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春秀
目的:探讨室性期前收缩高负荷与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本科2010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75例室性期前收缩高负荷患者,采用二维心脏超声对所有患者进行左室射血分数( 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 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LVEDD)以及血清N-末端脑钠肽( NT-proBNP)水平等方面的检测。结果室性期前收缩高负荷与LVEF呈直线负相关(r=-0.6,P<0.01);与LVESD(r=0.47,P<0.01)、LVEDD(r=0.66,P<0.01)、NT-proBNP(r=0.4,P<0.01)呈正相关。结论室性期前收缩高负荷患者,左室扩大,心功能下降。
作者:张文立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不良反应( ADR),促进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对2012-2013年在本院静脉滴注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出现的46例ADR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ADR主要与年龄、联合用药有关,临床表现以皮肤变态反应或静脉炎症状、消化系统损害常见,偶见过敏性休克、肝损害等严重ADR。结论应加强该药品ADR监测,加大合理用药宣传,大限度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作者:龙勇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护理工作中引入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和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3年8月就诊的5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健康教育,随访半年,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的糖尿病知识知晓情况以及随访半年的血糖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将健康教育应用于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工作中,有助于提高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和糖尿病健康知识知晓情况,对患者和医院均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胡春丽;韩娟娟;闫会娟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中药益肾平喘汤对支气管哮喘临床缓解期的作用。方法89例患者均为2011年1月-2012年6月本科收治的患者,按半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针灸和益肾平喘汤治疗,对照组使用转移因子胶囊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个月。结果治疗后两组哮喘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和喘息、哮鸣音的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针刺联合中药益肾平喘汤对支气管哮喘临床缓解期的疗效安全可靠。
作者:仝循旺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观察抗生素降阶梯策略治疗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科2011年1月-2013年9月68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以抗生素降阶梯治疗,而对照组使用常规抗生素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C反应蛋白、D-二聚体、前清蛋白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治疗后的C反应蛋白、D-二聚体、前清蛋白水平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抗生素降阶梯策略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疗效满意且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炎症、凝血等指标。
作者:徐一辛;尤寅骏;张建忠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观察大发散加减治疗结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眼科2010年12月-2013年12月诊断并收治的结膜炎患者8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观察组患者根据中医辨证分型使用大发散加减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麦迪霉素配合氯霉素滴眼液治疗。结果经过3个周期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5,P<0.01)。结论根据中医辨证分型使用大发散加减治疗结膜炎临床效果较好。
作者:王群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究交通意外事故的创伤特点以及院前抢救对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2013年本院急诊科100例交通事故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院前及院内急诊救治方案,并对抢救成功率进行统计。结果患者损伤部位包括四肢受伤35例,头颅损伤22例,胸外伤8例,颜面部损伤6例,脊椎损伤8例,骨盆损伤10例,腹部损伤11例。收入伤员中,创伤严重度评分大于16分患者共36例;其中严重损伤患者19例。现场死亡患者12例,急诊室及送诊过程中死亡7例,收入本院经紧急抢救后死亡患者13例。急诊及收入院后死亡患者中8例由于中毒头颅损伤所致,2例由于休克所导致;入院后行手术治疗患者共66例,院前检测生命体征78例,符合轻度至中度休克诊断标准患者59例均给予静脉滴注抗休克治疗后好转47例,无变化6例,休克加重6例。结论交通事故创伤具有高能量及高速度的特点,易造成严重颅脑损伤且病死率较高,严重骨盆损伤是急诊室内创伤性休克死亡的主要原因,必须加强早期处理力度。
作者:邓治能;孔质彬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研究奥曲肽联合大黄治疗轻型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2013年本院收治的49例轻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治疗方法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27例患者行奥曲肽联合大黄治疗,对照组22例患者行奥曲肽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各临床病症与指标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奥曲肽联合大黄治疗轻型急性胰腺炎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无严重的不良反应。
作者:施勇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和价值。方法将本院2011年10月-2013年10月由于慢性浅表性胃炎就诊的5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奥美拉唑治疗,疗程均为4周,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24/26),对照组为76.9%(20/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可获得较高疗效。
作者:张福收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本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96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其治疗前后的第1秒末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 FEV1/FVC)、血氧饱和度( SaO2)与血气指标( PaO2与PaCO2)等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肺功能与血气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研究组FEV1/FVC、SaO2、PaO2均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采用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肺功能及血气指标,疗效显著。
作者:彭亚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究中医辨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9月-2011年9月收治的8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患者使用中医辨证方法治疗,对照组患者则使用常规的西医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23例痊愈,11例显效,7例有效,3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3.2%;对照组16例痊愈,10例显效,6例有效,10例无效,总有效率为76.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中医辨证方法用于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
作者:袁佳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给予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治疗,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和疼痛消失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是观察组治疗显效率大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在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中效果更好,且不良反应更少,安全性高。
作者:王兵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研究宫腔镜下行子宫内膜切除治疗绝经期子宫内膜息肉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8月-2010年12月绝经期子宫内膜息肉患者118例,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9例)与对照组(59例)。对照组采用宫腔镜下行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宫腔镜下行子宫内膜切除术治疗,将两组患者术中指标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高于对照组,患者术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将宫腔镜下行子宫内膜切除术应用于绝经期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治疗中,能够从根本上治疗内膜再生问题,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及复发,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琳;张慧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国产瑞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 T2DM)的疗效,为临床治疗T2DM提供相应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12月-2012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6例老年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6例,对照组给予预混胰岛素优泌林70/30治疗,观察组给予国产瑞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每日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和血糖达标所用时间。结果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20例,无效15例,治疗有效率为70%;观察组显效30例,有效25例,无效1例,治疗有效率为98%。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日用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和血糖达标时间分别为(28.9±4.6)U/d、24%(12/50)和(10.9±2.6)d;观察组日用胰岛素用量为(17.8±3.7)U/d、6%(3/56)、(7.9±2.4)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瑞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老年T2DM可获得良好疗效,降低其日用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缩短其血糖达标时间。
作者:李永春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观察兰索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非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从而提高疾病治愈率,减少患者住院时间。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3月本科收治的8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除给予常规治疗外,对照组给予兰索拉唑治疗,观察组则予兰索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显效率、有效率及总有效率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兰索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非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陈慕维;许秋霞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培哚普利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应用培哚普利片治疗;对照组60例,应用卡托普利治疗。治疗两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的观察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的舒张压、收缩压以及心率均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培哚普利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作者:马昌勇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老年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4月-2013年8月9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相关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有效改善了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对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罗励耘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研究品管圈( QCC)活动在预防护理人员发生意外针刺伤中的应用。方法使用自制的“护理人员针刺伤环节的统计调查表”,回顾性调查我科护理人员于2012年9月-2013年4月发生针刺伤的具体环节,统计发生率;通过组圈、制定活动主题和活动计划、确定目标、收集并整理数据、分析原因、确定对策、效果分析以及标准化等一系列QCC的活动,然后与2013年11月-2014年3月开展QCC活动后的针刺伤情况报告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QCC活动使我科护士的针刺伤发生率从60.0%(192/320)降低至26.4%(53/200)。对开展QCC活动前后的差异进行比较,其结果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QCC活动的开展可以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同时提高护士的防护意识以及防护能力。
作者:李晶;李雪;吕召莉;张春艳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分析股骨干骨折合并踝部骨折患者采用内、外固定相结合的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本院骨科2010年10月-2012年9月接诊的股骨干骨折合并踝部骨折患者55例,根据患者自愿原则分为研究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25例,研究组30例。对照组患者单用外固定治疗,而研究组采取内、外固定相结合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痊愈率高于对照组,骨折不愈合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股骨干骨折合并踝部骨折患者采用内固定与外固定结合治疗可以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临床治愈率相较于单纯外固定治疗更高,值得借鉴。
作者:丁联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联合喜炎平治疗小儿病毒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河北省涉县医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病毒性腹泻的患儿84例,均符合小儿病毒性腹泻临床诊断标准,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联合喜炎平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喜炎平治疗,治疗5d后,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退热时间、显效时间、痊愈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儿在临床疗效、显效时间、痊愈时间及住院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重组干扰素α2b联合喜炎平治疗小儿病毒性腹泻,疗效显著,明显降低治疗时间,大限度减少患儿痛苦。
作者:侯俊峰 刊期: 2014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