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
目的:比较齐拉西酮与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12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4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齐拉西酮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喹硫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 PANS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 CG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中,齐拉西酮与喹硫平的临床疗效相当,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安全性均比较高。
作者:曹火军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究中药熏洗联合制霉素阴道栓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本院妇科门诊就诊的96例霉菌性阴道炎已婚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采取中药熏洗联合制霉素阴道栓治疗,对照组采取制霉素阴道栓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8%(46/48),高于对照组的83.3%(4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随访3个月,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中药熏洗联合制霉素阴道栓治疗霉菌性阴道炎明显优于单纯用制霉素阴道栓,效果显著。
作者:刘旭如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肿块诊断中应用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1月-2014年4月收治的100例乳腺肿块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和钼靶X线检查,将诊断结果与病理确诊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超声组良性乳腺癌确诊率为88.23%(30/34),恶性乳腺癌确诊率为90.23%(29/32),乳腺增生确诊率为100.00%(23/23),乳腺炎及脓肿确诊率为100.00%(11/11);X 线组良性乳腺癌确诊率为67.65%(23/34),恶性乳腺癌确诊率为75.00(24/32),乳腺增生确诊率为86.96%(20/23),乳腺炎及脓肿确诊率为90.91%(10/11);超声组的确诊率优于X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肿块具有较高的准确率,是诊断乳腺疾病的理想方法。
作者:胡凤;杨晓君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中药益肾平喘汤对支气管哮喘临床缓解期的作用。方法89例患者均为2011年1月-2012年6月本科收治的患者,按半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针灸和益肾平喘汤治疗,对照组使用转移因子胶囊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个月。结果治疗后两组哮喘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和喘息、哮鸣音的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针刺联合中药益肾平喘汤对支气管哮喘临床缓解期的疗效安全可靠。
作者:仝循旺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用药指导”栏目主要针对心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精神类疾病、感染性疾病、流行病、传染病等常见病及多发病的新药的介绍,包括药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药物的选择和比较,用药注意事项,老药新用等。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对本院一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的应用现状进行观察分析。方法对本院2013年6月-2014年2月收治的1150例一类切口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1150例一类切口手术治疗患者中,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患者有1090例(94.8%);其中第一代头孢菌素580例(53.2%),第二代头孢菌素320例(29.4%),第三代头孢菌素190例(17.4%),第三代头孢菌素使用率小于其他两代药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患者术前0.5~2.0h 给药患者620例(56.9%),术前大于2h 给药患者110例(10.1%),术后给药患者360例(33.0%),其中术前0.5~2.0h给药患者大于其他时机给药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持续用药时间≤1d 者65例(59.6%),用药2d 者15例(13.8%),用药3d 者19例(17.4%),用药﹥3d患者10例(9.2%),其中用药时间小于3d患者大于持续3d及其以上给药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等级医院的评审及本院严格按卫生部规定执行,已经达到卫生部关于县级医院一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的使用要求。
作者:田春秀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究妇科千金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合并卵巢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1-2013年收治的82例慢性盆腔炎合并卵巢囊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观察组患者口服妇科千金胶囊治疗,对照组患者则采用青霉素+替硝唑静脉滴注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56%(40/41),高于对照组的73.17%(3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12例出现不良反应,占29.7%,观察组1例出现不良反应,占2.4%;两组比较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使用妇科千金胶囊对慢性盆腔炎合并卵巢囊肿患者治疗,安全、快捷、有效。
作者:王乐 刊期: 2014年第24期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是房角关闭、房水排出受阻引起眼压骤然升高产生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如不及时诊治可导致失明。本院曾发生2例患者因全麻诱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经及时治疗与护理,病情得到控制,现报道如下。
作者:贾敏燕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比较枸橼酸抗凝前后稀释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CRRT)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2月于本院接受CRRT的患者40例,采用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 CVVH)模式进行CRRT,采用枸橼酸抗凝行CRRT,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前稀释法,B组为后稀释法,比较前后稀释CRRT的滤器寿命、滤后净减少血钙值、跨膜压(TMP)、病死率。结果 A组滤器及管路寿命、滤前后血钙减少值、TMP均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患者行CRRT中,枸橼酸抗凝前稀释法的应用效果更佳,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吕彬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癌症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护理,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本院收治的133例癌症患者进行了心理问题分析,并对患者实施了关于否认、恐惧、焦虑、愤怒等心理的护理策略。结果本组对133例癌症患者进行了心理问题分析:否认23例、恐惧25例、焦虑31例、愤怒18例、绝望22例、适应14例。护理后,显效82例(61.7%),有效40例(30.1%),无效11例(8.2%),总有效率为91.8%。结论对癌症患者进行合适有效的心理问题分析及护理,可以减轻患者心理和生理上的痛苦,能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实践结果证明,心理护理对策有效可行。
作者:李艳华;佟小越;薛茹菲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加强2型糖尿病的护理安全管理对防范不良事件的作用,分析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于2012-2013年诊治的164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护理安全管理进行护理。分析探讨两组患者对防范不良事件的效果以及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对防范不良事件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总合格率为93.90%(77/82),高于对照组的70.73%(58/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在2型糖尿病患者康复护理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护理效果,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
作者:韩春花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老年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4月-2013年8月9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相关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有效改善了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对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罗励耘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社区获得性肺炎( CAP)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和非典型病原体(支原体、衣原体和军团菌)是引起CAP的常见病原体[1]。主要症状为发热、咳嗽、咳痰、胸痛等。本文通过对一例CAP抗感染治疗病例分析,体现了临床药师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有效性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朱永超;苏文轶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治疗的急性脑出血患者60例,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试验组采取依达拉奉治疗,治疗1个月比较疗效。结果对照组患者中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显著进步7例,进步10例,无变化13例,试验组患者中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显著进步12例,进步13例,无变化5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3,P<0.05)。治疗结束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Glasgow昏迷评分(11.0±1.2)分,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Glasgow昏迷评分(16.0±4.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18,P<0.0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吉空军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分析股骨干骨折合并踝部骨折患者采用内、外固定相结合的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本院骨科2010年10月-2012年9月接诊的股骨干骨折合并踝部骨折患者55例,根据患者自愿原则分为研究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25例,研究组30例。对照组患者单用外固定治疗,而研究组采取内、外固定相结合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痊愈率高于对照组,骨折不愈合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股骨干骨折合并踝部骨折患者采用内固定与外固定结合治疗可以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临床治愈率相较于单纯外固定治疗更高,值得借鉴。
作者:丁联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究前置胎盘产妇的临床处理及对策。方法对本院2009年10月-2014年2月收治的51例前置胎盘产妇的临床观察和护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51例产妇中接受保守治疗的有10例,其中胎儿存活8例;其余41例产妇均采取终止妊娠的处理方式进行治疗,其中有30例产妇采取剖宫产手术,有11例产妇采取阴道分娩,本组产妇未出现死亡病例,新生儿共死亡5例,其病死率为9.80%。结论对于前置胎盘产妇,医护人员应该加强对其病情的临床观察,及时做好终止妊娠的准备,以保证母婴安全,降低新生儿病死率。
作者:苗勤玲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研究应用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纤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94例阵发性心房纤颤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7例。采用厄贝沙坦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厄贝沙坦与胺碘酮联合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阵发性心房纤颤疾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心房纤颤症状表现消失时间、心电图表现复常时间、用药总时间短于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人数少于对照组,结束治疗后阵发性心房纤颤病情再次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纤颤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刘忠强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研究注射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联合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老年性肺炎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96例老年性肺炎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使用乳酸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联合乳酸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8%(45/48)、79.2%(38/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联合乳酸左氧氟沙星治疗老年性肺炎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未增加患者不良反应,有效地提高了临床治疗的有效率。
作者:秦建强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研究糖尿病合并抑郁症应用中医分时辨治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2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采用西药治疗,研究组41例采用中药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治疗后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焦虑量表( HAMA)评分、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中医分时辨治疗法治疗糖尿病合并抑郁症,可有效改善的血糖水平,改善患者不良心理情绪,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彭静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究氨溴索联合小剂量肝素治疗小儿急性毛细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急性毛细支气管肺炎患儿1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观察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氨溴索雾化吸入联合小剂量肝素静脉注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氨溴索联合小剂量肝素治疗小儿急性毛细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好,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短。
作者:杨玲 刊期: 2014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