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磷酸钠盐用于老年患者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研究

许欣欣;赵清平;徐巧莲

关键词:磷酸钠盐, 老年患者, 结肠镜, 肠道准备
摘要:目的 探讨磷酸钠盐用于老年患者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140例结肠镜检查前需进行肠道准备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磷酸钠盐组和对照组各70例.2组患者均在检查前3d进低渣饮食,检查前1d晚餐进流质饮食,检查当天空腹.磷酸钠盐组检查前12h空腹服用磷酸钠盐45ml,术前3h同法再服1次;对照组检查前4h空腹服用聚乙二醇电解质口服液600~1000ml,以后每隔10~15min服用1次,每次250ml,直至服完2000ml.比较2组肠道清洁程度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磷酸钠盐组清洁有效率为97.1%,对照组为91.4%,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磷酸钠盐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3%,低于对照组的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患者行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时,采用磷酸钠盐法更加安全、有效.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胆囊术后心跳骤停急救成功1例的护理体会

    我院收治1例胆囊术后心跳骤停患者,经2h急救成功,现将其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病例介绍患者,女,73岁,因间断性右上腹胀痛2年,以胆囊结石于2010年4月7日9∶ 15入院.查体:身高155cm,体质量为70kg,体温36.4℃,脉搏8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40/70mm Hg.术前检查无心、肺合并症,心电图示:窦性心律,X线胸片(-).

    作者:付灵芝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黄芪注射液致高热、寒战为主的过敏反应1例

    患者,女,54岁,既往高血压病Ⅱ级、慢性胃炎、胆囊结石胆囊切除史.因上呼吸道感染出现忽冷忽热症状,体温升高至39℃,伴胸部憋闷,乏力,未进行治疗,后未发热,但胸闷、乏力症状仍然持续存在,无心悸、咳嗽、咯痰、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10d后胸闷、乏力症状仍然持续存在,于2012年6月27日入院治疗.查体:血压90/60mm Hg,一般状况尚可,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Ⅲ度肿大,双肺呼吸音粗,心率72次/min,律齐,心音尚有力,未闻及杂音,心电图检查示:窦性心律,电轴正常;X线胸片未见异常.入院初步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给予利巴韦林、左氧氟沙星、曲美他嗪、奥美拉唑、依那普利、黄芪注射液等治疗.

    作者:王瑞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医疗纠纷的防范与处理体会

    为了预防和处理好医疗纠纷,近年来许多人员经过积极探索与实践,摸索出一套防范与处理医疗纠纷的方法和措施.在医疗纠纷的防范中,通过狠抓医护质量管理,健全、落实管理制度,加强医患沟通,改善就医环境等,可从根本上消除发生医疗纠纷的内部因素;在医疗纠纷的处理上,做到因事制宜,采取依法处理、协调解决和说服解决等多种形式的解决途径,可使医疗纠纷得到及时、妥善的解决,避免严重事件发生及造成恶劣影响.

    作者:崔志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是我国北方寒冷季节的常见病,如能及早明确诊断,恰当治疗患者可以很快康复,不留后遗症,否则后果严重[1].根据以往可能出现的脑水肿、迟发性脑病、肺水肿、肺部感染、心肌损害、泌尿系感染、肾功能不全、皮肤肌肉损害等并发症,实施了预见性观察及护理,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郭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我院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该院住院患者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探讨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问题,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抽取2012年8月该院应用中药注射剂的部分住院患者的病历,对其使用中药注射剂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及其排序等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使用中药注射剂的病历共462份,中药注射剂费用占药物总费用比例为9.05%;使用金额排序前5位的药物分别为丹红注射液、艾迪注射液、疏血通注射液、参麦注射液、血栓通注射液;部分病例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结论 需以药物说明书和相关管理为标准规范,进一步加强中药注射剂的临床使用与管理,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徐美亚;汪宇;毛振亚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心内科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创建中临床工作的实践体会

    优质护理服务是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进一步规范临床护理工作,切实加强基础护理,提高护理质量,保证医疗安全,其目的是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1].优质护理示范病房的创建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使医院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张昌凤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压疮的预防及护理体会

    压疮是指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引起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压疮作为临床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不仅增加了患者痛苦,而且明显延长了其住院时间,加重了其经济负担[1].压疮的高危人群为:昏迷瘫痪者、老年人、肥胖、身体瘦弱者;水肿、疼痛患者;石膏固定、大小便失禁患者;发热、使用镇静剂、长期卧床的偏瘫、截瘫患者等[2].

    作者:贺亚萍;晋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精神情绪因素与癌变的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精神情绪因素与癌症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统一调查表,对195癌症患者发病前7年内的生活创伤、家庭及社会生活状况进行调查统计.结果 141例患者遭遇精神打击、长期精神抑郁,其癌症发生危险较生活状态平稳、精神状态良好者显著增高.结论 精神情绪因素与癌症的发生存在重要相关性.

    作者:于会云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头孢类药物联合阿奇霉素用于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观察头孢类药物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8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阿奇霉素组59例和联合组69例.阿奇霉素组仅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联合组在阿奇霉素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头孢他啶钠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4.20%,高于阿奇霉素组的79.66%;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0%,低于阿奇霉素组的15.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孢类药物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明弟;钟鹏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2011年我院药品不良反应570例分析

    目的 了解该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该院2011年收集的570份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0岁的老年患者发生ADR的频率高[191例(33.51%)],静脉给药引发的ADR多见[527例(92.46%)],ADR涉及的药品以抗感染药物居首位[298例(52.28%)],ADR累及的器官/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常见[339例(59.47%)].结论 临床应重视并加强ADR监测,促进合理用药,尽量避免或减少ADR的发生.

    作者:钱向英;陆敏;汪宇;支敏倩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留置肛管对预防直肠癌低位保肛术后吻合口漏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留置肛管对预防直肠癌低位保肛术后吻合口漏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患者按有无留置肛管分为留置组51例和未留置组49例.比较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留置组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留置肛管引流减压能够有效预防直肠癌低位保肛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增加了手术安全性.

    作者:张得春;赖景奎;强文胜;熊昌玖;曾鹏;张鹏;孙怡然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脑室镜下第三脑室造瘘治疗非交通型脑积水患者12例护理体会

    虽然脑积水的治疗在现代神经外科手术中仍是一大挑战,但随着神经内镜技术与神经影像学的发展,使得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造瘘治疗非交通型脑积水越来越普遍,已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微侵袭技术.非交通型脑积水是指因脑积液循环通道阻塞而引起的脑室系统不能充分与蛛网膜下隙相通,脑脊液过多的潴留于脑室系统而造成颅内高压,并产生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等一系列相关临床表现[1].2011年1月-2012年4月我科采用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造瘘术治疗非交通型脑积水患者12例,并经过精心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刘良子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小儿重度颅脑外伤合并脑疝形成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小儿重度颅脑外伤多因交通事故、高处坠落等意外事故所致,病情重,发展快,致残率、病死率高,护理难度大.本文旨在总结重度颅脑外伤合并脑疝形成13例患儿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现报道如下.

    作者:曾念娇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颅内动脉瘤行介入栓塞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术围手术期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方法进行健康教育.结果 观察组健康教育达标率和满意度分别为92.5%、97.5%,高于对照组的72.5%、7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颅内动脉瘤行介入栓塞术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健康教育的达标率,使患者了解相关知识、消除紧张心理、配合治疗,满足了患者及家属对健康教育的要求,密切了护患关系,提高了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可提高护士的业务水平和自身素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陶丽娟;张海燕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嗜铬细胞瘤患者首次放疗致高血压危象1例的护理

    嗜铬细胞瘤是发生在肾上腺髓质、交感神经节或其他部位嗜铬细胞的肿瘤,其病理特点是可阵发或持续性地分泌大量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从而引起阵发性或持续性高血压以及一系列代谢紊乱症候群,病情凶险,变化大[1].临床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我科于2011年6月收治1例嗜铬细胞瘤双侧腹主动脉转移及腹膜后多个淋巴结肿大行姑息性放疗(简称调强放疗)的患者,首次放疗后出现了高血压危象,现报道如下.

    作者:占丽荣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军校学员拉练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防护

    野外拉练是对人意志的一种磨练,是增强军队官兵体质及加强战斗力的一种训练.军校学员在野外拉练过拌中,训练伤发生的比例较大,是影响拉练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也影响着部队战斗力的生成.单纯依靠伤后处理和治疗方法效果不明显,为了减少训练伤的发生,必须根据训练伤发生的原因,找准防治对策,才能有效地预防训练伤的发生,保证参训率及训练任务的顺利完成.

    作者:段同华;何彬;蒋振萱;汤迎春;西传坡;盛韵;陈建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开胸手术围手术期的呼吸道护理

    现代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导致胸外科疾病的诊治水平不断提高,因而对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胸外科开胸手术创伤大、手术时间长,术后活动受限,加上麻醉刺激和疼痛等的影响,容易引起患者呼吸功能下降,易引发起呼吸道感染、肺不张、急性呼吸衰竭等并发症.因此,做好开胸手术围术期的呼吸道护理非常重要.本文回顾性分析总结了加强实施开胸手术围术期呼吸道管理的方法及效果.

    作者:魏芳;范玲茹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鼻中隔垂直切口联合等离子刀烧灼鼻丘、下鼻甲前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分析

    变应性鼻炎,又称过敏性鼻炎,是指特异性个体接触致敏原后由IgE介导的介质释放,并有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和细胞因子等参与的鼻黏膜慢性炎症反应性疾病,典型的症状主要是阵发性喷嚏、流清涕,其次是鼻塞和鼻痒.近年变应性鼻炎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且增长明显,已成为全球性健康问题之一,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1].我科2008年2月-2010年8月行经鼻内镜下鼻中隔垂直切口联合等离子刀烧灼鼻丘、下鼻甲的前端治疗变应性鼻炎患者126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怀芝;于俊岭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CT强化扫描的护理干预

    CT在临床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在CT诊断中强化扫描不可或缺,在定性诊断、鉴别诊断、判断肿瘤血供情况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科2011年6月~2012年6月对576例行CT强化扫描的患者进行了护理干预,现报告如下.

    作者:康泰静;温绍平;康泰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牙列缺损和过小牙正畸修复联合治疗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正畸修复联合治疗牙列缺损和过小牙的临床效果.方法 我院口腔科门诊接受治疗的牙列缺损和过小牙患者52例,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7例),观察组给予正畸修复联合治疗,对照组进行分开修复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畸修复联合治疗牙列缺损和过小牙效果良好,外形美观,不适感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邓丽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