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我院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调查分析

赵丽艳;李双;崔占杰

关键词:医务人员, 手卫生, 依从性
摘要:为追踪检查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执行情况,我院感染管理科进行了一次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调查工作,以便针对手卫生依从性薄弱环节进行干预,从而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胆道外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胆道外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600例胆道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0例.观察组将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融入胆道外科围手术期护理中,对照组仅采用常规胆道外科围手术期护理方案.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首次排便时间短于对照组,平均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融入胆道外科围手术期护理中,能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其经济负担,促进其术口康复,提高手术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刘健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压疮的预防及护理体会

    压疮是指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引起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压疮作为临床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不仅增加了患者痛苦,而且明显延长了其住院时间,加重了其经济负担[1].压疮的高危人群为:昏迷瘫痪者、老年人、肥胖、身体瘦弱者;水肿、疼痛患者;石膏固定、大小便失禁患者;发热、使用镇静剂、长期卧床的偏瘫、截瘫患者等[2].

    作者:贺亚萍;晋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CT强化扫描的护理干预

    CT在临床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在CT诊断中强化扫描不可或缺,在定性诊断、鉴别诊断、判断肿瘤血供情况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科2011年6月~2012年6月对576例行CT强化扫描的患者进行了护理干预,现报告如下.

    作者:康泰静;温绍平;康泰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门诊处方点评的临床意义

    为规范处方管理、加强药学服务、促进合理用药,卫生部颁布了<处方管理办法>和<医疗机构处方点评管理规范>等文件,规定医疗机构应建立处方点评机构,对处方实施监测,采取干预措施.因此,我院成立了处方点评小组,对门诊处方进行不合理用药评价项目的点评、统计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现将我院2011年1~6月在门诊处方抽样点评中所发现的不合理用药现象作一汇总分析,以期提高门诊处方质量和合理用药水平,更好地推进门诊药学服务.

    作者:刘立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国产与进口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对照研究

    目的 比较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使用国产和进口氯吡格雷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A组(国产氯吡格雷)和B组(进口氯吡格雷),均于入院后即刻口服负荷量300mg,之后75mg/d.2组病例均给予冠心病常规保守治疗,用药30d观察发病后30d内的终点事件(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急性冠脉综合征再入院),同时监测血小板变化(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聚集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2组在终点事件发生率、血小板变化及不良反应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国产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与进口氯吡格雷相比同样安全有效.

    作者:武永胜;程连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血液透析中低分子肝素分段应用的护理体会

    血液透析过程中,合理地使用抗凝剂是保证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透析质量的关键之一.普通肝素是血液透析时常用的抗凝剂,但其抗凝作用会增加出血的危险性.与普通肝素相比,低分子肝素主要作用是抑制因子Ⅹa,对凝血酶作用弱,半衰期长,抗凝作用强,对血小板、凝血酶时间影响小,故具有较强的抗凝作用而不增加出血倾向.临床上常用于血液透析的抗凝,其疗效优于普通肝素,且使用方便.

    作者:周育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消化性溃疡临床路径实施分析

    为了降低医疗费用,提高医疗质量,增加疾病治疗效果,我国自2009年开始采用西方国家的先进经验,即实施临床路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医疗费用、临床护理工作,并即刻进行省部级医院和少数基层二级甲等医院的试点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随着临床路径模式的深入发展,逐渐普及县级二级甲等综合医院或中医院,为了更好更快地把临床路径管理模式落实到所有患者,我国首先制定了22个专业112个病种的临床路径.笔者现以消化性溃疡为例,对基层医院实施临床路径中遇到的问题做一分析,以便今后更好地按临床路径进行操作管理.

    作者:柳艳博;武京学;马金娥;景德莲;郭伟;郝晶晶;秦霄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解毒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

    根据<卫生统计年鉴>2004年城市及农村居民病伤死亡原因资料,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位于死因顺位的第5位,成为威胁人身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而及时、合理地应用解毒药物在中毒事件处理和患者急救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何栋;田葱;毋晶晶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精细化管理理念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精细化管理是指按照精确、细致、深入的要求明确职责分工,柔化业务流程网上岗位管理体系,加强协调配合,避免大而化之的粗放式管理,抓住科室护理管理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抓紧、抓细、抓实,不断提高护士长的管理效能.我科根据科室特点汲取经济化管理的精髓,结合具体情况制定了相应的标准化考核内容,每人每天对自己的工作情况进行自评,护士长每天对护士考核2次,总护士长不定期进行巡查,每天按照得分排名,评选出优秀员工、合格员工、试用员工,每月根据个人得分计算报酬.

    作者:李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腰硬联合麻醉两点法在子宫全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手术前实施腰硬联合麻醉两点法在子宫全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2例接受子宫全切除术的患者分为一点组和两点组各41例.一点组在手术前采用一点法腰硬联合麻醉技术进行麻醉;两点组在手术前采用两点法腰硬联合麻醉技术进行麻醉,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两点组麻醉总有效率为95.1%,高于一点组的78.0%;且麻醉前、后血压和心率的变化幅度低于一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两点法腰硬联合麻醉技术对接受子宫全切除术治疗的患者在手术前实施麻醉效果显著.

    作者:易亚金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小儿腹泻的护理体会

    小儿腹泻,是由多病原、多条件引起的小儿消化道疾病,临床表现为患儿大便次数增多、性状改变.本病常见于<2岁的患儿,好发于夏、秋季节,不同季节发生的腹泻临床表现有所不同.本病可发展至病程<2周的急性腹泻、病程在2周~2个月的迁延性腹泻、病程>2个月的慢性腹泻,又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腹泻.

    作者:吴新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妇复春胶囊联合阴道局部雌激素治疗围绝经期泌尿生殖道综合征疗效观察

    围绝经期由于卵巢功能逐渐衰退和消失,雌激素水平低落;泌尿生殖道由于缺乏雌激素引起泌尿生殖道功能失调,引起一系列临床症候群,是绝经后妇女,尤其是老年妇女常见的一种病症,其严重影响了老年妇女的生活质量.本病主要表现为泌尿生殖道萎缩症状,出现阴道干燥、性交困难以及反复发生的阴道炎,排尿困难、尿急和反复发生的尿路感染,尿道萎缩、黏膜变薄、括约肌松弛,常伴有张力性尿失禁.近2年,我院采用妇复春胶囊口服联合阴道局部雌激素治疗此类患者,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春芳;辛丽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头孢类药物联合阿奇霉素用于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观察头孢类药物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8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阿奇霉素组59例和联合组69例.阿奇霉素组仅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联合组在阿奇霉素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头孢他啶钠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4.20%,高于阿奇霉素组的79.66%;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0%,低于阿奇霉素组的15.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孢类药物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明弟;钟鹏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依托咪酯-异丙酚混合液在麻醉诱导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通过比较依托咪酯、异丙酚和依托咪酯-异丙酚混合液对注射痛、肌震颤和循环动力学改变的影响,探讨依托咪酯-异丙酚混合液在麻醉诱导中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将120例患者根据诱导期用药随机分为依托咪酯组(E组)、异丙酚组(P组)和依托咪酯-异丙酚混合液组(E-P组)各40例.所有药物均采用注射泵以200ml/min的速度泵注,直至患者意识消失.记录每分钟血压和心率的变化,记录意识消失的时间,以分级法记录患者注射痛和肌震颤的发生率以及麻醉诱导所使用的药物总量.结果 P组用药剂量明显高于E组和E-P组,且意识消失时间快于E组和E-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组注射痛发生率高,E组次之,E-P组无注射痛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组、E-P组均未观察到肌震颤,但E组观察到明显的肌震颤,评分分布为0级8例(20.0%)、1级17例(42.5%)、2级4例(10.0%)、3级11例(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其他2组相比,E-P组血流动力学[收缩压(SBP)、平均动脉压(MBP)、心率(HR)]变化小,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 与单用依托咪酯和异丙酚相比,依托咪酯-异丙酚1:1混合液可消除注射痛和肌震颤,并维持良好的循环稳定性,是诱导期值得推荐的一种组合药物.

    作者:赵朝华;唐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临床医学检验中质量控制提高的影响因素及措施

    医学检验在现代医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临床医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医院检验科一般依靠先进的仪器设备结合熟练的检验技术,对患者的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等标本进行化验分析.化验检查的结果将成为临床医师诊断的客观依据,在一些疾病的诊治中具有决定性作用.为了保证医疗质量,减少误诊,必须提高检验质量,对分析的标本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防止在标本采集、化验过程中造成污染,而影响检查结果,不能真实客观地反应患者的病情[1].笔者根据多年工作的经验,针对提高临床医学检验中的质量控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如下.

    作者:王翠兰;黄玉双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脑室镜下第三脑室造瘘治疗非交通型脑积水患者12例护理体会

    虽然脑积水的治疗在现代神经外科手术中仍是一大挑战,但随着神经内镜技术与神经影像学的发展,使得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造瘘治疗非交通型脑积水越来越普遍,已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微侵袭技术.非交通型脑积水是指因脑积液循环通道阻塞而引起的脑室系统不能充分与蛛网膜下隙相通,脑脊液过多的潴留于脑室系统而造成颅内高压,并产生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等一系列相关临床表现[1].2011年1月-2012年4月我科采用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造瘘术治疗非交通型脑积水患者12例,并经过精心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刘良子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产科护理记录存在的问题分析及防范措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10条规定:患者有权复印病历资料中属于护理记录书写的病历资料,如体温单、医嘱单、手术麻醉记录单、护理记录单等.这些资料记载了患者治疗、护理的全过程.一旦发生医疗纠纷,医院必须举证责任倒置.产科作为医疗纠纷高发科室,应对护理记录的要求更细、更严格.现抽查2010年7月-2011年6月我院产科2400例顺产和剖宫产病历,对护理记录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淑丽;陈惠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干细胞移植联合电子生物反馈疗法治疗脊髓损伤患者1例的护理

    2011年8月,我科对收治的1例外伤性脊髓损伤患者实施了脐血干细胞移植,并配合电子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在整个过程中,护理人员进行了积极配合,并对其制定了专门的护理计划与护理常规,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相格;张娅菊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市级三甲医院急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探讨

    急诊医师是急诊工作的核心,其素质直接影响到急诊医疗的质量.素质的含义甚广,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既要具有扎实、精湛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又要具有广博、良好的人文科学修养,同时还要有健康、稳定的心理素质.目前,急诊医学尚未建立完整的理论和专业培养体系.基于此,本院参考国内、外新文献并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和本院的条件,因地制宜创建了特色的培训方式,笔者现将其分为二大部分并总结如下.

    作者:焦清海;王中平;张文忠;朱琳;王健;李和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肠道动力学在功能性便秘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功能性便秘(FC)是一种由非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功能性肠病,以排便次数减少,排便困难,排便不尽感,粪便干结、坚硬为主要症状.便秘既可影响患者肠道营养的吸收,继而出现腹痛、腹胀、头晕、烦躁、易怒、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排便困难、坠胀难忍等症状,又是诱发或加重肠癌、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严重影响患者的情绪和生活质量.近年来,肠道动力学异常与FC的发病关系受到医学界的重视,并逐渐成为FC发病机制研究的热点.本文对目前FC的肠道动力学研究进展作如下综述.

    作者:李涛;辛学知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