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资讯网
目的:探讨大黄、芒硝及甘草导泻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的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2月收治的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加思密达、硫酸镁及甘露醇导泻治疗,观察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加大黄、芒硝及甘草导泻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大黄、芒硝及甘草联合应用于急性百草枯中毒,具有导泻、解毒、保护胃肠黏膜等作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国杰;郑义;宋彩霞;闫永霞;范冬梅;马玉兰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了解早产儿发生状况,为早产儿的防治措施提供资料。方法对2012年玉林市辖区内7县市区早产儿监测结果分类统计分析。结果玉林市总活产儿128323例,早产儿总数为4489例,早产儿发生率为3.50%,早产儿发生率高为北流市4.37%,低为福绵区1.95%。结论早产儿是围生儿死亡的重要因素,应加强围生保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作者:张春丽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探讨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门诊治疗的以喘息为主要特征的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一般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特布他林联合普米克舒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起效快,疗效好,且不良反应要小,操作简便,价格适中,易为家长所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金长虹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毒素、抗休克的作用,在临床应用中也获得了不少积极成果。本文就糖皮质激素在治疗中的机理及应用进展做一综述如下。
作者:李立博;刘瑞娟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比较2种不同的早期液体正平衡策略对严重创伤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120例严重创伤患者随机分为 A、B 2组各60例,分别应用限制性与非限制性早期液体正平衡策略进行液体平衡量管理,监测并比较2组患者的呼吸功能指标。结果 A 组平均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氧分压/吸入气氧浓度比值等呼吸功能指标均优于 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结论限制性早期液体正平衡策略较非限制性早期液体正平衡策略更有利于维持严重创伤患者的呼吸功能。
作者:高永珍 刊期: 2014年第35期
个月”入院。否认既往脑梗死、脑出血、颅脑外伤、脑膜炎、高血压病史。语言、行动正常,无障碍。6年前始行“诺和灵30R针16U、12U”于早晚餐前皮下注射降糖治疗。其夫常从报纸、杂志上获取糖尿病相关知识,故6年来患者未曾至医院随访,均为其夫根据血糖变化,自行调整胰岛素剂量,自觉血糖控制良好。本次因“乏力”入院,入院时指测随机血糖3.8mmol/ L,患者自诉无心悸、胸闷、出冷汗等不适。采集病史时发现其反应迟钝,声音低微,易恐慌,定向力差,记忆力明显减退,小便偶有失禁。追问患者家属,述其该表现已1年余,且逐渐加重。入院后予胰岛素多次减量,测血糖仍偏低,指测血糖<2.8mmol/ L 时,患者颜面部有微汗,遂完全停用胰岛素。查头颅MRA 提示脑白质广泛性脱髓鞘样改变。行肝炎系列、HIV、梅毒、EB 等检查均呈阴性,免疫球蛋白及脑脊液穿刺检查均呈阴性,基本排除其脱髓鞘改变为病毒感染或格林—巴利综合征等诱发。神经内科会诊后,考虑结合其长期反复发生低血糖的病史,脑白质脱髓鞘样改变可能与大脑长期缺血缺氧状态有关。建议纠正低血糖状态,高压氧舱治疗,另可尝试使用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但疗效不确切。患者家属因经济原因及不愿意承担激素治疗风险,放弃治疗出院。
作者:王玉梅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病毒性脑炎是儿科临床常见疾病,是由各种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1],为病毒直接侵犯脑膜、脑实质引起的颅内急性炎性反应。我院儿科自2010年12月-2013年12月共收治病毒性脑炎28例,在治疗过程中,护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将其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高明伟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分析药品质量监督工作中常遇问题,探讨相关对策。方法2012年药检所采用传统药品质量监督工作模式,即不定期对该院药品进行质量抽查;2013年初,本所结合以往工作经验及该院实际情况,指派专人定期对该院药品进行抽查,并将所得结果公示及时告知患者。结果2013年该院药剂科人员对自身工作满意度、患者对医院药剂科药品质量监督工作满意度均显著优于2012年,药品质量事故显著减少,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医院药品质量进行有效监督,是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性的关键因素,应引起药检所及医院工作者高度重视。
作者:陈金和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探讨金嗓散结丸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早期声带小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5月-2010年9月门诊诊治的早期声带小结患者11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7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给予黄氏响声丸口服治疗,治疗组给予金嗓散结丸口服加庆大霉素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金嗓散结丸联合雾化吸入法,并结合适当声休,对早期声带小结治疗效果显著,治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晨光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调查分析影响急诊科护患沟通能力相关因素,探讨提高其沟通能力的干预策略。方法选取医院在急诊科工作≥1年的护理人员97名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收集资料。结果影响急诊科护士护患有效沟通的相关因素有护理人力资源缺乏、沟通技巧不足,医患认知存在差异等因素。结论从实现有效护患沟通、改善就医环境、合理配置护理人力、加强沟通培训、护士合理使用语言与非语言沟通技巧,减少沟通阻断行为等方面制定干预策略,提高沟通能力,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
作者:狄雁鸿;连凤琴;王新华 刊期: 2014年第35期
患者、女、63岁,体量53kg,左侧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全麻下行左侧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前1h 给予预防性万古霉素1.0g+0.9%氯化钠溶液100ml 静脉滴注,100滴/ min。约5min 后,患者突发胸闷、呼吸困难、面色苍白、意识模糊。心电监护示:心率55次/ min、血压80/47mm Hg。立即停止输液,给予麻黄碱10mg 静脉推注,更换乳酸钠林格注射液快速滴注,给予面罩吸氧(氧流量4L/ min),约7min 后,心电监护示:心率45次/min、血压50/32mm Hg。考虑为万古霉素快速滴注所致的过敏性休克及严重低血压反应,即刻给予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经静脉给予肾上腺素50μg ,血压回升至75/40mm Hg,心率80次/ min ,继续静脉推注肾上腺素50μg 血压升至90/52mm Hg,心率维持在110次/ min,同时给予甲强龙80mg 抗变态反应和迅速扩容治疗。继续微量泵维持盐酸肾上腺素200~500μg/h,1h 后心率、血压平稳,去除盐酸肾上腺素。过敏性休克患者易发生脑水肿等并发症,终止手术。调高室温,加盖棉被,2.5h后患者意识清楚,去除气管插管,护送回病房,第2天进行随访患者状态良好,主诉无特殊不适。
作者:徐莉;潘如胜;冯紫馨 刊期: 2014年第35期
我国大中城市医院的人工髋关节置换病例比较多。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在县级的医疗机构也开始广泛普及。近4年我院共对16例患者进行了人工髋关节置换,为了确保术后的康复质量,我院为这些患者制定了一套系统化的术后护理措施,并取得较好的康复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礼华 刊期: 2014年第35期
产后出血主要是指在胎儿娩出后24h 内,产妇的阴道出血量>500ml,是产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因素,其中因宫缩乏力引发的产后出血为常见,在产后出血的总数中约占到70%[1],居于国内各类产妇死亡病因首位。产后子宫收缩乏力会引起产妇的子宫收缩障碍,使胎盘附着面的血窦无法闭合,从而使得出血量增加。因此,做好产后24h 内的出血观察、急救,同时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保障产妇的生命安全,改善母婴结局。本文对我院收治的72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有效的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作者:冯向英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分析异丙酚静脉麻醉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医院2011年7月-2012年9月间接受人工流产患者75例进行用药分析,所有患者随机分为 A、B、C 3组各19例及 D 组18例。A 组患者单纯采用异丙酚麻醉,B 组患者采用异丙酚+芬太尼静脉麻醉,C 组患者采用咪唑安定静脉麻醉,D 组患者采用咪唑安定+氯胺酮静脉麻醉;分别对4组患者麻醉情况进行监测,其中包含患者 SPO2值、麻醉诱导时间、术后清醒时间、术后出血时间等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并观察患者术后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A 组患者麻醉诱导时间短,且患者术后恢复时间较短,通过对患者术后恢复状况进行观察,A 组患者无药物并发症出现。结论异丙酚静脉麻醉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具有较高的药物安全性,能够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靳书安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探讨加强产后即时护理在预防产后并发症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12月接收的经阴道分娩产妇56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加强组各28例,常规组给予一般产后即时护理,加强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行一对一的护理模式,加强产后即时护理。对照2组产妇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加强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71%明显低于常规组的42.86%,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加强产后即时护理,给予产妇全方位关照和支持,及早发现病情变化的前驱症状,有利于产妇的产后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郭美萍 刊期: 2014年第35期
临床实习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护生理论知识向实际工作转化的过程,更是培养合格护理人员的关键步骤。在实习初期是否能顺利地适应临床实习,对整个实习过程有着很大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对护生实习初期临床适应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提出应对措施。
作者:张宏乐;吴兰芳;钱丽琴 刊期: 2014年第35期
肠外营养是从静脉内供给营养作为手术前后及危重患者的营养支持。笔者对肠外营养方案个体化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及其在改善临床营养监护中的作用进行综述。1背景介绍自1963年 Studley 证实患者术前体质量减轻与术后病死率直接相关以来,外科及危重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取得了显著进展[1、2]。营养不良是全身及胃肠免疫系统功能障碍,以及由于肠道屏障功能改变导致的消化和吸收能力降低的危险因素[3],肠外营养(PN)的出现使临床医师可以有效治疗营养不良,提高手术患者的预后[4],虽然 PN 作为营养支持是安全、有效的,但是也存在相关风险。PN 相关并发症可分为4类:机械性、感染性、代谢性和营养性并发症[5]。设计适当的 PN 方案以满足患者的营养代谢需求是医护人员一个重要的日常工作,这项工作不仅费时,而且需要临床知识和经验,并涉及一些相关并发症风险[5、6],随着科技发展,通过计算机设计开发肠外营养计算软件可以实现个体化的营养支持,减轻医师计算和设计 PN 方案的负担,体现临床药师的潜在价值。本文就上述问题,将描述成人患者 PN 方案个体化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及其在改善临床营养监护中的作用。
作者:贺煜星;朱超;邵华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了解医院肾内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以期为临床用药合理化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650例肾内科住院患者临床资料,并抽选出562例涉及抗菌药物应用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结果650例中,有562例涉及抗菌药物的应用(86.46%);共涉及102种抗菌药品;预防性及治疗性用药分别为51.96%、42.70%。结论医院肾内科在使用抗菌药物的过程中基本做到了合理用药,但仍具有改善空间。
作者:张黎 刊期: 2014年第35期
更年期综合征是女性在围绝经期和绝经期因卵巢功能衰退至消失而出现的一组内分泌失调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综合症状。多发生于45岁左右女性,症状轻重不一。除月经异常外,尚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如头晕、头痛、心悸、心烦易怒、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失眠多梦、腰酸肢体乏力及水肿等。上述症状多参差出现,时间可迁延1~3年之久。多年来笔者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理论,采取分型治疗更年期综合征,除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外,还具有调整神经、内分泌和循环系统的综合作用。
作者:孙钊 刊期: 2014年第35期
质子泵抑制剂(PPIs)又称为胃酸泵,为 H +/ K +-ATP 酶抑制剂,属于苯丙咪唑类衍生物,主要作用于吡啶环或苯并咪唑环进行不同的修饰而增强其抑制胃酸的功能,通过在酸性环境中代谢为次磺酰胺类化合物而发挥抑酸的作用。临床常用于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反流病等胃酸相关性疾病,其早生产的药物为1987年在瑞典上市的奥美拉唑(omeprazole),后来又有多个质子泵抑制剂上市[1~3]。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鹏 刊期: 2014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