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金长虹

关键词:喘息性支气管炎, 小儿, 特布他林, 布地奈德,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门诊治疗的以喘息为主要特征的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一般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特布他林联合普米克舒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起效快,疗效好,且不良反应要小,操作简便,价格适中,易为家长所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X 线检查在肋骨骨折诊断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的:分析探讨 X 线在肋骨骨折诊断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例肋骨骨折患者 X 线图像及各项临床资料。结果200例患者中,26例患者首诊未检查出肋骨骨折,占13.0%;14例患者复诊时发现骨折根数有漏诊现象,为7.0%。结论未发生错位的骨折、肋软骨及肋骨中段骨折、胸片两侧的肋骨交叉互叠处特殊位置等,均不易通过 X 线发现,易造成诊断失误现象。提高 X 线检查技术人员的整体水平是降低诊断失误率的关键措施。

    作者:查正锦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标准化护理晨间床旁交接班的实施与评价

    标准化是指为更好地达到某些目的而提供依据,制订、发布及实施标准的过程[1]。交接班的重要环节就是护士床头交接班,是护理交接班的决定因素[2]。未标准化的交班形式因其内容模糊,会出现不规范交接班现象,严重影响了护理工作的开展,也不利于护士职业能力的提高[3]。因此标准化床头交接班对提高交接班质量,提升优质护理服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12年1月开始,我科护士对床头交接班的模式进行了标准化管理,极大地提高了护理服务水平和质量,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丽;彭琳;詹婷;何丽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我院心内科房颤患者华法林治疗的健康宣教

    目的:探讨华法林治疗的健康宣教对心房颤动(房颤)患者预后的重要性,指导患者达到安全有效的抗凝状态。方法对30例患者进行抗凝治疗宣教,饮食及用药指导,明确监测凝血功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结果30例患者均使用华法林终身抗凝治疗,住院前均掌握华法林的作用及不良反应,出院后无1例因随意停药而致血栓形成。其中有3例患者发生出血并发症,因出血灶不大,分别经过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结论应加强对房颤患者的抗凝健康宣教,提高患者的认识,学会自我保健。

    作者:俞红;孙佳萍;姚郑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小儿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上的应用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是头皮针的更新换代产品,相比头皮针它存在诸多优点,被广泛使用在临床上,它操作简单、易学,在抢救危重患儿和日常输液时发挥重要作用。留置针套管柔软、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且不易刺破血管,在患儿输液时不会因适当的活动影响静脉流通,根据病情又可随时用药,既保护了血管又减少了穿刺,节约了护士的劳动力,更减少患儿的穿刺痛苦,让患儿不再恐惧医院,也让护士工作起来感到轻松,有更多的时间护理患者,减少了护患矛盾,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效率。静脉留置针的应用给广大患儿带来实惠,更受到儿科护理人员的喜爱。我科自2007年至今在临床上使用 BD 公司生产的第四代 Y 型 Intima-Ⅱ24G 静脉留置针,效果显著。

    作者:陈咏梅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产后大出血原因及护理分析

    产后出血是指产妇在分娩后24h 内出血量>500ml,是分娩晚期常见、严重并发症,也是导致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临床主要表现为阴道出血、失血性休克、继发性贫血等。产后出血的原因很多,主要包括孕妇心理状况、身体因素、胎盘因素、凝血功能障碍等[2]。由于发病快,出血量大,短时间内即可使产妇出现出血性休克,危胁患者生命,因此临床医师和护理人员要提前预防、完善准备,发生后要及时、正确处理,减少对患者的危害。制定有效的预防、抢救的护理措施是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及病死率的前提,现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产后大出血188例患者临床资料,对产后出血原因及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淑芳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奥美拉唑、克拉霉素及阿莫西林联合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克拉霉素及阿莫西林联合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3月-2014年1月医院收治的200例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对其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仅采用奥美拉唑治疗,治疗组则采用奥美拉唑、克拉霉素及阿莫西林联合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奥美拉唑、克拉霉素及阿莫西林联合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祝斌华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丙泊酚联合小剂量芬太尼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丙泊酚与小剂量芬太尼联合麻醉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实施无痛人工流产终止妊娠的82例孕妇,按照入院号码的单双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应用单纯丙泊酚予以麻醉镇痛;观察组应用丙泊酚与小剂量芬太尼联合进行麻醉镇痛。针对孕妇的用药总量、体动次数、术毕苏醒时间以及睫毛反射消失时间等予以观察并记录。结果观察组镇痛总有效率高达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并且观察组孕妇的用药总量、体动次数、术毕苏醒时间以及睫毛反射消失时间等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丙泊酚与小剂量芬太尼联合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具有理想的镇痛效果,并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中积极推广、应用。

    作者:陈涌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奥沙西泮与地西泮治疗广泛性焦虑的对照研究

    目的:比较奥沙西泮与地西泮治疗广泛性焦虑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87例符合 CCMD-3诊断标准的广泛性焦虑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奥沙西泮和地西泮治疗6周。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临床疗效,副作用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2组 HAMA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奥沙西泮组肝功能异常出现率小于地西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奥沙西泮和地西泮治疗广泛性焦虑的疗效相似,氮奥沙西泮对肝功能的影响小,更为安全。

    作者:王培涓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2型糖尿病患者非药物治疗干预及效果评价

    目的:通过对三甲医院内分泌科2型糖尿病患者开展非药物治疗干预,加强糖尿病患者对非药物治疗的认知,从而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方法对糖尿病患者进行非药物治疗干预。在干预实施前后进行问卷调查,并测量前后血糖。结果非药物治疗干预前后比较,糖尿病患者对非药物治疗的认知增强,患者提升了对非药物治疗的重视程度,患者的生活方式有所改善,干预前后对比,患者的血糖得到了良好的控制。结论非药物治疗干预是糖尿病治疗和防治并发症的有效手段,通过非药物治疗干预可以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生命质量。

    作者:梁立革;李栋正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血液透析患者发生肌肉痉挛的危险因素及护理

    作为血液透析中常见的并发症,肌肉痉挛的发生率为25%,易发生于脱水患者及老年患者,多发生在透析结束之际。痉挛部位包括腓肠肌、足部肌肉、腹部肌肉和胸部肌肉等躯干肌上,症状为患者常常突然出现局部肌肉强直性收缩,疼痛难忍,一般情况下无法坚持透析,需要医护人员进行紧急处理[1]。现将透析患者发生肌肉痉挛的危险因素及相关护理措施综述如下。

    作者:宋文婧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警惕老年人药物性低血糖反应

    个月”入院。否认既往脑梗死、脑出血、颅脑外伤、脑膜炎、高血压病史。语言、行动正常,无障碍。6年前始行“诺和灵30R针16U、12U”于早晚餐前皮下注射降糖治疗。其夫常从报纸、杂志上获取糖尿病相关知识,故6年来患者未曾至医院随访,均为其夫根据血糖变化,自行调整胰岛素剂量,自觉血糖控制良好。本次因“乏力”入院,入院时指测随机血糖3.8mmol/ L,患者自诉无心悸、胸闷、出冷汗等不适。采集病史时发现其反应迟钝,声音低微,易恐慌,定向力差,记忆力明显减退,小便偶有失禁。追问患者家属,述其该表现已1年余,且逐渐加重。入院后予胰岛素多次减量,测血糖仍偏低,指测血糖<2.8mmol/ L 时,患者颜面部有微汗,遂完全停用胰岛素。查头颅MRA 提示脑白质广泛性脱髓鞘样改变。行肝炎系列、HIV、梅毒、EB 等检查均呈阴性,免疫球蛋白及脑脊液穿刺检查均呈阴性,基本排除其脱髓鞘改变为病毒感染或格林—巴利综合征等诱发。神经内科会诊后,考虑结合其长期反复发生低血糖的病史,脑白质脱髓鞘样改变可能与大脑长期缺血缺氧状态有关。建议纠正低血糖状态,高压氧舱治疗,另可尝试使用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但疗效不确切。患者家属因经济原因及不愿意承担激素治疗风险,放弃治疗出院。

    作者:王玉梅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老年人跌倒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住院患者逐年增加,跌倒是造成老年患者意外伤害的主要原因,跌倒除了导致老年人死亡外,还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日常活动及独立生活能力,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担。有研究表明,>65岁的老年人,至少有1/3每年发生1次跌倒;65~69岁女性跌倒发生率为30%,>80岁的女性跌倒发生率为31%。以跌倒的危险因素并进行干预,可以减少跌倒的发生。

    作者:曲小燕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O 型血 Rh(+)孕妇544例血清 IgG 抗 A(B)效价测定

    目的:探讨 O 型血孕妇 IgG 抗 A(B)效价测定状况。方法采用卡式 IgG 抗 A(B)效价检测544例O 型血 Rh(+)孕妇产前血清 IgG 抗 A(B)效价测定。结果总共检测孕妇544例,阳性检出281例,阳性率为51.65%,其中,妇—夫 O-A 组合223例,阳性120例,阳性率为53.81%;O-B 组合246例,阳性125例,阳性率为50.81%;O-AB 组合75例,阳性36例,阳性率为48.00%。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O 型血孕妇血清 IgG 抗 A(B)效价检测阳性率高,孕妇采用卡式 IgG 抗 A(B)效价检测对预防新生儿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病有临床意义。

    作者:刘忠;邓国生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导师王耀光治疗血淋验案一则

    患者,毛某,女,28岁,2013年11月16日,因排尿涩痛,加重2d,前来我院国医堂王耀光主任医师处就诊。主诉:排尿涩痛,加重2d。现主症:少腹拘急疼痛,排尿涩痛,欲出未尽,加重2d;可见肉眼血尿;在总医院诊为急性肾盂肾炎;纳可;寐安;大便调;舌红苔薄黄,脉弦数。王教授认为此系湿热下注膀胱,膀胱蕴热,热伤血络所致血淋,治当清热利湿,止血通淋。方如下:石韦30g,土贝母20g,萹蓄20g,秦皮20g,杜仲20g,川断10g,川牛膝20g,乌药10g,小茴香10g,细辛6g ,野菊花10g,马齿苋30g,桑枝30g,硼砂3g,六一散20g,车前草30g,生麦芽20g ,大枣4枚。14剂,分2次温服。并嘱其多饮水,清淡饮食,以观后效。

    作者:高卉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静脉炎的预防性护理

    静脉炎是静脉输液治疗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由于长期输注高浓度、刺激性较强的药液,或静脉内放置刺激性大的塑料管时间过长,引起局部静脉壁发生化学炎性反应;或在输液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导致局部静脉感染。它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还增加了护理人员静脉穿刺的难度,同时也影响治疗的顺利进行。

    作者:马忠红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大黄、芒硝及甘草导泻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大黄、芒硝及甘草导泻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的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2月收治的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加思密达、硫酸镁及甘露醇导泻治疗,观察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加大黄、芒硝及甘草导泻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大黄、芒硝及甘草联合应用于急性百草枯中毒,具有导泻、解毒、保护胃肠黏膜等作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国杰;郑义;宋彩霞;闫永霞;范冬梅;马玉兰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甘露醇致急性肾损害1例并文献复习

    甘露醇为常用的组织脱水剂,临床应用甘露醇引起的不良反应须引起医护人员及药师的关注,笔者就临床因甘露醇使用致急性肾损害病例1例及甘露醇相关不良反应文献做总结与复习,以为临床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欢;王序杰;王慧丽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硝酸酯类药物治疗老年高血压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硝酸酯类药物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患者用药方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硝酸酯类药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50mg,晨服;对照组40例患者持续使用原降压药物进行治疗。6周为1个疗程。分别对2组患者基线血压及6周后的血压进行测量。结果研究组脉压、收缩压。治疗之前相比均呈现下降趋势,且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舒张压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硝酸酯类药物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减小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脉压,利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但是对于舒张压的影响不大。

    作者:罗小兰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父子同患流行性腮腺炎的病例1例报告

    2009年4月中旬,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某中学发生腮腺炎暴发流行,接到报告后,当地政府及卫生行政部门高度重视,市疾控中心应急采取有效措施,使疫情得到控制,未向其它班级及学校扩散,现将调查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席胜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高龄、高危壶腹部癌根治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提高高危壶腹癌根治术治疗成功几率的临床护理过程。方法利用老年人感兴趣的话题对高龄、高危壶腹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心理护理,调动各方积极因素,帮助患者积极应对;创造手术治疗的良好条件。结果患者均顺利接受了手术治疗,术后病情稳定出院。结论患者本人的良好心理状态及家属与社会多方支持是高危壶腹癌根治术患者成功完成手术治疗的重要因素。

    作者:焦柳英;叶彩云 刊期: 2014年第35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