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灌肠配合高通量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血清脂联素、TNF-α的影响

商国君;苗雪英;郑秀清;线丽华;刘风先

关键词:尿毒症, 中药灌肠, 血液透析, 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分析中药灌肠配合高通量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血清脂联素、TNF-α的影响。方法将200例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另选取40例健康者为健康组。试验组患者利用中药灌肠配合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患者利用常规血液透析治疗,分别测定治疗前后血清脂联素、TNF-α水平。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血清脂联素、TNF-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组血清脂联素、TNF-α低于试验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血清脂联素、TNF-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脂联素、TNF-α明显下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脂联素、TNF-α与尿毒症病情发展密切相关,采用中药灌肠配合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能够有效改善血清脂联素、TNF-α水平,促进尿毒症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会阴超声在孕晚期宫颈条件评估及临产时间预测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会阴超声用于孕晚期宫颈评定的价值,从而对分娩应对措施作出指导。方法选用2013年9月-2014年1月该院待产的84例孕晚期初产妇,在其妊娠的37~42周,通过会阴超声来检查宫颈长度、内口宽度、羊膜囊嵌入宫颈管深度、先露高度、宫颈宽度等参数,同时调查其临产时间,从而了解宫颈形态与临产时间的关联。结果宫颈长度、宫颈内口宽度、羊膜囊嵌入宫颈管深度、先露高度与临产的时间有关( r=0.70,-038,-0.47,-0.31,P<0.05)。结论会阴超声用于孕晚期宫颈评定可以预测临产的时间,对于指导分娩时的应对措施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王梅玲;杨国新;王平华;郄丽霞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扩张性心肌病与缺血性心肌病的超声诊断分析

    扩张性心肌病( DCM )的表现是以左心或全心明显扩大,且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心肌肥厚,心室收缩功能减退,以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栓塞为基本特征,病死率较高,以往曾被称为充血性心肌病。男多于女(2.5∶1),在我国发病率为13/10万~84/10万;约20%的扩张性心肌病有心肌病家族史,起病较缓慢,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以30~50岁多见,部分患者有原发性高血压病史[1]。缺血性心肌病( ICM)是指由于长期心肌缺血导致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纤维化,从而产生心脏收缩和(或)舒张功能受损,引起心脏扩大或僵硬、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一系列临床表现的综合征。笔者应用超声观察扩张性心肌病和缺血性心肌病的心脏形态学、血流动力学及功能等参数指标,旨在为临床鉴别扩张性心肌病和缺血性心肌病提供一个简单易行并可靠的方法。

    作者:刘喆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妇产科手术泌尿道损伤31例分析

    目的:对妇产科手术致泌尿道损伤的发生原因与处理方法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妇产科手术造成泌尿道损伤的31例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1例患者中于术中发现8例,于术后5~9 d发现23例;经对症治疗,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经B型超声检查均未见输尿管梗阻现象。结论妇产科手术常会引起泌尿道损伤,其中输尿管损伤为常见,在术前应做好准备,严格按照相关规程展开手术操作,可促使泌尿道损伤发生率显著降低。

    作者:邓文英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重度宫颈柱状上皮异位 LEEP 刀术后保妇康栓联合 bFGF 治疗促进创面愈合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重度宫颈柱状上皮异位LEEP刀术后保妇康栓联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 )治疗创面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26例重度宫颈柱状上皮异位LEEP刀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3例。2组均行LEEP刀治疗。术后观察组给予保妇康栓联合bFGF治疗,对照组给予保妇康栓治疗。比较2组创面愈合情况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平均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第1、2、3个月的创面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平均排液时间短于对照组,阴道出血时间短于对照组(P均<0.01),阴道排液量和术后阴道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保妇康栓联合bFGF可有效促进宫颈柱状上皮异位LEEP刀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奕娜;霍顺璞;王有明;宋红云;刘惠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分别联合波立维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比观察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分别联合波立维(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12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1例。研究组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波立维治疗,对照组采用瑞舒伐他汀联合波立维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心电图改善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2组临床疗效、心电图改善情况、不良反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波立维与瑞舒伐他汀联合波立维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临床疗效较好,不良反应率低,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许炯强;张文;牛冬静;陈娟;林荣;周如君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腹腔镜切除手术治疗阑尾炎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切除手术治疗阑尾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7月在该院进行腹腔镜下急性阑尾炎切除的患者54例(急性组)及慢性阑尾炎患者54例(慢性组)。观察并记录所有患者的手术时间、失血量、使用药物镇痛的例数;首次排气、进食、下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发热、腹腔脓肿、肠梗阻、开腹、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急性组手术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进食时间均长于慢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组肠梗阻的发病率为5.56%高于慢性组的1.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观察指标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阑尾炎手术进行急性阑尾炎的手术可以确保患者相对安全,和慢性阑尾炎患者的腹腔镜手术进行比较差异不明显,但有可能导致术后小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病率的上升。

    作者:刘彬;杨守臣;宋伟;杨乐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比索洛尔联合依那普利、螺内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比索洛尔联合依那普利、螺内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8例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2组均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治疗。治疗1个月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超声心电图各项观察指标变化及心功能。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LVESD、LVEDD、LADD和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LVESD、LVEDD、LADD低于治疗前,LVEF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功能分级为(2.32±0.58)分低于对照组的(3.01±0.5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比索洛尔联合依那普利、螺内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改善预后。

    作者:谢晓华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右美托咪定对心肌梗死围 PCI手术期临床镇静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AMI患者行PCI治疗围术期临床镇静疗效。方法将200例急性初发ST段抬高型AMI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研究组给予右美托咪定镇静,对照组给予吗啡镇静,对比2组PCI术后无/慢复流比例和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2组治疗前后肾上腺素( E)和去甲肾上腺素( NE)水平。结果研究组无/慢复流、心脏骤停、再发梗死、短阵室速、心室电风暴及心力衰竭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NE、E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急性AMI行PCI治疗围术期能达到良好的镇静、镇痛效果,降低临床不良事件,对心脏起保护作用。

    作者:王道伟;王芬梅;韩艳敏;张大海;陈丽青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联合喹硫平片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分析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联合喹硫平片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8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单纯采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上喹硫平片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HAMD评分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9.4%高于对照组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2、4、6、8周2组HAMD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06%(18/34)高于对照组的41.18%(16/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联合喹硫平片治疗抑郁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吕菊芳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导乐联合无痛分娩对自然分娩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导乐联合无痛分娩对自然分娩率的影响。方法将该院产科足月初产妇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实施导乐联合无痛分娩,对照组采用传统分娩。比较2组镇痛效果、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和新生儿情况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73%高于对照组的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和总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临床上应用导乐联合无痛分娩,能促进产科质量的提高,体现医疗的人性化,保证母婴安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霞;田序华;李金英;葛凤兰;谷英科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胃癌组织 COX-2的表达水平对腹腔镜切除术后预后影响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环氧合酶-2( COX-2)的表达水平对腹腔镜切除术后预后影响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4年2月于该院就诊并经腹腔镜手术切除病理确诊胃癌的患者104例。根据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SP法)检测切除胃癌组织标本中COX-2的表达水平将所有患者分为试验组65例和对照组39例,试验组COX-2表达水平阳性,对照组COX-2表达水平阴性,通过手术治疗有效结果分析和术后转移程度比较探讨COX-2表达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7.69%低于对照组的97.44%,试验组患者术后出现肿瘤转移率为80.00%高于对照组的53.8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组织COX-2表达水平对腹腔镜切除术后预后影响存在相关性,COX-2表达阳性患者具有较低的手术治疗效果和更为高发的转移程度。

    作者:秦占川;安俊江;眭彩玲;刘玉玲;王素婷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活血益气方治疗慢性肾脏衰竭的疗效研究

    目的:研究活血益气方治疗慢性肾脏衰竭的疗效。方法将66例肾脏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3例。试验组患者使用活血益气方治疗,对照组使用尿毒清颗粒。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血肌酐、血红蛋白和尿素氮水平。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4.8%高于对照组的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肌酐、尿素氮低于治疗前,血红蛋白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益气方治疗慢性肾脏衰竭的疗效可观,明显改善肌酐、血红蛋白、尿素氮水平,对肾衰竭治疗质量的提高具有较大的意义。

    作者:李连江;南风艳;任彦铭;郭会敏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阿司匹林与硫酸镁治疗脑梗死的效果及对血清 hs-CRP及IL-6水平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与硫酸镁治疗脑梗死的效果及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 )及白介素-6(IL-6)水平影响。方法将17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85例。在常规治疗、护理并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试验组患者硫酸镁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NDS评分以及血清hs-CRP、IL-6水平变化。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1.76%高于对照组的6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N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ND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hs-CRP、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hs-CRP、IL-6水平均下降,且试验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硫酸镁治疗脑梗死的效果优于阿司匹林,对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及IL-6的降低效果较阿司匹林显著。

    作者:周兆宾;王黎;刘文进;李小奕;王宗明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常规气管插管与食管气管插管在诊前救治中的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常规气管插管与食管气管插管在诊前救治中的效果差异。方法选取于该院进行紧急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200例,根据插管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食管气管插管,对照组采用常规气管插管,比较2组的插管准备时间、操作时间和一次插管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一次插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气管插管置管迅速,一次插管成功率高,是快速建立人工气道、恢复通气的有效方法,可提高诊前救治的成功率,值得在急救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凯伟;黄春燕;马秀英;李双伏;吕荣彩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不确定度测量对临床常规生化检验的影响

    目的:探讨临床常规生化检验受不确定度的影响。方法按照测量不确定度要求的执行规范,并参照相关文件的要求来研究实验室常规生化检验中不确定度的测量。按照测量不确定度的流程,探讨不确定度分量的由来,计算批内变异度、批间变异度以及偏倚变异度,终计算出扩展不确定度(U%)。结果通过计算,各测量指标的不确定度为:总蛋白(TP)为3.06,碱性磷酸酶(ALP)为8.21,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为11.74,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为12.99,r-谷氨酰环化转移酶(GCT)为14.00,尿酸(UA)为13.76,白蛋白(Alb)为7.34,三酰甘油(TG)为7.41,肌酐(Cr)为9.25,尿素氮(BUN)为8.69,Na+为7.18,K+为3.51。结论对不确定度进行测量能够反映出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分散性,对提高临床检验的质量及效率提供了有效依据,在临床应用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实际意义。

    作者:曲淑君;张继东;田志松;尹加庆;王淑玲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脱氧核苷酸注射液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脱氧核苷酸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脱氧核苷酸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治疗后LVEDD,心脏指数, LVEDV, LVESV有降低趋势,CO,SV有增加趋势,其中LVESV、CO、SV治疗前后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同样,对照组治疗后LVEDD,心脏指数, LVEDV, LVESV也有降低趋势, CO,SV有也增加趋势,但只有LVESV治疗前后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LVESV、CO、SV指标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脱氧核苷酸通过保护心肌细胞,改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功能。

    作者:李国鹏;张鹏;夏优玲;朱晃;李则东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经皮测总胆红素法在小儿黄疸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小儿黄疸诊疗中经皮测胆仪的应用价值。方法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疑似黄疸患儿68例,采用经皮测总胆红素法进行测定,并与静脉血测总胆红素值进行比较。结果经皮测胆红素检查的灵敏度为90.0%(27/30),准确度为91.2%(62/68);2种方法诊疗测量值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测胆仪在小儿黄疸诊疗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作者:杨会茹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2 D-DSA、3 D-DSA、3 D-CTA 三者分别诊断颅内动脉瘤的准确性差异分析

    目的:探讨二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2D-DSA)、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及三维CT血管造影术(3D-CTA)三者分别在颅内动脉瘤诊断准确性上的差异。方法收集该院收治的可疑颅内动脉瘤待查患者105例,对所有患者分别进行2D-DSA、3D-DSA及3D-CTA三项检查,比较各项检查颅内动脉瘤确诊情况,根据诊断金标准统计各项检查灵敏度和特异度,并根据上述统计数据分析和评价各项检查临床意义和价值。结果3D-DSA的灵敏度、特异度高,误诊率低,3D-CTA次之,2D-DSA差。3D-DSA、3D-CTA与2D-DSA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3D-DSA与3D-CTA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D-DSA的诊断效果差,3D-DSA的诊断效果较3D-CTA好,但差异不显著,应视临床具体情况选择合适检查方式。

    作者:陈爱桂;王春财;贠红雨;王小春;赵振元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三叉神经痛显微血管减压术中岩静脉保护的可行性探讨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中岩静脉保护的可行性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2011年7月收治的三叉神经痛行显微血管减压术患者40例为A组,手术开始即行乙状窦后紧邻天幕下探查。2011年7月-2012年7月收治的三叉神经痛行显微血管减压术患者40例为B组,手术开始按照于炎冰等采用的手术探查方向,即行乙状窦后紧邻听神经根上方探查,比较2组手术中岩神经保护情况。结果 A组有效率92.5%(37例);术后并发复视1例,随访期间好转。 B组有效率95.0%(38例);术后并发病侧听力障碍2例,随访期间好转。结论三叉神经痛行显微血管减压术时,手术开始即选用紧邻听神经根上方探查,并结合神经内镜辅助进行观察,多数情况下不需处理岩静脉即可获得对三叉神经根区的良好显露,避免了岩静脉属支切断可能带来的严重并发症。

    作者:钱涛;王坤鹏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临床医师实习带教的体会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由理论转向实践,将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相互结合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其临床思维模式、科研能力、良好职业道德以及综合素质的关键性环节,也是培养合格临床医务工作者的重点环节[1]。本文结合临床带教实践经验,分别从临床思维能力、医风医德、自我防护意识以及科研能力培养四个方面分析探讨了临床实习带教经验,现报道如下。

    作者:何志良;孙武 刊期: 2014年第28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