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百令胶囊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膜性肾病的疗效观察

王文娟

关键词:百令胶囊, 厄贝沙坦, 肾小球肾炎, 膜性, 治疗结果
摘要:目的:探讨百令胶囊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膜性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在本院确诊收治的膜性肾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厄贝沙坦片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百令胶囊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24h尿蛋白定量、肌酐(Cr)及清蛋白(Alb)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百令胶囊联合厄贝沙坦在膜性肾病的治疗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尿蛋白及Cr,提高Alb,提高患者的免疫力。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前置胎盘产妇的临床处理及对策分析

    目的:探究前置胎盘产妇的临床处理及对策。方法对本院2009年10月-2014年2月收治的51例前置胎盘产妇的临床观察和护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51例产妇中接受保守治疗的有10例,其中胎儿存活8例;其余41例产妇均采取终止妊娠的处理方式进行治疗,其中有30例产妇采取剖宫产手术,有11例产妇采取阴道分娩,本组产妇未出现死亡病例,新生儿共死亡5例,其病死率为9.80%。结论对于前置胎盘产妇,医护人员应该加强对其病情的临床观察,及时做好终止妊娠的准备,以保证母婴安全,降低新生儿病死率。

    作者:苗勤玲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一次血液透析护理包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一次血液透析护理包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0月本院内分泌科收治的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80例。按照抛硬币方法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血液透析所需物品,试验组患者使用一次血液透析护理包,比较两组患者二次污染和交叉感染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透析治疗过程中二次感染发生率5.0%(2/40),交叉感染发生率为2.5%(1/40),对照组患者透析治疗过程中二次感染发生率12.5%(5/40),交叉感染发生率为17.5%(7/4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一次血液透析护理包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与传统护理物品相比,明显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明显降低二次感染及交叉感染的发生率,减少患者住院期间因为物品消毒灭菌的花费。

    作者:高楠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阿昔洛韦辅助治疗面神经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阿昔洛韦辅助治疗面神经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10月就诊于本院神经内科的40例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地塞米松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地塞米松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阿昔洛韦辅助治疗面神经炎疗效显著。

    作者:刘静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氨溴索联合小剂量肝素治疗小儿急性毛细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究氨溴索联合小剂量肝素治疗小儿急性毛细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急性毛细支气管肺炎患儿1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观察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氨溴索雾化吸入联合小剂量肝素静脉注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氨溴索联合小剂量肝素治疗小儿急性毛细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好,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短。

    作者:杨玲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采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用药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2-2013年收治的子宫肌瘤行保守治疗的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小剂量米非司酮(12.5mg/d)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大剂量米非司酮(25.0mg/d)治疗,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肌瘤体积缩小,雌二醇( E2)和孕酮( P)水平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5.0mg/d和12.5mg/d剂量的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均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但是小剂量米非司酮所致不良反应更少,安全性更高。

    作者:沈亚琴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新生儿临终关怀的全程护理

    护士在临终关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帮助濒死患儿减轻痛苦,并能安静、无痛苦、有尊严、平静的死亡;给予家属心理疏导和安慰,使其尽快走出阴影,保持身心健康;同时做好新生儿临终护理,可以减少护患矛盾,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王丽娟;贾建珍;王海荣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强化心理疏导在改善普外科患者术前睡眠质量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强化心理疏导在改善普外科患者术前睡眠质量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3年5月于普外科进行治疗的90例术前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心理疏导组)45例和观察组(强化心理疏导组)45例,然后将两组患者心理疏导前及心理疏导后的医院焦虑抑郁量表( HAD)评分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 PSQI)评分进行统计与比较。结果观察组心理疏导后的HAD评分与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强化心理疏导在改善普外科患者术前睡眠质量中的效果较好,有助于改善患者术前的休息状态。

    作者:蔡晓玲;何泽民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蒙脱石散灌肠治疗儿童腹泻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蒙脱石散灌肠治疗儿童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3月-2013年10月收治的96例腹泻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4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蒙脱石散进行保留灌肠,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蒙脱石散保留灌肠治疗儿童腹泻效果显著、方便且无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贾爱平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一次性鼻氧管在新生儿吸痰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一次性鼻氧管在新生儿吸痰中的应用效果,为预防新生儿窒息及并发症的发生提供有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120例新生儿,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54例和观察组66例。常规组采用一次性使用吸痰器吸痰,观察组采用一次性鼻氧管吸痰。观察两组新生儿吸痰后血氧饱和度有无下降、鼻黏膜损伤情况、吸痰是否彻底。结果观察组的吸痰方法对血氧饱和度波动的影响、鼻黏膜损伤小于常规组,吸痰彻底度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一次性鼻氧管用于新生儿吸痰,能提高吸痰有效率,减轻吸痰不良反应,吸痰较彻底,可以保持呼吸道通畅下维持正常的血氧饱和度,避免低氧血症,保护了脑组织,维持患儿脑细胞的活性、利于患儿康复,降低后遗症发生率。

    作者:彭利华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围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TUR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 BPH)的围术期护理。方法选取本院2009-2013年行TURP治疗的BPH患者38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围术期护理干预,并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PH患者在行TURP治疗中做好围术期护理,可更好的保证手术安全,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陈小丽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我院2008-2012年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本院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给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用药依据。方法采集本院2008-2012年从临床送检样本中分离出的大肠埃希菌对常用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数据,分析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的变迁。结果本院5年从临床送检样本中分离出的大肠埃希菌1159株,大肠埃希菌产ESBLs 218株。对常用的抗菌药物保持较高耐药率,并具多重耐药性。结论本院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呈持续高水平耐药,临床应依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的抗菌药物,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作者:谭颖华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稿约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新创办的综合性医药卫生类学术期刊,本刊由河北省科技协会主管,河北省科技协会、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主办。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4-3296,CN 13-1389/R;国内邮发代号:18-115。本刊宗旨:开展临床用药学术研究,探讨临床药物合理应用,传播与交流药物合理应用学术信息,促进临床药物合理应用科研与学术工作的开展,介绍国外临床药物合理应用信息,提供专家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学术平台。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二例全麻诱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护理体会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是房角关闭、房水排出受阻引起眼压骤然升高产生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如不及时诊治可导致失明。本院曾发生2例患者因全麻诱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经及时治疗与护理,病情得到控制,现报道如下。

    作者:贾敏燕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宫腔镜下行子宫内膜切除治疗绝经期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宫腔镜下行子宫内膜切除治疗绝经期子宫内膜息肉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8月-2010年12月绝经期子宫内膜息肉患者118例,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9例)与对照组(59例)。对照组采用宫腔镜下行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宫腔镜下行子宫内膜切除术治疗,将两组患者术中指标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高于对照组,患者术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将宫腔镜下行子宫内膜切除术应用于绝经期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治疗中,能够从根本上治疗内膜再生问题,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及复发,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琳;张慧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实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对我院抗菌药物应用的影响调查

    目的:调查本院应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后,对本院抗菌药物的应用带来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2月-2012年11月门诊处方5000张,此阶段为未实施专项整治活动方案;选择本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门诊处方5000张,此阶段为实施专项整治活动方案。观察两阶段患者抗菌药物的用药疗程、经济费用、药物使用强度以及对合理用药的评价情况等。结果本院有效实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后,在本院使用抗菌药物的费用方面以及药物使用率方面,表现为显著的下降。单一用药、二联用药以及三联用药整治前与整治后相比,也获得了显著的改变。结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实施后,对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发挥了显著的价值,成功凸显了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的应用意义。

    作者:王贵华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齐拉西酮和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比较齐拉西酮与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12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4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齐拉西酮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喹硫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 PANS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 CG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中,齐拉西酮与喹硫平的临床疗效相当,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安全性均比较高。

    作者:曹火军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早期血浆清蛋白变异对ICU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早期血浆清蛋白变异对ICU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72例SA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将其分为生存组(患者病症好转后出院)和死亡组(患者住院期间死亡或自动出院后随访28d内死亡,且均死于胰腺炎或其并发症)。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包括液体复苏、加强监护、禁食、镇静、止痛、营养支持等。统计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病时间及预后情况等,记录其住院时间、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等各项指标,检测入ICU 24h内血浆清蛋白水平。结果生存组患者年龄小于死亡组,24h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 APACHEⅡ)和48h APACHEⅡ评分、Ranson评分、序贯器官衰竭估计( SOFA)评分均低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性别、发病到入院时间和入ICU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入ICU时血浆清蛋白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入ICU 24h血浆清蛋白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生存组患者住ICU期间总体血浆清蛋白高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检测早期血浆清蛋白变异对ICUSAP患者预后的评估有着重要价值。

    作者:刘金福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右美托咪定静脉复合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静脉复合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40例择期气管插管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右美托咪定组,各20例。对照组在常规麻醉药物基础上泵入0.9%氯化钠溶液,右美托咪定组在常规麻醉药物基础上辅助泵入右美托咪定,比较分析两组生命体征和术后相关意识指标变化。结果右美托咪定组心率( HR)术中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其余指标术前、术中及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定组术后恢复自主呼吸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辅助右美托咪定符合静脉麻醉效果确切,安全,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的可选方法之一,但要密切关注患者HR变化,防止意外发生。

    作者:孙丙军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血塞通针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血流变的影响

    目的:探讨血塞通针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血流变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0-2013年收治的慢性肺心病患者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26例。两组均经抗感染、常规止咳、祛痰、平喘、利尿等基本措施,治疗组加用血塞通针400mg溶于250ml 0.9%氯化钠溶液,1次/d,连续治疗14d。观察两组患者的血流变与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凝血因子Ⅰ、血小板聚集率、红细胞凝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治疗后红细胞凝集指数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治疗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凝血因子Ⅰ、血小板聚集率、红细胞凝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组有效、显效共28例(93%),无效2例(7%);对照组有效、显效共17例(65%),无效9例(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血塞通针可显著改善肺心病血流变、促进肺血管扩张、改善微循环、降低肺动脉压、减轻心脏负荷、减少右心功能不全的发生。

    作者:翟玮;周利臣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百令胶囊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膜性肾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百令胶囊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膜性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在本院确诊收治的膜性肾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厄贝沙坦片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百令胶囊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24h尿蛋白定量、肌酐(Cr)及清蛋白(Alb)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百令胶囊联合厄贝沙坦在膜性肾病的治疗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尿蛋白及Cr,提高Alb,提高患者的免疫力。

    作者:王文娟 刊期: 2014年第24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