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海燕;闫晶超;陈念祖
小儿重度颅脑外伤多因交通事故、高处坠落等意外事故所致,病情重,发展快,致残率、病死率高,护理难度大.本文旨在总结重度颅脑外伤合并脑疝形成13例患儿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现报道如下.
作者:曾念娇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该院住院患者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探讨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问题,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抽取2012年8月该院应用中药注射剂的部分住院患者的病历,对其使用中药注射剂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及其排序等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使用中药注射剂的病历共462份,中药注射剂费用占药物总费用比例为9.05%;使用金额排序前5位的药物分别为丹红注射液、艾迪注射液、疏血通注射液、参麦注射液、血栓通注射液;部分病例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结论 需以药物说明书和相关管理为标准规范,进一步加强中药注射剂的临床使用与管理,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徐美亚;汪宇;毛振亚 刊期: 2013年第02期
2011年8月,我科对收治的1例外伤性脊髓损伤患者实施了脐血干细胞移植,并配合电子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在整个过程中,护理人员进行了积极配合,并对其制定了专门的护理计划与护理常规,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相格;张娅菊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留置肛管对预防直肠癌低位保肛术后吻合口漏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患者按有无留置肛管分为留置组51例和未留置组49例.比较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留置组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留置肛管引流减压能够有效预防直肠癌低位保肛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增加了手术安全性.
作者:张得春;赖景奎;强文胜;熊昌玖;曾鹏;张鹏;孙怡然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笔者基于63例大面烧伤患者的治疗,改以体质量、烧伤面积为参数,对复苏补液量以体表面积(BSA)和1%TBSA每小时(h·1%TBSA,TBSA为总体表面积)进行估算,较好地解决了补液总量、累积丢失量估算和输液速度控制等问题,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宏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手术前实施腰硬联合麻醉两点法在子宫全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2例接受子宫全切除术的患者分为一点组和两点组各41例.一点组在手术前采用一点法腰硬联合麻醉技术进行麻醉;两点组在手术前采用两点法腰硬联合麻醉技术进行麻醉,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两点组麻醉总有效率为95.1%,高于一点组的78.0%;且麻醉前、后血压和心率的变化幅度低于一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两点法腰硬联合麻醉技术对接受子宫全切除术治疗的患者在手术前实施麻醉效果显著.
作者:易亚金 刊期: 2013年第02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健康,渴望了解更多的与自身健康状况密切相关的医学知识.因此,做好此类患者的健康指导,使其及时接受检查有助于及早诊治疾病.特别是对于CT检查患者,健康指导既能增加患者及家属对CT扫描的认识,又可使患者放松地接受和更好地配合检查,从而满足医疗诊断的需要.
作者:叶亚梅;赖宇林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临床既往普遍应用的是X线摄影系统,在大规模体检时X线是作为胸部普查的首选检查方法之一.但随着医学影像高、精、尖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X线摄影已逐渐被数字化摄影所取代.笔者现将2012年学兵体检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许温;李珊;王文霞;张少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新军事变革使武器和装备成为衡量军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我军为适应时代的需要,师医院、团卫生队基本上都配备了野战卫生技术车辆.野战救护车是早由总部配发给我院的卫生技术车辆.我院自学院配备车辆以来,把<野战救护车>作为一门实训课进行教学.<野战救护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主要是培养学员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又是新兴学科,教员在教学过程中都是边摸索边进行教学改革,通过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分组教学对学员操作能力的提高效果显著.
作者:尚晓娜;张立红;张玥;王丽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保妇康栓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予以保妇康栓阴道用药3个月;对照组不应用任何药物.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和显效率分别为62.0%、30.0%,高于对照组的0、1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保妇康栓对慢性宫颈炎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李彩霞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米力农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对68例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米力农注射液0.5μg·kg-1·min-1持续泵入治疗,5d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超声心动图测心脏搏出量(SV)、心排出量(CO)、心脏指数(CI)、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本组患者临床总改善率为86.6%,且治疗后SV、CO、CI、LVEF检测值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米力农能有效改善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
作者:李敏 刊期: 2013年第02期
静脉炎是指长期输注高浓度、刺激性强的药液或静脉内放置刺激性较强的塑料导管时间过长,引起局部静脉壁发生化学炎性反应,也可由于在输液过程中未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导致局部静脉感染.其临床表现为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有时伴有微寒、发热等全身症状[1].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由于输注药物种类多、浓度大、输液量大、时间长、肢体制动及100%使用静脉留置针,使静脉炎的发生率较其他科室高.静脉炎不仅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延长了住院时间,而且给患者及家属造成了极大的痛苦.笔者总结了神经外科监护患者静脉炎高发生率的原因及预防措施,现报道如下.
作者:迭风云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产妇是发生静脉栓塞的重要群体,也是引起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生和处理与护理工作密切相关,应受到产科工作者的重视.笔者近期经历了1例典型病例,经过4年随访,患者能正常生活与工作,现报道如下.
作者:卢昱菁;赵璐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为规范处方管理、加强药学服务、促进合理用药,卫生部颁布了<处方管理办法>和<医疗机构处方点评管理规范>等文件,规定医疗机构应建立处方点评机构,对处方实施监测,采取干预措施.因此,我院成立了处方点评小组,对门诊处方进行不合理用药评价项目的点评、统计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现将我院2011年1~6月在门诊处方抽样点评中所发现的不合理用药现象作一汇总分析,以期提高门诊处方质量和合理用药水平,更好地推进门诊药学服务.
作者:刘立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和家庭结构的演变,我国空巢老人家庭发展迅速.空巢家庭是指无子女或虽有子女,但子女成家立业后离开老人另组家庭,剩下老人独自居住的纯老人家庭[1].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急剧增长,其心脑血管疾病、大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神经病变、糖尿病足等并发症给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是治疗的基础和关键.糖尿病患者通过有效的自我管理和护理干预,可以将血糖、血压、血脂等相关指标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从而预防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作者:刁小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10条规定:患者有权复印病历资料中属于护理记录书写的病历资料,如体温单、医嘱单、手术麻醉记录单、护理记录单等.这些资料记载了患者治疗、护理的全过程.一旦发生医疗纠纷,医院必须举证责任倒置.产科作为医疗纠纷高发科室,应对护理记录的要求更细、更严格.现抽查2010年7月-2011年6月我院产科2400例顺产和剖宫产病历,对护理记录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淑丽;陈惠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舒利迭(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吸入剂)吸入治疗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0例中、重度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在对症治疗基础上,观察组加用舒利迭吸入治疗,对照组加用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治疗.用药12周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肺功能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75.0%,且肺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利迭能显著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治疗中、重度COPD疗效肯定,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崔立慧;李士荣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患者,女,54岁,既往高血压病Ⅱ级、慢性胃炎、胆囊结石胆囊切除史.因上呼吸道感染出现忽冷忽热症状,体温升高至39℃,伴胸部憋闷,乏力,未进行治疗,后未发热,但胸闷、乏力症状仍然持续存在,无心悸、咳嗽、咯痰、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10d后胸闷、乏力症状仍然持续存在,于2012年6月27日入院治疗.查体:血压90/60mm Hg,一般状况尚可,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Ⅲ度肿大,双肺呼吸音粗,心率72次/min,律齐,心音尚有力,未闻及杂音,心电图检查示:窦性心律,电轴正常;X线胸片未见异常.入院初步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给予利巴韦林、左氧氟沙星、曲美他嗪、奥美拉唑、依那普利、黄芪注射液等治疗.
作者:王瑞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比较依托咪酯、异丙酚和依托咪酯-异丙酚混合液对注射痛、肌震颤和循环动力学改变的影响,探讨依托咪酯-异丙酚混合液在麻醉诱导中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将120例患者根据诱导期用药随机分为依托咪酯组(E组)、异丙酚组(P组)和依托咪酯-异丙酚混合液组(E-P组)各40例.所有药物均采用注射泵以200ml/min的速度泵注,直至患者意识消失.记录每分钟血压和心率的变化,记录意识消失的时间,以分级法记录患者注射痛和肌震颤的发生率以及麻醉诱导所使用的药物总量.结果 P组用药剂量明显高于E组和E-P组,且意识消失时间快于E组和E-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组注射痛发生率高,E组次之,E-P组无注射痛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组、E-P组均未观察到肌震颤,但E组观察到明显的肌震颤,评分分布为0级8例(20.0%)、1级17例(42.5%)、2级4例(10.0%)、3级11例(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其他2组相比,E-P组血流动力学[收缩压(SBP)、平均动脉压(MBP)、心率(HR)]变化小,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 与单用依托咪酯和异丙酚相比,依托咪酯-异丙酚1:1混合液可消除注射痛和肌震颤,并维持良好的循环稳定性,是诱导期值得推荐的一种组合药物.
作者:赵朝华;唐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该院致病菌的分布特征及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动态变化,为促进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该院2007-2011年连续收集的送检感染标本,剔除相同部位的重复菌株,进行细菌分离并做药敏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归类,然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该院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抗生素耐药性总体相对较高.结论 药敏试验结果可为临床诊治感染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可以作为医院遴选抗生素品种的基础.
作者:梁桂才;黎石宝;覃燕玲;王芬;农乐关 刊期: 201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