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强
目的:观察三黄汤加芒硝纱布湿敷引流对促进四肢骨折外固定术后感染针道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骨科住院行四肢骨折外固定手术且术后发生针道感染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单纯外科换药治疗;治疗组给予三黄汤加芒硝湿敷治疗。观察切口愈合时间的差异,对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针道感染控愈合平均时间为9.4±5.2d,优于对照组的16.2±7.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三黄汤加芒硝湿敷治疗能够促进四肢骨折外固定术后感染针道的愈合,缩短感染针道的愈合时间。
作者:李欣;杨丽芳;赵军山;权永志;常建伟;高翠娟 刊期: 2014年第20期
随着社会发展,患者对医疗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自我保护的法律意识也越来越强。而我院产科部分护士对相关的法律知识却不甚了解。根据我国法律,患者有7种基本权利:“医疗保障权;生命健康权;知情同意权;隐私权;受尊重权;与家属联系权;获得赔偿权。”当患者进入医院,从挂号的那一刻起,到取药后离开医院前,就与医院建立了无形的合同关系。故护理人员更要学习法律知识,依法办事,用法律自我约束,自我保护,将法律知识融入到护理工作中,更好地为孕产妇服务。
作者:刘丽霞 刊期: 2014年第20期
便秘是许多人都有的病理性的常见疾病,有可能是多种或一类疾病造成的,许多人并没有经常来医院。随着年龄和症状持续时间延长,增加的进步性发作,并终形成各种混合顽固性便秘的原因,包括功能性出口梗阻型便秘。功能性出口梗阻是指排便时肛门直肠只表现在一系列的功能异常,包括:直肠黏膜脱垂,肠套叠,直肠,盆底疝,会阴下降,耻骨直肠肌肥厚。便秘是指大便干燥,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排便不完全等。慢性便秘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常见的疾病,包括便秘称为功能性便秘结肠与肛门功能障碍。认为这是临床上一种独立的疾病,也被称为特发性便秘,习惯性便秘,单纯性便秘。
作者:杨情远 刊期: 2014年第20期
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是医学检验专业中一门极其重要的必修专业课,而且医学检验学微生物检验在临床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它不仅指导临床医师的治疗和用药,同时还是整个社会防治大规模流行病和传染病的重要手段。因此,真正掌握微生物检验课程是每一位医学检验学生的必备技能。在微生物检验课程教学中,微生物检验实验技术占据着突出重要的地位。随着近年来卫生服务体系和卫生服务模式的深刻变革以及由生物医学到生物医学-心理医学-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同时近年来不断涌现出新的致病菌和致病病毒,这都对传统医学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改革产生深刻的影响,为了使检验医学系毕业生能更好地适应临床检验工作,我们认为在微生物检验的实验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们的实验能力,让学生掌握规范的操作技术,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非常重要。
作者:王盛景;申绯翡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输卵管妊娠对再次妊娠的影响。方法选取近期来本院进行治疗的输卵管妊娠患者112例,按照手术方式分为 A 组40例、B 组42例和 C 组30例。3组患者分别在腹腔镜下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比较3组临床效果。结果 A 组治愈率97.50%,B 组治愈率100.00%,C 组治愈率100.00%,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输卵管碘油造影通畅率为66.67%、B 组为68.18%,均显著高于 C 组的4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成功妊娠率为37.50%、B 组为33.33%,均显著高于 C 组的2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要求保留生育能力的患者来说,在腹腔镜下行输卵管病灶去除和缝合术是首选的治疗方式。
作者:马玉红 刊期: 2014年第20期
2014年 ASCO 大会中的肺癌口头报告中,有一项报告公布了一项开放标签的随机试验结果,该试验对比厄洛替尼+贝伐珠单抗(EB)与单独厄洛替尼(E)一线治疗 EGFR 突变阳性晚期 NSCLC 患者的疗效。
作者:药品资讯网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在胸部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该院2011年7月-2013年6月,择期开胸手术患者120例,ASA 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单纯全麻组(A 组),全麻复合硬膜外组(B 组)各60例,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切皮后5min(T2),A 组 HR、mAP 均显著升高,且呈上升趋势,而 B 组 HR、mAP 均稳定于基础水平,未见明显改变或略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毕清醒后躁动例数 A 组44例(73.3%),B 组10例(16.7%),B 组少于 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用于开胸手术,对减少心血管的不良反应,减轻心脏的应激反应,保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志强;肖林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白血病于1827年由 VelPeau 首次报道[1]。急性白血病是儿童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3~4/10万,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约占儿童白血病的75%左右。初白血病的治愈率在3%~4%,被人们认为是不治之症。随着化疗方案的改进以及新的化疗药物的不断出现,20世纪80、90年代白血病的缓解率和治愈率均有明显提高。阿糖胞苷(Ara-C)是1959年合成的细胞周期特异性嘧啶类抗代谢药物,主要作用于细胞 S 增殖期,通过抑制细胞 DNA 的合成,干扰细胞的增殖。1968年开始应用于临床,80年代广泛用于儿童急性白血病的治疗,迄今已有30余年的历史[2]。在2004年之前阿糖胞苷主要用于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治疗,在这以前无大规模使用阿糖胞苷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而2004年全国小儿血液病会议修订的《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疗建议》中首次将中剂量阿糖胞苷列为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方案。本课题通过测定使用不同剂量阿糖胞苷治疗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脑脊液中阿糖胞苷的药物浓度,判断两者是否有差别并研究脑脊液中阿糖胞苷浓度与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关系,从而为大规模推广新化疗方案的提供依据,提高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的长期无病生存率。
作者:刘娜;吴晓莉;穆艳顺;张宝玺;赵晓庆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多巴胺(DA)及去甲肾上腺素(NE)在感染性休克治疗过程中对血流动力学和组织氧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感染性休克患者52例,随机分为 DA 组与 NE 组各26例,分别予 DA 及 NE 进行升压治疗。观察入组时、入组后3h、6h 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心排指数(CI)、体循环阻力指数(SVRI)],组织氧利用及代谢指标[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早期乳酸清除率、尿量(UV)和内生肌肝清除率(Ccr)]。结果2组各时间点 mAP、CVP、CI、SVRI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DA 组的 HR 明显高于NE 组(P ﹤0.05)。NE 组与 DA 组在补液并给药后 SvO2均有上升,6h 后 NE 组 SvO2≥65%的比例高于 DA 组(P ﹤0.05);6h 后 NE 组早期乳酸清除率明显高于 DA 组(P ﹤0.05),NE 组高的早期乳酸清除率比例明显高于 DA 组。2组6h 后 UV 以及 Ccr 水平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在感染性休克时,补液是必须的,早期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NE在改善内脏灌注方面和组织氧合方面优于 DA,并能减慢心率,在肾功能保护方面也可能优于 DA。对于感染性休克患者,NE 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作者:孟文格;陈小贺;王生池 刊期: 2014年第20期
为加强抗菌药物管理及合理使用,减少细菌耐药,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1],我院结合自身临床用药情况,近3年在全院广泛开展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严格管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活动达到了预期目的,取得了一定成效。
作者:赵俊;木森;顾明;赵杰东;江云贵 刊期: 2014年第20期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和自身的营养状况,尤其是孕妇,既要关心自身健康,更关心胎儿生长发育。妊娠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孕妇有良好的饮食习惯对胎儿的生长发育、出生后的健康,以及成年后的疾病发生都有明显的关系。因此,妊娠期特别注意食量的增加和个人所认为的某种营养的摄入而没有科学合理的饮食结构,这样会导致孕妇营养不良、营养过剩,影响胎儿正常发育甚至导致妊娠并发症。
作者:赵雅卿;周爱玲;王海波;赵金荣;李金凤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使用一次性采血针对婴幼儿行头皮静脉采血方法,提高穿刺的成功率,减轻患儿痛苦,降低凝血溶血发生率。方法选取2013年9~12月在该院门诊就诊的婴幼儿21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08例和对照组11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头皮针连接注射器静脉采血,观察组应用采血针采血,对比2组静脉穿刺成功率、凝血溶血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凝血溶血少于对照组、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一次性采血针对婴幼儿行头皮静脉采血优于传统的一次性头皮针连接注射器静脉采血方法,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趁欣;崔占杰 刊期: 2014年第20期
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是胎儿时期心脏和大血管发育异常所致的先天心血管系统畸形,是小儿常见的心脏病。其发病率约占出生婴儿的0.8%,主要与妊娠期胎儿周围环境、遗传及其他因素有关,如高原地区动脉导管未闭及房间隔缺损发病率较高,发生可能与缺氧有关。有些先心病有性别倾向性。症状主要有心力衰竭、紫绀、蹲踞、杵状指(趾)、肺动脉高压、发育障碍,晕厥、胸痛等。其中60%于﹤1岁死亡。它是危害儿童身体和心理发育、社会适应能力以及预期寿命的重要疾病。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是指在 X 线的指导下,通过体外操作各种导管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一种方法。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介入器械不断改进,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作为介入室护士通过总结手术中的护理配合,探讨介入治疗中护理的内容及作用。
作者:崔陵红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甲基强的松龙鞘内注射治疗急性期多发性硬化的临床疗效,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急性期多发性硬化的患者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予甲基强的松龙静脉滴注,观察组予甲基强的松龙鞘内注射,观察、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91.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3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治疗后均未出现明显肝、肾功能损害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甲基强的松龙鞘内注射治疗急性期多发性硬化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较快的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张志广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在急性催眠镇静药物中毒急救中应用纳洛酮,探讨纳洛酮的临床药性。方法选择催眠镇静药物中毒患者6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中毒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对比2组治疗结果和精神状态。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1.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清醒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纳洛酮在急性催眠镇静药物中毒急救中,提供了一种切实可靠的治疗方法,并且得到了明显的临床效果。
作者:袁磊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加强医学生药品不良反应与合理用药知识培训的方式和方法。方法根据医学生药品不良反应和合理用药知识与能力的现状,提出提高医学生药品不良反应和合理用药知识与能力的建议。结果提高医学生药品不良反应与合理用药知识和能力,应采取学校理论教学和教学基地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增加理论培训课程与临床实践带教的方法,使医学生的药品不良反应和合理用药知识与能力得到切实提高。结论加强医学生药品不良反应和合理用药知识的培训值得医学教学管理者和临床教学基地领导者重视。
作者:赵玉香;丁小丽;陈凯;雷招宝 刊期: 2014年第20期
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作为医院护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院管理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与过去相比,现在的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环境发生了很多变化,原本热爱本职工作的护理人员,在长期的低收入、超负荷工作量、不被社会理解的高压环境下,逐渐出现体力不支、情绪低落、甚至怀疑自己职业的选择,进而不愿意从事护理工作,出现转岗、离职等现象。医院护理人员紧缺、流动性大成了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大问题。因此,为解决这一系列问题,近年来,我院运用对护理人员人性化管理的方式,以人为本,大限度地提高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爱岗敬业,促进医疗护理质量的提高,做好优质护理服务。
作者:韩雪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责任制整体化护理在类风湿关节炎膝关节置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1-2013年收治的行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手术类风湿关节炎患者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1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责任制整体化护理。观察记录2组的患者满意度,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将责任制整体化护理应用于类风湿关节炎膝关节置换中,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马亭亭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究与分析奥美拉唑联合胃康灵治疗39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78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胃康灵治疗,观察2组患者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9.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奥美拉唑联合胃康灵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具有突出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戚琳 刊期: 2014年第20期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女性月经失调发生率逐年升高。甲状腺作为人体内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对生殖生理等均会造成严重影响。随着对月经失调相关研究的深入,妇产科医师逐渐认识到月经失调与甲状腺功能之间有一定的联系。有的认为甲状腺亢进可能导致闭经,甲状腺减退可能造成子宫出血。文献认为因甲状腺功能减退造成的月经失调多为月经稀发[1]。现对甲状腺功能与月经失调相关性进行观察,报道如下。
作者:阙冬梅 刊期: 2014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