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春霞
耐药菌肺结核患者的增加已成为结核病疫情增高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肺结核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为减少耐药菌肺结核患者的产生,达到控制结核病疫情的目的,我们对14例复治肺结核病获得性耐药病例的耐药原因进行调查分析,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收集凉州区疾控中心结防所门诊2002-2003年项目登记痰培养阳性,因结核病用抗结核药物治疗≥1月、药物敏感性试验及菌型初步鉴定的的肺结核14例临床资料,男8例,女6例.
作者:陈秀玲;陈有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该院2011年门诊西药处方不合理情况.方法 选取2010年12月-2011年12月门诊西药处方7685张,由调查小组对这些处方中的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调查、总结.结果 7685张处方中,合格处方共7469张(97.19%),不合格处方216张(2.81%);在不合格处方中,其中书写不规范145张(67.13%),不合理用药71张(32.87%).结论 目前该院临床西药处方中依存在不合理用药的情况,本院应该继续加大西药处方的监管力度,加强对临床医师的西药药理知识的培训力度,进一步提高本院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钟小民;梁文慧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孕前、孕期肥胖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孕前、孕期肥胖孕妇20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正常孕妇20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2组孕妇分娩结局差异.结果 观察组产程异常、剖宫产、产后出血、切口感染、巨大胎儿、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前、孕期肥胖可导致不良妊娠结局,孕期干预可降低剖宫产率等妊娠不良结局的发生.
作者:张爱群;孙富国;逯彩虹;王海波;李秀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是造成孕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失血是导致并发症发生的主要原因,也是导致孕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但引起产妇出现休克的原因比较多,产妇出现休克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出血量大,还与产妇的出血速度有关[1].产妇一般是在快速、大量的情况下才会出现休克的情况.到目前为止我国处理妇产科失血性休克的临床实践经验已经具有丰富的经验,但在妇产科失血性休克的抢救护理的研究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根据以上情况,我院对于妇产科失血性休克的抢救护理体会进行探讨,具体报道如下.
作者:李燕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ADR)情况.方法 按照上市时间将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罗红霉素等划分为新品种,红霉素、螺旋霉素、麦迪霉素等划分为老品种,比较新、老品种ADR表现类型及其构成比.结果 新品种抗生素ADR种类少,例数少,但其肝损害所占比例较大;老品种抗生素ADR种类及患者例数较多,其中以胃肠道反应为主.结论 新品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具有ADR少的优势,但要注意其肝毒性.
作者:梁瑞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帕瑞昔布钠对肿瘤外科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肿瘤外科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手术结束前20min治疗组给予帕瑞昔布钠40mg静脉注射,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5ml静脉滴注,比较2组术后芬太尼用量、自控镇痛次数和静息、运动时疼痛评分.结果 治疗组术后芬太尼用量,以及术后12、24h自控镇痛次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12、24h静息疼痛评分、运动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肿瘤外科手术患者采用帕瑞昔布进行镇痛,可减少术后芬太尼用量和自控镇痛次数,术后疼痛评分降低,镇痛效果显著.
作者:骆华连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对左氧氟沙星片在耐多药肺结核治疗中发生的不良反应及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应用左氧氟沙星治疗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37例,分析其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及其相关因素.结果 不良反应主要累及消化系统、皮肤、血液系统、心血管以及神经系统等,不良反应发生率随药物剂量的增大、用药时间的延长、患者年龄的增大、联合用药的增多而上升.结论 左氧氟沙星在耐多药肺结核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同多种因素有关,临床用药应给予关注.
作者:王学泓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高压氧治疗脑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 利用新生大鼠缺血缺氧性脑损伤(HIBD)动物模型,观察HIBD后不同时间点环氧化酶-2(COX-2)的表达变化,以及高压氧(HBO)干预后其表达变化.结果 HIBD组各时间点COX-2阳性细胞表达与假手术组相比均增加,HIBD+HBO60组和HIBD+HBO90组COX-2阳性细胞表达与HIBD组各对应时间点相比均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IBD+HBO60组与HIBD+HBO90组各对应时间点相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压氧可能通过减少COX-2的表达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霍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双氯芬酸钠栓用于妇产科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将妇产科手术患者10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0例,于术后麻醉作用消失后,治疗组给予双氯芬酸钠栓肛门塞入,对照组给予盐酸哌替啶针剂,比较2组患者术后镇痛情况.结果 治疗组术后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氯芬酸钠栓用于术后镇痛效果满意,且价廉、方便,未发现不良反应,更适合经济困难者.
作者:苟立琼 刊期: 2013年第05期
近年来,我院坚持开展临床药学工作,临床药师走入临床,协助医师制定药物治疗方案.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是医院药学工作模式的转变,也是医院药师职责的转变.在开展临床药学服务的过程中,笔者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合理地应用抗菌药物,并取得了一些经验,现将参与制定的心脏术后并发呼吸道感染患者治疗方案的3个典型病例介绍如下.
作者:李健哲;梁秀群;唐云峡 刊期: 2013年第05期
随着心血管介入技术的不断成熟,青年人心血管疾病检出率越来越高,尤其是冠状动脉硬化检出率不断增加,加之青年人对冠状动脉硬化重视程度低,易被忽视,导致就诊时间延长,造成误诊或漏诊.复习国内文献报道的青年(年龄18~45岁)冠状动脉造影者200例,结合我科近3年病例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王燕舞;李雅玲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对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前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探讨,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选择Ⅰ类切口手术患者200例,按照专项治理前后分组,治理前100例为A组,治理后100例为B组,比较2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B组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频次及使用强度均低于A组.B组术前用药时机合理率、药物选择合理率及预防用药时间(≤24h)构成比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菌药物专项治理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对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仍然存在很多不合理现象,需加强管理.
作者:龙世琼 刊期: 2013年第05期
面瘫是以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又称口眼斜.本症多由风邪入中面部,痰浊阻滞经络所致,为中风的主要症状之一,可按中风辨证治疗.多由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邪乘虚入中面部经络,导致气血痹阻,面部经络功能失调,肌肉失于约束[1].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门诊及住院面瘫患者35例,男18例,女17例;年龄19~70岁,中位年龄44.5岁;病程3~30d.
作者:朱亮亮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甲状腺病变发病率近年来呈升高趋势,体检时甲状腺肿瘤的比率亦不再少数.目前临床对于甲状腺结节的治疗仍以手术为主,传统的甲状腺手术往往切口较大,术后颈部遗留明显的手术瘢痕,对于发病率较高的女性人群尤其是年轻女性,无疑会影响美观.近年来微创观念逐步引入甲状腺手术中,选取内镜美容手术的长处,在颈部小切口的基础上辅助内镜进行操作,大大减少了手术创伤,但对内镜的依赖不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我院参考相关文献,选择发病较高的甲状腺良性结节病例67例,不借助内镜,实施颈部低位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取得了满意的结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武建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中药离子导入辅助治疗小儿腹泻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48例小儿腹泻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常规给予补液、抗感染、调节肠道菌群及对症处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中药穴位贴敷、离子导入辅助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穴位离子导入辅助治疗小儿腹泻病,起效快、药效强,疗程短、方便患儿,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树刚;王红艳;马翔;国献素;冯永格;葛林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笔者对乳腺肿块患者85例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后经手术病理检查,探讨超声诊断准确率.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2008-2012年在本院治疗的乳腺肿块患者85例,均为女性,年龄19~64岁,均行高频彩超检查.所有病例均于超声检查后手术治疗并行病理细胞学检查.1.2 方法美国GE公司LOGIQ-P5彩色超声诊断仪,高频探头.患者均取仰卧位,以乳头为中心,按顺序从1~12点呈放射状多切面扫查乳腺.观察乳腺及肿块的血流情况、阻力指数、血流速度等,后常规扫查双侧腋窝淋巴结.
作者:陶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该院2011年临床分离多的几种细菌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分析细菌耐药与抗菌药物使用的关联性.方法 对2011年我院微生物室对临床标本(血、脓、粪及尿)培养,共检出细菌4865份,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及药敏试验对其进行分析;对比2011年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前6位的细菌为: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结论 该院培养出部分细菌耐药性较高,临床使用抗菌药物时应该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作者:刘香莲;许沧海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芪苈强心胶囊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CHF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螺内酯片、地高辛片、马来酸依那普利片,以及饮食、运动锻炼等一般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芪苈强心胶囊.观察2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I)、每分钟心排血量(CO)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情况均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结论 芪苈强心胶囊联合西药治疗CHF,能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功能,提高疗效.
作者:丁善勇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痰热清注射液辅治小儿急性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96例急性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96例.对照组单纯予以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高于对照组的85.4%,且发热、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辅治小儿急性支气管肺炎疗效显著.
作者:杨三平;江莉;李渊 刊期: 2013年第05期
脑梗死是指由于脑组织内动脉血流灌注不足或突然血流完全中断,造成供血区一定时间和一定范围内脑组织缺血、缺氧引起的脑组织坏死和软化[1].按其不同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上分为: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腔隙性脑梗死.由于脑梗死起病急、病程长、恢复慢、致残率高,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细心护理,对维持患者的生命,降低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有着重要意义.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洪锦玲 刊期: 201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