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左卡尼丁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张文博;戴增斌;周军

关键词:心绞痛, 不稳定型, 左卡尼丁, 治疗结果
摘要:目的:探究左卡尼丁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12例,将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硝酸异山梨酯片+低分子肝素+5-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左卡尼丁;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心电图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8.2%(56/55),高于对照组的92.9%(52/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电图改善率为96.4%(55/56),高于对照组的91.1%(51/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尼丁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缺血症状,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足月妊娠羊水过少产妇分娩方式以及妊娠结局的研究

    目的:探讨足月妊娠羊水过少产妇的分娩方式以及妊娠结局。方法选取2012—2013年我院收治的足月妊娠羊水过少产妇96例为观察组,同期足月妊娠羊水正常产妇96例为对照组。对两组产妇分娩方式和妊娠结局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妇剖宫产率为72.9%,高于对照组的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羊水污染、吸入性肺炎、新生儿畸形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妊娠晚期发生羊水过少会对分娩方式、妊娠结局产生一定影响,临床应引起重视,对羊水过少产妇分娩方式进行合理选择,以改善围生儿预后。

    作者:洪小明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单纯穿孔缝合术与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胃十二指肠穿孔的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单纯穿孔缝合术与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胃十二指肠穿孔的临床效果及预后。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3年9月我院胃肠科门诊收治的78例胃十二指穿孔患者,依据患者病情、手术适应证等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观察组行单纯穿孔修补术,对照组行胃大部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治疗效果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出现9例术后并发症,其中切口感染3例,术后发热6例;对照组出现15例术后并发症,其中切口感染9例,术后发热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复发4例,其中再次穿孔3例,复发率为10.0%;对照组复发8例,其中再次穿孔6例,复发率为21.1%;两组复发患者Visick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胃大部切除、单纯缝合修补术均是治疗胃十二指肠穿孔有效的手段,应结合患者年龄、体质、穿孔特点等考虑,在手术过程中注意手术技巧,以提高手术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彭映华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校医务室及西乡塘社区医院2008年1月—2014年4月随诊的高血压病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4例。治疗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片治疗。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均为6个月。观察服药后降压疗效及不良反应、依从性等。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6%,高于对照组的7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遵医行为、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低于对照组的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高血压药物。

    作者:陈芳莲;农秋林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心理护理在重复人工流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重复人工流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82例重复人工流产女性,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术者护理前后的焦虑情况,术中的疼痛程度。结果两组术者护理前焦虑自评量表( 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护理后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术者疼痛Ⅰ级的例数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应用于重复人工流产术者的治疗中可有效缓解术者的焦虑状态,减轻术者疼痛和手术的应激反应。

    作者:谢平;吴芬萍;阳婷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子宫动脉栓塞术在中期妊娠合并胎盘前置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在中期妊娠合并胎盘前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8月江西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中期妊娠合并胎盘前置的患者48例,其中23例患者于产前应用子宫动脉栓塞术为观察组;另外25例患者产前未应用子宫动脉栓塞术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Hb,总出血量、自然分娩率、剖宫产率、输血率及子宫切除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H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Hb高于对照组,总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输血率及子宫切除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中期妊娠合并胎盘前置的患者于产前应用子宫动脉栓塞术,可以明显减少产后出血量,降低剖宫产率及子宫切除率。

    作者:肖建英;郭久柏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五苓散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五苓散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70例,将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五苓散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超声检测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结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高于对照组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9,P<0.05)。试验组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为(70±21)mm,小于对照组的(85±25)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6,P<0.05);试验组患者左室收缩末期内径为(45±19)mm,小于对照组的(59±23)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38,P<0.05);试验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为(40±12)%,高于对照组的(3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6,P<0.05)。结论五苓散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疗效确切。

    作者:李志福;王亚莲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塞来昔布所致不良反应的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塞来昔布所致不良反应的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维普医药信息资源系统”“万方数据医药信息镜像系统”检索2000年7月—2014年7月报道的塞来昔布相关不良反应文献,共收集到塞来昔布所致不良反应病例13例,分析其年龄、性别、不良反应发生时间、不良反应累及系统/器官及临床表现等。结果塞来昔布所致的13例不良反应病例中,男7例,女6例;年龄28~90岁,其中<40岁者2例,41~60岁者7例,>61岁者4例;不良反应发生时间<1d者5例,1~4d者5例,5~15d者3例,短为1.5h,长为14d;累及消化系统4例,累及皮肤及其附件4例,累及心血管系统2例,累及泌尿系统2例,出现全身性损害1例,出现水肿3例。结论应加强对塞来昔布不良反应的监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证用药安全。

    作者:居宇峰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左氧氟沙星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老年难治性呼吸道感染的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老年难治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老年难治性呼吸道感染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给予左氧氟沙星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8%(46/48),高于对照组的81.8%(36/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细菌清除率为80.4%(41/51),高于对照组的45.7%(21/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老年难治性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用药安全性高。

    作者:顾建新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右外侧小切口剖胸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近远期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右外侧小切口剖胸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近远期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7月—2011年7月收治的146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3例。对照组患儿采用传统开胸矫治手术;观察组患儿采用右外侧小切口剖胸。比较两组患儿的近期效果及随访1年后的远期效果。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胸液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随访1年后发现,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家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右外侧小切口剖胸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较传统开胸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痛苦小,术后并发症少,创口小,符合患儿及家属的审美,近远期效果好,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有效方法。

    作者:陈庆伟;丁树盛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非语言性沟通应用于儿科患儿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非语言性沟通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儿科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26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62例)。对照组患儿使用语言为主的沟通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用非语言性沟通方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及家属对护理技术的满意度及服务态度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及家属对护理技术的满意度及服务态度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儿科护理中,恰当、有效的非语言性沟通可显著改善护理人员同患儿的关系,促使患儿有效的配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张春日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平胃散合四逆散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窦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平胃散合四逆散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168例慢性浅表性胃窦炎患者,将患者按不同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4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胃平散合四逆散化裁,对照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及胃镜检查的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9%(78/84),高于对照组的82.1%(69/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08,P<0.05);观察组胃镜检查中痊愈31例,显效24例,有效20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89.3%(75/84);对照组胃镜检查中痊愈26例,显效21例,有效18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为77.4%(65/8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86,P<0.05)。结论平胃散合四逆散用于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窦炎效果疗效确切。

    作者:贺海庆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整体护理在合并乙型肝炎产妇中的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整体护理在合并乙型肝炎产妇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92例合并乙型肝炎产妇,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整体护理,比较两组产妇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 SAS)评分与临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产妇护理前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产妇护理后SA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合并乙型肝炎产妇实施整体护理可消除其焦虑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钟玲莉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全面护理管理干预控制医院感染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全面护理管理干预控制医院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1年12月64例在住院期间控制感染时未实施全面护理管理干预的患者为对照组,2012—2013年收治的64例在住院期间控制感染时实施全面护理管理干预的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医院感染率、使用的头孢类抗生素剂量以及住院时间。结果对照组医院感染12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8.8%,观察组医院感染3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4.7%,观察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2,P<0.05)。对照组患者使用头孢类抗生素剂量为(18.2±1.2)g,观察组患者为(12.2±1.1)g,观察组患者使用的头孢类抗生素剂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3,P<0.05)。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9.5±3.5)d,观察组为(6.5±1.5)d,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08,P<0.05)。结论实施全面护理管理干预可降低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减少患者使用头孢类抗生素的剂量,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张彦平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静脉注射昂丹司琼配合胃肠道反应专门护理干预缓解消化道反应的效果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静脉注射昂丹司琼配合胃肠道反应专门护理干预缓解消化道反应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2013年收治的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术后普外科胃肠道反应专门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昂丹司琼静脉注射;比较患者术后拔除气管导管24h内恶心呕吐发生率、患者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24h恶心呕吐发生率为17.8%(16/90),对照组为41.1%(37/9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分别为(6.3±1.9)d、(5.9±1.8)d;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分别为77.8%(70/90)、97.8%(88/90);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静脉注射昂丹司琼配合胃肠道反应专门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消化道反应,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陈旭红;李玉兰;张丽霞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背带式缝合在剖宫产术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背带式缝合在剖宫产术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中的使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86例剖宫产术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产妇采用传统缝合,观察组产妇采用背带式缝合,比较两组产妇手术时间、产后出血量、止血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妇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止血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背带式缝合在剖宫产术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快速止血。

    作者:张玉花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三联疗法与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三联疗法与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 Hp)相关性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2月本院收治的92例Hp相关性胃溃疡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三联疗法(奥美拉唑+呋喃唑酮+阿莫西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腹胀、嗳气、上腹疼痛、反酸改善时间)、Hp清除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6%(44/46),高于对照组的78.3%(36/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腹胀、嗳气、上腹疼痛、反酸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Hp清除率为73.9%(34/46),高于对照组的56.5%(26/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三联疗法治疗Hp相关性胃溃疡的疗效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杨华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10名农牧区孕产妇孕产期保健状况分析

    目的:调查10名内蒙古阿拉善盟腾格里经济技术开发区嘉尔嘎勒赛汉镇农牧区妇女孕期保健的实际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6—9月10名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腾格里经济技术开发区嘉尔嘎勒赛罕镇的孕产妇为研究对象,进行入户调查,采取面对面询问的方式填写调查问卷。结果经产妇6名,初产妇4名。经产妇在家分娩4名,医院分娩2名,住院分娩率为2/6。10名妇女中,8名在妊娠期间接受过产前检查,仅有2名妇女在整个妊娠期间没有进行任何检查,妊娠检查率为8/10。大多数妇女都是到镇医院进行产前检查,孕早期进行检查的有2名,其他的都是在6个月后,甚至有的快要分娩才做第1次产前检查。结论当前农牧区孕产妇产前检查次数较少,住院分娩率较低,孕期保健知识不足是影响孕期保健的关键因素,建议重视健康教育,广泛宣传卫生保健知识,切实提高住院分娩率,保证农牧区孕产妇身心健康。

    作者:姚萍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泻白散的临床运用报道

    探讨泻白散的临床运用效果。选取便秘、盗汗、丘疹的典型病例,采用泻白散治疗,观察临床疗效。3例患者采用泻白散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且无复发,效果显著。

    作者:李勤;陆爱芳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综合护理在人工关节置换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在人工关节置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2年7月我院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36例作为观察组,选取2009年7月—2010年7月在我院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36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便秘、脱位及感染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对护理质量的总满意度为94.4%(34/36),高于对照组的86.1%(3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综合护理在人工关节置换中的应用效果满意,并发症发生率低。

    作者:祝晓华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T2加权成像联合弥散加权成像及动态增强扫描对膀胱憩室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T2加权成像( T2 WI)联合弥散加权成像( DWI)及动态增强扫描对膀胱憩室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40例疑似膀胱憩室癌患者,对其行包括 DWI的MRI检查和MRI平扫,并分析T2 WI联合DWI及动态增强扫描与术后病理分析结果的一致性及其对膀胱憩室癌的诊断价值。结果术后病理分析结果显示,膀胱憩室癌患者36例,非膀胱憩室癌患者4例;T2 WI+DWI+动态增强扫描分析结果显示,膀胱憩室癌患者34例,非膀胱憩室癌患者6例。T2 WI+DWI+动态增强扫描诊断膀胱憩室癌的灵敏度、特异度、误诊率、漏诊率、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7%、75.0%、25.0%、83.3%、97.1%和50.0%。结论 T2 WI+DWI+动态增强扫描对膀胱憩室癌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蔡龙;钟祖春;刘小梅 刊期: 2014年第33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