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内科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创建中临床工作的实践体会

张昌凤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 示范病房, 心内科, 满意度
摘要:优质护理服务是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进一步规范临床护理工作,切实加强基础护理,提高护理质量,保证医疗安全,其目的是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1].优质护理示范病房的创建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使医院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甲型肝炎与戊型肝炎的预防体会

    现在从业人员健康体检都要求检测甲型肝炎(甲肝)与戊型肝炎(戊肝),所以甲肝与戊肝的预防在基层卫生服务中心就显得极为重要.

    作者:孙连婷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我院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该院住院患者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探讨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问题,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抽取2012年8月该院应用中药注射剂的部分住院患者的病历,对其使用中药注射剂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及其排序等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使用中药注射剂的病历共462份,中药注射剂费用占药物总费用比例为9.05%;使用金额排序前5位的药物分别为丹红注射液、艾迪注射液、疏血通注射液、参麦注射液、血栓通注射液;部分病例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结论 需以药物说明书和相关管理为标准规范,进一步加强中药注射剂的临床使用与管理,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徐美亚;汪宇;毛振亚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128层CT检查患者的健康指导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健康,渴望了解更多的与自身健康状况密切相关的医学知识.因此,做好此类患者的健康指导,使其及时接受检查有助于及早诊治疾病.特别是对于CT检查患者,健康指导既能增加患者及家属对CT扫描的认识,又可使患者放松地接受和更好地配合检查,从而满足医疗诊断的需要.

    作者:叶亚梅;赖宇林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干细胞移植联合电子生物反馈疗法治疗脊髓损伤患者1例的护理

    2011年8月,我科对收治的1例外伤性脊髓损伤患者实施了脐血干细胞移植,并配合电子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在整个过程中,护理人员进行了积极配合,并对其制定了专门的护理计划与护理常规,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相格;张娅菊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产后出血的护理进展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失血量≥500ml,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1].随着医疗护理技术的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有所提高,其中护理在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2].产后出血的护理应不断改进与更新,现对产后出血的护理进展进行综述如下.

    作者:龚小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第2跖骨头缺血性坏死2例

    例1.女,53岁,以左足背部疼痛2月余就诊.X线显示左侧第2跖骨头扁宽,密度增高.见图1.追问病史患者2年前有外伤史.诊断:左足第2跖骨头缺血性坏死.

    作者:杨海云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鼻中隔垂直切口联合等离子刀烧灼鼻丘、下鼻甲前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分析

    变应性鼻炎,又称过敏性鼻炎,是指特异性个体接触致敏原后由IgE介导的介质释放,并有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和细胞因子等参与的鼻黏膜慢性炎症反应性疾病,典型的症状主要是阵发性喷嚏、流清涕,其次是鼻塞和鼻痒.近年变应性鼻炎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且增长明显,已成为全球性健康问题之一,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1].我科2008年2月-2010年8月行经鼻内镜下鼻中隔垂直切口联合等离子刀烧灼鼻丘、下鼻甲的前端治疗变应性鼻炎患者126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怀芝;于俊岭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依托咪酯-异丙酚混合液在麻醉诱导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通过比较依托咪酯、异丙酚和依托咪酯-异丙酚混合液对注射痛、肌震颤和循环动力学改变的影响,探讨依托咪酯-异丙酚混合液在麻醉诱导中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将120例患者根据诱导期用药随机分为依托咪酯组(E组)、异丙酚组(P组)和依托咪酯-异丙酚混合液组(E-P组)各40例.所有药物均采用注射泵以200ml/min的速度泵注,直至患者意识消失.记录每分钟血压和心率的变化,记录意识消失的时间,以分级法记录患者注射痛和肌震颤的发生率以及麻醉诱导所使用的药物总量.结果 P组用药剂量明显高于E组和E-P组,且意识消失时间快于E组和E-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组注射痛发生率高,E组次之,E-P组无注射痛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组、E-P组均未观察到肌震颤,但E组观察到明显的肌震颤,评分分布为0级8例(20.0%)、1级17例(42.5%)、2级4例(10.0%)、3级11例(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其他2组相比,E-P组血流动力学[收缩压(SBP)、平均动脉压(MBP)、心率(HR)]变化小,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 与单用依托咪酯和异丙酚相比,依托咪酯-异丙酚1:1混合液可消除注射痛和肌震颤,并维持良好的循环稳定性,是诱导期值得推荐的一种组合药物.

    作者:赵朝华;唐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保妇康栓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保妇康栓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予以保妇康栓阴道用药3个月;对照组不应用任何药物.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和显效率分别为62.0%、30.0%,高于对照组的0、1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保妇康栓对慢性宫颈炎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李彩霞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留置肛管对预防直肠癌低位保肛术后吻合口漏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留置肛管对预防直肠癌低位保肛术后吻合口漏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患者按有无留置肛管分为留置组51例和未留置组49例.比较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留置组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留置肛管引流减压能够有效预防直肠癌低位保肛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增加了手术安全性.

    作者:张得春;赖景奎;强文胜;熊昌玖;曾鹏;张鹏;孙怡然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黄芪注射液致高热、寒战为主的过敏反应1例

    患者,女,54岁,既往高血压病Ⅱ级、慢性胃炎、胆囊结石胆囊切除史.因上呼吸道感染出现忽冷忽热症状,体温升高至39℃,伴胸部憋闷,乏力,未进行治疗,后未发热,但胸闷、乏力症状仍然持续存在,无心悸、咳嗽、咯痰、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10d后胸闷、乏力症状仍然持续存在,于2012年6月27日入院治疗.查体:血压90/60mm Hg,一般状况尚可,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Ⅲ度肿大,双肺呼吸音粗,心率72次/min,律齐,心音尚有力,未闻及杂音,心电图检查示:窦性心律,电轴正常;X线胸片未见异常.入院初步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给予利巴韦林、左氧氟沙星、曲美他嗪、奥美拉唑、依那普利、黄芪注射液等治疗.

    作者:王瑞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人工流产术后继发不孕58例临床分析

    人工流产作为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而被广泛运用,因其操作简单、安全在我国计划生育中占有重要地位.但人工流产,特别是多次人工流产继发不孕者并不少见.女性反复多次人工流产可能引起月经失调、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妇科疾病,从而使女性患不孕症的可能性增大.由于人工流产术后继发不孕的患者越来越多,分析引起不孕的相关因素,对减少并发症,探索防治措施,降低发病率,提高妊娠率具有重要意义.现对我院近年来58例因人工流产术后继发不孕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作者:刘菊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AMI)起病急,病情重,可并发严重的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甚至心功能衰竭,引起患者死亡.近年来,由于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发展及成熟,使AMI的治疗由既往被动的对症保守治疗发展到主动的再灌注治疗,达到了及时挽救缺血心肌,缩小梗死范围,减少并发症的目的[1].目前,急诊PCI已成为AMI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现将我院急诊PCI治疗AMI患者28例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唐云侠;齐步娇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心内科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创建中临床工作的实践体会

    优质护理服务是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进一步规范临床护理工作,切实加强基础护理,提高护理质量,保证医疗安全,其目的是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1].优质护理示范病房的创建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使医院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张昌凤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与盐酸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评价

    目的 观察草酸艾司西酞普兰与盐酸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予以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照组予以盐酸帕罗西汀治疗,疗程均为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临床疗效,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和安全性.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相当,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显效更快,不良反应更少.结论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疗效与盐酸帕罗西汀相当,且不良反应更少,患者依从性更好,适于长期维持治疗.

    作者:蓝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顾名思义是一种可以留在静脉里的新型输液器材,其作为头皮针的替代产品,以操作简单、套管柔软、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且不易穿破血管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1],尤其在急救危重患者、化学药物治疗、静脉营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其优点、操作方法、并发症的发生和预防、置管期间的观察与护理方面也备受关注.

    作者:洪锦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自制鼻空肠营养管在基层医院的应用体会

    随着医疗改革的进展,基层医院病种趋于多样化,病种随之增加.对于不能进食的患者,仅依靠肠外营养,长时间必然造成营养缺乏,能量失衡,不利于病情的恢复.笔者于2008年1月-2010年1月对12例患者行自制鼻空肠营养管置入,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家国;刘秀红;沙英智;赵金钊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自配药液治疗口腔溃疡临床分析

    口腔溃疡又称为复发性阿弗他性口腔炎、复发性口腔溃疡、复发性口疮.笔者2005-2010年应用自配药液治疗口腔溃疡患者5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培林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自拟灭幽汤加三联根治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自拟灭幽汤加三联根治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180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各60例):A组采用三联根治疗法,疗程7d;B组采用自拟灭幽汤辨证加减治疗,疗程28d;C组采用自拟灭幽汤加三联根治疗法联合治疗.疗程结束2个月后复查并比较3组治疗幽门螺杆菌根治率.结果 A、B、C 3组幽门螺杆菌根治率分别为80.0%、75.0%、93.3%,C组幽门螺杆菌根治率高于A、B 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拟灭幽汤加三联根治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可以提高根治幽门螺杆菌根治率.

    作者:胡文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门诊处方点评的临床意义

    为规范处方管理、加强药学服务、促进合理用药,卫生部颁布了<处方管理办法>和<医疗机构处方点评管理规范>等文件,规定医疗机构应建立处方点评机构,对处方实施监测,采取干预措施.因此,我院成立了处方点评小组,对门诊处方进行不合理用药评价项目的点评、统计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现将我院2011年1~6月在门诊处方抽样点评中所发现的不合理用药现象作一汇总分析,以期提高门诊处方质量和合理用药水平,更好地推进门诊药学服务.

    作者:刘立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