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长英;梁婉芬;杨庆瑜;丘秀丽
目的 探讨静脉滴注不同浓度缩宫素对催产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足月妊娠临产,活跃期宫缩乏力100例孕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0.5U%浓度的缩宫素静脉滴注催产;对照组给予1U%浓度的缩宫素静脉滴注催产观察.结果 催产效果、分娩方式、产后出血、会阴裂伤、新生儿窒息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严密观察并酌情增减滴速,皆能催产成功,且对母儿健康无影响,尤其是缩宫素的浓度0.5U%应列为首选,因其不仅催产有效,而且较1U%浓度更为安全.
作者:王晓芳;杨奕娜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动态血糖监测下超短效与短效胰岛素经胰岛素泵皮下输注治疗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将2型糖尿病患者40例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20例,A组经胰岛素泵皮下输入超短效胰岛素治疗2周.B组经胰岛素泵皮下输入短效胰岛素治疗2周.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佩带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3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午餐后2h血糖及睡前血糖、达标时间与胰岛素用量,血糖均值、血糖值标准差、血糖≥10.0mmol/L时间百分比,血糖≤3.9 mmol/L时间百分.结果 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FPG、午餐后2h血糖及睡前血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达标时间及胰岛素用量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 周后,A组及B组治疗后的血糖均值、血糖标准差及血糖≥10.0mmol/L时间百分比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及B组治疗后血糖≤3.9 mmol/L时间百分比较治疗前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血糖均值、血糖标准差、血糖≤3.9mmol/L时间百分比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血糖≥10.0mmol/L时间百分比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短效胰岛素比短效胰岛素降糖效果更好、更稳,低血糖发生时间更少.采用CGMS观察疗效较指血血糖监测更准确.
作者:祁贯成;史宝强;王娟;李洪波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发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9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发出血患者.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6氨基乙酸及止血芳酸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第一周输血500ml左右,每天一次静脉滴注甲氰咪派1.2g.治疗组患者每天2次静脉注射奥美拉唑,剂量为40mg/次.经3d治疗,改为每天2次单独口服奥美拉唑,剂量为20mg/次,口服治疗1周.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20例,有效18例,无效2例;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26例,无效6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美拉唑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发出血具有疗效好、起效快和安全性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家元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 将13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依那普利治疗.结果 治疗4、8周后,观察组肌酐、尿素氮、尿酸、24h小尿蛋白定量和24h微球蛋白排泄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应用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可有效提高治疗效率,改善预后,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李霄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舒芬太尼在小儿全麻诱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60例全麻患儿分别使用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全麻诱导进行观察.结果 全麻诱导后舒芬太尼组的收缩压(SBP)、心率(HR)、舒张压(DBP)及心率收缩压乘积(RPP)与诱导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芬太尼组诱导后SBP、HR、DBP、SpO2和RPP与诱导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舒芬太尼适用于心血管手术麻醉.
作者:张贵权;高秀敏 刊期: 2013年第03期
氯氮平疗效明确,应用范围广,但流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明显影响其临床应用.故减少其流涎的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氯氮平流涎不良反应的发生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可能与氯氮平M1受体的部分激动有关,可能是一种过敏反应,也可能与机体免疫调节有关.因机制不明确,治疗流涎的方式多种多样,现对常用的方法可能的机制及临床应用情况进行综述.
作者:阮召锐;陈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习惯性流产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5月-2012年5月我院诊治的33例习惯性流产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7例)与对照组(16例).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方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痊愈12例,有效4例,无效1例;对照组痊愈8例,有效3例,无效5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习惯性流产疾病的治疗,临床上采用中西医结合进行治疗的效果较为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罗庚秋 刊期: 2013年第03期
尿潴留是肛肠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指患者在术后由于各种原因出现了排尿不畅或不能自行排尿的情况,尿液滞留在膀胱里,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及时有效的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痛苦.
作者:何志飞;柳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痰液培养及细菌药敏检测结果.方法 采用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2007年12月-2011年12月入住我院的COPD患者120例,培养痰细菌并进行分离,然后对分离出来的细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120患者中83例痰细菌培养呈阳性,阳性率为69.2%;一共检出细菌136株,革兰氏阴性杆菌为96株(占70.6%);≥2种细菌混合感染为31例(占22.8%).药敏试验检测发现妥布霉素、头孢曲松、万古霉素以及头孢他啶等为主要药敏抗生素.结论 COPD下呼吸道多种细菌混合感染为多见,而且其耐药性非常严重.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该首先对其进行药敏性检查,合理地使用抗生素,以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作者:张伶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莫沙必利与坦洛新联合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方法 选取40例2型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给予莫沙必利与坦洛新联合治疗4周,比较治疗前后B超膀胱残尿量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B超测定的残尿量(52±6)ml较治疗前的(190±21)ml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77,P<0.05)).结论 莫沙必利、坦洛新联合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可以明显改善尿潴留,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冬梅;任平香;田逸先;王久敏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对比观察氯沙坦与福辛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我社区2009年8月-2011年8月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9例,分成两组,治疗组45例,给予氯沙坦药物治疗;对照组34例,给予福辛普利药物治疗.观察两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控制情况,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随访9~13个月,治疗组患者舒张压68~75mmHg,收缩压105~127mmHg,心率71~79次/min;显效32例,有效12例,无效1例;出现头晕1例,疲劳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对照组患者舒张压81~94 mmHg,收缩压134~151 mmHg,心率77~86次/min;显效16例,有效11例,无效7例;出现恶心2例,头晕1例,疲劳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8%.两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控制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血压、心率控制情况较好,有效率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国祥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脑卒中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及治疗.方法 我科自2004年1月-2011年12月共收治脑卒中偏瘫患者380例,其中并发下肢静脉栓塞患者22例.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治疗与护理效果.结果 本组患者22例经治疗和护理,痊愈17例,显效2例,有效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0.1%.结论 早期积极诊断、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加强护理能够提高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效果,并能够预防致命性肺栓塞.
作者:农红群 刊期: 2013年第03期
心肌梗死的治疗可采用静脉溶栓及冠脉介入.但在我国很多没有PTCA条件的基层医院,静脉溶栓治疗心肌梗死仍是心肌再灌注首选的治疗手段.静脉溶栓治疗心肌梗死常见并发症为出血,所以临床上常将治疗心肌梗死的溶栓年龄限制在70岁以下,致使很多高龄的心肌梗死患者失去心肌再灌注机会.本研究旨在探讨高龄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的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钟琳玲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淋巴瘘的发生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 选取15例胃癌术后腹腔淋巴瘘患者,进行原因分析及治疗.结果 15例经非手术治疗治愈,短5d,长33d.结论 胃癌术后腹腔淋巴瘘经禁食、全胃肠外营养、生长抑素等保守治疗后能治愈,勿急于手术.
作者:邱卫明;罗来斌;车河龙;汪泓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我院口服降糖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2007-2009年医院口服降糖药物的品种、规格、使用量、用药频度(DDDS)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阿卡波糖片销售金额连续3年排首位,销售金额排序与DDDs排序比值为1,同步性很好;格列吡嗪片、格列喹酮片DDDs波动不大,使用是较稳定;伏格列波糖分散片、瑞格列奈片销售金额逐年上升.结论 口服降糖药用药频次、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临床医师和药师根据药品的适应证、作用特点、安全性、价格因素等为患者合理选用药品,降糖药物使用基本合理.
作者:石业队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我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为进一步制定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1年6月-2012年1月随机抽查188例手术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并评价其合理性.结果 188例预防使用抗菌药184例,使用率97.87%,术前0.5~2.0h用药者140 例,术前>2h用药者11例,术后用药者33例;手术预防用药短1 d,长16 d,其中用药时间<24h 75例,<48h 37例,>72h 72例;单一用药163例,占86.7%,二联用药20例,占10.64%,三联用药1例,占0.53%.结论 I类切口手术应严格掌握用药指征,药物选择及用药时间.
作者:廖应琼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局麻下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7月-2012年6月我院使用局麻下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66例,设为观察组.另选取60例既往腹股沟疝患者,设为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局麻下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长、疼痛强度、并发症发病率及术后恢复时间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和疾病复发率均无明显差异.结论 局麻下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一种有效的腹股沟疝治疗方式,且较传统疗法具有多项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秦天息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左布比卡因在腰-硬联合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进行下肢手术的7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7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其中观察组采用左旋布比卡因;对照组采用布比卡因.统计并对比两组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均取得了满意的麻醉效果;对照组在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及大运动阻滞时间上明显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运动阻滞恢复时间上两组无明显差异,且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左旋布比卡因在进行腰-硬联合麻醉时相较布比卡因有更好的麻醉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慎波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药学监护在糖尿病防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纳入78例药学监护病例,通过建立药师与患者直接双向联系的方式,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药学监护,6个月后观察患者的用药及疗效情况.结果 根据监护记录情况进行比较,78例患者监护前按时用药比率和依从性均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我院收费处的导出结果显示,患者的用药品种、日均药费由监护前的3.1种、10.72元,分别降至8.16元、1.8种,血糖由监护前的11.6mmol/L降至8.2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糖尿病防治中进行药学监护,对于减轻患者的经济压力,合理用药大有裨益.
作者:张晓玲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2000年全球糖尿病患者约为1.5亿,我国约3000万,预计2025年全球糖尿病患者将达3亿.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善,糖尿病患病率在逐年增加.为了了解赤松镇社区妇女糖尿病流行特点,2010年我们组织开展了流行病学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庆群 刊期: 201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