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园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3月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8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4例。对照组单纯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缓解情况、心电图恢复情况、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及红细胞沉降率。结果治疗组患者心绞痛缓解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电图恢复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及红细胞沉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学意义( 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及红细胞沉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治疗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预后,优于单用阿司匹林。
作者:宗一;蒋建聪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观察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 ALA-PDT)联合CO2激光治疗肛周尖锐湿疣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于我院门诊确诊的肛周尖锐湿疣患者12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观察组采用ALA-PDT联合CO2激光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CO2激光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后分别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痊愈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痊愈率(93.8%)高于对照组(54.7%),复发率(14.1%)低于对照组(4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ALA-PDT联合CO2激光治疗肛周尖锐湿疣疗效显著,能有效降低患者的复发率。
作者:郑伟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强脉冲光联合红光加以心理疏导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96例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联合组、强脉冲光组、红光组),每组32例。红光组单用红光治疗,强脉冲光组单用强脉冲光治疗,联合组在联合应用强脉冲光和红光进行治疗的同时予以心理疏导。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焦虑自评量表( 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 SDS)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红光组和强脉冲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3组患者治疗前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的SAS、SDS评分低于红光组和强脉冲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期间,联合组有3例发生红斑水疱、水肿、暂时性色素沉着,症状均较轻微,未做处理,不影响治疗。结论强脉冲光联合红光加心理疏导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且不良反应小。
作者:胡早扬 刊期: 2014年第33期
近年来,关于多药耐药性的研究越来越多,而关于多药耐药基因的研究已成为目前化疗药物耐药机制研究的重要方面,多药耐药基因、P-糖蛋白介导的卵巢癌耐药是当前研究的热点,近些年已开展了一系列关于激素类基因与卵巢癌耐药关系的实验研究。本文综述了激素类基因与卵巢癌耐药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君;刘恩令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法在中药房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12月我院中药房发放药品处方5703张,其中,2013年11月发放2746张作为对照组;2013年12月发放2957张作为试验组。对照组未采用PDCA循环管理法,试验组采用PDCA循环管理法。比较两组处方审核正确率、调配率正确率、复核差错率。结果试验组处方审核正确率、调配率正确率均高于对照组,复核差错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PDCA循环管理法能规范中药房药管理,确保供药流程合理顺畅,从而有助于降低医疗事故,提高医疗质量。
作者:沈云士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究注射用血栓通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于我院接受注射用血栓通治疗的180例住院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采用血栓通胶囊口服治疗的18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8(149/180),低于观察组的94.4%(170/1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有3例出现不良反应,其中恶心、呕吐2例,头晕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观察组有15例出现不良反应,其中恶心、呕吐5例,面红2例,头胀3例,头晕3例,皮疹及荨麻疹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发生的不良反应均为一般性过敏反应,经暂停用药及对症治疗后均消失,且均无后遗症发生。结论注射用血栓通在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治疗过程中患者易出现轻微不良反应,应加强不良反应的监测并给予及时处理,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作者:瞿建刚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盐酸氟桂利嗪联合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9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就诊顺序编号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研究组患者行盐酸氟桂利嗪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三联疗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消化性溃疡症状改善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肝肾功能障碍及尿常规检查异常。结论盐酸氟桂利嗪联合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作者:胡晓莲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在中期妊娠合并胎盘前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8月江西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中期妊娠合并胎盘前置的患者48例,其中23例患者于产前应用子宫动脉栓塞术为观察组;另外25例患者产前未应用子宫动脉栓塞术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Hb,总出血量、自然分娩率、剖宫产率、输血率及子宫切除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H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Hb高于对照组,总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输血率及子宫切除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中期妊娠合并胎盘前置的患者于产前应用子宫动脉栓塞术,可以明显减少产后出血量,降低剖宫产率及子宫切除率。
作者:肖建英;郭久柏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抗生素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40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根据痰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抗生素治疗,对照组则采取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17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0%(19/20);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1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50.0%(10/20);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表现不是很典型,可合并多种基础疾病,临床采取合理治疗措施,可显著提高疾病治疗有效率。
作者:陈燕燕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比较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及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眼压及视力。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5.5%)高于对照组(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眼压低于对照组,视力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超声乳化与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均能够取得一定的临床效果,但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临床效果要优于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
作者:李砚彬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比较甲硝唑与硫酸镁湿敷治疗产后会阴切口水肿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2年12月在本院接受自然分娩后会阴切口水肿的农村产妇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采用甲硝唑湿敷;对照组采用硫酸镁湿敷。比较两组产妇用药1周后会阴部疼痛感和水肿状况。结果观察组用药后会阴切口水肿状况、会阴部疼痛感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甲硝唑、硫酸镁湿敷治疗产后会阴切口水肿和疼痛感比较,甲硝唑的效果更佳。
作者:朱海燕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分析骨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2—2013年收治的130例骨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统计分析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用药时间及合理性。结果联合用药34例(26.2%),单一用药96例(73.8%);抗菌药物种类包括第2、3代头孢菌素、林可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及青霉素类;患者术后均使用抗菌药物;期间出现12例使用不合理用药情况。结论应加强骨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管理水平,以此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降低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发生率。
作者:汪英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T2加权成像( T2 WI)联合弥散加权成像( DWI)及动态增强扫描对膀胱憩室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40例疑似膀胱憩室癌患者,对其行包括 DWI的MRI检查和MRI平扫,并分析T2 WI联合DWI及动态增强扫描与术后病理分析结果的一致性及其对膀胱憩室癌的诊断价值。结果术后病理分析结果显示,膀胱憩室癌患者36例,非膀胱憩室癌患者4例;T2 WI+DWI+动态增强扫描分析结果显示,膀胱憩室癌患者34例,非膀胱憩室癌患者6例。T2 WI+DWI+动态增强扫描诊断膀胱憩室癌的灵敏度、特异度、误诊率、漏诊率、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7%、75.0%、25.0%、83.3%、97.1%和50.0%。结论 T2 WI+DWI+动态增强扫描对膀胱憩室癌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蔡龙;钟祖春;刘小梅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妇科2012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70例盆腔炎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2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环丙沙星联合头孢他啶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桂枝茯苓胶囊及中药制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8%(30/32),高于对照组的57.9%(22/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随访3~6个月后,研究组有1例复发,复发率为3.1%,对照组有8例复发,复发率为2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妇科盆腔炎的疗效显著,复发率低。
作者:叶红;敖丽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与门冬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水平及低血糖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4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将患者采用抽签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门冬胰岛素治疗,观察者采用甘精胰岛素治疗,均于睡前皮下注射,比较治疗后3个月的空腹血糖(FBG)和餐后2h血糖(2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糖波动情况以及低血糖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FBG、2h PBG、HbA1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 FBG、2h PBG、HbA1c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FBG、2h PBG、HbA1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胰岛素用量少于对照组,血糖标准差及极差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低血糖反应1例(3.3%),对照组低血糖反应7例(2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甘精胰岛素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效果好,胰岛素用量较少,低血糖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吴忠权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全面护理管理干预控制医院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1年12月64例在住院期间控制感染时未实施全面护理管理干预的患者为对照组,2012—2013年收治的64例在住院期间控制感染时实施全面护理管理干预的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医院感染率、使用的头孢类抗生素剂量以及住院时间。结果对照组医院感染12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8.8%,观察组医院感染3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4.7%,观察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2,P<0.05)。对照组患者使用头孢类抗生素剂量为(18.2±1.2)g,观察组患者为(12.2±1.1)g,观察组患者使用的头孢类抗生素剂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3,P<0.05)。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9.5±3.5)d,观察组为(6.5±1.5)d,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08,P<0.05)。结论实施全面护理管理干预可降低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减少患者使用头孢类抗生素的剂量,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张彦平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妇科宫腔镜围术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12月收治的120例妇科宫腔镜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的临床护理,试验组患者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结果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优于对照组,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为(6.5±0.5)d,医疗费用为(5680±210)元;试验组患者住院时间为(5.2±0.5)d,医疗费用为(4316±210)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妇科宫腔镜围术期患者行临床护理路径较传统护理模式的临床优势更明显,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及生活质量。
作者:苏田英 刊期: 2014年第33期
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2014-11-14在日内瓦表示,由于供应不足及缺少临床数据支持,当前有前景的埃博拉试验性药物有限。世卫组织于11日至12日针对埃博拉病毒试验性干预手段召开技术咨询会议,来自临床、制药、药物监管等领域的专家重点对埃博拉试验性药物、康复期全血和血浆疗法等干预手段进行了讨论与评估。世卫组织14日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世卫组织及其合作伙伴已收到来自科学界的约120份埃博拉潜在药物建议,但其中诸多药物经测试后证明无法抵抗埃博拉病毒。针对部分埃博拉患者被转移至其他国家成功治愈的案例,世卫组织表示这些患者治愈率高的原因可能源自高标准的护理,初步数据无法证明其他干预手段的有效性。
作者:丁香园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炎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A( SAA)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6月—2013年9月门诊及住院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82例,分为单纯糖尿病组(39例)和糖尿病合并牙周炎组(43例),同时选择3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记录3组龈沟出血指数( SBI)和探诊深度( PD),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法检测各组血清 SAA 水平,同时测定各组空腹血糖( FBG )、空腹胰岛素( Fins )、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白素介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并分析SAA与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单纯糖尿病组和糖尿病合并牙周炎组血清SAA水平高于对照组,糖尿病合并牙周炎组血清SAA水平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血清SAA水平与FBG、TNF-α、IL-6、SBI、Fins、PD和HOMA-IR成正相关( 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炎患者血清SAA水平与炎性反应及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是反映牙周破坏程度的敏感指标,可成为判断牙周炎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
作者:江萍;王瑶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应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案护理,观察组给予以社会功能训练为主的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护理干预前康复状态量表( MRSS)评分、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 SD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MRSS评分、SD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整体护理干预可促进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恢复,对保障患者生存质量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于侠 刊期: 2014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