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妇科宫腔镜围术期的临床效果

苏田英

关键词:宫腔镜检查, 围手术期,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妇科宫腔镜围术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12月收治的120例妇科宫腔镜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的临床护理,试验组患者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结果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优于对照组,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为(6.5±0.5)d,医疗费用为(5680±210)元;试验组患者住院时间为(5.2±0.5)d,医疗费用为(4316±210)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妇科宫腔镜围术期患者行临床护理路径较传统护理模式的临床优势更明显,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及生活质量。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助产防范应对措施对新生儿窒息与新生儿胎粪吸入性肺炎的预防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助产防范应对措施对新生儿窒息以及新生儿胎粪吸入性肺炎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4年1月在我院经阴道分娩的产妇3000例,采用数字抽取模式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每组1500例。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助产技术,试验组产妇在常规助产技术基础上实施助产防范应对措施,比较两组新生儿窒息以及胎粪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1.53%(23/1500),对照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3.47%(52/1500),试验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新生儿胎粪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为1.26%(19/1500),对照组新生儿胎粪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为3.40%(51/1500),试验组新生儿胎粪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助产防范应对措施可以降低新生儿窒息以及胎粪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使胎儿出生质量明显提高。

    作者:肖燕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单纯穿孔缝合术与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胃十二指肠穿孔的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单纯穿孔缝合术与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胃十二指肠穿孔的临床效果及预后。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3年9月我院胃肠科门诊收治的78例胃十二指穿孔患者,依据患者病情、手术适应证等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观察组行单纯穿孔修补术,对照组行胃大部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治疗效果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出现9例术后并发症,其中切口感染3例,术后发热6例;对照组出现15例术后并发症,其中切口感染9例,术后发热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复发4例,其中再次穿孔3例,复发率为10.0%;对照组复发8例,其中再次穿孔6例,复发率为21.1%;两组复发患者Visick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胃大部切除、单纯缝合修补术均是治疗胃十二指肠穿孔有效的手段,应结合患者年龄、体质、穿孔特点等考虑,在手术过程中注意手术技巧,以提高手术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彭映华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根管适充治疗牙体牙髓病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根管适充治疗牙体牙髓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3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牙体牙髓病患者244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22例。对照组采用根管超充治疗,观察组采用根管适充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8.4%)高于对照组(63.9%),疼痛发生率(6.6%)低于对照组(3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根管适充治疗牙体牙髓病的效果确切。

    作者:张梅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小剂量喹硫平治疗老年失眠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小剂量奎硫平治疗老年失眠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128例老年失眠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期间接受的治疗方案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64例采用唑吡坦治疗,观察组64例采用小剂量喹硫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睡眠潜伏期和总睡眠时间变化,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患者睡眠潜伏期长于观察组,总睡眠时间短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小剂量奎硫平是临床治疗老年失眠症的有效药物,疗效明显,安全性高。

    作者:宋秘书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疝气围术期中应用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疝气围术期中应用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小儿疝气患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术后疼痛情况、并发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国际视觉模拟( VAS)评分分别为(4.5±1.2)分、(7.6±1.3)分,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术后无一例患儿出现严重并发症;对照组术后4例患儿发生尿潴留、牵拉痛以及伤口感染等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3.3%。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6.7%、76.7%,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疝气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患儿疼痛,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朱雪霞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β2-微球蛋白评估小儿肾功能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β2-微球蛋白(β2-MG)评价小儿肾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2013年收治的肾病患儿25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我院同期健康体检的25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血清β2-MG、尿素氮( BUN)、血清肌酐( Cr)水平及增高率。结果观察组血清β2-MG、BUN、C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儿血清β2-MG增高19例(76%),BUN增高4例(16%),Cr增高3例(12%),血清β2-MG增高的例数多于BUN、Cr增的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血清β2-MG在预测小儿肾功能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对于临床诊断具有辅助作用。

    作者:陈翼霖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质子泵抑制剂的应用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分析我院质子泵抑制剂的应用情况,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质子泵抑制剂的使用记录,统计分析其应用情况。结果我院大部分科室都用到了质子泵抑制剂,共计使用1532例次,其中不合理用药情况共计60例次,主要包括用药时间过长、用药剂量过大、药物配伍问题等。结论我院质子泵抑制剂的应用整体上处于合理水平,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基因多态性、用药时间、患者情绪等;依然存在部分不合理应用情况,需要引起临床医师的注意,应加强自身的学习,提高对药物的认识。

    作者:单小红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五苓散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五苓散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70例,将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五苓散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超声检测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结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高于对照组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9,P<0.05)。试验组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为(70±21)mm,小于对照组的(85±25)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6,P<0.05);试验组患者左室收缩末期内径为(45±19)mm,小于对照组的(59±23)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38,P<0.05);试验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为(40±12)%,高于对照组的(3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6,P<0.05)。结论五苓散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疗效确切。

    作者:李志福;王亚莲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替米沙坦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研究

    目的:分析替米沙坦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收治的4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非洛地平治疗,试验组采用替米沙坦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与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18/20),高于对照组的60%(1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替米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小。

    作者:陈宇红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左卡尼丁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左卡尼丁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12例,将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硝酸异山梨酯片+低分子肝素+5-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左卡尼丁;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心电图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8.2%(56/55),高于对照组的92.9%(52/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电图改善率为96.4%(55/56),高于对照组的91.1%(51/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尼丁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缺血症状,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文博;戴增斌;周军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整体护理在合并乙型肝炎产妇中的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整体护理在合并乙型肝炎产妇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92例合并乙型肝炎产妇,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整体护理,比较两组产妇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 SAS)评分与临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产妇护理前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产妇护理后SA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合并乙型肝炎产妇实施整体护理可消除其焦虑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钟玲莉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稿约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人性化护理对高龄脑梗死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高龄脑梗死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高龄脑梗死患者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应用于高龄脑梗死患者的护理工作中,能够提供给患者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同时有助于提升医院内涵,为医院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作者:徐亚冬;张惠霞;王彬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泻白散的临床运用报道

    探讨泻白散的临床运用效果。选取便秘、盗汗、丘疹的典型病例,采用泻白散治疗,观察临床疗效。3例患者采用泻白散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且无复发,效果显著。

    作者:李勤;陆爱芳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病毒性肝炎住院患者护理相关知识了解情况调查研究

    目的:调查病毒性肝炎住院患者对护理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提高护理人员对住院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护理质量。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02例病毒性肝炎患者,采用自制病毒性肝炎护理相关知识问卷对患者进行调查,对问卷中反应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对自身疾病的了解情况、对预防知识的了解情况以及对相关疾病护理知识的了解情况均较低。结论住院病毒性肝炎患者对自身疾病的了解不到位,导致疾病逐渐深入发展,在家庭及社会中广泛传播,升高了发病率。因此,在住院期间给予护理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梁玲;段距萍;何影;刘洪碧;余燕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蛋白尿可能是 IgA 肾病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因素

    IgA 肾病( IgAN)是全球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妊娠是年轻的IgAN女性患者一个十分关心的问题。但是IgAN患者的妊娠结局还不明确。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张宏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通过一项匹配的队列研究证实妊娠期间的蛋白尿是IgAN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一个风险预测因子,提示对于妊娠的 IgAN 妇女蛋白尿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结果发表于2014年11月的AJKD杂志上。该结果还需进一步的研究来评价肾功能下降的IgAN患者的妊娠结局以及妊娠对肾功能下降的IgAN患者肾脏病进展的影响。将来的研究还应该评估降低蛋白尿的干预措施(如佳的血压控制范围或在大量蛋白尿的患者中使用激素治疗)对妊娠预后的影响。

    作者:丁香园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心理护理在急诊小儿静脉滴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急诊小儿静脉滴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儿科2010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行急诊静脉滴注的患儿98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对两组患儿实施常规的护理工作,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给予规范的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与病情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静脉滴注穿刺成功率、护理满意度、病情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恐惧、焦虑及呕吐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心理护理在急诊小儿静脉滴注护理工作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有利于静脉滴注工作的顺利进行。

    作者:练杰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背带式缝合在剖宫产术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背带式缝合在剖宫产术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中的使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86例剖宫产术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产妇采用传统缝合,观察组产妇采用背带式缝合,比较两组产妇手术时间、产后出血量、止血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妇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止血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背带式缝合在剖宫产术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快速止血。

    作者:张玉花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梗死患者康复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脑梗死患者康复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9月—2013年8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8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临床护理路径。采用Barthel指数评估两组患者入院时和干预4周、3个月、6个月的肢体功能的恢复情况,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足内翻、足下垂、肌力提高Ⅱ级以上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4周、3个月、6个月的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足内翻、足下垂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肌力提高Ⅱ级以上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可促进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及生命质量。

    作者:曾军红;刘小明;罗良华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心血管疾病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的检测价值研究

    目的:研究检测心血管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符合《内科学》诊断标准的心血管疾病患者126例,将其设为观察组,按照疾病类型分为两个亚组即急性心肌梗死组(观察1组)、慢性心力衰竭组(观察2组);另选取126例健康人群将其设为对照组。应用荧光磁微粒酶免疫分析法测定各组人群中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T3)、四碘甲状腺原氨酸( T4)、甲状腺刺激激素( TSH)水平。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血清T3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血清T4、TS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1组和观察2组血清T3、T4、TS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心功能有关,该检测指标可以作为心血管患者病情发展、预后转归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

    作者:贺世畅 刊期: 2014年第33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