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峻
药物应用于中期妊娠引产已广泛用于临床。米索前列醇(简称米索)能有效的软化松驰宫颈、减轻宫缩痛、缩短产程,而用药剂量、用药途径、用药时间等因素与孕周较短的中期妊娠引产的宫颈扩张的关系尚无定论。本文通过对中期妊娠药物引产口服与阴道应用米索前列醇对宫颈扩张的临床效果的观察,来选择佳有效剂量和理想的给药途径。
作者:杨艳 刊期: 2014年第35期
中风是中医学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临床表现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发口角歪斜、语言不利而出现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及早的治疗及有效护理可助患者及早康复。现就中风患者出院指导报道如下。
作者:马池蕾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探讨主动式倾听查房在护士长下午查房应用效果。方法对2013年1~8月某医院泌尿外科护士长查房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67例患者,对照组采取传统查房方法,试验组采取主动倾听模式,比较2组效果。结果试验组的护士治疗落实情况、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且投诉情况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主动式倾听查房可应用与护士长下午查房中,可有效避免医疗纠纷发生,提高护理管理水平。
作者:张丽;熊伟娜;吴梅娜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对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患者进行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以便为早期预防和后期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医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2型糖尿病的患者72例,根据骨密度检查结果分为骨质疏松组35例与非骨质疏松组37例。通过比较分析2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胰岛素(FIns)、病程、血磷、血钙等指标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与非骨质疏松组相比,骨质疏松组患者的年龄、BMI、空腹胰岛素、糖尿病病程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血钙、血磷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高龄、低体质量指数、长病程、低空腹胰岛素是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相关影响因素。
作者:古丽加那提·马斯开;翟晨辉;伊力扎提;侯志梅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CSP)的临床特点、诊断与治疗。方法收集省人民医院收治的20例 CSP 患者临床资料,对其诊断、治疗方法及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其中外院误诊3例。子宫动脉栓塞术(UAE)+甲氨喋呤(MTX)动脉内灌注后清宫16例,MTX 治疗后清宫1例,手术治疗2例,B 型超声监测下直接清宫1例,所有患者均治疗成功,无子宫切除病例发生。结论应提高临床医师对 CSP 的认识,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诊断 CSP 的重要方法,对不同 CSP 患者应选择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动脉介入治疗后清宫是较为安全可靠的保守治疗方法。
作者:高妍妍;周德兰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评价分析米氮平和帕罗西汀治疗首发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医院收治的96例抑郁症患者分为米氮平组和帕罗西汀组各48例,分别给予米氮平和帕罗西汀治疗,并观察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2组 HAMD 评分显著下降(P <0.01)。2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米氮平和帕罗西汀治疗首发抑郁症均能够达到良好的效果,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叶锋;李小芬;毛卫兰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了解脑器质性精神病使用齐拉西酮的治疗效果以及药物安全性。方法选取收治的脑器质性精神病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予齐拉西酮治疗,对照组予奥氮平治疗,对比2组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1.18%。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出现震颤与失眠情况较多,对照组增重与嗜睡情况较多,2组均出现少量兴奋与口干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齐拉西酮与奥氮平临床疗效并无差异,但不良反应不同,临床用药应以患者实际情况合理应用。
作者:陈海波;涂亚婷;王炎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联合高压氧治疗在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该院2011年2月-2014年2月实施治疗的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中,随机选取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更昔洛韦及高压氧治疗,对比分析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更昔洛韦联合高压氧治疗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能够有效的减少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取得良好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凌云;管有林;周瑜祥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了解门诊儿童处方抗感染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收集医院门诊儿童2010年10月-2013年10月间的药物处方2000张,统计分析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结果儿童治疗处方2000张中涉及抗感染药物使用的1100张,处方抗感染药物的使用率55.0%;使用抗感染药物15种,分为6个类型;其中口服药物占38.4%,静脉注射药物占61.6%,并以头孢替安为主;所有儿童使用药物中使用率高的为头孢菌素类,共计412张,占总数的37.45%,其次为青霉素类,共计315张,占总数的28.64%,再次为大环内酯类,共计216张,占总数的19.64%;联合应用抗感染药物仅有118张,占总数的10.73%。结论门诊儿童在治疗过程中抗感染药物应用情况整体良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还需加强抗感染药物的管理,促进抗感染药物的合理应用。
作者:杨志琴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应用近红外光谱法对利可君片进行一致性检验。方法将收集的12批江苏吉贝尔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利可君片扫描近红外光谱图和进行预处理,建立一致性检验方法。结果一致性检验模型可以显著区分与该厂家样本主成分相同的其他厂家样本。结论近红外光谱法快速简便,结果准确,适用于假劣药品的快速筛查。
作者:李小峰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探讨间歇性导尿在腹部外科手术患者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对在2011年6月-2013年8月接受过腹部外科手术治疗的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性导尿处理,试验组采用间歇性导尿处理及心理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重置尿管例数、发生尿道损伤和尿路感染的例数。结果试验组重置尿管、发生尿道损伤和尿路感染例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结论采用间歇性导尿对腹部手术患者进行护理,有利于患者尽早的恢复自行排尿,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尹翠平 刊期: 2014年第35期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是头皮针的更新换代产品,相比头皮针它存在诸多优点,被广泛使用在临床上,它操作简单、易学,在抢救危重患儿和日常输液时发挥重要作用。留置针套管柔软、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且不易刺破血管,在患儿输液时不会因适当的活动影响静脉流通,根据病情又可随时用药,既保护了血管又减少了穿刺,节约了护士的劳动力,更减少患儿的穿刺痛苦,让患儿不再恐惧医院,也让护士工作起来感到轻松,有更多的时间护理患者,减少了护患矛盾,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效率。静脉留置针的应用给广大患儿带来实惠,更受到儿科护理人员的喜爱。我科自2007年至今在临床上使用 BD 公司生产的第四代 Y 型 Intima-Ⅱ24G 静脉留置针,效果显著。
作者:陈咏梅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对医院门诊药房2012年1~4月处方的合理性进行点评,评价医院的门诊处方合理用药水平。方法在4个月的门诊处方中随机抽样,按照相关法规、规定,对抽样处方进行点评。结果1~4月间医院不合理处方比例不断下降,平均为35.76%。其中,不规范处方占不合理处方的构成比为64.07%,不适宜处方占31.36%,超常处方占4.58%;处方中药物均使用药物通用名。结论在建立处方统计制度和采取干预措施后,医院门诊处方合理用药水平不断提高。
作者:张洪雷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观察硝酸酯类药物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患者用药方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硝酸酯类药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50mg,晨服;对照组40例患者持续使用原降压药物进行治疗。6周为1个疗程。分别对2组患者基线血压及6周后的血压进行测量。结果研究组脉压、收缩压。治疗之前相比均呈现下降趋势,且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舒张压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硝酸酯类药物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减小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脉压,利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但是对于舒张压的影响不大。
作者:罗小兰 刊期: 2014年第35期
宫颈癌为我国常见妇科恶性肿瘤,目前临床多采取手术和放疗为主,化疗为辅的综合治疗方案[1]。而尿潴留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多数患者因不习惯卧床排尿而致尿潴留,同时术后留置尿管的机械性刺激或因使用麻醉性止痛剂降低了膀胱膨胀感等也是尿潴留的主要原因[2]。为预防尿潴留发生,临床常采取术后鼓励患者定期坐起排尿、定期夹闭导尿管以训练膀胱恢复收缩力,但常因措施无效需再次导尿,增加患者痛苦与细菌上行性的尿路感染。我科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重视患者的术后尿潴留问题,采取多种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志玲 刊期: 2014年第35期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气道的一种慢性过敏反应炎性疾病,是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 淋巴细胞等炎性细胞、气道上皮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过敏反应炎性疾病。这种气道炎性反应导致气道高反应的增加和广泛易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喘息、胸闷、咳嗽症状。重症支气管哮喘简称重症哮喘,是指那些哮喘急性发作,经常规治疗症状不能改善或继续恶化,或哮喘呈暴发性发作,为哮喘按严重程度分的第四级,每天都有症状或者频繁出现症状,表现为休息时出现气短,成前弓位、说话单词、焦虑、大汗淋漓、呼吸频率>30次/ min、哮鸣音响亮、脉搏>120次/ min、吸入空气时PaO2<60mm Hg、PaCO2>45mm Hg、SaO2<90%。发作开始后短时间进入危重状态并出现一系列并发症者,成为危及生命的哮喘。
作者:肖翠蓉;李福英;杨望春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通过对医院临床药师工作模式的总结和思考,探索适合医院临床药师的工作模式。方法总结医院各科临床药师工作经历和成果。结果临床药师在各临床科室医疗工作中发挥了重大作用。结论临床药师进入各科临床医疗一线充分发挥作用,需要医院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同时临床药师应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以便更好的提供专业的临床药学服务。
作者:陈慧颖;叶根深;朱文君;王蕾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佳临床处理方法。方法对78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观察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无子宫肌瘤的孕产妇(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患者孕期、分娩期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处理方法。结果观察组先兆流产、先兆早产、胎位异常、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胎膜早破(PROM)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前置胎盘、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分娩期脐带绕颈、低体质量儿、早产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胎盘早剥、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发生率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剖宫产率7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有27例在剖宫产同时对子宫肌瘤进行剔除,除手术时间延长外,出血量无明显增加。结论子宫肌瘤可增加孕、产期并发症发生率;而行剖宫产的产妇,术中并行子宫肌瘤摘除术是可行的。
作者:王立芹;支文芳;何艳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了解医院门诊处方用药的现状,分析门诊处方的不合理之处,探讨其解决的对策。方法随机抽取医院2013年5~12月门诊处方8624张,统计处方中各类不合理用药的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在8624张处方中,主要存在药物选用不合理、不符合药代动力学、溶媒选用不当、毒性相加、理化性状改变、重复用药等不合理用药情况。结论医院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尚存在,应针对具体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予以纠正,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李志勇 刊期: 2014年第35期
中心静脉压(CVP)是反映右心房充盈压和血容量的客观指标,有助于调节补液速度和估计血容量,正常值为5~12 cm H2 O。CVP 的监测适用于各类重症休克及需抢救的危重患者;脱水、失血和血容量不足者;心力衰竭和低心排量综合症者;大量输血和换血疗法者;静脉输液给药和静脉高营养疗法,静脉高浓度氯化钾者;心血管及其他大而复杂的手术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魏群 刊期: 2014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