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脑性瘫痪525例型别状况调查分析

叶泽忠;吉惠华

关键词:脑性瘫痪, 小儿, 型别
摘要:目的 了解玉林市小儿脑性瘫痪型别状况.方法 对2010年1月-2012年8月该院门诊脑性瘫痪患儿按临床特征进行临床分型.结果 525例脑性瘫痪患儿中,痉挛型338例(64.38%),手足徐动型103例(19.62%),混合型35例(6.67%),肌张力低下型26例(4.95%),震颤型10例(1.90%),共济失调型5例(0.95%),无法分型8例(1.52%).结论 小儿脑性瘫痪型别以痉挛型为主,其次为手足徐动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足的防治及护理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据报道,我国糖尿病足发病率为0.9%~14.5%,美国住院患者截肢手术中50%是糖尿病足患者,国内截肢率约为30%~75%[1、2].糖尿病患者的截肢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15倍.做好糖尿病足的防治对减轻患者痛苦和提高生活质量至关重要.本文对糖尿病足的发病机制、分级、临床表现及治疗和护理措施进行了阐述,旨在进一步提高临床医务人员对糖尿病足的认识,增强预防糖尿病足的意识,减少糖尿病足溃疡、坏疽等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艳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术前访谈对围手术期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 探讨术前访谈对围手术期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40例围手术期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试验组通过术前访谈进行系统的心理疏导,对照组仅予以围手术期常规护理.比较2组血压升高及心率增快等应激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应激反应发生率为15.0%,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访谈有利于减少围手术期患者应激反应的发生.

    作者:彭春杰;王殿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黄芪注射液致高热、寒战为主的过敏反应1例

    患者,女,54岁,既往高血压病Ⅱ级、慢性胃炎、胆囊结石胆囊切除史.因上呼吸道感染出现忽冷忽热症状,体温升高至39℃,伴胸部憋闷,乏力,未进行治疗,后未发热,但胸闷、乏力症状仍然持续存在,无心悸、咳嗽、咯痰、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10d后胸闷、乏力症状仍然持续存在,于2012年6月27日入院治疗.查体:血压90/60mm Hg,一般状况尚可,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Ⅲ度肿大,双肺呼吸音粗,心率72次/min,律齐,心音尚有力,未闻及杂音,心电图检查示:窦性心律,电轴正常;X线胸片未见异常.入院初步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给予利巴韦林、左氧氟沙星、曲美他嗪、奥美拉唑、依那普利、黄芪注射液等治疗.

    作者:王瑞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我院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调查分析

    为追踪检查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执行情况,我院感染管理科进行了一次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调查工作,以便针对手卫生依从性薄弱环节进行干预,从而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

    作者:赵丽艳;李双;崔占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妇复春胶囊联合阴道局部雌激素治疗围绝经期泌尿生殖道综合征疗效观察

    围绝经期由于卵巢功能逐渐衰退和消失,雌激素水平低落;泌尿生殖道由于缺乏雌激素引起泌尿生殖道功能失调,引起一系列临床症候群,是绝经后妇女,尤其是老年妇女常见的一种病症,其严重影响了老年妇女的生活质量.本病主要表现为泌尿生殖道萎缩症状,出现阴道干燥、性交困难以及反复发生的阴道炎,排尿困难、尿急和反复发生的尿路感染,尿道萎缩、黏膜变薄、括约肌松弛,常伴有张力性尿失禁.近2年,我院采用妇复春胶囊口服联合阴道局部雌激素治疗此类患者,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春芳;辛丽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2011年我院药品不良反应570例分析

    目的 了解该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该院2011年收集的570份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0岁的老年患者发生ADR的频率高[191例(33.51%)],静脉给药引发的ADR多见[527例(92.46%)],ADR涉及的药品以抗感染药物居首位[298例(52.28%)],ADR累及的器官/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常见[339例(59.47%)].结论 临床应重视并加强ADR监测,促进合理用药,尽量避免或减少ADR的发生.

    作者:钱向英;陆敏;汪宇;支敏倩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腰大池持续引流联合鞘内注药治疗颅内感染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腰大池持续引流联合鞘内注药治疗颅内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98例颅脑创伤或颅脑手术后出现颅内感染的患者予以腰大池持续引流+鞘内注射敏感抗菌药物治疗.根据病情变化治疗10~14d,观察治疗前、后脑脊液常规及细菌清除率变化.结果 本组患者治疗后脑脊液白细胞计数、蛋白质含量及颅内压低于治疗前,葡萄糖含量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治疗后脑脊液细菌彻底清除73例,清除率为74.49%.结论 腰大池持续引流联合鞘内注药治疗颅内感染,方法简单,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磊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小儿重度颅脑外伤合并脑疝形成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小儿重度颅脑外伤多因交通事故、高处坠落等意外事故所致,病情重,发展快,致残率、病死率高,护理难度大.本文旨在总结重度颅脑外伤合并脑疝形成13例患儿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现报道如下.

    作者:曾念娇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产科护理记录存在的问题分析及防范措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10条规定:患者有权复印病历资料中属于护理记录书写的病历资料,如体温单、医嘱单、手术麻醉记录单、护理记录单等.这些资料记载了患者治疗、护理的全过程.一旦发生医疗纠纷,医院必须举证责任倒置.产科作为医疗纠纷高发科室,应对护理记录的要求更细、更严格.现抽查2010年7月-2011年6月我院产科2400例顺产和剖宫产病历,对护理记录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淑丽;陈惠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DR在大规模体检中的应用

    临床既往普遍应用的是X线摄影系统,在大规模体检时X线是作为胸部普查的首选检查方法之一.但随着医学影像高、精、尖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X线摄影已逐渐被数字化摄影所取代.笔者现将2012年学兵体检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许温;李珊;王文霞;张少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头孢类药物联合阿奇霉素用于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观察头孢类药物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8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阿奇霉素组59例和联合组69例.阿奇霉素组仅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联合组在阿奇霉素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头孢他啶钠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4.20%,高于阿奇霉素组的79.66%;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0%,低于阿奇霉素组的15.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孢类药物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明弟;钟鹏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CT强化扫描的护理干预

    CT在临床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在CT诊断中强化扫描不可或缺,在定性诊断、鉴别诊断、判断肿瘤血供情况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科2011年6月~2012年6月对576例行CT强化扫描的患者进行了护理干预,现报告如下.

    作者:康泰静;温绍平;康泰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中药房加药工作中常见问题分析与思考

    加药,即补充药品,将所需药品按固定位置摆放整齐.中药配方部经常要添加药品,即中药饮片,每种中药饮片剂量多为小包装,再根据消耗量大小,外包装成每袋0.5~2kg不等,摆放在有分格的篮框中.我院中药房规模小,配方部无固定加药人员,药师通常先完成窗口工作,加药工作穿插其中.在加药过程中,及时、准确、合理是加药的基本原则,认真、仔细、尽心尽力是药师应尽的职责.本文对中药房加药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作者:吴彩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妊娠合并生殖器疱疹的诊治分析

    生殖器疱疹是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性传播疾病.单纯疱疹病毒Ⅰ型、Ⅱ型均可致人类感染.其中Ⅰ型又称口型或上半身型,占10%,主要引起上半身皮肤、黏膜或器官疱疹,如唇疱疹、疱疹性脑炎等,但极少感染胎儿,尽管也有报道从外阴疱疹中分离出Ⅰ型病毒,仍较少见.Ⅱ型又称生殖器型,占90%,主要引起生殖器(阴唇、阴蒂、宫颈等)、肛门及腰以下的皮肤疱疹,由性接触传播致病占绝大多数,以青年女性居多.孕妇患单纯疱疹病Ⅱ型感染,可以多次垂直传播给胎儿.

    作者:沈鲁俊子;周爱玲;王海波;高丽彩;赵金荣;李金凤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肠道动力学在功能性便秘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功能性便秘(FC)是一种由非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功能性肠病,以排便次数减少,排便困难,排便不尽感,粪便干结、坚硬为主要症状.便秘既可影响患者肠道营养的吸收,继而出现腹痛、腹胀、头晕、烦躁、易怒、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排便困难、坠胀难忍等症状,又是诱发或加重肠癌、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严重影响患者的情绪和生活质量.近年来,肠道动力学异常与FC的发病关系受到医学界的重视,并逐渐成为FC发病机制研究的热点.本文对目前FC的肠道动力学研究进展作如下综述.

    作者:李涛;辛学知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门静脉化疗(PVC)泵置入术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4例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TACE+PVC组58例和TACE组36例.TACE+PVC组采用超选择TACE联合PVC术治疗,TACE组单纯采用超选择性TACE术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TACE+PVC组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2.8%、43.1%、3.4%,高于TACE组的44.4%、16.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CE联合PVC泵置入术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有效.

    作者:朱伟;李小静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心内科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创建中临床工作的实践体会

    优质护理服务是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进一步规范临床护理工作,切实加强基础护理,提高护理质量,保证医疗安全,其目的是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1].优质护理示范病房的创建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使医院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张昌凤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6例病毒性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8例.2组均给予常规处理,治疗组加用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加用利巴韦林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高于对照组的86.2%;发热、咳嗽、肺部啰音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效果显著,可促进患儿早期康复.

    作者:曾召海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解毒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

    根据<卫生统计年鉴>2004年城市及农村居民病伤死亡原因资料,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位于死因顺位的第5位,成为威胁人身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而及时、合理地应用解毒药物在中毒事件处理和患者急救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何栋;田葱;毋晶晶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输血治疗中的护理缺陷及防范

    输血是临床治疗及急救的重要方法之一,而安全输血是患者输血治疗良好效果的保证.如何做好安全的输血工作,护理人员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现将我科近年来输血过程中所出现的护理问题及防范措施总结如下.

    作者:葛欣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