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清仁;孙兴兵
目的: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将78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9例。试验组采取中西药联合治疗,对照组单一使用西药治疗,比较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2.3%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中西药联合治疗异位妊娠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云珍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联合规范化治疗对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儿的疗效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0例 CVA 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试验组应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信必可都保)联合孟鲁斯特钠进行规范化治疗,并对患儿及家属进行积极地健康教育;对照组患儿采用丙卡特罗联合孟鲁斯特钠治疗。根据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生活质量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并归纳总结。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7%高于对照组的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的睡眠质量良好率、学习成绩优秀率、生长发育正常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健康教育联合规范化治疗能提高 CVA 患儿的治愈率,改善患儿生活质量影响。
作者:赵敬霞;张丽玲;吕永川;罗晓雷;谢彩霞;胡民;赵丽娜;冯景见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对比观察羧甲基壳聚糖与碘酚治疗急性智齿冠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52例急性智齿冠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6例。观察组予羧甲基壳聚糖治疗,对照组给予碘酚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疼痛缓解时间为(2.19±0.37)d 短于对照组的(3.75±0.8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羧甲基壳聚糖治疗急性智齿冠周炎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甄静敏;尹芝;翟晓雷;李佳玉 刊期: 2014年第25期
手足口病是1957年首次在新西兰发现的一种新型传染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其中以柯萨奇病毒 A16和肠道病毒71型常见。春夏季节是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健康带菌者和轻微散发病例是手足口病爆发流行的主要传染源,而流行期间,患者是主要的传染源。该病可通过多种途径传播,与患者接触时飞沫经呼吸道传播或通过被污染的玩具、食物、衣物、手、水源等间接经消化道传播,传染性强。主要以发热和手、足、口、臀部皮疹为临床特征,多发学龄前儿童,重症患儿可合并脑炎、脑膜炎、脑脊髓膜炎、肺水肿、肺出血、心肌炎、心力衰竭等多器官功能障碍,病情发展快,可致死。由于重症患儿的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首次就诊不易引起医师重视,使病情进展迅猛,及时识别重症病例并给予积极的护理尤为重要[1]。我院收治的182例手足口病患儿,其中重症8例,经过治疗和精心的护理,均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陈书秀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手术中应用瑞芬太尼联合药物麻醉的药学监护意义,为临床手术麻醉提供更好的疗效促进方案。方法将该院收治的需在麻醉调节下行手术治疗的106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3例,2组均经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进行麻醉,在此基础上,研究组配合专业临床药师进行麻醉用药监护,比较2组中局麻患者疼痛差异,以及全麻患者的苏醒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患者的睁眼时间和切题回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P ﹤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瑞芬太尼联合药物麻醉中配合药学监护的临床价值较高,可较好地控制患者术中疼痛及昏迷时间,且明显降低了麻醉所产生的不良反应。
作者:魏雪;王丁;薛秀峰;赵运法;李志红 刊期: 2014年第25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年12月10日第6卷第12期上《骨科截肢术后患者的心理护理》一文中的“1012”应为“2012”,特此更正!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传统三联疗法与序贯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价值。方法将8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序贯三联疗法,对照组给予传统三联疗法,比较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幽门螺旋杆菌(Hp)根除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70.0%,Hp 根除率为97.5%(39/40)高于对照组的72.5%(29/40),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序贯三联疗法相较传统三联疗法效果显著,清除 Hp 效果更加明显,治疗彻底,可推广使用。
作者:柴洁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观察子宫栓塞介入法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子宫腺肌症患者47例,采用子宫栓塞介入法进行治疗,跟踪随访12个月,观察患者的子宫大小变化,疼痛改善情况及血红蛋白水平变化情况。结果47例患者治疗后0级疼痛和Ⅰ级疼痛的患者所占比例显著高于治疗前,Ⅱ、Ⅲ、Ⅳ级疼痛的患者所占比例显著低于治疗前,治疗后血红蛋白水平高于治疗前,子宫体积小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子宫栓塞介入法治疗子宫肌腺症的疗效明显,方法简便,创伤较小,明显改善患者的疼痛,改善月经量和子宫大小,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王丽琴;温丽君;孔灵芝;王丽英;侯学丽 刊期: 2014年第25期
为扩大本刊及作者知识信息交流渠道,加强知识信息推广力度,本刊已许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在 CNKI 中国知网及其系列数据库产品中,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该著作权使用费及相关稿酬,本刊均用作为作者文章发表、出版、推广交流(含信息网络)以及赠送样刊之用途,即不再另行向作者支付。凡作者向本刊提交文章发表之行为即视为同意我社上述声明。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单纯物理措施预防脊柱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该院行脊柱手术的15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05例和对照组47例。观察组给予单纯物理措施预防 DVT,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 DVT,比较2组患者 DVT 发生率及出血性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 DVT 发生率和出血性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脊柱术后中单独应用物理措施预防 DVT 的效果并不比单独应用低分子肝素差,且无药物的不良反应,经济方便易被患者及家属接受。
作者:陈伟;李渊深;王振兴;张英民;薛伟;庞海艳;孔永霞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血浆 Hcy、D-二聚体、hs-CRP 水平变化及临床应用价值,为脑卒中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1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患者75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健康者35例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2组血浆 Hcy、D-二聚体、hs-CRP 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浆 Hcy、D-二聚体、hs-CRP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不同程度神经功能损伤患者血浆 Hcy、D-二聚体、hs-CRP 水平差异显著(P ﹤0.05)。结论血浆Hcy、D -二聚体、hs - CRP 水平与神经系统功能损伤呈正相关,且血浆 Hcy、D-二聚体、hs-CRP 水平与脑卒中发生密切相关,其水平检测在脑卒中检测中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盖红兵;张爱芬;李晨霞;邹春晓;赵霞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观察阿仑膦酸钠联合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8例骨质疏松患者按照患者治疗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观察组采用阿仑膦酸钠联合降钙素治疗,对照组采用降钙素单独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骨密度变化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4.7%高于对照组的6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骨密度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2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阿仑膦酸钠联合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骨密度,减轻患者疼痛,缓解临床体征,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历宝国;齐秀杰;闫立娜;王友凤;张艳霞 刊期: 2014年第25期
质子泵抑制剂(PPI)是目前临床作用强的抑制胃酸分泌的一类药物,包括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埃索美拉唑等,随着临床消化性溃疡发病率的增加,PPI 在临床应用日益增多,并以其疗效好、不良反应少成为消化科的首选药物。但随着长期大量的使用 PPI,许多与之相关的不良事件也逐渐凸显出来。报道如下。
作者:刘建红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分析重症肺结核的临床特点及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收治的79例重症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结果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70例(88.6%),症状未改善9例(11.4%)出院。结论对于重症肺结核应逐步推动免疫调节与强化抗结核方案联合治疗,且规范合理的化疗是治愈肺结核病的前提。
作者:马增光;李志军;陈杰勇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 IL-2、IL-17因子水平异常与小儿过敏性紫癜(HSP)相关性,为 HSP 的诊断和治疗评定提供依照。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10月儿科接诊的42例 HSP 患者作为观察组,又将观察组分为紫癜肾病组18例和紫癜非肾病组24例。另选取同龄健康小儿20例为健康组,ELISA 试剂盒法对2组小儿外周血中IL-2、IL-17的水平进行测定,经统计分析比较组间差距。结果观察组患者的 IL-2水平低于对照组,IL-17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紫癜肾病组患者的 IL-2水平低于紫癜非肾病组,IL-17水平高于紫癜非肾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外周血中 IL-2、IL-17因子水平与 HSP 患病呈显著相关性,且随着病情的加重程度,IL-2呈现负相关,IL-17呈现正相关,将 IL-2、IL-17应用于 HSP 的诊断及病情评估中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李月辉;李艳廷;田燕;张灵新;冯妥;谢彩霞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观察与评价生长抑素应用于肝胆手术后并发胆漏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4例接受肝胆手术后并发胆漏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生长抑素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接受治疗后拔管时间、腹腔引流量、并发症等状况,评价2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1~7d 的腹腔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生长抑素治疗肝胆手术后并发胆漏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晓刚;王利兵;郝丽君;郑建兴;王玲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对比观察动力髋螺钉(DHS)和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骨科2013年2月-2014年3月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例58例,根据所采用的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 DHS 组26例和 PFN-A 组32例。DHS 组采用 DHS 内固定法治疗,PFN-A 组采用 PFN-A 内固定法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手术情况。结果 PFN-A 组在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和骨折愈合时间方面均优于 DHS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2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在临床上均得到较好的疗效,但 PFN-A 创伤更小,出血量少,恢复时间短,在髋关节功能恢复方面更具有优势,PFN-A 是在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较为理想的手术治疗方法。
作者:霍强;王立峰;徐雪阳;索丽丽;石芳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干化学法和加热加酸法测定尿蛋白的吻合性各种影响因素。方法对334份尿液同时运用干化学法和加热加酸法进行检测,比较尿蛋白检测的结果,并尽可能寻找差异原因。结果2种方法蛋白质有一定的差异性,但无显著差异。结论尿干化学分析仪的检测结果假阳性率比加热加酸法高,仅可作为一般尿液的初步筛查试验,切不可忽视手工镜检。
作者:王进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对2组患者知识测试评分情况、自我护理能力及护理总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知识测试评分、自我护理能力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糖尿病患者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糖尿病知识知晓情况及自我护理能力,同时还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贾爱珍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观察血管内介入与药物治疗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治疗效果。方法将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血管介入组32例和药物治疗组28例。随访1年,观察2组治疗效果。比较2组患者脑卒中发生情况及病死率。结果血管介入组的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药物治疗组的78.57%,差异有统计意义(P ﹤0.05)。2组脑卒中发生率及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粥样硬化,安全有效,具较高的临床价值,但术后1年内的病死率及脑卒中发生率与药物治疗相比无显著差异。
作者:王菁;齐燕;刘云娥;朱倩;赵震双 刊期: 2014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