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依托咪酯-异丙酚混合液在麻醉诱导中的应用研究

赵朝华;唐莉

关键词:依托咪酯, 异丙酚, 血流动力学, 注射痛, 肌震颤
摘要:目的 通过比较依托咪酯、异丙酚和依托咪酯-异丙酚混合液对注射痛、肌震颤和循环动力学改变的影响,探讨依托咪酯-异丙酚混合液在麻醉诱导中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将120例患者根据诱导期用药随机分为依托咪酯组(E组)、异丙酚组(P组)和依托咪酯-异丙酚混合液组(E-P组)各40例.所有药物均采用注射泵以200ml/min的速度泵注,直至患者意识消失.记录每分钟血压和心率的变化,记录意识消失的时间,以分级法记录患者注射痛和肌震颤的发生率以及麻醉诱导所使用的药物总量.结果 P组用药剂量明显高于E组和E-P组,且意识消失时间快于E组和E-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组注射痛发生率高,E组次之,E-P组无注射痛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组、E-P组均未观察到肌震颤,但E组观察到明显的肌震颤,评分分布为0级8例(20.0%)、1级17例(42.5%)、2级4例(10.0%)、3级11例(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其他2组相比,E-P组血流动力学[收缩压(SBP)、平均动脉压(MBP)、心率(HR)]变化小,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 与单用依托咪酯和异丙酚相比,依托咪酯-异丙酚1:1混合液可消除注射痛和肌震颤,并维持良好的循环稳定性,是诱导期值得推荐的一种组合药物.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凝血试验检测的影响因素分析

    凝血试验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检测凝血系统功能的筛选试验,在急救和抗凝、溶栓治疗及手术前检测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已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因此,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精密度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影响血凝试验结果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宋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流产药物在中期妊娠引产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 探讨流产药物在中期妊娠引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0例中期妊娠引产孕妇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100例.A组在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基础上加服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引产;B组单纯采用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引产.比较2组引产效果.结果 A组用药至规律宫缩时间、总产程时间短于B组,出血量少于B组,且产道损伤率及清宫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基础上加服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中期妊娠引产效果显著.

    作者:符万根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术前访谈对围手术期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 探讨术前访谈对围手术期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40例围手术期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试验组通过术前访谈进行系统的心理疏导,对照组仅予以围手术期常规护理.比较2组血压升高及心率增快等应激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应激反应发生率为15.0%,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访谈有利于减少围手术期患者应激反应的发生.

    作者:彭春杰;王殿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小儿支气管哮喘缓解期三脏同治的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小儿支气管哮喘缓解期三脏同治的疗效.方法 应用随机数字表将80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肺脾肾三脏同治补益法自拟三补定喘方治疗,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77.5%;且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 应用三补定喘方进行小儿支气管哮喘缓解期三脏同治中医治疗具有良好疗效.

    作者:刘继斌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脑室镜下第三脑室造瘘治疗非交通型脑积水患者12例护理体会

    虽然脑积水的治疗在现代神经外科手术中仍是一大挑战,但随着神经内镜技术与神经影像学的发展,使得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造瘘治疗非交通型脑积水越来越普遍,已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微侵袭技术.非交通型脑积水是指因脑积液循环通道阻塞而引起的脑室系统不能充分与蛛网膜下隙相通,脑脊液过多的潴留于脑室系统而造成颅内高压,并产生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等一系列相关临床表现[1].2011年1月-2012年4月我科采用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造瘘术治疗非交通型脑积水患者12例,并经过精心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刘良子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微创手术治疗重症脑出血患者60例临床分析

    我院2011年采用微创颅内血肿碎吸穿刺术治疗重症脑出血患者6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殿玲;彭春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奥美拉唑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时消化道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对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时消化道不良反应的疗效.方法 将首次进行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双重抗血小板治疗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联合氯吡格雷75mg口服治疗,均为每天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奥美拉唑20mg口服治疗,每天1次.观察并比较2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9%,低于对照组的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奥美拉唑能有效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应用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时消化道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秦培英;梁耀武;刘昌艺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嗜铬细胞瘤患者首次放疗致高血压危象1例的护理

    嗜铬细胞瘤是发生在肾上腺髓质、交感神经节或其他部位嗜铬细胞的肿瘤,其病理特点是可阵发或持续性地分泌大量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从而引起阵发性或持续性高血压以及一系列代谢紊乱症候群,病情凶险,变化大[1].临床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我科于2011年6月收治1例嗜铬细胞瘤双侧腹主动脉转移及腹膜后多个淋巴结肿大行姑息性放疗(简称调强放疗)的患者,首次放疗后出现了高血压危象,现报道如下.

    作者:占丽荣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自拟灭幽汤加三联根治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自拟灭幽汤加三联根治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180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各60例):A组采用三联根治疗法,疗程7d;B组采用自拟灭幽汤辨证加减治疗,疗程28d;C组采用自拟灭幽汤加三联根治疗法联合治疗.疗程结束2个月后复查并比较3组治疗幽门螺杆菌根治率.结果 A、B、C 3组幽门螺杆菌根治率分别为80.0%、75.0%、93.3%,C组幽门螺杆菌根治率高于A、B 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拟灭幽汤加三联根治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可以提高根治幽门螺杆菌根治率.

    作者:胡文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华法林用于心肌梗死合并室壁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探讨华法林在治疗心肌梗死合并室壁瘤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100例心肌梗死合并室壁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予以华法林加低剂量阿司匹林100mg/d、氯吡格雷75mg/d治疗,并根据INR调整剂量,华法林疗程为6个月.对照组仅予以低剂量阿司匹林100mg/d、氯吡格雷75mg/d治疗.通过观察附壁血栓或体循环栓塞事件、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2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6.0%,低于对照组的40.0%;总出血率为22.0%,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 联合华法林抗凝和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心肌梗死合并室壁瘤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

    作者:肖天;郭才晟;钟惠德;刘艳;王云;邓载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临床医学检验中质量控制提高的影响因素及措施

    医学检验在现代医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临床医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医院检验科一般依靠先进的仪器设备结合熟练的检验技术,对患者的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等标本进行化验分析.化验检查的结果将成为临床医师诊断的客观依据,在一些疾病的诊治中具有决定性作用.为了保证医疗质量,减少误诊,必须提高检验质量,对分析的标本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防止在标本采集、化验过程中造成污染,而影响检查结果,不能真实客观地反应患者的病情[1].笔者根据多年工作的经验,针对提高临床医学检验中的质量控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如下.

    作者:王翠兰;黄玉双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国产与进口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对照研究

    目的 比较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使用国产和进口氯吡格雷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A组(国产氯吡格雷)和B组(进口氯吡格雷),均于入院后即刻口服负荷量300mg,之后75mg/d.2组病例均给予冠心病常规保守治疗,用药30d观察发病后30d内的终点事件(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急性冠脉综合征再入院),同时监测血小板变化(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聚集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2组在终点事件发生率、血小板变化及不良反应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国产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与进口氯吡格雷相比同样安全有效.

    作者:武永胜;程连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舒利迭吸入剂治疗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舒利迭(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吸入剂)吸入治疗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0例中、重度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在对症治疗基础上,观察组加用舒利迭吸入治疗,对照组加用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治疗.用药12周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肺功能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75.0%,且肺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利迭能显著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治疗中、重度COPD疗效肯定,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崔立慧;李士荣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患者48例临床观察

    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又称特发性后天性寒冷性荨麻疹,临床上常见,但因其病原的特殊性,临床疗效常不理想,给患者生活带来不便和痛苦.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患者48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瑞;桓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系统规范治疗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42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系统规范治疗对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7例妊娠合并甲亢患者按照是否进行系统性治疗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予以丙基硫氧嘧啶口服治疗;对照组妊娠期未经系统治疗或因未及时复查而自行停药.2组检测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记录妊娠结局、分娩方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甲状腺激素水平及妊娠结局、分娩方式、并发症发生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 妊娠患者合并甲亢时,经及时控制与诊治可以正常妊娠,同时应积极预防并发症,对母婴的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林霖;谢巧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门诊患者的接待及护理工作体会

    医院门诊是社会的窗口,而门诊护理是调节医患关系的主战场,笔者现将门诊患者的接待及护理工作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徐庆烜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妊娠合并生殖器疱疹的诊治分析

    生殖器疱疹是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性传播疾病.单纯疱疹病毒Ⅰ型、Ⅱ型均可致人类感染.其中Ⅰ型又称口型或上半身型,占10%,主要引起上半身皮肤、黏膜或器官疱疹,如唇疱疹、疱疹性脑炎等,但极少感染胎儿,尽管也有报道从外阴疱疹中分离出Ⅰ型病毒,仍较少见.Ⅱ型又称生殖器型,占90%,主要引起生殖器(阴唇、阴蒂、宫颈等)、肛门及腰以下的皮肤疱疹,由性接触传播致病占绝大多数,以青年女性居多.孕妇患单纯疱疹病Ⅱ型感染,可以多次垂直传播给胎儿.

    作者:沈鲁俊子;周爱玲;王海波;高丽彩;赵金荣;李金凤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肠道动力学在功能性便秘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功能性便秘(FC)是一种由非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功能性肠病,以排便次数减少,排便困难,排便不尽感,粪便干结、坚硬为主要症状.便秘既可影响患者肠道营养的吸收,继而出现腹痛、腹胀、头晕、烦躁、易怒、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排便困难、坠胀难忍等症状,又是诱发或加重肠癌、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严重影响患者的情绪和生活质量.近年来,肠道动力学异常与FC的发病关系受到医学界的重视,并逐渐成为FC发病机制研究的热点.本文对目前FC的肠道动力学研究进展作如下综述.

    作者:李涛;辛学知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糖尿病足的防治及护理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据报道,我国糖尿病足发病率为0.9%~14.5%,美国住院患者截肢手术中50%是糖尿病足患者,国内截肢率约为30%~75%[1、2].糖尿病患者的截肢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15倍.做好糖尿病足的防治对减轻患者痛苦和提高生活质量至关重要.本文对糖尿病足的发病机制、分级、临床表现及治疗和护理措施进行了阐述,旨在进一步提高临床医务人员对糖尿病足的认识,增强预防糖尿病足的意识,减少糖尿病足溃疡、坏疽等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艳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小儿重度颅脑外伤合并脑疝形成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小儿重度颅脑外伤多因交通事故、高处坠落等意外事故所致,病情重,发展快,致残率、病死率高,护理难度大.本文旨在总结重度颅脑外伤合并脑疝形成13例患儿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现报道如下.

    作者:曾念娇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