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血管瘤介入治疗术后护理体会

陈丽艳;潘晓琳;朱伟;王婷婷;左芳;刘莹

关键词:肝血管瘤, 介入治疗, 术后护理
摘要:肝血管瘤是肝脏常见的良性肿瘤,传统治疗以外科手术切除为主,但创伤性大。近年来肝血管瘤的介入治疗已有取代外科手术的趋势,成为肝血管瘤治疗的首选方法之一。我科于2011年1月-2013年6月对56例肝血管瘤患者进行介入治疗,术后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患者恢复良好。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美学在护理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当今社会对护士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护士对患者进行身体和精神的全面护理,以满足患者的要求。其中美学在护理工作中有相当重要的位置,是不可忽略的。我院从开展美学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以来,深感美学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被广大患者及社会所认可。把美学应用到护理工作中,能使患者心情愉快,让患者产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从而达到治疗的佳效果。在实际工作中,美学和护理工作是密不可分的,用护理来提高美学,用美学理论来指导工作。下面是我院自开展美学在护理中的应用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郝会娈;赵金荣;李金凤;周爱玲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纳洛酮在急性催眠镇静药物中毒急救中的应用

    目的:在急性催眠镇静药物中毒急救中应用纳洛酮,探讨纳洛酮的临床药性。方法选择催眠镇静药物中毒患者6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中毒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对比2组治疗结果和精神状态。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1.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清醒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纳洛酮在急性催眠镇静药物中毒急救中,提供了一种切实可靠的治疗方法,并且得到了明显的临床效果。

    作者:袁磊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活血化瘀药物在治疗心血管疾病中的护理体会

    目前脑血管病已成为我国城市和农村人口的第一位致残和死亡原因,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发病呈逐年增多的趋势。它的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和高医疗支出,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社会与经济的发展。活血化瘀药物为我院治疗心血管系统的常用药,常用的有舒血宁注射液,丹红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丹参多酚酸盐,红花黄色素。心血管疾病包括冠心病,心肌病,高血压等,均取得良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涂敏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脑梗死患者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9例,2组均予降颅压、营养脑细胞等基础治疗,对照组加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予奥扎格雷钠注射液。服药14d 后对比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采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脑梗死,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占肖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矿区女工妇科体检结果分析及健康教育

    目的:了解矿区女工疾病发展状况及问题所在,以便有针对性地宣传教育。方法对2011年7月-2013年7月在医院体检的女工1230名进行体检结果分析。结果妇科病中宫颈糜烂发病率高。760名(61.79%)认为有必要每年体检1次,但只有201名(16.34%)在去年做过妇科体检;538名(43.74%)女工认同每年应有一次妇科体检而未行动,490名(39.84%)女工认为没必要每年1次妇科体检。结论为保障矿区女工健康,每年1次妇科体检是十分必要的,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的原则,防止妇科恶性病发生发展,提高矿区女工身心健康。

    作者:田新;王静;陈玉爽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普通 PCR 法与细菌培养法相结合检测流行性脑膜炎奈瑟氏菌

    目的:为了提高脑膜炎奈瑟氏菌的检出率、更好的了解承德市健康人群流行性脑膜炎奈瑟氏菌的带菌状况,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参考。应用普通 PCR 法与细菌培养法相结合检测流行性脑膜炎奈瑟氏菌。方法分别采用传统的细菌培养法与普通 PCR 法检测技术对2012-2013年健康人群流行性脑膜炎奈瑟氏菌样品进行检测。结果在2012-2013年459份健康人群检测脑膜炎奈瑟氏菌。细菌培养法检出脑膜炎奈瑟氏菌8株,检出 B 群4株,X群1株、C 群2株,在血清上出现不可分群的流脑菌株1份。普通 PCR 与细菌培养联合应用检出脑膜炎奈瑟氏菌11株,检出 B 群6株,X 群2株、C 群2株、w135群1株,不存在不可分群现象。结论通过普通 PCR 法与细菌培养法相结合在流行性脑膜炎奈瑟氏菌检测中的应用更适应于流行性脑膜炎奈瑟氏菌的检测。

    作者:郭莹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中医辨证施治小儿腹泻的临床体会

    小儿腹泻又称“泄泻”,以大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如水样,或伴不消化食物,或夹有黏液为主证,多见于﹤2岁婴幼儿。临床常用消食导滞、清热利湿、疏风散寒、健脾益气等法治疗小儿腹泻[1]。我院于2011年8月-2013年10月对86例腹泻患儿进行中医辨证施治,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丽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高等职业院校检验专业实验教学的改革初探

    规范的操作技术和独立工作能力是临床检验工作中重要的两个方面。面对来自学校、教师及学生3方面的种种现状,如何更快更完美地推进检验专业的实验教学改革,提高技能型人才质量显得尤为迫切。如何设计基础实验与综合性试验,如何把开放实验室与联系临床紧密结合,如何建立一套完整的考核体系等都是值得我们去关注和解决的。其中特别是如何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考核体系重要。

    作者:郜乐乐;姚佳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梅毒检测结果分析

    目前梅毒检测应用普遍的实验室检测方法是梅毒血清血检查,而其中常用的血清学检测方法为 TP-ELISA 法及RPR,本文就这2种检测方法对梅毒的判定作用和如何提高检出率进行比较分析。

    作者:李月敏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选择性宫内生长受限1例

    选择性宫内生长受限(sIUGR)是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妊娠过程中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即双胎中1胎儿估计体质量低于另一胎儿体质量的第10百分位数,而另一胎儿估计体质量正常,并且2胎儿体质量相差≥25%。有文献报道本病发病率约为12%[1],且生长受限胎儿突发胎死宫内的发病率也明显高于正常双胎妊娠[2],而幸存儿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明显增高。我院近期收治孕妇1例,现结合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于春燕;谷金玉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尼莫地平应用于 DSA 全脑血管造影术前对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观察

    目的:探讨 DSA 全脑血管造影术前应用尼莫地平时间对术中及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影响。方法DSA 全脑血管造影前30min,1h,2h 分别静脉滴注尼莫地平,观察患者术中及术后出现造影相关并发症的比率,来确定术前多久静脉滴注尼莫地平对预防造影产生的并发症为有效。结果术前2h 静脉滴注尼莫地平产生并发症率为0%,明显优于术前30min 的10.53%和术前1h 的4.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DSA 全脑血管造影术前2h 静脉滴注尼莫地平可以明显减少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杨萍;许婧;张晓军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丹红注射液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疗效。方法将5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给予5%葡萄糖溶液或0.9%氯化钠溶液500ml 加入丹红注射液40ml 静脉输注,1次/ d;对照组给予5%葡萄糖溶液或0.9%氯化钠溶液500ml 加入复方丹参注射液40ml 静脉输注,1次/ d。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同时给予稳心颗粒口服,稳心颗粒9g,3次/ d,温水冲服。2组均以14d 为1个疗程,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心绞痛及心律失常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8.0%和92.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4.0%和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治疗后24h 动态心电图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和 P ﹤0.01)。治疗组24h 动态心电图较对照组疗效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和 P ﹤0.01)。结论冠心病的主要发病机理之一是瘀血阻滞,因此活血化瘀能够治疗冠心病,丹红注射液中的成份丹参、红花是对治疗冠心病有明显疗效。稳心颗粒是一种抗心律失常的纯中药制剂,其成份中缬草酮具有显著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因此丹红注射液联合稳心颗粒可以治疗冠心病引起的各种心律失常。

    作者:张宁;姚铁柱;孔雁;郑金秀;冯和林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止血明胶海绵联合云南白药预防阻生智齿拔除术后疼痛和出血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手术吸收性止血明胶海绵联合云南白药对阻生智齿拔除术后疼痛和出血的预防作用。方法将192例反复发作智齿冠周炎患者,根据智齿对邻牙及周围组织造成损害的Ⅱ类和Ⅲ类中、低位阻生齿,手术时间﹥30min,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96颗,试验组将止血明胶海绵及云南白药放入96颗阻生智齿拔牙窝内,对照组将消毒棉卷置创口上咬合止血。2组均30min 后吐出消毒棉花卷,给予消炎药物口服。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手术吸收性止血明胶海绵联合云南白药能有效预防智齿拔除术后的疼痛和出血,减少再次手术得几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少华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临床疗效。方法9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1mg +特布他林雾化溶液剂2ml 加入0.9%氯化钠溶液5ml 中压缩雾化吸入,2次/ d。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2组在 PaO2、PaCO2治疗后与治疗前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后2组间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或 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不良反应少,疗效显著。

    作者:秦祝梅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健康教育对住院精神病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的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住院精神病科患者的护理干预的积极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3年6月收治的住院患者47例,给予全部患者药物治疗及基础护理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结果经护理后,在各项知识的了解率比较,出院时了解率高于入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精神病患者健康教育对促进患者康复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王怀英;易著英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小儿急性阑尾炎43例临床分析

    急性阑尾炎小儿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以﹥5岁儿童多见,小儿阑尾腔细壁薄,肌层组织少,一旦发生梗阻或血运障碍,极易发生坏死穿孔。因此,虽然小儿急性阑尾炎的发病率较成人低,但病势较成人严重。由于小儿发病早期缺乏特异性体征,且大网膜发育不全,对炎性病变的局限能力弱,一旦发生穿孔即迅速发生弥漫性腹膜炎,此外小儿腹膜吸收能力强,短期内可出现严重中毒症状可威胁其生命,因此必须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对持续腹痛和发热的患儿进行反复检查,以免漏诊误诊。我院近年来收治的43例小儿急性阑尾炎患儿,均采用手术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罗志平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儿童过敏性紫癜的病因调查和药物治疗监护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的诱因、药物治疗效果及合理性。方法选取过敏性紫癜患儿89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儿病史进行调研,跟踪药物疗效并监护药物不良反应。结果78.7%的患儿有明显诱因,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59.6%),学龄期儿童是主要发病人群;不良反应:西咪替丁与氯雷他啶联用致心前区不适1例(1.1%),肝功能受损1例(1.1%);西咪替丁与奥美拉唑联用致药理作用拮抗3例(3.4%)。结论上呼吸道感染不规范治疗是过敏性紫癜的主要诱因,治疗过程中警惕西咪替丁的药物相互作用,确保用药安全。

    作者:谷慧峰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多种介入技术联合治疗的护理体会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EDVT)是血液在下肢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引起的疾病,血液回流受阻,出现下肢肿胀,疼痛,功能障碍。血栓脱落可引起肺栓塞(PE)。DVT 和 PE 合称为静脉血栓栓塞症(VTE)。DVT 如在急性早期未得到有效治疗,血栓机化,常遗留静脉功能不全,称为血栓后综合征( PTS)。DVT 是影响人们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常见疾病,采用介入技术治疗本病已成为较为成熟的常用治疗手段。

    作者:姚雪;潘晓琳;朱伟;王婷婷;陈丽艳;刘伟伟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2010-2012年我院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分析

    目的: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2月该院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与耐药趋势。方法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 Vitek 32细菌分析系统进行菌株鉴定及药物敏感性测试,耐药性数据分析采用 wHONET5软件。结果3年内共检出铜绿假单胞菌536株,其对12种抗菌药物活性较好的是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为17.16%、19.96%、27.99%、29.85%;耐药率较高的是氨曲南61.19%、头孢噻肟76.31%、头孢曲松84.51%。其对氨曲南的耐药率从2010年55.71%升至2012年66.97%,同期对头孢噻肟的耐药率从71.42%升至81.45%,对头孢曲松的耐药率从78.57%升至97.74%,升幅分别为11.26%、10.03%、19.17%。美罗培南的耐药率有下降趋势,从2010年43.57%下降至2012年16.74%。结论监测结果显示铜绿假单胞菌对氨基糖苷类、碳青霉烯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药物保持较好的敏感性,对三代头孢的敏感性较差,还需加强对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有计划地连续监测。

    作者:彭伟;祁峰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鲍氏不动杆菌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分布与耐药性调查

    目的:探讨鲍氏不动杆菌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特点,为临床治疗和预防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医院2010年5月-2013年5月住院患者下呼吸道标本中分离出的170株鲍氏不动杆菌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分析菌株临床分布特征及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170株鲍氏不动杆菌主要分布在 ICU 科占35.3%,呼吸科占32.9%;对常用抗生素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检出耐多药菌株68例(占34.1%)。结论鲍氏不动杆菌主要分布在呼吸科、ICU 科,对常用抗生素有不同程度的耐药,且多药耐药率高。多黏菌素、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左旋氧氟沙星仍是医院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敏感用药。

    作者:訾春雷 刊期: 2014年第20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