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上颌窦穿刺冲洗术患者290例护理体会

龙翠云

关键词:穿刺冲洗术, 鼻窦炎, 护理
摘要:鼻窦炎是鼻窦黏膜的化脓性炎症,严重者可累及骨质、周围组织和邻近器官,从而出现严重并发症,其中以上颌窦炎为常见,且以行上颌窦穿刺冲洗术作为一项基本诊疗手段[1]。回顾性分析我院五官科2010年1月-2013年12月上颌窦穿刺冲洗术治疗鼻窦炎290例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药学》课程教学初探

    临床药学作为近几十年来中国现代医院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是以安全、合理、有效的药物治疗为职责的一门学科[1]。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药学教育观念的转变,高等临床药学教育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2]。临床药学和临床医学二者紧密结合,互相影响,是医院治病救人,保证医院的诊疗水平不断提高,为患者解除病痛,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和生命质量的两大关键因素。重视并开展临床药学工作,对于临床合理、安全、有效使用药物,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避免药源性疾病和事故,保证人民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卫生部2002年颁布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中明确指出“药学部门要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保健工作模式,开展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参与临床药物诊断、治疗,提供药学技术服务,提高医疗质量,逐步建立临床药师制。新的医院药学发展形势要求药学专业培养医药复合型人才[3]。本文从建立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合理选用教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应用多种教学手段、加强临床实践、改革考核方式等多方面探索了该课程的相关教学改革。

    作者:陆红;韩亚娟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心肌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来该院进行治疗的心肌梗死患者100例,根据患者意愿及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48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采取心肌梗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钠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3个月内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观察组在1个月、2个月和3个月时的复发率均显著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取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心肌梗死,能够取得较高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并且能够显著的降低患者的心肌梗死复发率,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梁彦森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临床护理干预在乳腺纤维瘤手术中的应用

    乳腺纤维瘤是女性乳腺疾病中常见的良性肿瘤,少数会发生恶变,多见于女性青春期后的任何年龄,肿瘤一般为单发,但有15%~20%的病例可以多发,单侧或双侧都有可能发生。乳腺纤维瘤常常因为初期病症不明显而不易引起患者注意,后耽误病情,临床实践表明,乳腺纤维瘤一旦形成就不能仅仅依靠药物来消除肿块,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肿瘤。本文所讨论的临床护理干预指通过在手术前后辅以护理的措施来提高乳腺纤维瘤患者的治愈率。我院将收治的乳腺纤维瘤患者136例全部进行临床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芳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基于当前免疫缺陷者感染特征的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正常情况下,人们都具有化学和物理屏障、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这些免疫功能或者屏障充分发挥着抵御细菌及病原菌的作用,防止各种病原微生物入侵而引发疾病。而由于肿瘤、创伤、脾切除、肿瘤等原因使这些免疫功能或者屏障受到损伤或影响的时候,机体往往无法抵御病原微生物的侵入而出现感染。同时,因为感染免疫缺陷患者的大多数病原菌都属于机体的正常菌群,因此对这部分的病原菌的诊断也非常困难,而在治疗过程中由于患者的多种原发病影响,使得治疗难度也大大增高。鉴于此,笔者就当前免疫缺陷者感染特征的抗菌药物应用进行简单的分析。

    作者:余昊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护患沟通技巧对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护患沟通技巧对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意义。方法选取2011-2012年医院对护理人员实施护患沟通技巧培训前后20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比较培训前后护理人员对护患沟通技巧的掌握情况、患者满意度以及护患纠纷发生率。结果实施护患沟通技巧培训后,护理人员对护患沟通技巧掌握的合格率、满意度分别为95.0%、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83.0%;培训后护理纠纷的发生率为5.0%,较培训前的26.0%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护理人员熟练掌握护患沟通技巧可以显著提升整体护理质量,增进护患之间的了解和沟通,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护理纠纷的发生,有利于患者疾病的治疗和康复。

    作者:卢廷红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PDCA 循环理论在降低 PICC 置管患者并发血栓性静脉炎中的应用

    PDCA 循环理论管理法包括计划、执行、检查、处理4个阶段。PICC 是经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后使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等中心静脉的方法[1],因操作简单,留置时间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临床,但血栓性静脉炎是 PICC 置管患者较严重的并发症,除了给患者造成上臂肿胀、疼痛等痛苦外,还有并发肺静脉栓塞的风险。我科将 PDCA 循环理论运用到 PICC 置管预防血栓性静脉炎中,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继华;闫绍辉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长期留置膀胱造瘘管常见并发症及临床处置方法

    膀胱造瘘术是泌外常见的尿流改道方法,通常在耻骨上膀胱切开造口、尿流改道,有效解除了尿路梗阻,保护了肾脏功能维持了机体水电解质代谢和内环境的平衡,然而,长期留置膀胱造瘘管也带来了不少并发症,通过积极的治疗,这些并发症通常可以缓解,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晓彬;权永志;杨丽芳;高翠娟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甲硝唑栓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疗效观察

    滴虫性阴道炎是妇科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是由阴道毛滴虫引起的女性生殖道炎症,主要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呈黄色泡沫状,有腥臭味,与不孕、胎膜早破等不良围产结局的发生有关,还可以加速宫颈HPV 的传播,给许多患者带来躯体不适和精神负担[1]。若不彻底治疗,严重影响妇女的心身健康。选取我院门诊收治的滴虫性阴道炎患者51例,采用甲硝唑栓治疗,疗效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钱超敏;钱琼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静脉输液港穿刺针眼处外渗的护理及原因分析1例

    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是一种完全植入于皮下可供长期留置在体内的静脉输液装置,适用于长期间断需要输液的患者,被认为是肿瘤患者静脉输液化疗的永久性通道,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医疗护理的安全性[1~2]。我科自2008年12月引进了输液港技术以来,在临床应用和护理过程中发现输液港存在各种并发症,如回抽无血、导管堵塞、纤维蛋白鞘形成、导管相关性感染、药液外渗等。现我科1例经静脉港输液患者出现静脉港座蝶翼针穿刺针眼处液体外渗病例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苏金娜;焦俊琴;王建新;王伟娜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CDDO-内酯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功能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 CDDO-内酯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0只正常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C)组、糖尿病肾病对照(DN)组、CDDO-内酯低剂量(CDDO-L)组、CDDO-内酯高剂量(CDDO-H)组和 CDDO-甲酯(CDDO-Me)组,每组6只。DN 组、CDDO-L、CDDO-H 组及 CDDO-Me 组大鼠应用链脲佐菌素(STZ)55mg/ kg 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糖尿病成模4周后,CDDO-L、CDDO-H 组及 CDDO-Me 组分别灌胃给予 CDDO-内酯3mg· kg -1·d -1、6mg·kg -1·d -1及 CDDO-甲酯3mg·kg -1·d -1,C 组及 DN 组给予等体积的芝麻油,给药4周后测定各组大鼠的血糖、24h 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素氮。结果与 C 组相比,DN 组大鼠血糖、血肌酐、尿素氮、24h 尿蛋白定量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与 DN 组相比,CDDO-L 组上述指标除血糖外均有所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CDDO-H 及 CDDO-Me 组上述指标除血糖外均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 CDDO-H 的效果与 CDDO-Me 相当(P ﹥0.05)。结论 CDDO-内酯与 CDDO-Me 均有相应的肾功能保护作用,CDDO-内酯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的肾功能保护作用与 CDDO-甲酯相当。

    作者:李会梅;丁选胜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分娩镇痛的麻醉体会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安全又无痛的分娩已成为每个产妇的渴望和要求。分娩产生的疼痛主要是由子宫收缩引起的,在分娩过程中胎头下降压迫盆底及扩张宫颈使产痛加剧。分娩疼痛引起的应激反应和其他产妇疼痛呻吟声的不良刺激,均会导致产妇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释放的增加,使宫缩抑制和子宫血管收缩,终出现产程的延长,酸碱平衡失调和胎儿宫内窘迫的不良后果。因此,分娩镇痛为广大妇女、儿童提供了安全可靠的保证。我院近年已开展100余例分娩镇痛,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志红;赵运法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石楠叶和枇杷叶比较鉴别的方法分析

    目的:探讨石楠叶和枇杷叶比较鉴别的方法,为今后临床使用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所选取的药材石楠叶和枇杷叶经中医药专家鉴定均为正品,对2种药材分别给予药材性状比较鉴别、显微比较鉴别、理化比较鉴别,对比分析两者之间的差异性。结果石楠叶和枇杷叶在药材性状、横切面显微、粉末显微、理化等方面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性。结论石楠叶和枇杷叶功效迥异,为了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务必要通过简单易行的方法对两者进行比较鉴别,避免在实际工作中出现混淆使用的现象。

    作者:江飞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咖啡酸片预防肺癌术后化疗致白细胞减少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咖啡酸片预防肺癌术后化疗白细胞减少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4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观察组在化疗开始时给予咖啡酸片口服,对照组不给予口服药,2个疗程后根据白细胞减少程度给予适量的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皮下注射,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化疗中骨髓抑制程度较对照组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化疗2个疗程后升白细胞治疗中,观察组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用量、白细胞恢复至正常水平所用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咖啡酸片可有效预防化疗所致的白细胞减少,减少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用量,缩短白细胞恢复正常的时间。

    作者:闫绍辉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奥美拉唑联合注射用血凝酶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联合注射用血凝酶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医院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6例,常规给予补液、抗休克、抗感染,必要时输血,在此基础上予奥美拉唑针40mg 静脉滴注,每天2次,并联用注射用血凝酶1KU 静脉推注,后予1KU 静脉滴注,每6小时1次,5d 为1个疗程,评价其疗效。结果86例中显效64例(74.42%)、有效17例(19.77%)、无效5例(5.81%)。总有效率94.19%;2例出现腹泻,1例出现头晕、乏力,停药后自行缓解,不需要对症治疗。结论注射用血凝酶与奥美拉唑联合用药缩短了止血时间,减少出血量,疗效确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王荣模;朱应华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三黄散联合芒硝外敷治疗急性乳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三黄散联合芒硝外敷治疗急性乳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13年6月住院治疗的急性乳腺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静脉输注抗生素并配合三黄散加芒硝加压外敷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静脉输注抗生素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三黄散加芒硝治疗急性乳腺炎方法简便、疗效确切,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及推广。

    作者:张军辉;权永志;赵军山;常建伟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小儿给药途径的临床分析

    儿科药学研究的对象涉及胎儿、新生儿及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孕妇用药势必对胎儿产生效应,药物也可以分布至乳汁,对母乳喂养小儿产生影响[1]。小儿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在每个发育阶段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生理特点,尤其是新生儿器官功能尚未发育完全,酶系统也不够健全,药代动力学参数随着年龄变化表现出对一些药物很耐受,而对另一些药物则又十分敏感[1]。小儿是一个具有特殊生理特点的年龄阶段,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药物在体内表现出不同于成人的药动学和药效学[1]。

    作者:贾树行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饮食控制对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饮食控制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饮食控制组和非饮食控制组各40例,饮食控制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饮食控制,非饮食控制组对孕妇体质量与饮食没有落实控制,根据2组血糖的控制情况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饮食控制组平均血糖水平低于非饮食控制组,且一直处于正常范围内,与非饮食控制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饮食控制可有效改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减少妊娠期糖尿病所引发的并发症,减少新生儿死亡率。

    作者:张彩清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超声诊断婴儿家族性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1例

    患儿,男,日龄42d。因出生后即出现哭闹时嘴唇发绀入我院。患儿出生后即出现哭闹时嘴唇发绀,听诊示心尖区可闻及Ⅲ~Ⅳ级收缩期杂音,临床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超声心动图检查示:胎儿左心房扩大,室间隔增厚达1.1cm,左心室后壁厚0.4cm,心内结构未见连续中断。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示:左心室流出道收缩期可见五彩血流信号。频谱多普勒超声检查示:患儿平静时左心室流出道收缩期血流峰速为3.9cm/ s,压差为60mm Hg(见图1);哭闹时左心室流出道收缩期血流峰速为5.0cm/ s,压差为126mm Hg。M 型超声检查示:二尖瓣前叶舒张期触及室间隔,收缩期 CD 段前向运动( SAM 征)。超声诊断为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追问家族史,其父在体检时行心电图检查提示心肌缺血,未进一步检查。征得患者家属同意,其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肥厚型非梗阻性心肌病,室间隔增厚达2.8cm(见图2)。对患儿家族进行普查,其祖父也患有肥厚型非梗阻性心肌病,其他家庭成员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未见异常。结合家族史终诊断为家族性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作者:赵辉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纤溶酶联合奥拉西坦治疗重度 CO 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纤溶酶与奥拉西坦联合应用在重度 CO 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50例重度急性 CO 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纤溶酶与奥拉西坦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纤溶酶联合奥拉西坦预防及治疗迟发性脑病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张玉霞;苏志国;赵娜;郭梅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循证护理在胆囊结石患者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分析循证护理在胆囊结石患者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术后按照循证护理方法对疼痛进行护理,对照组术后按照常规方法对疼痛进行护理。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疼痛程度、疼痛持续时间及疼痛原因。结果术后1~2d,观察组 VAS 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3~5d,观察组 VA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疼痛持续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疼痛原因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循证护理在胆囊结石患者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能够减少疼痛程度和疼痛持续时间,提高护理效率。

    作者:许文婷 刊期: 2014年第23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