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留置肛管对预防直肠癌低位保肛术后吻合口漏的疗效观察

张得春;赖景奎;强文胜;熊昌玖;曾鹏;张鹏;孙怡然

关键词:吻合口漏,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直肠癌, 肛管
摘要:目的 观察留置肛管对预防直肠癌低位保肛术后吻合口漏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患者按有无留置肛管分为留置组51例和未留置组49例.比较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留置组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留置肛管引流减压能够有效预防直肠癌低位保肛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增加了手术安全性.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房加药工作中常见问题分析与思考

    加药,即补充药品,将所需药品按固定位置摆放整齐.中药配方部经常要添加药品,即中药饮片,每种中药饮片剂量多为小包装,再根据消耗量大小,外包装成每袋0.5~2kg不等,摆放在有分格的篮框中.我院中药房规模小,配方部无固定加药人员,药师通常先完成窗口工作,加药工作穿插其中.在加药过程中,及时、准确、合理是加药的基本原则,认真、仔细、尽心尽力是药师应尽的职责.本文对中药房加药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作者:吴彩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开胸手术围手术期的呼吸道护理

    现代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导致胸外科疾病的诊治水平不断提高,因而对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胸外科开胸手术创伤大、手术时间长,术后活动受限,加上麻醉刺激和疼痛等的影响,容易引起患者呼吸功能下降,易引发起呼吸道感染、肺不张、急性呼吸衰竭等并发症.因此,做好开胸手术围术期的呼吸道护理非常重要.本文回顾性分析总结了加强实施开胸手术围术期呼吸道管理的方法及效果.

    作者:魏芳;范玲茹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自制鼻空肠营养管在基层医院的应用体会

    随着医疗改革的进展,基层医院病种趋于多样化,病种随之增加.对于不能进食的患者,仅依靠肠外营养,长时间必然造成营养缺乏,能量失衡,不利于病情的恢复.笔者于2008年1月-2010年1月对12例患者行自制鼻空肠营养管置入,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家国;刘秀红;沙英智;赵金钊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流产药物在中期妊娠引产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 探讨流产药物在中期妊娠引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0例中期妊娠引产孕妇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100例.A组在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基础上加服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引产;B组单纯采用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引产.比较2组引产效果.结果 A组用药至规律宫缩时间、总产程时间短于B组,出血量少于B组,且产道损伤率及清宫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基础上加服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中期妊娠引产效果显著.

    作者:符万根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输血治疗中的护理缺陷及防范

    输血是临床治疗及急救的重要方法之一,而安全输血是患者输血治疗良好效果的保证.如何做好安全的输血工作,护理人员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现将我科近年来输血过程中所出现的护理问题及防范措施总结如下.

    作者:葛欣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鼻中隔垂直切口联合等离子刀烧灼鼻丘、下鼻甲前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分析

    变应性鼻炎,又称过敏性鼻炎,是指特异性个体接触致敏原后由IgE介导的介质释放,并有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和细胞因子等参与的鼻黏膜慢性炎症反应性疾病,典型的症状主要是阵发性喷嚏、流清涕,其次是鼻塞和鼻痒.近年变应性鼻炎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且增长明显,已成为全球性健康问题之一,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1].我科2008年2月-2010年8月行经鼻内镜下鼻中隔垂直切口联合等离子刀烧灼鼻丘、下鼻甲的前端治疗变应性鼻炎患者126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怀芝;于俊岭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神经外科监护患者静脉炎高发生率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静脉炎是指长期输注高浓度、刺激性强的药液或静脉内放置刺激性较强的塑料导管时间过长,引起局部静脉壁发生化学炎性反应,也可由于在输液过程中未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导致局部静脉感染.其临床表现为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有时伴有微寒、发热等全身症状[1].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由于输注药物种类多、浓度大、输液量大、时间长、肢体制动及100%使用静脉留置针,使静脉炎的发生率较其他科室高.静脉炎不仅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延长了住院时间,而且给患者及家属造成了极大的痛苦.笔者总结了神经外科监护患者静脉炎高发生率的原因及预防措施,现报道如下.

    作者:迭风云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产科护理记录存在的问题分析及防范措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10条规定:患者有权复印病历资料中属于护理记录书写的病历资料,如体温单、医嘱单、手术麻醉记录单、护理记录单等.这些资料记载了患者治疗、护理的全过程.一旦发生医疗纠纷,医院必须举证责任倒置.产科作为医疗纠纷高发科室,应对护理记录的要求更细、更严格.现抽查2010年7月-2011年6月我院产科2400例顺产和剖宫产病历,对护理记录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淑丽;陈惠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脑室镜下第三脑室造瘘治疗非交通型脑积水患者12例护理体会

    虽然脑积水的治疗在现代神经外科手术中仍是一大挑战,但随着神经内镜技术与神经影像学的发展,使得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造瘘治疗非交通型脑积水越来越普遍,已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微侵袭技术.非交通型脑积水是指因脑积液循环通道阻塞而引起的脑室系统不能充分与蛛网膜下隙相通,脑脊液过多的潴留于脑室系统而造成颅内高压,并产生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等一系列相关临床表现[1].2011年1月-2012年4月我科采用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造瘘术治疗非交通型脑积水患者12例,并经过精心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刘良子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后发热的护理体会

    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疗效确切、适应性广、恢复快、可重复进行手术治疗、出血少等优点[1],在临床逐步普及.但一些术后并发症应值得引起关注,术后发热是其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26%~37%[2].本文旨在回顾性分析我院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术后发热患者26例的相关因素,并探讨其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作者:操少林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DR在大规模体检中的应用

    临床既往普遍应用的是X线摄影系统,在大规模体检时X线是作为胸部普查的首选检查方法之一.但随着医学影像高、精、尖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X线摄影已逐渐被数字化摄影所取代.笔者现将2012年学兵体检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许温;李珊;王文霞;张少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牙列缺损和过小牙正畸修复联合治疗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正畸修复联合治疗牙列缺损和过小牙的临床效果.方法 我院口腔科门诊接受治疗的牙列缺损和过小牙患者52例,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7例),观察组给予正畸修复联合治疗,对照组进行分开修复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畸修复联合治疗牙列缺损和过小牙效果良好,外形美观,不适感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邓丽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头孢类药物联合阿奇霉素用于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观察头孢类药物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8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阿奇霉素组59例和联合组69例.阿奇霉素组仅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联合组在阿奇霉素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头孢他啶钠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4.20%,高于阿奇霉素组的79.66%;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0%,低于阿奇霉素组的15.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孢类药物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明弟;钟鹏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双针穿刺引流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观察及护理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急性进展性危重疾病,我院2007年6月-2011年6月采用CT定位、双针穿刺粉碎抽吸、血肿内注入尿激酶引流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126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护理要点总结如下.

    作者:乔金侠;刘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脑电图在长期神经衰弱患者检查中的应用分析

    神经衰弱是一种以脑和躯体神经系统衰弱为主的神经系统症状,以易于兴奋又易于疲劳为特征.神经衰弱既不是继发于躯体疾病和脑器质性病变,也不是其他任何精神障碍的一部分.但患者发病前可存在持续的情绪紧张和精神压力,使健康水平下降,抵抗力减弱,发生各种疾病.笔者通过数字化脑电图(EEG)初步探索神经衰弱诱发大脑神经失常而引起的脑电图改变,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英杰;刘勇;王秀静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对产妇产后盆底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对产妇产后盆底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凯格尔运动法加使用阴道哑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盆底肌力测定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盆底肌力情况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可有效改善产妇产后盆底肌力,有助于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谢佳;武子先;周娅;刘立卫;杨俊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中、西药配伍禁忌浅析

    为促进临床安全、合理地配伍应用中、西药物,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笔者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结合16年临床实践,从中、西药联用产生毒性化合物等5个方面对常见中、西药配伍禁忌进行了总结和探讨.

    作者:何纯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聚焦解决模式在乳腺癌患者心理护理中的应用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影响着女性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并趋于年轻化[1].患者普遍存在恐惧、悲观、绝望等多种心理问题,而恰当的心理护理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促进康复的重要手段.聚焦解决模式是由Steve de Shazer在20世纪70年代末提出[2],在积极心理学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种充分尊重个体、相信自身资源和潜能的临床干预模式,已在国际临床护理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3].该模式能充分调动患者对疾病的热忱,减少对疾病的恐惧,对患者术后的治疗和康复具有重要价值.现将聚焦解决模式在乳腺癌患者心理护理中的作用总结如下.

    作者:李冬莉;孔静;尚晓娜;蔡艳芳;杨荣芳;贾学静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人工流产术后继发不孕58例临床分析

    人工流产作为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而被广泛运用,因其操作简单、安全在我国计划生育中占有重要地位.但人工流产,特别是多次人工流产继发不孕者并不少见.女性反复多次人工流产可能引起月经失调、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妇科疾病,从而使女性患不孕症的可能性增大.由于人工流产术后继发不孕的患者越来越多,分析引起不孕的相关因素,对减少并发症,探索防治措施,降低发病率,提高妊娠率具有重要意义.现对我院近年来58例因人工流产术后继发不孕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作者:刘菊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临床医学检验中质量控制提高的影响因素及措施

    医学检验在现代医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临床医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医院检验科一般依靠先进的仪器设备结合熟练的检验技术,对患者的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等标本进行化验分析.化验检查的结果将成为临床医师诊断的客观依据,在一些疾病的诊治中具有决定性作用.为了保证医疗质量,减少误诊,必须提高检验质量,对分析的标本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防止在标本采集、化验过程中造成污染,而影响检查结果,不能真实客观地反应患者的病情[1].笔者根据多年工作的经验,针对提高临床医学检验中的质量控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如下.

    作者:王翠兰;黄玉双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