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闭合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体会

卢强

关键词:肱骨髁上骨折, 闭合复位, 交叉克氏针, 功能恢复
摘要:交叉克氏针结合石膏外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可以早期复位固定骨折,防止骨折再移位,使之早期功能锻炼,利于关节功能的恢复,防止肘内翻的发生,预防 Volkmann 挛缩的发生;减轻患儿痛苦,且费用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现对我科收治的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者进行分析,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的临床分析及护理

    目的:研究分析早产合并胎膜早破(PPROm)发生的原因、临床处理方法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116例 PPROm 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孕周患者的分娩方式及其对新生儿结局的影响。结果 PPROm的临床处理,应以保胎为主,尽量将患者的妊娠时间延长至﹥35周,采取有效的促胎肺成熟治疗及护理措施。结论有效处理 PPROm 能够明显减少早产儿的并发症发生,改善早产儿结局,提高新生儿存活率。

    作者:刘光华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三黄汤加芒硝湿敷治疗乳腺切口术后脂肪液化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三黄汤加芒硝湿敷治疗乳腺良性疾病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对乳腺良性疾病术后切口发生脂肪液化96例,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外科换药治疗;治疗组给予三黄汤加芒硝湿敷治疗。观察切口愈合时间的差异,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切口平均愈合时间为9.7±5.8d,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2±6.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三黄汤加芒硝湿敷治疗乳腺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能够改善切口脂肪液化治疗效果,缩短切口愈合时间。

    作者:常文娟;权永志;常建伟;赵军山;张新彦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喹诺酮类药物致起发热1例

    患者,男,42岁,于2013年6月某日因尿频,尿急,尿痛5d来我院就诊,以泌尿系统感染收入院。既往体健,无药物过敏史。体格检查:生命体征正常,神清,心、肺、腹检查无异常,给予抗炎对症治疗(0.2%左氧氟沙星200ml;0.9%氯化钠溶液250ml +头孢曲松4g,做先锋霉素皮试阴性)就在静脉输入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1min 后,患者立即出现恶心、呕吐、寒颤、高热、憋气,测体温39.9℃。护理诊断:发热,分析患者症状考虑到疾病本身的发展或输液反应,遵医嘱停药拔针,吸氧,肌内注射异丙嗪25mg,同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10min后症状有所好转。第2天,继续用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1min 后患者又起上述症状,给予停药,吸氧,物理降温对症处理后,患者上述症状消失,此时确认为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导致的药物热。第3天停用左氧氟沙星,其他用药不变,患者未诉发热不适,生命体征正常。

    作者:王条霞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罂粟碱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在动静脉内瘘围手术期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罂粟碱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在动静脉内瘘围手术期中的疗效观察,以提高动静脉内瘘的初期开放率及远期成熟率。方法选取2008年7月-2013年9月医院确诊为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CKD5期)的患者296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48例。治疗组予盐酸罂粟碱局部注射,术后予盐酸罂粟碱肌内注射,并于术后联合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对照组仅术中予温0.9%氯化钠溶液局部注射。2组术后均予双密达莫口服并予丹参注射液静点。结果296例手术成功273例,总内瘘初期开放率92.2%。其中治疗组142例,初期开放率95.8%;对照组131例,初期开放率88.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初次手术成功的273例患者随访3个月,258例达到内瘘成熟,总成熟率94.5%。其中治疗组140例,成熟率98.6%;对照组118例,成熟率90.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罂粟碱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在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能有效地缓解血管痉挛,预防血栓形成,提高手术成功率,提高内瘘初期放开率及远期成熟率。

    作者:鲁华;郭更新;刘爱翔;张萍;夏晗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糖尿病患者的家庭护理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体力活动的减少和工作压力的增加,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据统计,目前我国糖尿病的患者数每年以75万人的速度上升。其中,糖尿病患者中90%为2型糖尿病[1]。并且糖尿病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之后,危害人类的第3大疾病。如不采取措施加以控制,至2025年糖尿病患者将增加到3.88亿[2]。现阶段对糖尿病的治疗措施是综合性的。目前,糖尿病的治疗方案包括: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药物治疗、血糖监测和健康教育等五个方面,其目的是控制血糖,消除症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然而,糖尿病患者住院治疗的只占极少数的比例,时间也很短,只是病情严重或者出现并发症时才住院。患者平时处在复杂的社会中,能否把这些治疗落到实处,这就给患者及医务人员提出了一个难题。我科从2008年开展了对糖尿病患者的家庭护理,已经5年了,从目前情况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很受患者及家属的欢迎。现报道如下。

    作者:覃贵贤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急诊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探讨

    2010年起,卫生部在全国卫生系统广泛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我院院领导全面领会卫生部会议精神,积极行动起来,带领全院职工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进行了优质护理服务全院动员大会,进一步加强临床护理工作,以“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为主题,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服务,达到“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的目标[1]。现将我院急诊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具体做法与大家分享。

    作者:王艳霞;张聪辉;崔占杰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普通 PCR 法与细菌培养法相结合检测流行性脑膜炎奈瑟氏菌

    目的:为了提高脑膜炎奈瑟氏菌的检出率、更好的了解承德市健康人群流行性脑膜炎奈瑟氏菌的带菌状况,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参考。应用普通 PCR 法与细菌培养法相结合检测流行性脑膜炎奈瑟氏菌。方法分别采用传统的细菌培养法与普通 PCR 法检测技术对2012-2013年健康人群流行性脑膜炎奈瑟氏菌样品进行检测。结果在2012-2013年459份健康人群检测脑膜炎奈瑟氏菌。细菌培养法检出脑膜炎奈瑟氏菌8株,检出 B 群4株,X群1株、C 群2株,在血清上出现不可分群的流脑菌株1份。普通 PCR 与细菌培养联合应用检出脑膜炎奈瑟氏菌11株,检出 B 群6株,X 群2株、C 群2株、w135群1株,不存在不可分群现象。结论通过普通 PCR 法与细菌培养法相结合在流行性脑膜炎奈瑟氏菌检测中的应用更适应于流行性脑膜炎奈瑟氏菌的检测。

    作者:郭莹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二级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体会与成效

    2010年卫生部在南京召开电视电话会议,提出优质护理示范化工程,目的是“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为了贯彻落实2010年全国护理工作会议精神,本院在2011年9月开始准备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化工程”活动,将肿瘤科定为首批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2011年11月1日正式启动。此项活动得到了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以及护士们的热情投入,获得患者、社会的认可和赞誉。在此基础上2012年9月1日在中风科启动了第二个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作为二级医院,护理部结合实际情况,在临床护理模式、护理管理方法、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等方面积极探索,取得了好的成效。

    作者:王晓会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矿区女工妇科体检结果分析及健康教育

    目的:了解矿区女工疾病发展状况及问题所在,以便有针对性地宣传教育。方法对2011年7月-2013年7月在医院体检的女工1230名进行体检结果分析。结果妇科病中宫颈糜烂发病率高。760名(61.79%)认为有必要每年体检1次,但只有201名(16.34%)在去年做过妇科体检;538名(43.74%)女工认同每年应有一次妇科体检而未行动,490名(39.84%)女工认为没必要每年1次妇科体检。结论为保障矿区女工健康,每年1次妇科体检是十分必要的,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的原则,防止妇科恶性病发生发展,提高矿区女工身心健康。

    作者:田新;王静;陈玉爽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护理本科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研究进展

    进入21世纪,医学模式的改变和医学科学的发展对高等护理教育的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护理专业人才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更要具备创新能力和批判意识。国内外的护理教育专家的研究发现,评判性思维能力是高素质的护理人才不可缺少的核心才能之一,而护理本科生又是未来护理岗位上的骨干,因此培养和提高护理本科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已经成为护理教育的关键目标和任务。

    作者:张艳青;李冬莉;孔静;纪敬敏;贾学静;姚志翠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布氏杆菌病46例临床分析

    布氏杆菌病又称地中海弛张热,马尔他热,波状热或波浪热,是布氏杆菌所引起的动物源性传染病。临床上以长期发热,多汗,乏力,关节疼痛,肝脾及淋巴结肿大为特点。近些年来布氏杆菌病的人畜疫情中国内外都出现了回升势头,我院近几年收治的布氏杆菌病也有增多趋势,为进一步加深对本病的认识,现将我院2011-2013年收治的布氏杆菌病患者4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张玉霞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高等职业院校临床检验实验操作能力培养的体会

    随着现代医学由单纯的医学模式到人文-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医学检验自身技术的快速发展,医学检验这门学科涉及的领域逐渐扩大,医学检验项目在原来基础上向着更深层次的分子检测甚至基因检测方向发展。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分子学、免疫学、基因遗传学以及基础学科的多学科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各种实验和检验仪器不断的更新换代,医学检验制剂和各种生物成品试剂的大量涌现,都极大地促进了医学检验学科理论和技术的发展。检验技术由过去的传统化、人工化逐步向自动化、机械化、电脑化的现代化模式转变。医学检验已由从属于临床医疗辅助性学科,逐步发展为脱离临床医学但又与其紧密联系的一门独立的技能应用学科。因此,我们需要根据现阶段的医学模式以及技术发展来培养一批优秀的医学检验技术人才,通过加强实践教学的建设和改革,培养出技能型的医学检验人才迫在眉睫。

    作者:申绯翡;顾援农;冯阳;郜乐乐;王盛景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肾功能不全患者用药致高钾血症1例

    ACEI/ ARB 类药物是常用的降压药物,可以逆转心室重构,改善患者心力衰竭症状,肾功能不全患者易引起高钾血症,合用螺内酯和补钾药时,应密切监测血钾值变化。出现高钾血症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案,避免死亡病例的发生。

    作者:靳晓琴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高危儿早期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早期干预对高危儿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180例高危儿按家长意愿分为干预组和常规育儿组各90例,对干预组高危儿实施早期干预及康复治疗,常规组按家庭常规育儿。2组均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及 Ge-sell 发育量表评定,用发育商(DQ)来评估智能发育及临床效果。结果干预组与常规育儿组5大能区行为发育商(DQ)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早期干预可促进高危儿的智能发育。

    作者:陈爱宏;何慧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胰岛素治疗的系统风险

    目的:胰岛素是常用降血糖注射剂。本文旨在分析胰岛素治疗的风险,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临床研究包括2型糖尿病(T2Dm)患者和危症患者。前瞻性研究观察华人 T2Dm 2906例(其中胰岛素治疗971例),连续随访7年。横断面资料研究中美国 T2Dm 25964例,英国 T2Dm 84622例。死亡、癌症、慢性并发症、低血糖与危症是主要临床终点。结果胰岛素治疗显著增加 T2Dm 临床终点事件风险:死亡( HR =2.2;95% CI =2.0-2.4),癌症(HR =1.4;95% CI =1.2-1.7),肾病(HR =3.5;95% CI =2.7-4.5),心肌梗死(HR =2.0;95% CI =1.5-2.6),主要不良心脏事件(HR =1.7;95% CI =1.4-2.1),中风(HR =1.4;95% CI =1.2-1.8)。胰岛素治疗的危症患者6026例,出现低血糖,其死亡风险呈线性升高:中度低血糖组 HR =1.4,95% CI =1.2-1.6;严重性低血糖组 HR =2.1,95% CI =1.6-2.8。结论糖尿病患者及危症患者应慎用胰岛素治疗,胰岛素治疗的系统风险不容低估。

    作者:牟学晶;任欣欣;赵海潞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血必净治疗恙虫病并发多脏器功能障碍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评价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恙虫病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32例确诊恙虫病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6例。对照组治疗包括对症治疗及器官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血必净50~100ml 加入0.9%氯化钠溶液100ml 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2组均以7d为1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 marshall 评分和胃肠功能障碍评分、主要实验室指标、平均住院日、疗效等。结果2组患者均痊愈出院,但治疗组器官功能障碍评分差值、各项实验室指标恢复、平均住院日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恙虫病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可缩短病程,改善症状,促进各脏器功能的恢复。

    作者:李松;欧汝奋;林恒;蔡静月;何日东;杨世春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康复治疗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治疗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髋部骨折手术老年患者72例,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36例,康复组采用康复治疗与训练,对照组则采用自行患肢锻炼。应用 Harris 功能评分标准对术后12个月的髋关节功能进行评分,比较2组之间的功能康复差异。结果经过系统康复训练后,2组 Harris 评分康复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康复治疗中,综合康复训练优于常规训练与锻炼。

    作者:赵建强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利福平辅助治疗耐药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利福平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耐药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方法将110例耐药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在治疗组基础上加用利福平治疗,观察临床症状、体征、X 线、住院时间及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体征减轻和消失、胸片或肺 CT 阴影减轻或消失的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平均住院天数短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利福平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耐药肺炎支原体肺炎,对缩短发热时间、减轻咳嗽等症状、促进啰音消失、降低平均住院日,有明显疗效,且用药安全,不良反应小,患儿及家长易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侯秀玲;崔占杰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介入封堵术后的护理

    随着心脏介入技术与医学科技的快速发展,介入封堵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适应证在不断扩大,因其创伤小,无需开胸,不留永久性疤痕,安全性高,并发症少,康复快等优点[1],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我科对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37例实施介入封堵治疗,术后加强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静梅;周桂莲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乳癖的临床疗效分析

    乳癖早见于汉代《中藏经》,是指乳房部位出现形状大小不一的硬结肿块,是乳房部常见瘤性疾病,由于乳房部自觉症状不明显,所以肿块常常不易被发觉,故名乳癖。清·《疡科心得集》对该病的症状描述说:“乳中结核,形如丸卵,不痛疼,不发寒热,皮色不变,其核随喜怒为消长,此名乳癖。”《外科真诠》有云:“宜节饮食,息恼怒,庶免乳岩之变”,在《诸病源候论》中有“癖者,癖侧在于两胁之间,有时而痛也。”之说,《医宗必读》也指出:“癖者,僻也,内结于隐僻,外不可见也。”故乳癖相当于现代医学的乳腺增生及乳腺纤维瘤,有一定的癌变倾向。其发病率约占乳房疾病的75%,好发于20~50岁的妇女,在此笔者主要讨论的是相当于乳腺增生的一类。

    作者:李仕娥 刊期: 2014年第20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