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悬雍垂腭咽成形术的麻醉处理

李淑虹;宋建防;刘传圣;王学智;于文刚

关键词: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麻醉, 全身, 芬太尼
摘要:①目的总结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的麻醉管理经验.②方法总结我院87例行UPPP病人的麻醉方法、术中及术后处理情况,其中24例采用局部麻醉,62例采用慢诱导半清醒经鼻盲探或明视气管内插管静吸复合全麻,1例采用预防性气管切开静吸复合全麻.③结果24例局麻病人术中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大.63例全麻病人术中血流动力学状态尚稳定,芬太尼控制高血压和心动过速较满意.④结论慢诱导半清醒经鼻盲探或明视气管内插管静吸复合全麻为UPPP首选,芬太尼稳定血流动力学状态较满意.
齐鲁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痫样放电的脑电图分析

    ①目的了解具有痫样放电的脑电图特点.②方法回顾分析600例显示有痫样放电的脑电图记录.③结果痫样放电广泛性分布者168例(28.0%),涉及额、前颞、颞中央者321例(53.5%),涉及其他部位者111例(18.5%);两半球痫样放电不对称者302例,其中左半球痫样放电者181例(59.9%),右半球痫样放电者121例(40.1%).睡眠描记79例中,痫样放电出现非快速眼动睡眠Ⅰ、Ⅱ期66例(83.5%).④结论脑电图痫样放电对癫痫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作者:王淑娟;刘佩云;刘英高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抽搐昏迷72d病毒性脑炎病人抢救成功的护理

    病毒性脑炎是脑炎的一种常见类型,而持续抽搐昏迷72 d的病毒性脑炎病人在临床上却极罕见.2002年7月我科成功救治这样1例重症病人,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柳国芳;李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妇科恶性肿瘤组织p16基因5'CpG岛高甲基化及其临床意义

    ①目的探讨p16基因5'CpG岛高甲基化在妇科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②方法采用以PCR为基础的甲基化分析法,检测p16基因第1外显子5'CpG岛在34例子宫颈癌、40例子宫内膜癌和40例上皮性卵巢癌组织及其相应正常组织中的高甲基化情况.③结果正常组织中均未见p16基因第1外显子5'CpG岛的高甲基化,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和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高甲基化率分别为29.4%、30.0%和10.0%.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的高甲基化率高于正常宫颈组织(χ2=5.40、4.33,P<0.05).子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组织的高甲基化与临床分期和组织学分级有关(χ2=4.29~9.78,P<0.05).④结论p16基因5'CpG岛的高甲基化在子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作者:徐冰;戴淑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ERCP及EST术后急性胰腺炎的观察与护理

    近年来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及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EST)成为胆、胰疾病有效的诊疗方法.但无论诊断性ERCP还是治疗性ERCP,均属于侵人性方法,可发生相关的并发症,虽然其发生率并不高,但部分严重并发症常危及病人生命.

    作者:杨洪芝;代素美;仇夏;赵显芝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不同吸氧方式对小鼠小肠上皮放射效应的影响

    ①目的观察放射治疗时,不同吸氧方式对小鼠小肠上皮生物效应的影响.②方法昆明小鼠随机分为空气组、高氧组、低氧组、高-低氧组.用6 MV-X线不同剂量全腹腔单次照射.配合剂量效应曲线,求出不同吸氧方式的放射防护系数(RPF).并用图像分析仪测定6 Gy各组隐窝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相对含量.③结果高氧组碳合氧的吸入显示了放射增敏作用,其RPF为0.79.低氧组低氧放疗具有放射防护作用,其RPF为1.25.高-低氧组高-低氧放疗也表现出一定的放射防护作用,其RPF为1.06.高-低氧组与空气组EGFR的表达无统计学意义(F=6.10,q=2.90,P>0.05),而高氧组和低氧组与空气组相比,EGFR的表达分别为减少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3.40、4.96,P<0.05).④结论EGFR免疫组化定量可能是早期标志放射损伤的指标之一.高-低氧放疗中低氧的加入不仅消除了碳合氧吸入加重的小肠上皮的放射损伤,在一定程度上还具有放射防护作用.

    作者:赵建东;安永恒;周仁祥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胰腺癌组织中Kail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①目的了解Kail蛋白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②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2例正常胰腺和47例胰腺癌组织中Kail蛋白的表达.③结果正常胰腺组织中Kail蛋白阳性表达率为83.3%,明显高于胰腺癌组织中Kail蛋白阳性表达率(χ2=4.08,P<0.05).Kail蛋白阳性表达率与胰腺癌淋巴结和肝转移密切相关(χ2=5.47、4.83,P<0.05),而与胰腺癌的侵袭能力、组织学分级和病人1年生存率无关(χ2=3.14~3.58,P>0.05).④结论Kail蛋白异常表达在胰腺癌的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孙显路;林爱风;丛林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皮下埋植Ⅱ型左炔诺孕酮硅胶棒致超敏反应哮喘1例

    皮下埋植避孕剂避孕方法以其避孕效果好而受到广大妇女的欢迎.我们遇到1例应用皮下埋植国产Ⅱ型左炔诺孕酮硅胶棒引起超敏反应哮喘的病人.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瑞英;傅惠芳;巩传玲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与用药注意事项

    喹诺酮类药物属化学合成抗菌药,其作用机制主要为拮抗细菌的DNA旋转酶,从而阻断细菌DNA的复制而起到快速杀菌作用.

    作者:张宏;张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效果

    ①目的观察紫杉醇(PTX)联合顺铂(DDP)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效果.②方法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NSCLC 32例,3周为1周期,至少完成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③结果30例可评价疗效,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11例,稳定(NC)7例,进展(PD)11例,有效率(CR+PR)为40%.主要副作用是骨髓抑制.④结论紫杉醇加顺铂联合化疗治疗晚期NSCLC近期效果较好,副作用可以耐受.

    作者:吕静;王秀美;匡弢;刘克为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硬核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的效果

    ①目的探讨隧道式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效果.②方法回顾性分析了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硬核白内障病人115例(1 28只眼)的临床资料.③结果128只眼中的113只眼术后矫正视力由术前光感至眼前手动提高到0.4以上,其中76只眼达到0.9以上.④结论隧道式小切口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病人效果较好.

    作者:孔庆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甘糖酯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损伤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

    ①目的探讨甘糖酯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②方法将VEC-304内皮细胞株培养后,分为两组:治疗组先给予oxLDL,再加入不同浓度的甘糖酯(25、50、100 mg/L);保护组先给予不同浓度(25、50、100 mg/L)甘糖酯,再与oxLDL作用.培养一定时间后,取上清液测定丙二醛(MDA)和乳酸脱氢酶(LDH)含量.③结果治疗组3种浓度甘糖酯均可以降低oxLDL造成的MDA升高,而且随着浓度的增高其作用也有增加的趋势(F=66.12,q=6.5~18.3,P<0.05);浓度较高(100mg/L)甘糖酯可降低oxLDL造成的LDH升高(F=15.99,q=8.9,P<0.05).保护组3种浓度甘糖酯均可使MDA含量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56.98,q=16.7~55.2,P<0.05);且不同浓度组间差异有显著性(q=18.9~38.6,P<0.05);较大浓度(100 mg/L)甘糖酯可使LDH含量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19.13,q=9.8,P<0.05).④结论甘糖酯对oxLDL造成的血管内皮细胞的过氧化损伤有修复和保护作用.

    作者:滕继军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46例误诊分析(摘要)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全身多系统多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早期表现常不典型,极易发生误诊.我院肾内科自 1989~1 996年共收治95例,发现院外误诊46例,现就其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刘金萍;栾敏;刘淑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长期血液透析病人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调查

    尿毒症病人长期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HD)过程中,因需要经常输血极易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CV).一旦感染易慢性化,并易诱发肝硬化和肝癌,预后不良.本文对我院血透室1 995~1999年HCV感染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庆恩;徐岩;李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骨感染病人TNF-α、IL-6和C反应蛋白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①目的探讨骨感染病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及意义.②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30例骨感染病人及25例正常人的血清TNF-α、IL-6水平,采用散射比浊法测定CRP水平.③结果骨感染病人血清中TNF-α、IL-6及CRP含量均处于高水平状态,与健康人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26~10.67,P<0.05、0.01).④结论TNF α、IL-6及CRP是预测骨感染病人病情危重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临床有一定指导意义.

    作者:黄秀玲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介绍一种自制眼科手术单(摘要)

    敷料单是覆盖在手术野的无菌敷料.以往使用的敷料单因铺法费时费力,且常随医生操作而移动,时常导致手术野污染.我科自制一种新型眼科敷料单,临床应用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栾瑞红;胡青娜;房丹;于宝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高压注射器磁共振智能动脉造影的护理

    磁共振(MR)智能动脉造影是指当快速静脉注入的一定量造影剂(钆喷酸葡胺)到达预先设定的兴趣区时,磁共振扫描仪自动启动扫描,获得图像信息,完成血管成像.既往造影剂注射通常采用人工推注,难以达到要求速度.

    作者:王燕;王春铃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钛网融合器在胸腰椎不稳定性爆裂性骨折中的应用

    ①目的探讨钛网融合器在胸腰椎不稳定性爆裂性骨折中的应用效果.②方法20例病人应用钛网融合器加肋骨支撑移植治疗.所有病人手术中彻底切除向椎管内挤压的碎骨片,完全减压.③结果无病人在减压和稳定治疗后神经症状加重,无病人出现医源性神经损伤及血管损伤,无病人出现内固定松动及骨移植失败现象.④结论前路手术加钛网融合器在椎管清除率、术后载荷效果、降低骨移植失败方面疗效明显,对神经恢复能创造适宜的条件.

    作者:陈德喜;邢立峰;胡义敏;李巍;郎继孝;闫作龙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β-淀粉样蛋白的表达

    ①目的探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β-淀粉样蛋白(β-AP)在梗死区的表达.②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后存活6 h、1 d、2 d、3 d、7 d、1 4 d不同时间β-AP的表达.③结果缺血再灌注后1 d,β-AP在梗死区及其周围表达开始增强,7 d时达高峰(F=92.63,q=5.21~25.87,P<0.01).④结论β-AP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区表达增多,提示β-AP在脑缺血损伤的病理改变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王乃东;王雁;邢昂;谭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BiPAP呼吸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早期应用

    ①目的探讨早期应用无创伤性口鼻面罩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②方法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早期采用BiPAP呼吸机治疗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病人30例,观察治疗前、治疗后(疗程7~10 d)动脉血气分析的变化,并监测SaO2、血压、脉搏的变化.③结果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病人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pH、PaO2升高,PaCO2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t=2.458~7.853,P<0.05),且病人呼吸频率及心率减慢,气促症状减轻.④结论早期应用BiPAP呼吸机治疗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肯定,且可防止严重呼吸衰竭的发生.

    作者:王美;秦筱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大剂量化疗骨肉瘤病人的口腔护理

    目前,治疗骨肉瘤的主要手段是手术加术前术后的大剂量化疗,具有可保存肢体,防止全身转移,病人易接受等优点,但大剂量化疗存在多种并发症.

    作者:王磊 刊期: 2003年第03期

齐鲁医学杂志

齐鲁医学杂志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青岛大学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