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玮;吴秀清;吴冬梅
患者,男,57岁,因“乏力,脾胃虚”与2013年8月1日来院就诊,医嘱给予口服补中益气口服液(浙江大东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规格:10ml/支,批号:130401)每次1支,每天3次。患者当天分别于中饭、晚饭前服用补中益气口服液各1支,睡前感觉轻微头晕;第2天早晨继续服药,约1h 后头痛头晕症状加剧,自行停药,症状逐渐减轻;于第3天至医院门诊咨询,医师怀疑为补中益气口服液所致不良反应,予以停药处理,因患者不良反应症状已经消失,未采取其他措施。
作者:吴英;孔飞飞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下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方法对160例下消化道出血患者肠镜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下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依次为大肠癌30例(18.8%),大肠息肉28例(17.5%),溃疡性结肠炎23例(14.4%),肛周疾病(包括肛管炎、内痔、肛裂等)21例(13.1%),结肠炎(未明确原因)13例(8.1%)。结论大肠癌、大肠息肉及溃疡性结肠炎是下消化道出血常见的病因。
作者:梁冬生;苏敏;周丹丹 刊期: 2014年第32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肿瘤化疗患者胃肠道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2年3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94例,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胃肠道的状况。结果观察组无胃肠道反应率为70.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进行合理的中医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患者胃肠道反应,保证化疗的顺利进行,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戈仁群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对外耳道异物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进行分析。方法临床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进行诊治的68例外耳道异物患者,对其实施针对性治疗。结果经过积极治疗,患者外耳道异物成功治疗率为100%,无出现治疗意外情况。结论对外耳道异物实施针对性治疗,有助于提高治疗成功率。
作者:周玉玲;刘树维 刊期: 2014年第32期
患者,男,53岁,农民。因咳嗽、咳痰,咽部疼痛2d,于2013年11月2日10:20在村卫生室进行输液治疗。患者既往体健无过敏史给予:1.泮托拉唑40mg +0.9%氯化钠溶液25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2.克林霉素1.20g +0.9%氯化钠溶液150ml 静脉滴注,每天1次治疗。在克林霉素快要输入完毕时,患者出现面部通红、胸闷、恶心、欲如厕等症状。医师当即停止输液,由于设备简陋,医师肌内注射地米后急呼我院“120”接诊。接诊医师到达现场后患者已出现大汗、昏迷、口吐白沫及大小便失禁;测不到血压,诊断为:“克林霉素所致过敏性休克”,给予肾上腺素1mg 皮下注射,静脉推注地米5mg,补液吸氧等处理,经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缓解,10min 后测血压恢复正常,于第2天出院。
作者:王峰 刊期: 2014年第32期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体内各组织器官发育功能尚未完善,药物如使用不当,易产生不良反应。我国每年约有3万名儿童,因应用药物不合理,导致药物性耳聋,肾功能损害,软骨发育障碍等。因此,指导儿童合理用药,避免儿科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是每一位药师在工作中必须注意的事项。
作者:彭蓓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乙肝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1年9月-2012年9月收治的肺结核合并乙肝患者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2组患者同时口服葵花牌护肝片进行预防性保肝治疗,观察组给予异烟肼+利福平注射液+左氧氟沙星+乙胺丁醇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完成抗结核治疗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胃肠道及肝功能损害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异烟肼、利福平注射液、乙胺丁醇、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肺结核合并乙肝效果显著,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袁新琼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将25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均分作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25例。分别给予常规治疗、早期康复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2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均有改善,但研究组的改善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治疗,对其肢体功能康复有较积极作用,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秦昭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笔者自1996年以来,潜心于功能性疼痛的按摩治疗和研究,近20年的临床实践,探索了一整套治疗方法,取得较理想的治疗效果。本文将以妇女痛经为例,论述笔者在临床实践中运用中医按摩结合热敷法治疗寒湿凝滞型痛经的体会,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立增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观察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将156例患者依据不同治疗方案分成3组,统计治疗成功率、输卵管复通率及再妊娠率,并进行分析。结果血β-hCG <1000U/ L 且继续下降,盆腔包块<3cm,无腹腔内出血;血β-hCG <500U/ L 用米非司酮治疗;血β-hCG 在500~2000U/ L 用甲氨蝶呤治疗。结论药物保守治疗异位妊娠虽有失败,但它减少了手术的损伤,为患者早日康复创造了条件。
作者:王海霞;贾云昀;李全香 刊期: 2014年第32期
近20年来我国的护理高等教育蓬勃发展,护理本科教育在国内已有了较好发展,护理本科生的队伍日益庞大,在临床护理、护理教育和护理科研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内有关学者和护理同仁对此进行了大量分析促进护理本科生的管理,推动护理教育改革,提高护理本科生的心理素质培养提供依据。
作者:马瑛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眼部注射是眼科常见的治疗方法,可以将药物快速作用于局部,操作安全,避免了全身用药的不良反应。但是很多患者对这种治疗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出现各种心理反应,不能积极的配合医师,会影响甚至延误治疗。本文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4月本院眼科门诊治疗室接受眼部注射且符合纳入条件的患者89例,对其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心理反应加以分析并总结护理方案。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丽 刊期: 2014年第32期
医院健康教育是指以患者及其家属为对象,通过护理人员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过程,达到使患者增进健康知识,改变他们不健康的行为和问题,使其行为向有利于健康的方向发展,是各级医疗机构的重要职责[1]。近年来,不良生活方式导致的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越来越多,健康教育愈来愈显示出其重要作用。通过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提高患者和家属自我防护能力,使人们自觉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为此,我们制定了《健康教育处方》,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曲秀英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分析探讨早期先兆流产患者的心理状况以及给予心理护理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1年12月收治的早期先兆流产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后的心理状况以及保胎的成功率。结果试验组的保胎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心理状况的改善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合理的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早期先兆流产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保胎的成功率,因此临床上在给予患者常规治疗与护理的同时,更应该注重患者心理的护理,增加对患者的关怀,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姬文莉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分析早产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为预防早产儿 VAP 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12月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的机械通气时间≥48h 的早产儿89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将发生 VAP 的早产儿(61例)归为 VAP 组,未发生 VAP 的早产儿(28例)归为对照组。分析胎龄、性别、出生体质量、气管插管次数、机械通气时间、细菌感染情况等因素对发生 VAP 的影响。结果2组早产儿的胎龄、出生体质量、气管插管次数、机械通气时间以及细菌感染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主要感染细菌为革兰氏阴性菌。结论胎龄小,出生体质量低、多次气管插管、长时间机械通气、细菌感染等是早产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临床中应注意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预防 VAP的发生。
作者:蔡佳佳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比较维生素 D2注射液与维生素 D3注射液在治疗健康女性维生素 D 缺乏或不足时对血25羟维生素 D 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常住成都市且年龄在40~55岁的健康女性94名,随机将其分为 D2组和 D3组各47例。D2组给予维生素 D2注射液,每次7.5mg(30万 U),每2周注射1次,共注射4次;D3组给予维生素 D3注射液,每次7.5mg(30万 U),每2周注射1次,共注射4次。分别于治疗前、后1次注射后2周采静脉血测定血清25羟维生素 D,血清钙、磷、镁,血清甲状旁腺素(PTH)及血清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P)。结果治疗后,D2组和 D3组血清25羟 D 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且治疗后 D3组25羟 D 水平高于 D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前后,2组血清磷、血清 PTH 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血清钙、血清镁、血清 BAP 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未出现维生素 D 中毒或药物相关不良反应表现。结论维生素 D 针剂无论是 D2还是 D3治疗维生素 D 缺乏或不足都是有效的,但在相同用法条件下 D3比 D2升高血清25羟 D 水平的幅度更大。维生素 D 注射剂30万 U 每2周1次共4次治疗维生素 D 不足或缺乏是安全的。
作者:苟晓琴;李世云;李勤;甘莉;饶进;熊萍;李强;李龙英;廖琬 刊期: 2014年第32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观察普诺宁思联合盐酸二甲双胍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作用。方法选择该院2型糖尿病长期治疗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普诺宁思治疗,连续用药治疗1个月后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血糖控制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普诺宁思联合盐酸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平稳血糖、调节血压、调节血脂、增强免疫力、保肝护肾等多重功效,且无不良反应,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杨海辰 刊期: 2014年第32期
目的:评价参附注射液使用情况,探讨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60份使用参附注射液病历的临床诊断、中医证型、单次用量、每天用药频次、溶媒、用药疗程进行调查。结果参附注射液在给药剂量、给药频次、用药疗程等方面符合说明书规定,但在适应证及配药溶媒等方面不符合说明书要求。结论临床使用参附注射液存在不规范现象,相关部门应加强督导,规范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
作者:钱向英;汪宇;陆敏 刊期: 2014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