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创伤失血性休克循证链式急救护理流程的设计与实践

高永珍

关键词:休克, 创伤性, 失血性, 循证护理, 急救护理流程, 链式
摘要:目的:探讨创伤失血性休克循证链式急救护理流程的设计,评价其实践效果。方法160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 A、B 2组各80例。A 组按照循证设计的链式急救护理流程进行急诊科内救护;B 组实施常规急救护理流程。比较2组液体复苏达标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 A 组液体复苏达标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 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A 组病死率亦低于 B 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创伤失血性休克链式急救护理流程设计科学,体现了现代急救护理的先进理念,较传统护理流程更具优势,可提高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急救护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监督执法局档案的计算机管理和规范化管理

    我局现有79个离退休老干部,100余名正式职工。每年都有定期和不定期的管理性工作,对他们的健康档案加强管理也是单位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上级组织对他们的关怀,必须规范化管理,才能使本单位和上级单位及老干部满意。然而计算机管理和档案分类整理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作者:李慧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利用电话回访延伸门诊药房的药学服务

    目的:利用电话回访延伸药学服务,为门诊患者提供用药指导,使患者的身心健康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改善医患关系。方法每月以某专科的门诊患者为回访对象,抽取120份处方,针对药物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和疗效等问题提供指导、咨询等相关服务,并对患者提出的各项建议进行记录。结果通过电话回访,为患者解答用药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了解医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做了改进,患者满意度得到提升。结论通过电话回访可提高患者对药品的了解,对提高患者的医从性和自我保健的知识起到积极的作用,并且我们可以根据患者的建议,去改善不足之处,提升门诊药房的服务水平。

    作者:曾健芬;陈沛亨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石家庄地区医学装备部门人力资源状况调查与分析

    随着医疗市场竞争地白热化,医学人才的培养和建设早已引起各医疗机构地广泛关注,而医学装备管理人才常被忽视。笔者作为一个从事医学装备多年的管理者,对石家庄地区医学装备人力资源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对此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作者:王保林;张新彦;王矞辉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热毒宁注射液在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9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7d。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体征恢复时间、X 线胸片显示肺部炎症吸收时间。结果经治疗后,试验组在临床疗效、体征恢复时间以及 X 线胸片显示肺部炎症消失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热毒宁注射液在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方面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无不良反应,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刘须峰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THR)已成为治疗严重的关节损害、重建关节功能的重要治疗方法,是一个比较成熟的手术,但创伤较大,术后并发症较多,常见的近期并发症有血肿、感染、深静脉血栓、假体脱位等,这些并发症一旦发生可引起手术失败,甚至危及生命。我科对72例患者施行了 THR,术后精心治疗及护理,收到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倪丹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48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医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9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给予缬沙坦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总有效率为9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血压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血压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不良反应发生率4.2%低于对照组的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具有明显优势,能有效缓解心肌缺血,保持血压平稳,更好的保护心血管作用,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具有较好的降压效应以及更好的肾脏保护功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吴水珍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我院呼吸内科抗菌药物使用调查

    目的:分析医院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呼吸内科2013年6~12月收治的631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诊断、病原学检测以及抗菌药物的使用种类、使用频度、费用和联合用药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患者中580例使用了抗菌药物、白色念珠菌所占病原菌比例大,肺炎支原体所占呼吸道抗体比例大,抗菌药物共涉及11类38种;使用频次排序前3位的分别为: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阿奇霉素;联合用药率为80.31%。结论我院呼吸内科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应进一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刘德承;陈丽娜;陈颖;罗卢萍;邹兰科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机械通气患者行肠内营养的护理

    有创机械通气患者通常处于应激及高分解代谢状态,易造成严重营养不良,应尽早给予营养支持。肠内营养不仅符合生理需要,并且能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在临床应用中越来越受到重视[1]。对有创机械通气的危重患者进行合理的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证肠内营养支持的顺利实施,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我科对50例机械通气患者采用鼻胃管进行肠内营养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卢青云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的合理使用

    氨基酸参与人体的新陈代谢和各种生理功能。当疾病状态导致人体外源性氨基酸摄入不足、内源性氨基酸产生不够,难以满足机体对氨基酸的需求时,人为充足氨基酸则有利于获得正氮平衡。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属多种 L-型氨基酸根据营养或治疗需求以适当比例配制而成。不同种类复方氨基酸注射液的配方组成不同,适应证也不同,使用不当可导致不良反应甚至加重病情,临床应用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年龄和病理状态合理选用。复方氨基酸注射液根据制剂所含氨基酸种类可分为3种、6种、9种、14种、15种、17种、18种、20种。按药理作用可分为平衡型和疾病适用型,平衡型如:18AA、18AA-Ⅰ、18AA-Ⅱ、18AA-Ⅲ、18AA-Ⅳ、18AA-Ⅴ等;疾病适用型如:肾用氨基酸,肝用氨基酸等。笔者就各种临床常见复方氨基酸注射液的类型及合理应用做分析讨论。

    作者:刘高辉;龙建军;冯乃伟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克林霉素注射剂致过敏性休克1例

    患者,男,53岁,农民。因咳嗽、咳痰,咽部疼痛2d,于2013年11月2日10:20在村卫生室进行输液治疗。患者既往体健无过敏史给予:1.泮托拉唑40mg +0.9%氯化钠溶液25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2.克林霉素1.20g +0.9%氯化钠溶液150ml 静脉滴注,每天1次治疗。在克林霉素快要输入完毕时,患者出现面部通红、胸闷、恶心、欲如厕等症状。医师当即停止输液,由于设备简陋,医师肌内注射地米后急呼我院“120”接诊。接诊医师到达现场后患者已出现大汗、昏迷、口吐白沫及大小便失禁;测不到血压,诊断为:“克林霉素所致过敏性休克”,给予肾上腺素1mg 皮下注射,静脉推注地米5mg,补液吸氧等处理,经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缓解,10min 后测血压恢复正常,于第2天出院。

    作者:王峰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社区护理干预对 COPD 缓解期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缓解期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后的效果。方法将80例 COPD患者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社区的护理干预,对比分析对照组和治疗组的 VCmax、FEV1和 PEF 等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各项指标均好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处于缓解期的 COPD 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丹红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唯阴康治疗妊娠期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病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唯阴康治疗妊娠期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门诊2012年5月-2013年11月诊治妊娠期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病患者9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唯阴康治疗)50例和对照组(碳酸氢钠冲洗)45例,治疗10d 后比较治疗效果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0%高于对照组的6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唯阴康治疗妊娠期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病方便、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春;宋晓蓉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我院2013年门诊处方点评与不合理用药分析

    目的:通过门诊处方分析点评和不合理用药分析,提高医院门诊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方法抽取医院2013年门诊处方1200张,按照《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提供的《处方点评工作表》要求逐项审查,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门诊处方质量总体情况较好,但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结论医院门诊用药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临床医师和药师应当加强合理用药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处方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赵小萍;王豫;王静;王登虎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对冠心病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的临床效果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疾病,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患者需要长期接受治疗,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对冠心病进行科学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是我们医护工作者的责任与义务。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整体护理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所谓整体护理就是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人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基础框架,把护理程序系统化地运用到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中去,整体护理的目标是根据人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等多方面的需要,提供适合人的佳护理。随着整体护理的不断推行,冠心病患者的护理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体会,对我院66例冠心病患者进行整体护理观察,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丹玲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双八面体蒙脱石不良反应12例用药分析

    双八面体蒙脱石(Dioctahedral Smectine,商品名:思密达)具有极高的定位能力,口服后可均匀地覆盖在整个肠腔表面,并维持6h 之久,可吸附多种病原体和毒素,减少肠细胞的运动失调,防止病原菌进入血液循环并抑制其繁殖等多种药理作用。可用于急慢性腹泻,尤其以儿童急性腹泻效果为佳,也用于食管炎及与胃、十二指肠、结肠疾病有关的疼痛的对症治疗[1]。此外,还可用于洗胃,治疗百草枯中毒[2]等。服用本品仅少数患者出现轻微便秘,可减少剂量继续服用[1]。本文简介近年来本品临床应用中发生的不良反应,供临床医务人员参考。

    作者:宋惠凤;雷招宝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我院门诊中草药不合理处方分析

    目的:为加强处方正规化管理,完善医院处方软件系统,提高医院处方质量,确保中药临床应用的安全有效,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医院2013年6~10月中草药处方每月200张,累计1000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不合理处方总比例为21.5%(215/1000);处方存在脚注遗漏、配伍禁忌、超剂量、大处方等情况。结论医院电子处方中存在临床诊断书写不全、处方用药超剂量且医师未签字等不合理情况,其中脚注遗漏现象较严重,需进一步完善院内处方软件系统,加强医师处方管理,提高医师和药师自身专业知识水平,从而进一步提高中药临床应用,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王卉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急诊科护生带教存在的问题与改进

    临床实习是护校教学的后环节,是知识向临床实践转化的首要步骤,也是培养护理后备军的重要基地。而急诊科是急危重症患者集中、抢救任务重的科室,与病房大的区别就是预测性低,变化快。因此在临床的带教中就出现了许多问题,为了确保护生在短暂的实习期掌握预检分诊能力和提高急救、应急配合能力,我科针对传统带教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科学有针对性的改进,合理制定短时间的带教计划,在临床带教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何静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舒血宁注射液不良反应17例分析

    舒血宁注射液是银杏叶或银杏叶提取物经加工制成的灭菌水溶液,具有抗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改善血液循环和脑的灌流量、改善脑功能的作用;具有改善自由基代谢,改善微循环,抗细胞凋亡作用[1]。近年来临床广泛用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冠心病、心绞痛、脑栓塞、脑血管痉挛等治疗。随着其临床应用日益广泛,相关药物不良反应的报道也越来越多。因此,2012年9月26日重新修订了舒血宁注射液说明书,明确注明该药的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笔者对我院2010-2013年收到的17例舒血宁注射液不良反应进行讨论分析,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石燕来;卢光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我院2013年1200张门诊处方分析

    目的:评价医院门诊处方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1200张处方,依照有关法规对处方用药的合理性、书写规范等进行评价分析。结果不合理处方343张,占点评处方的28.58%;使用注射剂处方数为321张(26.8%),使用抗菌药处方数为366张(30.5%)。结论医院门诊处方存在不规范和不合理用药现象,有待进一步提高。

    作者:潘花 刊期: 2014年第32期

  • 改良气管套管堵管的应用效果观察

    我科自2011年以来,对气管切开需堵管的患者60例采用改良的一次性引流袋作为内芯进行堵管,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小芸;黄文娟;吴盈东 刊期: 2014年第32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