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一次性采血针在婴幼儿头皮静脉采血中的临床应用

张趁欣;崔占杰

关键词:一次性采血针, 婴幼儿, 头皮静脉, 采血
摘要:目的:探讨使用一次性采血针对婴幼儿行头皮静脉采血方法,提高穿刺的成功率,减轻患儿痛苦,降低凝血溶血发生率。方法选取2013年9~12月在该院门诊就诊的婴幼儿21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08例和对照组11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头皮针连接注射器静脉采血,观察组应用采血针采血,对比2组静脉穿刺成功率、凝血溶血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凝血溶血少于对照组、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一次性采血针对婴幼儿行头皮静脉采血优于传统的一次性头皮针连接注射器静脉采血方法,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本科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研究进展

    进入21世纪,医学模式的改变和医学科学的发展对高等护理教育的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护理专业人才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更要具备创新能力和批判意识。国内外的护理教育专家的研究发现,评判性思维能力是高素质的护理人才不可缺少的核心才能之一,而护理本科生又是未来护理岗位上的骨干,因此培养和提高护理本科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已经成为护理教育的关键目标和任务。

    作者:张艳青;李冬莉;孔静;纪敬敏;贾学静;姚志翠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痰热清对胸部肿瘤放射治疗后肺损伤的干预作用

    目的:探讨痰热清对胸部肿瘤进行放射治疗后对肺损伤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11月医院放射治疗科住院治疗的胸部肿瘤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痰热清辅助常规放射治疗)32例与对照组(常规放射治疗)32例,对2组患者在接受放射治疗后发生放射性肺炎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32例患者中有发生放射性肺炎现象8例,占25.00%;治疗组32例患者中发生放射性肺炎现象3例,占9.3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痰热清能够有效的使急性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得到降低,无过敏现象和不良反应,对胸部肿瘤患者的放射治疗顺利开展提供了保证,对患者的治疗后生存质量进行了改善。

    作者:胡寒黎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小儿过敏性鼻炎治疗进展

    小儿过敏性鼻炎(AR)又称变态反应性鼻炎,是特异性个体接触致敏原后由 IgE 介导的介质释放,并有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和细胞因子等参与的鼻黏膜慢性炎性反应性疾病[1]。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和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态环境的急剧变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过敏反应性疾病的发生率呈逐年增长趋势,2~6岁的学龄前儿童是诱发呼吸道过敏的高发年龄。其4大典型症状为:连续的打喷嚏、鼻子痒、流清水鼻涕(感染时为脓鼻涕)和鼻塞。另外,部分患儿还常伴有头痛、鼻腔干燥感等。打喷嚏、流鼻涕的患儿并非都是过敏性鼻炎,而过敏性鼻炎的四大症状里面每个患儿的表现又各有不同、各有侧重,有的患儿以流清鼻涕为主,有的患儿以打喷嚏为主,有的人以鼻塞为主[2]。小儿过敏性鼻炎已经成为困扰家长和医务人员重要的医学问题之一。西医的主要治疗方法只要有避开过敏原、药物治疗、免疫治疗及手术治疗,中医则采取雾化治疗、针灸、穴位注射、针刺火罐等一系列的特色疗法,结合中药治疗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疗效,具有较大的研究和发展的空间。笔者就小儿过敏性鼻炎的临床表现、中西医的病因病机、诊断标准及分型治疗综述如下。

    作者:苏慧;王士玮;康雪敏;李书芳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强生丙肝药物 OLYSIO 获欧盟批准

    强生(JNJ)丙肝新药 OLYSIO(simeprevir)获欧盟批准,联合其他药物,用于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型1和4慢性丙型肝炎(CHC)成人患者的治疗。该药将为欧洲患者提供一种新的三联疗法,同时将提供有史以来首个为期12周的无干扰素且不依赖利巴韦林及其他药物的治疗选择。OLYSIO 的获批,是基于Ⅱ期 COSmOS、3个关键Ⅲ期 QUEST-1、QUEST-2、PROmISE 的数据。丙型肝炎(HCV)是一种血源性传染性肝脏疾病,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对肝脏造成重大损害。关于 OLYSIO(simeprevir):Simeprevir 是新一代 NS3/4A 蛋白酶抑制剂,为每天1次的口服药物,由 medivir 公司和杨森(Jans-sen)联合开发,用于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成年患者的代偿性肝病,包括各个阶段的肝纤维化,其工作原理是通过阻断蛋白酶,来抑制HCV 在肝脏细胞中的复制。

    作者:药品资讯网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微生物检验实验教学体会

    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是医学检验专业中一门极其重要的必修专业课,而且医学检验学微生物检验在临床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它不仅指导临床医师的治疗和用药,同时还是整个社会防治大规模流行病和传染病的重要手段。因此,真正掌握微生物检验课程是每一位医学检验学生的必备技能。在微生物检验课程教学中,微生物检验实验技术占据着突出重要的地位。随着近年来卫生服务体系和卫生服务模式的深刻变革以及由生物医学到生物医学-心理医学-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同时近年来不断涌现出新的致病菌和致病病毒,这都对传统医学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改革产生深刻的影响,为了使检验医学系毕业生能更好地适应临床检验工作,我们认为在微生物检验的实验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们的实验能力,让学生掌握规范的操作技术,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非常重要。

    作者:王盛景;申绯翡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腹腔镜技术在卵巢囊肿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腹腔镜技术在卵巢囊肿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84例卵巢囊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实施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术,对照组实施开腹卵巢囊肿切除术。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道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应用术后镇痛泵的例数。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稍长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肠道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镇痛泵应用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和 P ﹤0.01)。结论腹腔镜下实施卵巢囊肿切除术安全可行,患者痛苦小,机体康复快。

    作者:樊艳芳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多种介入技术联合治疗的护理体会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EDVT)是血液在下肢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引起的疾病,血液回流受阻,出现下肢肿胀,疼痛,功能障碍。血栓脱落可引起肺栓塞(PE)。DVT 和 PE 合称为静脉血栓栓塞症(VTE)。DVT 如在急性早期未得到有效治疗,血栓机化,常遗留静脉功能不全,称为血栓后综合征( PTS)。DVT 是影响人们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常见疾病,采用介入技术治疗本病已成为较为成熟的常用治疗手段。

    作者:姚雪;潘晓琳;朱伟;王婷婷;陈丽艳;刘伟伟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丹红注射液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疗效。方法将5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给予5%葡萄糖溶液或0.9%氯化钠溶液500ml 加入丹红注射液40ml 静脉输注,1次/ d;对照组给予5%葡萄糖溶液或0.9%氯化钠溶液500ml 加入复方丹参注射液40ml 静脉输注,1次/ d。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同时给予稳心颗粒口服,稳心颗粒9g,3次/ d,温水冲服。2组均以14d 为1个疗程,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心绞痛及心律失常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8.0%和92.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4.0%和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治疗后24h 动态心电图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和 P ﹤0.01)。治疗组24h 动态心电图较对照组疗效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和 P ﹤0.01)。结论冠心病的主要发病机理之一是瘀血阻滞,因此活血化瘀能够治疗冠心病,丹红注射液中的成份丹参、红花是对治疗冠心病有明显疗效。稳心颗粒是一种抗心律失常的纯中药制剂,其成份中缬草酮具有显著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因此丹红注射液联合稳心颗粒可以治疗冠心病引起的各种心律失常。

    作者:张宁;姚铁柱;孔雁;郑金秀;冯和林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尼可地尔联合乌灵胶囊并心理干预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伴焦虑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目的:观察尼可地尔联合乌灵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伴焦虑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伴焦虑住院患者采用随机分为对照组予治疗组各30例,2组予常规抗凝、抗血小板聚集、他汀类药物治疗。对照组加予尼可地尔,5mg ~10mg/次,3次/ 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予乌灵胶囊,3粒/次,3次/d,并针对焦虑症状给予心理干预措施,连续治疗2周为1疗程。观测2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治疗心绞痛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治疗焦虑症状总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过程中对照组出现头痛2例,治疗组出现困倦2例,余无不良反应发生,未影响继续观察。结论乌灵胶囊联合尼可地尔并予心理干预措施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伴焦虑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左玉琴;王伺伟;唐平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药物治疗异位妊娠护理体会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是受精卵在子宫体腔外着床发病率大约为1%是孕产妇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以输卵管妊娠常见[1]。化学药物治疗适用于早期输卵管妊娠,要求保存生育能力的年轻患者,常用甲氨蝶呤( mTX)[2],近年来,我院采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58例异位妊娠,并给予精心的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烁;何刚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喹诺酮类药物致起发热1例

    患者,男,42岁,于2013年6月某日因尿频,尿急,尿痛5d来我院就诊,以泌尿系统感染收入院。既往体健,无药物过敏史。体格检查:生命体征正常,神清,心、肺、腹检查无异常,给予抗炎对症治疗(0.2%左氧氟沙星200ml;0.9%氯化钠溶液250ml +头孢曲松4g,做先锋霉素皮试阴性)就在静脉输入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1min 后,患者立即出现恶心、呕吐、寒颤、高热、憋气,测体温39.9℃。护理诊断:发热,分析患者症状考虑到疾病本身的发展或输液反应,遵医嘱停药拔针,吸氧,肌内注射异丙嗪25mg,同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10min后症状有所好转。第2天,继续用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1min 后患者又起上述症状,给予停药,吸氧,物理降温对症处理后,患者上述症状消失,此时确认为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导致的药物热。第3天停用左氧氟沙星,其他用药不变,患者未诉发热不适,生命体征正常。

    作者:王条霞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小儿急性阑尾炎43例临床分析

    急性阑尾炎小儿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以﹥5岁儿童多见,小儿阑尾腔细壁薄,肌层组织少,一旦发生梗阻或血运障碍,极易发生坏死穿孔。因此,虽然小儿急性阑尾炎的发病率较成人低,但病势较成人严重。由于小儿发病早期缺乏特异性体征,且大网膜发育不全,对炎性病变的局限能力弱,一旦发生穿孔即迅速发生弥漫性腹膜炎,此外小儿腹膜吸收能力强,短期内可出现严重中毒症状可威胁其生命,因此必须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对持续腹痛和发热的患儿进行反复检查,以免漏诊误诊。我院近年来收治的43例小儿急性阑尾炎患儿,均采用手术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罗志平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中段尿病原菌分布以及药敏分析

    目的:对2012年度武汉市中医院临诊患者中段尿病原菌的耐药性进行统计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美国 BD 微生物鉴定及药敏检测系统,对851例患者中段尿液分离菌及药敏试验。结果851例患者的尿液中分离出病原菌248株(29.1%),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真菌的比例分别为37.1%、54.4%、8.5%。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唑林耐药性高(67.6%),葡萄球菌对青霉素 G100%耐药。结论中段尿分离病原菌以大肠埃希氏菌为主,其次金黄色葡萄球菌。合理运用抗生素对有效控制泌尿感染和避免耐药的意义重大。

    作者:邓敏;李耕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我院儿科门诊处方用药情况分析

    目的:调查该院(二甲医院)儿科门诊处方用药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从该院门诊西药房2012年1~12月儿科门诊处方中随机抽取6000张,对有关临床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开具1~5种药品的处方占总处方100%,平均用药品种数为3.19种;单张处方金额≤100元占总处方91.93%,100~300元占总处方8.07%,平均处方金额80.52元;使用针剂的处方占总处方52.73%,其中静脉输液占65.11%;使用抗菌药物处方占总处方51.57%,其中单用占96.96%,联用占3.04%,抗菌药物与抗病毒药物联用占62.99%,抗菌药物与中药注射剂及中成药注射剂联用占50.13%。结论该院儿科门诊处方存在一些问题,尤以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为突出,应引起高度重视,加强临床合理用药的意识,加强对临床医师、药师的相关培训,进一步规范管理。

    作者:黎清耀;曾秋月;刘经飘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手术治疗急性硬膜外血肿90例临床分析

    急性外伤性硬膜外血肿临床分3种,急性、亚急性和慢性,处理及时预后通常良好。如确诊和治疗不及时,一旦发展为脑疝,则预后极差,致残及病死率极高。笔者回顾性总结分析我科行急性硬膜外血肿手术90例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作者:慈新;杨义;张永生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12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干预组给患者和家属进行系统化健康教育,对照组给予常规指导。结果干预组患者在遵医用药、生活方式、按时复诊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健康教育能够提高高血压患者的遵医行为,可以有效控制血压,改变其生活方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郭绪荣;王志芹;安淑霞;杜雪芬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顽固与慢性便秘的诊治体会

    便秘是许多人都有的病理性的常见疾病,有可能是多种或一类疾病造成的,许多人并没有经常来医院。随着年龄和症状持续时间延长,增加的进步性发作,并终形成各种混合顽固性便秘的原因,包括功能性出口梗阻型便秘。功能性出口梗阻是指排便时肛门直肠只表现在一系列的功能异常,包括:直肠黏膜脱垂,肠套叠,直肠,盆底疝,会阴下降,耻骨直肠肌肥厚。便秘是指大便干燥,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排便不完全等。慢性便秘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常见的疾病,包括便秘称为功能性便秘结肠与肛门功能障碍。认为这是临床上一种独立的疾病,也被称为特发性便秘,习惯性便秘,单纯性便秘。

    作者:杨情远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铜绿假单胞菌316株的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本院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收集本院近4年临床细菌培养分离的316株铜绿假单胞菌,并对其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检出316株铜绿假单胞菌,其中84.2%的菌株分离自呼吸道标本。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低,为17.9%,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20%。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处于较高水平,临床应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何萍;江艳;赵政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2010-2012年我院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分析

    目的: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2月该院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与耐药趋势。方法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 Vitek 32细菌分析系统进行菌株鉴定及药物敏感性测试,耐药性数据分析采用 wHONET5软件。结果3年内共检出铜绿假单胞菌536株,其对12种抗菌药物活性较好的是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为17.16%、19.96%、27.99%、29.85%;耐药率较高的是氨曲南61.19%、头孢噻肟76.31%、头孢曲松84.51%。其对氨曲南的耐药率从2010年55.71%升至2012年66.97%,同期对头孢噻肟的耐药率从71.42%升至81.45%,对头孢曲松的耐药率从78.57%升至97.74%,升幅分别为11.26%、10.03%、19.17%。美罗培南的耐药率有下降趋势,从2010年43.57%下降至2012年16.74%。结论监测结果显示铜绿假单胞菌对氨基糖苷类、碳青霉烯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药物保持较好的敏感性,对三代头孢的敏感性较差,还需加强对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有计划地连续监测。

    作者:彭伟;祁峰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胰岛素治疗的系统风险

    目的:胰岛素是常用降血糖注射剂。本文旨在分析胰岛素治疗的风险,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临床研究包括2型糖尿病(T2Dm)患者和危症患者。前瞻性研究观察华人 T2Dm 2906例(其中胰岛素治疗971例),连续随访7年。横断面资料研究中美国 T2Dm 25964例,英国 T2Dm 84622例。死亡、癌症、慢性并发症、低血糖与危症是主要临床终点。结果胰岛素治疗显著增加 T2Dm 临床终点事件风险:死亡( HR =2.2;95% CI =2.0-2.4),癌症(HR =1.4;95% CI =1.2-1.7),肾病(HR =3.5;95% CI =2.7-4.5),心肌梗死(HR =2.0;95% CI =1.5-2.6),主要不良心脏事件(HR =1.7;95% CI =1.4-2.1),中风(HR =1.4;95% CI =1.2-1.8)。胰岛素治疗的危症患者6026例,出现低血糖,其死亡风险呈线性升高:中度低血糖组 HR =1.4,95% CI =1.2-1.6;严重性低血糖组 HR =2.1,95% CI =1.6-2.8。结论糖尿病患者及危症患者应慎用胰岛素治疗,胰岛素治疗的系统风险不容低估。

    作者:牟学晶;任欣欣;赵海潞 刊期: 2014年第20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