:刘迁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在急性催眠镇静药物中毒急救中应用纳洛酮,探讨纳洛酮的临床药性。方法选择催眠镇静药物中毒患者6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中毒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对比2组治疗结果和精神状态。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1.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清醒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纳洛酮在急性催眠镇静药物中毒急救中,提供了一种切实可靠的治疗方法,并且得到了明显的临床效果。
作者:袁磊 刊期: 2014年第20期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睡眠时打鼾,并伴有呼吸暂停和呼吸表浅,夜间反复发生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睡眠结构紊乱,出现心、脑、肺血管并发症甚至多脏器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1]。OSAHS 成人发病率高达4%[2],但目前大多数医务人员对该病严重性、普遍性缺乏足够的认识。现将我院6例OSAHS 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陈婷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临床疗效。方法9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1mg +特布他林雾化溶液剂2ml 加入0.9%氯化钠溶液5ml 中压缩雾化吸入,2次/ d。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2组在 PaO2、PaCO2治疗后与治疗前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后2组间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或 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不良反应少,疗效显著。
作者:秦祝梅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甲基强的松龙鞘内注射治疗急性期多发性硬化的临床疗效,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急性期多发性硬化的患者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予甲基强的松龙静脉滴注,观察组予甲基强的松龙鞘内注射,观察、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91.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3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治疗后均未出现明显肝、肾功能损害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甲基强的松龙鞘内注射治疗急性期多发性硬化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较快的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张志广 刊期: 2014年第20期
桡骨远端骨骺分离是临床常见儿童损伤疾病,其占全身骨骺损伤的50%[1]。我科自2009-2012年采用成角折顶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方法治疗儿童桡骨远端骨骺分离56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患者56例中,男40例,女16例;年龄7~15岁;伤后至就诊时间0.5h ~7d;左侧者20例,右侧者31例,双侧者5例,全部病例均经 X 线片确诊,其中桡骨远端骨骺背桡侧分离者52例,掌桡侧分离者4例。56例患者的损伤均属闭合损伤,不伴发神经损伤症状。
作者:朱勤庄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分析医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详情,为抗高血压的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统计医院3年来所运用的抗高血压药物的规格、数量、销售额、药物类别,选出销售额的前十位,对其用药频率(DDDs)及限定日费用(DDC)进行计算。结果3年来,医院抗高血压药物销售金额高的3种药物为:苯磺酸氨氯地平、厄贝沙坦、非洛地平;用药频度高的药物类别为钙通道阻滞剂(CCB),其次为 ARB(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β受体阻断剂和 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结论该院抗高血压药物应用符合当前药物应用的基本要求,用药结构合理。
作者:袁一英 刊期: 2014年第20期
肝血管瘤是肝脏常见的良性肿瘤,传统治疗以外科手术切除为主,但创伤性大。近年来肝血管瘤的介入治疗已有取代外科手术的趋势,成为肝血管瘤治疗的首选方法之一。我科于2011年1月-2013年6月对56例肝血管瘤患者进行介入治疗,术后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患者恢复良好。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陈丽艳;潘晓琳;朱伟;王婷婷;左芳;刘莹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观察足三里穴位注射甲氧氯普胺对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预防效果。方法150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70例,观察组给予甲氧氯普胺针剂足三里穴位注射,联合格拉司琼治疗;对照组仅给予格拉司琼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恶心、呕吐程度。结果观察组0、Ⅰ级所占比例为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6%,提示观察组恶心、呕吐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足三里穴位注射甲氧氯普胺联合格拉司琼治疗可明显减轻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程度,经济方便,值得应用。
作者:闫绍辉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心肝同治法及其组方对大鼠缺血心肌血管新生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60只 wistar 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美托洛尔组和高、低剂量组方组。除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大鼠外,结扎各组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心肌缺血模型,并于造模后予相应药物治疗12d。治疗结束后,检测缺血心肌微血管密度(mVD),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缺血心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表达。结果模型组缺血心肌mVD 较正常对照组及假手术组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高、低剂量组方组及倍他乐克组 mVD 较模型组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高、低剂量组方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模模型组 VEGFR-2mRNA 表达上调,与正常对照组及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高、低剂量组方组及倍他乐克组 VEGFR-2mRNA 表达均显著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高、低剂量组方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心肝同治法及其组方能够促进缺血心肌 mVD、VEGFR-2表达,从而改善心肌缺血,促进侧支循环的形成。
作者:林华;蔡智刚;唐新征 刊期: 2014年第20期
患者,女,33岁,外企职员,结婚4年,孕4产0,因为规律性生活2年一直未孕于2009年11月22日门诊就诊。患者平素月经规律,7/28d,末次月经(LmP)2009年11月12日,量中。近2年有所减少,患者曾行药物流产4次,均为在停经37~45d,并予米非司酮50mg,每晚1次,口服3d,第4天晨口服米索前列醇600μg 后1~2h 出现腹痛,30min 后排出胎囊,给予口服头孢或替硝唑3~5d 预防感染,出血持续7~12d,未做过清宫。近1次药物流产在2007年。既往体健,每年参加单位体检,未发现异常,无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伴侣精液检验报告正常,嘱患者下次月经第2天化验内分泌六项及甲功五项,同时 B 型超声监测卵泡,测基础体温1个月。1个月后复诊内分泌六项及甲功五项回报均正常,监测卵泡显示卵泡生长正常,有排卵,基础体温显示黄体期正常。建议其月经干净3~7d 行碘油造影,1个月后复诊碘油造影结果为双侧输卵管均阻塞。
作者:张建秋;王瑞霞;陈亚楠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观察手术吸收性止血明胶海绵联合云南白药对阻生智齿拔除术后疼痛和出血的预防作用。方法将192例反复发作智齿冠周炎患者,根据智齿对邻牙及周围组织造成损害的Ⅱ类和Ⅲ类中、低位阻生齿,手术时间﹥30min,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96颗,试验组将止血明胶海绵及云南白药放入96颗阻生智齿拔牙窝内,对照组将消毒棉卷置创口上咬合止血。2组均30min 后吐出消毒棉花卷,给予消炎药物口服。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手术吸收性止血明胶海绵联合云南白药能有效预防智齿拔除术后的疼痛和出血,减少再次手术得几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少华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分析早期干预对高危儿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180例高危儿按家长意愿分为干预组和常规育儿组各90例,对干预组高危儿实施早期干预及康复治疗,常规组按家庭常规育儿。2组均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及 Ge-sell 发育量表评定,用发育商(DQ)来评估智能发育及临床效果。结果干预组与常规育儿组5大能区行为发育商(DQ)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早期干预可促进高危儿的智能发育。
作者:陈爱宏;何慧 刊期: 2014年第20期
小儿过敏性鼻炎(AR)又称变态反应性鼻炎,是特异性个体接触致敏原后由 IgE 介导的介质释放,并有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和细胞因子等参与的鼻黏膜慢性炎性反应性疾病[1]。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和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态环境的急剧变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过敏反应性疾病的发生率呈逐年增长趋势,2~6岁的学龄前儿童是诱发呼吸道过敏的高发年龄。其4大典型症状为:连续的打喷嚏、鼻子痒、流清水鼻涕(感染时为脓鼻涕)和鼻塞。另外,部分患儿还常伴有头痛、鼻腔干燥感等。打喷嚏、流鼻涕的患儿并非都是过敏性鼻炎,而过敏性鼻炎的四大症状里面每个患儿的表现又各有不同、各有侧重,有的患儿以流清鼻涕为主,有的患儿以打喷嚏为主,有的人以鼻塞为主[2]。小儿过敏性鼻炎已经成为困扰家长和医务人员重要的医学问题之一。西医的主要治疗方法只要有避开过敏原、药物治疗、免疫治疗及手术治疗,中医则采取雾化治疗、针灸、穴位注射、针刺火罐等一系列的特色疗法,结合中药治疗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疗效,具有较大的研究和发展的空间。笔者就小儿过敏性鼻炎的临床表现、中西医的病因病机、诊断标准及分型治疗综述如下。
作者:苏慧;王士玮;康雪敏;李书芳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考察不同因素对洛索洛芬钠缓释片体外释放的影响。方法在缓冲液中测定 HPC、mCC、HPmC、压力等因素对缓释片释放速率的影响。结果随着 HPmC、HPC 用量的增加洛索洛芬钠缓释片释药减慢,但随着 mCC 用量增加溶出速率增加,累积释放量亦有明显改善,压力增大释放减慢,但影响不明显。结论通过调节洛索洛芬钠缓释片可以得到满意的释放效果。
作者:黄吉 刊期: 2014年第20期
我科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病例120例,其中男66例,女54例。胃肠减压在临床护理中,熟练的掌握插管的技术,做胃肠减压前后以及减压期间的护理工作,有效的减轻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疼痛,提高了胃肠道疾病的治愈率。胃肠减压是普外科在临床工作中,常见的护理操作。
作者:刘桂花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12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干预组给患者和家属进行系统化健康教育,对照组给予常规指导。结果干预组患者在遵医用药、生活方式、按时复诊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健康教育能够提高高血压患者的遵医行为,可以有效控制血压,改变其生活方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郭绪荣;王志芹;安淑霞;杜雪芬 刊期: 2014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