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硝酸酯类药物治疗老年高血压的效果观察

罗小兰

关键词:硝酸酯类药物, 老年患者, 高血压, 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观察硝酸酯类药物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患者用药方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硝酸酯类药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50mg,晨服;对照组40例患者持续使用原降压药物进行治疗。6周为1个疗程。分别对2组患者基线血压及6周后的血压进行测量。结果研究组脉压、收缩压。治疗之前相比均呈现下降趋势,且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舒张压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硝酸酯类药物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减小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脉压,利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但是对于舒张压的影响不大。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人跌倒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住院患者逐年增加,跌倒是造成老年患者意外伤害的主要原因,跌倒除了导致老年人死亡外,还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日常活动及独立生活能力,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担。有研究表明,>65岁的老年人,至少有1/3每年发生1次跌倒;65~69岁女性跌倒发生率为30%,>80岁的女性跌倒发生率为31%。以跌倒的危险因素并进行干预,可以减少跌倒的发生。

    作者:曲小燕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临床药师参与药学监护工作体会

    随着现代社会进步和医药卫生体制的不断发展,促进合理用药,提高医疗质量成为人们对医疗行业的更高要求。在这一要求下,我国的临床药学有了迅速的发展。临床药学通过药师深入临床、参与临床,探讨药物的应用规律,对患者治疗过程进行药学监护,保证患者合理用药,提高药物治疗水平,达到药物使用安全、有效的目的[1]。药学监护(PC)也有称为药学保健或药疗保健。1987年由美国的 Hepler 和 Strand 提出,1990年Hpler 等提出了 PC 定义:“PC 是提供负责的药物治疗,目的在于实现改善病人生活质量的既定结果。这些结果包括:治愈疾病;消除或减轻症状;阻止或延缓疾病进程;防止疾病或症状发生。”这一定义明确的提出了药师的使命即提供负责的药学监护。笔者作为一名临床药师,通过参与临床治疗过程实施药学监护的案例,探讨临床药师参与临床工作的切入点及工作体会,为临床药师更好地开展临床药学工作,参与临床治疗过程提供参考。

    作者:高秀丽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配制浓度对奥美拉唑滴注液稳定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配置浓度对奥美拉唑滴注液稳定性的影响。方法使用氯化钠、葡萄糖注射液对奥美拉唑静脉滴注进行不同浓度的配制,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pH 仪对不同浓度的奥美拉唑滴注液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奥美拉唑经0.9%氯化钠溶液、5%葡萄糖溶液稀释后,经8h 连续观察发现,不同组别滴注液的含量随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但并未出现显著的变化,不同组别滴注液的 pH 随浓度增大逐渐降低,并随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未发现有颜色上的变化发生。结论使用0.9%氯化钠溶液、5%葡萄糖溶液对奥美拉唑进行配制,浓度在0.08~0.8g/ L 范围内,时间在8h 内,含量、pH 值并未发生显著变化,稳定性较好。

    作者:杨炫露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父子同患流行性腮腺炎的病例1例报告

    2009年4月中旬,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某中学发生腮腺炎暴发流行,接到报告后,当地政府及卫生行政部门高度重视,市疾控中心应急采取有效措施,使疫情得到控制,未向其它班级及学校扩散,现将调查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席胜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硝酸酯类药物治疗老年高血压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硝酸酯类药物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患者用药方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硝酸酯类药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50mg,晨服;对照组40例患者持续使用原降压药物进行治疗。6周为1个疗程。分别对2组患者基线血压及6周后的血压进行测量。结果研究组脉压、收缩压。治疗之前相比均呈现下降趋势,且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舒张压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硝酸酯类药物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减小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脉压,利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但是对于舒张压的影响不大。

    作者:罗小兰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主动式倾听查房在护士长查房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主动式倾听查房在护士长下午查房应用效果。方法对2013年1~8月某医院泌尿外科护士长查房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67例患者,对照组采取传统查房方法,试验组采取主动倾听模式,比较2组效果。结果试验组的护士治疗落实情况、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且投诉情况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主动式倾听查房可应用与护士长下午查房中,可有效避免医疗纠纷发生,提高护理管理水平。

    作者:张丽;熊伟娜;吴梅娜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药品质量监督工作中常遇问题分析

    目的:分析药品质量监督工作中常遇问题,探讨相关对策。方法2012年药检所采用传统药品质量监督工作模式,即不定期对该院药品进行质量抽查;2013年初,本所结合以往工作经验及该院实际情况,指派专人定期对该院药品进行抽查,并将所得结果公示及时告知患者。结果2013年该院药剂科人员对自身工作满意度、患者对医院药剂科药品质量监督工作满意度均显著优于2012年,药品质量事故显著减少,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医院药品质量进行有效监督,是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性的关键因素,应引起药检所及医院工作者高度重视。

    作者:陈金和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更年期综合征的中医调治

    更年期综合征是女性在围绝经期和绝经期因卵巢功能衰退至消失而出现的一组内分泌失调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综合症状。多发生于45岁左右女性,症状轻重不一。除月经异常外,尚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如头晕、头痛、心悸、心烦易怒、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失眠多梦、腰酸肢体乏力及水肿等。上述症状多参差出现,时间可迁延1~3年之久。多年来笔者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理论,采取分型治疗更年期综合征,除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外,还具有调整神经、内分泌和循环系统的综合作用。

    作者:孙钊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解毒利水膏联合香菇多糖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解毒利水膏外敷联合香菇多糖胸腔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癌症晚期合并恶性胸腔积液的确诊病例62例,随机分为联合组34例及对照组28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香菇多糖胸腔灌注,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敷解毒利水膏。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并比较治疗前、治疗2周及4周后患者 INF-γ与 IL-4的水平。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84.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2组 INF-γ偏低,IL-4偏高,治疗后2组 INF-γ均升高,IL-4均下降,且联合组 INF-γ升高程度与 IL-4下降程度均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解毒利水膏外敷联合香菇多糖胸腔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明显,在 INF-γ与 IL-4水平调节方面更加突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宋靖;张晓春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无痛人工流产术静脉复合麻醉临床用药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异丙酚静脉麻醉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医院2011年7月-2012年9月间接受人工流产患者75例进行用药分析,所有患者随机分为 A、B、C 3组各19例及 D 组18例。A 组患者单纯采用异丙酚麻醉,B 组患者采用异丙酚+芬太尼静脉麻醉,C 组患者采用咪唑安定静脉麻醉,D 组患者采用咪唑安定+氯胺酮静脉麻醉;分别对4组患者麻醉情况进行监测,其中包含患者 SPO2值、麻醉诱导时间、术后清醒时间、术后出血时间等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并观察患者术后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A 组患者麻醉诱导时间短,且患者术后恢复时间较短,通过对患者术后恢复状况进行观察,A 组患者无药物并发症出现。结论异丙酚静脉麻醉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具有较高的药物安全性,能够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靳书安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标准化护理晨间床旁交接班的实施与评价

    标准化是指为更好地达到某些目的而提供依据,制订、发布及实施标准的过程[1]。交接班的重要环节就是护士床头交接班,是护理交接班的决定因素[2]。未标准化的交班形式因其内容模糊,会出现不规范交接班现象,严重影响了护理工作的开展,也不利于护士职业能力的提高[3]。因此标准化床头交接班对提高交接班质量,提升优质护理服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12年1月开始,我科护士对床头交接班的模式进行了标准化管理,极大地提高了护理服务水平和质量,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丽;彭琳;詹婷;何丽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针对性陪护制度在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ICU 成为抢救和治疗危重患者的重要场所。ICU 患者是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为了有效的控制医院感染,许多医院的 ICU 都采取封闭式(半封闭式)的管理,取消家属探视或采取限制式家属探视[1、2]。危重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等各方面都承受着巨大压力,短暂的探视时间不能满足部分危重患者对亲情的持续性需求,实行针对性陪护制度是适应危重患者心理需求的体现[3],更是医学伦理学的要求。针对性陪护是指在 ICU 中选择需要及适合陪护的患者,对陪护人员、时间、交接方式等因素均加以严格规定的陪护制度[4]。现报道如下。

    作者:龚园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16例护理体会

    我国大中城市医院的人工髋关节置换病例比较多。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在县级的医疗机构也开始广泛普及。近4年我院共对16例患者进行了人工髋关节置换,为了确保术后的康复质量,我院为这些患者制定了一套系统化的术后护理措施,并取得较好的康复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礼华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全肺切除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全肺切除术是治疗中央型肺癌的主要术式,针对手术后常见并发症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对疾病的预后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将我科2010年5月-2013年5月,经开胸手术行全肺切除术患者31例,针对预防并发症而采取的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作者:任春梅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副脾误诊为左肾占位1例

    患者女性,58岁,农民,主因无痛性肉眼血尿1周,于2010年6月20日入院。患者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肉眼血尿,呈暗红色,未见血块,无腰痛、腹痛,无尿频、尿急、尿痛、发热、畏寒等症状,无肢体、颜面部水肿。体检:心肺未见异常,腹部平坦、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未扪及实质性肿物。肾区无叩击痛,输尿管行程无压痛,膀胱无充盈,双下肢无凹陷性水肿。辅助检查:尿常规:红细胞(+++),白细胞(+),蛋白(++);泌尿系统彩色多普勒超声示肾、输尿管大致正常,肾血管大小、血流未见异常,肾集合系统无分离,膀胱壁光整,充盈可。遂行膀胱镜检查示膀胱内黏膜光整,无充血水肿,未见结石及新生物,左侧输尿管口间隙性喷血性尿液,未见血块冲出,右侧输尿管口可见正常尿液喷出,考虑左侧上尿路肿瘤的可能性较大。随后行 CT 尿路成像检查显示左肾上极见一大小2.50cm ×2.8cm 类圆形软组织影,CT 值为42.81Hu,增强后扫描可见肿块明显强化,CT 值为110.40Hu,肾盂、输尿管、膀胱未见明显异常,左肾上极占位,考虑肾癌?入院后心肺肝肾功能评价未见明显异常,尿检结核杆菌3次均阴性,结核菌素试验阴性。

    作者:张彦栋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门诊治疗的以喘息为主要特征的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一般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特布他林联合普米克舒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起效快,疗效好,且不良反应要小,操作简便,价格适中,易为家长所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金长虹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注射用鹿瓜多肽致过敏反应1例

    注射用鹿瓜多肽为鹿科动物梅花鹿的骨骼和葫芦科植物甜瓜的干燥成熟种子,经分别提取后制成的无菌冻干品,辅料为甘露醇,用于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各种类型骨折、创伤修复及腰腿疼痛等。本例患者鼻骨骨折合并全身多处软组织损伤,选用鹿瓜多肽可促进创伤修复,用法用量均符合规定,首次使用鹿瓜多肽,1h 后出现畏寒、心慌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过敏反应的出现与用药有合理的时间相关性,在停药给予相关对症治疗后过敏症状消失,可以确定为鹿瓜多肽所致。

    作者:王月红;沈洁;孔飞飞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宫缩乏力致产后出血72例护理分析

    产后出血主要是指在胎儿娩出后24h 内,产妇的阴道出血量>500ml,是产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因素,其中因宫缩乏力引发的产后出血为常见,在产后出血的总数中约占到70%[1],居于国内各类产妇死亡病因首位。产后子宫收缩乏力会引起产妇的子宫收缩障碍,使胎盘附着面的血窦无法闭合,从而使得出血量增加。因此,做好产后24h 内的出血观察、急救,同时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保障产妇的生命安全,改善母婴结局。本文对我院收治的72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有效的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作者:冯向英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健康教育的体会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常见胃部疾病,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胃癌前状态,据有关统计资料其癌变率是:5~10年癌变率约3%~5%,>10年癌变率10%,轻度异型增生10年癌变率2.5%~11%,中度异型增生10年癌变率4%~35%,重度异型增生10年癌变率10%~83%。慢性萎缩性胃炎严重影响着广大群众的身心健康[1]。加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预防与治疗,是我们医护工作者的职责。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体会,现对我院2012年2月-2013年12月9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健康教育的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王丹玲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中医科住院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根据卫生部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的精神,中医科在所有住院患者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9~12月在医院住院的15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男80例,女78例;年龄38~82岁,中位年龄63岁。能够完全自理的患者145例,部分能自理的患者16例,不能自理的患者2例。患者家庭均支持配合治疗。

    作者:王娟娟 刊期: 2014年第35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