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分析

刘庆涛

关键词:脑梗死, 尤瑞克林, 治疗结果
摘要:目的:探讨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3年收治的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治疗组采取尤瑞克林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 NIHSS)评分(5.0±2.0)分,对照组NIHSS评分(8.8±2.6)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扩张性心肌病患者使用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的用药分析:附病例报告

    1病例简介患者女性,46岁,体质指数23.4kg/m2,因反复心悸、气促四年余,再发加重伴咳嗽一周入院。入院诊断为:扩张性心肌病,全心扩大,心房纤颤,心功能Ⅲ级。患者入院后经去乙酰毛花苷、地高辛强心、呋塞米、螺内酯利尿、雷米普利、美托洛尔防止心室重构等抗心力衰竭的治疗,2012-03-07早测血压为90/60mmHg,考虑患者血压低,在入院后第2天(2012-03-077:30)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100ml加生脉针(10ml/支)20ml,静脉滴注,1次/d。在输注完该液体30min左右,患者出现畏寒、手抖、出汗等症状,立即查看患者:T 36.0℃, P 55次/min, R 55次/min, BP 90/55mmHg,意识清醒,皮肤湿冷,喉头无水肿,余无特殊。考虑患者对所输注的液体发生过敏反应,立即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10ml加地塞米松针10mg,静脉注射;异丙嗪针25mg肌肉注射,30min 后患者上述症状好转。查看患者:T 36.2℃,P 61次/min,R 61次/min,BP 95/60mmHg,意识清醒,皮肤温暖,患者诉无不适。

    作者:自炳娇;胡家新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妊娠期高血压治疗前后凝血指标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妇女治疗前后凝血四项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2010年8月-2012年8月在本院确诊为妊娠期高血压并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患者120例,其中妊娠期高血压组50例,轻度子痫前期组33例,重度子痫前期组37例。同期在本院收治的健康晚期妊娠妇女50例为正常晚孕组。采用SYSMEX-CA1500血凝仪对50例正常晚期妊娠妇女及12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妇女进行凝血酶原时间( PT)、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 APTT)、凝血酶时间( TT)、血浆纤维蛋白原( FIB)检测,妊娠期高血压妇女经治疗临床缓解后再进行凝血四项的检测分析。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组与正常晚期妊娠妇女组比较PT,APTT,TT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FIB值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高血压妇女经治疗临床缓解后于正常晚期妊娠妇女组比较,PT,APTT, FIB,T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妇女存在明显的高凝状态,动态检测血凝指标的变化对早期诊断和治疗妊娠期高血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建晓;李云霞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丙泊酚复合不同浓度利多卡因预防注射痛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利多卡因注入丙泊酚注射液后对于预防丙泊酚注射痛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58例择期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5组。A组11例患者给予单纯丙泊酚, B组12例患者给予内含0.5%的利多卡因10ml的丙泊酚,C组12例患者给予内含1%的利多卡因10ml的丙泊酚,D组12例患者给予内含2%的利多卡因10ml的丙泊酚,E组11例患者中于注射丙泊酚前给予利多卡因40mg。结果与A组比较,B、C、D、E组患者的中重度痛与总注射痛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B组比较,C、D、E组的中重度痛与总注射痛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C、D、E组间中重度痛与总注射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A、B、C、D、E组组间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多卡因溶入丙泊酚内可有效减轻或防止丙泊酚注射痛,但利多卡因不影响丙泊酚的麻醉效果。

    作者:张瑞杰;赵晓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大发散加减治疗结膜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大发散加减治疗结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眼科2010年12月-2013年12月诊断并收治的结膜炎患者8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观察组患者根据中医辨证分型使用大发散加减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麦迪霉素配合氯霉素滴眼液治疗。结果经过3个周期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5,P<0.01)。结论根据中医辨证分型使用大发散加减治疗结膜炎临床效果较好。

    作者:王群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长期服用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长期服用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2年3月到本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63例,分成试验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采取常用药物治疗冠心病,试验组采用麝香保心丸和常用药物治疗冠心病,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随访6、12个月,试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长期服用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的效果要优于常用药物。

    作者:赵阳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品管圈活动在预防护理人员发生意外针刺伤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研究品管圈( QCC)活动在预防护理人员发生意外针刺伤中的应用。方法使用自制的“护理人员针刺伤环节的统计调查表”,回顾性调查我科护理人员于2012年9月-2013年4月发生针刺伤的具体环节,统计发生率;通过组圈、制定活动主题和活动计划、确定目标、收集并整理数据、分析原因、确定对策、效果分析以及标准化等一系列QCC的活动,然后与2013年11月-2014年3月开展QCC活动后的针刺伤情况报告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QCC活动使我科护士的针刺伤发生率从60.0%(192/320)降低至26.4%(53/200)。对开展QCC活动前后的差异进行比较,其结果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QCC活动的开展可以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同时提高护士的防护意识以及防护能力。

    作者:李晶;李雪;吕召莉;张春艳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给予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治疗,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和疼痛消失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是观察组治疗显效率大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在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中效果更好,且不良反应更少,安全性高。

    作者:王兵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肠道感染后继发肠易激综合征的相关护理分析

    目的:探究肠道感染患者继发肠易激综合征( IBS)的相关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5月-2013年12月收治的IBS患者15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服务,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研究组显效39例,有效32例,总有效率为94.67%;对照组显效27例,有效31例,总有效率为77.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可稳定患者情绪、规范患者行为、终改善IBS的治疗效果。

    作者:阙玉华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中药熏洗联合制霉素阴道栓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中药熏洗联合制霉素阴道栓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本院妇科门诊就诊的96例霉菌性阴道炎已婚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采取中药熏洗联合制霉素阴道栓治疗,对照组采取制霉素阴道栓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8%(46/48),高于对照组的83.3%(4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随访3个月,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中药熏洗联合制霉素阴道栓治疗霉菌性阴道炎明显优于单纯用制霉素阴道栓,效果显著。

    作者:刘旭如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雷尼替丁联合蒙脱石散预防ICU重症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雷尼替丁联合蒙脱石散预防ICU重症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本院ICU收治的84例危重症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给予雷尼替丁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胃液pH值变化情况和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胃液pH≥4的发生率为95.07%(1735/1825),高于对照组的63.49%(1200/18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和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尼替丁联合蒙脱石散在预防ICU重症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上疗效确切,效果优于奥美拉唑,且更加经济实惠,值得推广。

    作者:毛志发;范冬梅;林建辉;刘金福;桂晓龑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肿块诊断中应用的意义分析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肿块诊断中应用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1月-2014年4月收治的100例乳腺肿块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和钼靶X线检查,将诊断结果与病理确诊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超声组良性乳腺癌确诊率为88.23%(30/34),恶性乳腺癌确诊率为90.23%(29/32),乳腺增生确诊率为100.00%(23/23),乳腺炎及脓肿确诊率为100.00%(11/11);X 线组良性乳腺癌确诊率为67.65%(23/34),恶性乳腺癌确诊率为75.00(24/32),乳腺增生确诊率为86.96%(20/23),乳腺炎及脓肿确诊率为90.91%(10/11);超声组的确诊率优于X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肿块具有较高的准确率,是诊断乳腺疾病的理想方法。

    作者:胡凤;杨晓君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前置胎盘产妇的临床处理及对策分析

    目的:探究前置胎盘产妇的临床处理及对策。方法对本院2009年10月-2014年2月收治的51例前置胎盘产妇的临床观察和护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51例产妇中接受保守治疗的有10例,其中胎儿存活8例;其余41例产妇均采取终止妊娠的处理方式进行治疗,其中有30例产妇采取剖宫产手术,有11例产妇采取阴道分娩,本组产妇未出现死亡病例,新生儿共死亡5例,其病死率为9.80%。结论对于前置胎盘产妇,医护人员应该加强对其病情的临床观察,及时做好终止妊娠的准备,以保证母婴安全,降低新生儿病死率。

    作者:苗勤玲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究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诊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4例。对照组单纯采用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7%(12/14),高于对照组的71.4%(1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治疗老年冠心病临床效果良好。

    作者:沈贯群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老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老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与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1-2013年收治的老年抑郁症患者6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34例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护理前后心理状态与治疗依从性。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Zung焦虑自评量表( SAS)、抑郁自评量表( 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有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依从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抑郁症患者护理工作中加强基础护理,同时展开有效心理护理干预,可促使患者心理状况显著改善,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作者:成晓平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综合护理对胆结石引发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胆结石引发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8月到本院治疗由胆结石引发急性胰腺炎患者40例,分成试验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采取综合护理,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禁食时间、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由胆结石引发的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可以提高患者治愈率,提高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李秀芳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加强2型糖尿病的护理安全管理对防范不良事件的作用分析

    目的:探讨加强2型糖尿病的护理安全管理对防范不良事件的作用,分析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于2012-2013年诊治的164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护理安全管理进行护理。分析探讨两组患者对防范不良事件的效果以及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对防范不良事件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总合格率为93.90%(77/82),高于对照组的70.73%(58/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在2型糖尿病患者康复护理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护理效果,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

    作者:韩春花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依托泊苷联合顺铂治疗高危耐药性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依托泊苷联合顺铂治疗高危耐药性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7月-2014年1月妇科收治的40例高危耐药性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患者,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依托泊苷联合顺铂,30d为一个疗程,对其疗效、毒副作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0例患者平均化疗(7.4±0.7)个疗程,其中完全缓解87.50%(35/40),耐药者12.50%(5/40)。毒副作用主要为脱发、消化道不适、骨髓抑制、肝功能损害、外周神经炎等,其中脱发与上述其他毒副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依托泊苷联合顺铂是治疗高危耐药性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患者有效的化疗方案,毒副作用中脱发较为多见,是较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可用于高危耐药性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治疗中。

    作者:张立波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百令胶囊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膜性肾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百令胶囊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膜性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在本院确诊收治的膜性肾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厄贝沙坦片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百令胶囊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24h尿蛋白定量、肌酐(Cr)及清蛋白(Alb)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百令胶囊联合厄贝沙坦在膜性肾病的治疗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尿蛋白及Cr,提高Alb,提高患者的免疫力。

    作者:王文娟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口服利奈唑胺治疗新生儿革兰阳性球菌败血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口服利奈唑胺治疗新生儿革兰阳性球菌败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6月-2011年6月本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新生儿革兰阳性球菌败血症62例。治疗组口服利奈唑胺治疗,对照组静脉滴注抗生素治疗。在治疗第7天及第14天进行血培养复查,比较两组血培养转阴率情况。结果治疗组血培养第一次转阴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利奈唑胺治疗新生儿革兰阳性球菌败血症疗效显著且安全性好,减少静脉穿刺损伤。

    作者:许平;吴银弟;石微娜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六神丸的临床新用途

    六神丸为“雷氏上诵芬堂”的药铺方,沿用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主要由牛黄、麝香、蟾酥、雄黄、冰片、珍珠六味功效显著的药物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敛疮生肌的功效,适用于烂喉丹痧、咽喉肿痛、喉风喉痈等症,为咽喉科常用药,近年来,该药用途在临床上被进一步扩展,现综述如下。

    作者:慈静;胡伟 刊期: 2014年第24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