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春;宋晓蓉
我院是一个三级综合性医院,依据我国《药品管理法》规定:“医疗单位必须配备与医疗任务相适应的药学技术人员,非药学技术人员不得直接从事药剂技术工作。”我院是按照这一规定,由3位药学人员替代了7位护士的审方摆药工作。随着临床药学工作的开展,中心药房审方摆药已成为临床药学的前沿阵地,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者:丁红丽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观察利尿剂辅治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影响。方法观察2013年1~6月经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加β受体阻滞剂)效果不佳的4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予以利尿剂治疗前后 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患者 N-末端脑钠肽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利尿剂能有效地降低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脑钠肽水平,改善其心功能。
作者:黄晓玮;吴秀清;吴冬梅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比较含莫西沙星的十天序贯疗法与传统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 Hp)的疗效。方法将经胃镜检查确诊为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且 Hp 阳性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治疗组前5d 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后5d 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莫西沙星;对照组为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疗程均为10d。结果治疗组 Hp 根除率为9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含莫西沙星的序贯疗法,具有安全、疗效高、不良反应低、依从性好的优点,可为根除 Hp 的首选方案。
作者:马文进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讨论优质护理服务在提高腹膜透析患者依从性和护理服务满意度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行腹膜透析患者65例,按入院时间将2008年5月-2010年12月进入透析患者33例作为对照组,予传统护理;2011年1月-2012年4月进入透析患者32例作为观察组,予优质护理服务;包括基础护理、生活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饮食护理、用药指导、液体平衡、腹透操作和换药操作的培训、康复指导、居家环境和物品的准备及突发状况等知识的培训,并延伸至家庭和社会,发挥家庭和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结果观察组的依从性和护理服务满意度分别为100.0%、100.0%高于对照组的93.9%、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的患者在腹膜透过程中主动配合治疗,依从性较好,护理满意度提高,生活质量有改善,维持透析时间延长。
作者:陶象娣 刊期: 2014年第32期
高血压脑出血指在非外源性损伤导致的脑实质内出血,患者伴有高血压病或高血压危向。其起病急、病情重、病死率高,高发于中老年人群,也是中老年人致死性疾病之-。引起脑出血的常见病因包括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先天性脑血管畸形或动脉瘤、血液病、脑外伤、抗凝或溶血栓治疗、淀粉样血管病等[1]。根据出血部位其临床表现大致为:(1)壳核、基底节区出血:出现“凝视病灶”状和“三偏症”状,即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偏盲;(2)脑桥出血:患者会在数分钟内进入深度昏迷;(3)小脑出血:轻型患者一侧后枕部剧烈头痛和眩晕,呕吐频繁,发音含糊,眼球震颤[2]。严重型患者突然昏迷,呼吸不规则甚至停止,终死于呼吸循环衰竭。笔者选取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48例,行血压调控治疗及护理,记录并分析其对患者的影响。
作者:黎冰 刊期: 2014年第32期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疾病,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患者需要长期接受治疗,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对冠心病进行科学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是我们医护工作者的责任与义务。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整体护理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所谓整体护理就是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人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基础框架,把护理程序系统化地运用到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中去,整体护理的目标是根据人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等多方面的需要,提供适合人的佳护理。随着整体护理的不断推行,冠心病患者的护理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体会,对我院66例冠心病患者进行整体护理观察,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丹玲 刊期: 2014年第32期
开展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和监测工作是药物警戒的重要任务之一。ADR 报告和监测是药品上市后进行长期安全性监测的主要和有效手段,是保障公众用药安全的重要手段,是落实科学监管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维护群众切身利益、造福公众的一项民心工程。2013年,在各 ADR 监测单位(点)的共同努力下,我县 ADR 监测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全县共上报 ADR 病例1576份,其中,新的、严重的 ADR 病例699份,占上报总数的44.3%。
作者:储海虹;张政;许祥峰;张斌;缪海泉;刘柳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观察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纳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了2012年3月-2013年6月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6例,按照随机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奥扎格雷钠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进行治疗。治疗后对2组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同时对病死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对比。结果观察组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而 Barthel 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降低脑梗死的病死率及其他并发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徐全祥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利用电话回访延伸药学服务,为门诊患者提供用药指导,使患者的身心健康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改善医患关系。方法每月以某专科的门诊患者为回访对象,抽取120份处方,针对药物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和疗效等问题提供指导、咨询等相关服务,并对患者提出的各项建议进行记录。结果通过电话回访,为患者解答用药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了解医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做了改进,患者满意度得到提升。结论通过电话回访可提高患者对药品的了解,对提高患者的医从性和自我保健的知识起到积极的作用,并且我们可以根据患者的建议,去改善不足之处,提升门诊药房的服务水平。
作者:曾健芬;陈沛亨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胰腺癌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胰腺癌手术患者102例,经患者及家属同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对比2组患者疼痛程度、术后并发症、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舒适护理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沈惠芳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热毒宁注射液在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9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7d。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体征恢复时间、X 线胸片显示肺部炎症吸收时间。结果经治疗后,试验组在临床疗效、体征恢复时间以及 X 线胸片显示肺部炎症消失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热毒宁注射液在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方面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无不良反应,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刘须峰 刊期: 2014年第32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对外耳道异物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进行分析。方法临床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进行诊治的68例外耳道异物患者,对其实施针对性治疗。结果经过积极治疗,患者外耳道异物成功治疗率为100%,无出现治疗意外情况。结论对外耳道异物实施针对性治疗,有助于提高治疗成功率。
作者:周玉玲;刘树维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对手术室护理服务中应用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的效果进行分析,为临床推广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来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在手术室分别进行全程无缝隙护理和传统一般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麻醉前焦虑自评量表( 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心率、血压及皮质醇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麻醉前 SAS 评分、SDS 评分、心率、血压及皮质醇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理满意度方面,研究组为98.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手术室护理服务中应用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能有效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周秋霞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了解医院麻醉药品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医院的 HIS 系统分别调取2011-2013年全院及肿瘤科麻醉药品使用数据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全院麻醉药品的销售总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销售金额位居前三位的分别是吗啡缓释片、瑞芬太尼注射液、芬太尼注射液,药品 DDDs 排序位居前三位的分别是吗啡缓释片、芬太尼注射液和芬太尼透皮贴剂,DDDc 值高的是瑞芬太尼注射液;肿瘤科使用频率高的药品是吗啡缓释片和芬太尼透皮贴剂。结论麻醉药品在全院和肿瘤科的使用相对合理,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措施进行积极改进。
作者:蒋晟昰 刊期: 2014年第32期
近年来,随着重症医学科的不断发展,重症医学科收治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与之相伴的,ICU 患者的重返问题也日益突出,因为重返 ICU 患者病死率明显高于非重返患者,且重返ICU 发生率已做为医院医疗质量的控制指标之一。笔者对我科2011年1月-2013年12月重返 ICU 患者30例的重返原因做回顾性分析,旨在减少 ICU 重返率,减少重症患者的死亡风险。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英霞;马英芬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观察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舒利迭)治疗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的依从性。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中重度 COPD 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吸入舒利迭进行治疗,对患者治疗后3个月的临床依从性进行观察。结果患者能够每天坚持治疗61例(87.1%);正确用药21例(30.0%);正确时间吸入60例(85.7%);坚持康复治疗44例(62.9%);患者对疾病有充分认识51例(72.9%)。结论利用舒利迭进行治疗患者的依从性比较低,需要医师正确指导,加强理论教育,让患者正确服用舒利迭以及对 COPD 的严重性进行正确认识。
作者:苟锡军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3例,观察组予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对照组予氨氯地平治疗,观察2组患者血压下降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血压下降明显,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疾病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血压下降明显,临床疗效优于单纯使用氨氯地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慧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比较维生素 D2注射液与维生素 D3注射液在治疗健康女性维生素 D 缺乏或不足时对血25羟维生素 D 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常住成都市且年龄在40~55岁的健康女性94名,随机将其分为 D2组和 D3组各47例。D2组给予维生素 D2注射液,每次7.5mg(30万 U),每2周注射1次,共注射4次;D3组给予维生素 D3注射液,每次7.5mg(30万 U),每2周注射1次,共注射4次。分别于治疗前、后1次注射后2周采静脉血测定血清25羟维生素 D,血清钙、磷、镁,血清甲状旁腺素(PTH)及血清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P)。结果治疗后,D2组和 D3组血清25羟 D 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且治疗后 D3组25羟 D 水平高于 D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前后,2组血清磷、血清 PTH 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血清钙、血清镁、血清 BAP 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未出现维生素 D 中毒或药物相关不良反应表现。结论维生素 D 针剂无论是 D2还是 D3治疗维生素 D 缺乏或不足都是有效的,但在相同用法条件下 D3比 D2升高血清25羟 D 水平的幅度更大。维生素 D 注射剂30万 U 每2周1次共4次治疗维生素 D 不足或缺乏是安全的。
作者:苟晓琴;李世云;李勤;甘莉;饶进;熊萍;李强;李龙英;廖琬 刊期: 2014年第32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突出,刺激和压迫神经根引起腰腿痛和坐骨神经痛的一种综合征。髓核摘除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方法之一。患者的康复不仅需要医师精湛的技术,护士精心的护理干预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院自2002年1月-2011年12月共治疗5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孟俊芳 刊期: 2014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