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映华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南华大学附属医院2012年8月—2013年10月收治的79例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按照用药方案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37例。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脂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TG、TC、LDL-C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TC、LDL-C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可有效改善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脂水平,安全性较高。
作者:向斌;向艳 刊期: 2014年第33期
流行病学和双生子研究表明,多动症常与孤独症谱系障碍( ASD)和与ASD有关的特征同时发生。这项研究的目的是为了确定常见的分子遗传变异复合是否可预测一般人群中的多动症和与ASD有关的特征。对此,英国卡迪夫大学医学院的 Joanna Martin 进行了一项研究,研究结果近发表在Biological Psychiatry杂志上。该项研究基于发现的儿童多动症个案对照全基因组关联研究,计算父母和儿童 Avon 纵向研究(ALSPAC)人群样本(N=8229)的多基因危险评分。使用回归分析,评估多基因风险评分是否可以预测 ALSPAC 样本中的多动症特征和与ASD有关的症状(实际的语言能力和社交能力)。同时,在签署的多动症项目中,比较男孩和女孩的多基因风险评分。
作者:丁香园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抗生素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40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根据痰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抗生素治疗,对照组则采取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17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0%(19/20);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1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50.0%(10/20);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表现不是很典型,可合并多种基础疾病,临床采取合理治疗措施,可显著提高疾病治疗有效率。
作者:陈燕燕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比较单纯穿孔缝合术与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胃十二指肠穿孔的临床效果及预后。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3年9月我院胃肠科门诊收治的78例胃十二指穿孔患者,依据患者病情、手术适应证等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观察组行单纯穿孔修补术,对照组行胃大部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治疗效果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出现9例术后并发症,其中切口感染3例,术后发热6例;对照组出现15例术后并发症,其中切口感染9例,术后发热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复发4例,其中再次穿孔3例,复发率为10.0%;对照组复发8例,其中再次穿孔6例,复发率为21.1%;两组复发患者Visick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胃大部切除、单纯缝合修补术均是治疗胃十二指肠穿孔有效的手段,应结合患者年龄、体质、穿孔特点等考虑,在手术过程中注意手术技巧,以提高手术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彭映华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究左卡尼丁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12例,将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硝酸异山梨酯片+低分子肝素+5-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左卡尼丁;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心电图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8.2%(56/55),高于对照组的92.9%(52/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电图改善率为96.4%(55/56),高于对照组的91.1%(51/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尼丁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缺血症状,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文博;戴增斌;周军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校医务室及西乡塘社区医院2008年1月—2014年4月随诊的高血压病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4例。治疗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片治疗。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均为6个月。观察服药后降压疗效及不良反应、依从性等。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6%,高于对照组的7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遵医行为、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低于对照组的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高血压药物。
作者:陈芳莲;农秋林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分析恶性淋巴瘤患者乙型肝炎病毒( HBV)感染情况以及化疗后肝功能损害情况。方法选取2009年7月—2013年9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0例初诊恶性淋巴瘤患者,对各个年龄段、不同性别、分期与分型的乙型肝炎感染者进行评价,对比HBV感染者与非感染者在各个阶段的肝功能损害情况。结果70例恶性淋巴肿瘤患者中,共16例合并HBV感染(25.7%);男性感染率高于女性;10岁以下及31~60岁患者感染率高;合并HBV感染者主要是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Ⅱ、Ⅲ、Ⅳ期和Ⅰ期间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Ⅱ、Ⅲ、Ⅳ期间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63例NHL患者中,化疗期间肝功损害伴HBsAg阳性10例,占62.5(10/16);非HBV感染者共7例,占14.9%(7/47),其中,4例转氨酶升高大于参考值2倍,3例HBsAg阳性;其他无异常。两组患者的HBsAg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肝损伤患者在进行保肝、降酶等处理后,均继续化疗,未见死亡或其他情况发生。结论 NHL合并HBV的感染率较高,化疗后极易出现肝功能功损害的现象,尽早进行抗HBV治疗,有效控制HBV复制。
作者:董颖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比较甲硝唑与硫酸镁湿敷治疗产后会阴切口水肿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2年12月在本院接受自然分娩后会阴切口水肿的农村产妇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采用甲硝唑湿敷;对照组采用硫酸镁湿敷。比较两组产妇用药1周后会阴部疼痛感和水肿状况。结果观察组用药后会阴切口水肿状况、会阴部疼痛感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甲硝唑、硫酸镁湿敷治疗产后会阴切口水肿和疼痛感比较,甲硝唑的效果更佳。
作者:朱海燕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老年左半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中的应用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老年左半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并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住院时间分别为(18.6±4.7) d、(27.8±6.9)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术后仅1例患者出现吻合口瘘,经全肠外营养有效控感染后痊愈,并发症发生率为5.0%(1/20);对照组术后共5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吻合口瘘和腹膜炎等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5.0%(5/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老年左半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的应用效果显著,对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均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包秋香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分析骨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2—2013年收治的130例骨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统计分析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用药时间及合理性。结果联合用药34例(26.2%),单一用药96例(73.8%);抗菌药物种类包括第2、3代头孢菌素、林可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及青霉素类;患者术后均使用抗菌药物;期间出现12例使用不合理用药情况。结论应加强骨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管理水平,以此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降低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发生率。
作者:汪英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研究助产防范应对措施对新生儿窒息以及新生儿胎粪吸入性肺炎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4年1月在我院经阴道分娩的产妇3000例,采用数字抽取模式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每组1500例。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助产技术,试验组产妇在常规助产技术基础上实施助产防范应对措施,比较两组新生儿窒息以及胎粪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1.53%(23/1500),对照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3.47%(52/1500),试验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新生儿胎粪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为1.26%(19/1500),对照组新生儿胎粪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为3.40%(51/1500),试验组新生儿胎粪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助产防范应对措施可以降低新生儿窒息以及胎粪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使胎儿出生质量明显提高。
作者:肖燕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观察右外侧小切口剖胸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近远期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7月—2011年7月收治的146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3例。对照组患儿采用传统开胸矫治手术;观察组患儿采用右外侧小切口剖胸。比较两组患儿的近期效果及随访1年后的远期效果。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胸液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随访1年后发现,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家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右外侧小切口剖胸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较传统开胸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痛苦小,术后并发症少,创口小,符合患儿及家属的审美,近远期效果好,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有效方法。
作者:陈庆伟;丁树盛 刊期: 2014年第33期
新的研究表明,急诊科里阿片类药物过量使用屡见不鲜,其中超过2/3的药物是处方类阿片药物,包括美沙酮在内。该研究由加利福尼亚州斯坦福大学药学院的 Michael A. Yokell 及其同事开展,并在线发表于2014-10-27的JAMA内科学杂志。他们研究了2010年整个美国急诊科135971个阿片类药物过量使用的患者,其中处方类阿片药物占67.8%,二醋吗啡占16.1%,未说明的阿片类药物占13.4%,联合阿片类药物占2.7%。处方类阿片药物的过量使用多发生在农村(84.1%),国家南部(40.2%)以及女性(53.0%),且多数患者有健康保险。
作者:丁香园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究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16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82例。试验组服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2.5mg/d,早餐半小时后服用;对照组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10mg/d,分两次服用。在治疗1个月和2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2个月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发现颜面潮红10例,头痛20例,心悸12例,下肢水肿8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1%,试验组发现颜面潮红2例,头痛6例,心悸4例,下肢水肿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8%,其中部分患者同时出现上述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作者:朱宇波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胃溃疡伴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82例胃溃疡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1例。对照组应用质子泵抑制剂类、胃黏膜保护剂类、抗幽门螺杆菌类药物实施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口服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恢复正常时间、胃溃疡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药物不良反应、胃溃疡合并抑郁症病情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心理状态恢复正常时间、胃溃疡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3.0±2.4)d、(7.6±1.6)d、(15.6±2.4)d,长于治疗组的(9.0±1.6)d、(5.0±0.7)d、(11.5±2.6)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3%,高于对照组的6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患者中出现不良反应9例(22.0%),治疗组中出现不良反应1例(2.4%),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胃溃疡伴抑郁症的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临床实际应用安全有效。
作者:谢君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研究根管适充治疗牙体牙髓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3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牙体牙髓病患者244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22例。对照组采用根管超充治疗,观察组采用根管适充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8.4%)高于对照组(63.9%),疼痛发生率(6.6%)低于对照组(3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根管适充治疗牙体牙髓病的效果确切。
作者:张梅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重复人工流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82例重复人工流产女性,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术者护理前后的焦虑情况,术中的疼痛程度。结果两组术者护理前焦虑自评量表( 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护理后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术者疼痛Ⅰ级的例数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应用于重复人工流产术者的治疗中可有效缓解术者的焦虑状态,减轻术者疼痛和手术的应激反应。
作者:谢平;吴芬萍;阳婷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老年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90例老年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以及疾病知晓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8%,高于对照组的84.4%;观察组知晓率为93.4%,高于对照组的77.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舒适护理可提高老年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应用效果较好。
作者:李淑梅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研究检测心血管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符合《内科学》诊断标准的心血管疾病患者126例,将其设为观察组,按照疾病类型分为两个亚组即急性心肌梗死组(观察1组)、慢性心力衰竭组(观察2组);另选取126例健康人群将其设为对照组。应用荧光磁微粒酶免疫分析法测定各组人群中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T3)、四碘甲状腺原氨酸( T4)、甲状腺刺激激素( TSH)水平。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血清T3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血清T4、TS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1组和观察2组血清T3、T4、TS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心功能有关,该检测指标可以作为心血管患者病情发展、预后转归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
作者:贺世畅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观察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治疗真菌性外耳道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4年1月收治的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27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咪康唑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药物起效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95.6%)高于对照组(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药物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治疗真菌性外耳道炎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
作者:梁昱 刊期: 2014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