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芳萍
目的 观察中心静脉导管留置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疗效.方法 56例自发性气胸患者均采用了经皮穿刺胸腔留置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结果 本组56例中心静脉导管置管一次成功.48例引流顺利,4d内拔管;8例加用负压吸引引流,7例6d内拔管;无一例发生并发症;其中1例转外科治疗.结论 中心静脉导管留置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气胸简单易行、出血少、创伤小、治疗彻底、疗效好且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治;庞春芬 刊期: 2013年第06期
随着我国医疗模式不断改革与完善,社区医疗已经成为人们常见病、慢性疾病的保健、治疗的主要医疗场所,社区护理工作的提高与完善也显得尤为重要.笔者总结了一些糖尿病社区护理工作经验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为同行提供参考.
作者:夏国芝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本研究浅述小儿发热的护理体会,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院儿科门诊200例发热患儿.其中男120例,女80例;年龄0.1~12岁,平均4.5岁;病程0.5~10d.均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喷嚏、流涕、鼻塞、面色及全身皮肤潮红、精神差,有的患儿还伴有胃肠道症状.临床表现:发热热度高低不一,热型不规则,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或咽部不适等上呼吸道症状,烦躁、流涕,也有喷嚏、不同程度的头痛、面部及全身皮肤潮红、精神正常或萎靡.
作者:郭晶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UF-5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测定尿液中红细胞的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样本分别用UF-50和显微镜检测尿中红细胞.结果 UF-50测定红细胞阳性率(12.5%)高于镜检(9.1%),二者符合率为72%.结论 结晶、霉菌、滴虫、脂肪滴、精子及大量细菌导致UF-50检测红细胞时出现假阳性,应显微镜复检.
作者:董青兰;张国伟;张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防治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择670例单胎头位孕妇,排除高危妊娠,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在胎肩娩出后于产妇直肠内放置米索前列醇片600μg,肌注缩宫素针20U;对照组于胎肩娩出后肌注缩宫素针20U,观察两组产后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产后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能降低产后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
作者:梁龙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妇科门诊输液门诊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6-12月在我院门诊妇科输液患者3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7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在输液前、输液结束后测量两组的满意度及心率、血压值.结果 观察组满意109例,较满意48例,一般15例,不满意7例;对照组满意54例,较满意42例,一般68例,不满意15例.两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能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岳德秀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腹腔镜胆囊摘除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2年7月186例行腹腔镜胆囊摘除术患者的出院病历,对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合理性评价.结果 全部手术患者均使用抗菌药物,单一用药占95.2%,二联用药占4.8%,其中头孢菌素类应用率高(91.4%),主要表现为预防用药时机不当、预防疗程过长、药物选择不当.结论 我院腹腔镜胆囊摘除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存在不合理现象,须加强对医师的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知识培训和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
作者:刘勇;马大卫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7月-2012年7月收治的6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治疗,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本组62例行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治疗患者,手术时间为(51.6±7.6)min,术中出血量为(219.6±23.8)ml,住院时间为(10.6±1.5)d.所有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其中2例患者发生出血,1例患者发生尿失禁,1例患者发生膀胱痉挛,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5%,经对症处理后痊愈出院.结论 采用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临床疗效确切,手术适应证广,且操作简便,适合基层医院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张征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选取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在常规西医疗法的基础上,静脉滴注40ml的复方丹参注射液与250ml的0.9%氯化钠溶液稀释过后的注射液,注射1次/d.观察组在与对照组相同治疗方法 的基础上,静脉滴注250ml的0.9%氯化钠溶液与40ml的醒脑静注射液稀释过后的注射液,1次/d.结果 观察组有效2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有效18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6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较好.
作者:黎凯斌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中老年人的是常见病和多发病,随年龄增长而患病率增高.本研究对16例经休息、限盐摄入、吸氧、利尿、抗感染及改善通气及应用血管扩张剂等治疗无效的患者,使用卡托普利联合冠心宁注射液进行治疗,疗效满意.
作者:杨剑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恶心呕吐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我科2011年5月-2012年5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并发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患者20例.回顾性分析其原因并对护理对策进行总结.结果 做好术前心理护理、特殊的饮食指导、合理术前用药,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促进肠蠕动恢复、加强舒适护理、合理用药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恶心、呕吐发生有效减少.结论 针对引起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恶心呕吐的相关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减少患者不适,促进康复.
作者:尹小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输尿管镜下钬激光术治疗原发性输尿管息肉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80例原发性输尿管息肉患者,分为钬激光组和电切组,每组各40例.钬激光组采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切除息肉治疗;电切组采用输尿管镜下电切术治疗.比较两组一次性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手术清除率、住院时间、并发症情况.结果 钬激光组与电切术组一次手术成功率、输尿管息肉清除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并发症发生病例.结论 输尿管镜下钬激光术可作为原发性输尿管息肉治疗的首选方法,具有恢复快、创伤小、安全好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频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80例喂养不耐受早产儿作为观察组;70例早产儿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胎龄、出生体质量、围产因素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胎龄与出生体质量均少于对照组;宫内窘迫、窒息、宫内感染及呼吸机使用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与胎龄、出生体质量及围产相关因素有关.
作者:马彩嫔 刊期: 2013年第06期
自控法硬膜外持续镇痛在临床实践中,效果良好,并且可以有效避免术后并发症,在我院实践中没有发现患者有血氧、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不稳的情况发生,没有出现麻醉中毒、硬膜外血肿等症状,得到了术者及其家属的一致好评和社会的广泛褒扬.硬膜外自控镇痛技术以个体性强和作用及时准确等优点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未来也将会成为硬膜外镇痛法的发展主导趋势[1].本研究对两种置管方法的麻醉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正芬;贾海滨;何丽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小儿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小儿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为全身皮肤斑丘疹、口腔黏膜斑、眼结合膜炎、咳嗽、流涕及发热.一般小儿0.5~6岁发病率高.我科2010年1月-2012年1月共收治小儿麻疹患儿200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曾水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加味失笑散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效果.方法 将95例孕8~12周要求药物流产的健康妇女根据药物流产成功率及药物流产后B超情况进行分组.药物流产后B超宫内未见残留物为对照组;有少量、中量残留物为治疗组;有多量残留物及药物流产失败为清宫组.对治疗组流产后加服加味失笑散,与对照组、清宫组比较、观察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量及时间.结果 治疗组加用加味失笑散后阴道出血时间及出血量与清宫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出血时间平均缩短5d,出血量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味失笑散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田晓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新生儿窒息的相关病因,寻找相关预防措施,早期干预,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1月-2011年11月我院儿科收治的118例新生儿窒息的临床资料.结果 新生儿窒息发生的相关原因有:产力原因、羊水胎粪污染、脐带及胎盘异常、胎膜早破、胎位异常、妊娠合并症、过期妊娠、早产儿、双胎儿及小于胎龄儿等原因.结论 加强围生期保健,加强自我监护意识,加强高危妊娠前和产时的监护,分析可能发生新生儿窒息的相关原因,预防早产,采取综合监测指标提高产科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和接产专业技术,适时正确选择分娩方式是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和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曹龙翊;陈小森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不同治疗方法 对于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09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患者30例.对其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治疗.A组(10例)给予其甲氨蝶呤进行全身应用;B组(10例)给予刮宫术;C组(10例)给予子宫动脉栓塞联合局部应用甲氨蝶呤与刮宫术.对比三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住院时间、功能恢复时间、宫内包块消失时间等.结果 3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功能恢复时间、宫内包块消失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取子宫动脉栓塞联合甲氨蝶呤与刮宫术进行治疗的C组患者其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其他两组患者.结论 子宫动脉栓塞联合甲氨蝶呤局部应用与刮宫术对于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具有较高的治疗价值,且安全性高,因此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
作者:程建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PTCD)后植入胆管金属支架姑息性治疗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40例失去根治性手术机会的65岁以上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先行超声引导下PTCD,再在DSA下经PTCD窦道植入胆管金属支架,将外引流转变为内引流,回顾其支架通畅、胆红素下降、并发症发生等情况.结果 40例患者术前血清总胆红素为(421.6±145.1)μmol/L,术后1周与1个月血清总胆红素分别下降到(183.6±33.4)μmol/L与(144.2±41.5)μmol/L;碱性磷酸酶与丙氨酸转氨酶下降明显.出现并发症12例.生存3~6个月11例,生存超过12个月29例.结论 PTCD联合胆管金属支架置入是一种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有效方法,尤其对于老年患者具有安全、有效、简便、可重复性等优点.
作者:刘炼炼;刘文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鬼针草又名鬼骨针、婆婆针、鬼钗草、粘身草等,为一年生草本,高50~100m,头状花序,直径5~10m,舌状花,黄色,瘦果条形,花期8~9月,果期9~11月.药材采收在夏秋开花盛期,收割地上部分,鲜用或晒干.鬼针草始载于<本草拾遗>,味苦而无毒,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散疲消肿之功效,临床主要用于治疗痢疾、腹泻、感冒、炎症等.鬼针草属的药材资源非常丰富,全球约有230余种,广泛分布于热带及温带地区,我国有9个种和2个变种,遍布全国各地,极易采集.鬼针草主要含有黄酮类化学成分,聚炔类化学成分,酚酸类化学成分,备醇及其他营类化学成分,各种挥发性化学成分和氨基酸类化学成分及微量元素.现代研究认为,鬼针草具有抑菌及抗炎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对白血病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使心肌收缩再增强的作用,对血压的影响对血脂及血栓的影响作用,抗脂质过氧化作用,保肝作用.鬼针草的临床应用见以下几个方面.
作者:陈川 刊期: 201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