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川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调查,全世界冠心病患者的患者为750多万,发病率大约为10.5%,并且冠心病患者每年呈日趋增加的趋势.本研究主要从抗血小板药物的合理应用、调脂药的合理应用、β受体阻滞剂的合理应用、硝酸酯的合理应用、钙通道阻断剂的合理应用以及代谢类药物的合理应用探讨医院冠心病患者的合理用药,提高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减少患者的痛苦.
作者:王晨耕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孟鲁司特钠片剂口服治疗学龄前儿童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 将2010年1月-2012年6月在本院耳鼻咽喉科门诊治疗的89例变应性鼻炎学龄前儿童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给予糠酸莫米松鼻喷剂常规治疗;实验组(47例)在此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口服.比较两组治疗后鼻部症状好转的差异,并于治疗结束12周后比较两组的复发情况.结果 实验组在急性期鼻部症状控制及中期复发率情况两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口服孟鲁司特钠治疗学龄前儿童变应性鼻炎对急性期鼻部症状控制有一定意义,且能减少中期复发,对其远期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王文彬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子宫内膜癌围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 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0月收治子宫内膜癌患者26例,对其给予手术治疗,给予术前护理、心理护理、术后护理等护理措施,观察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在围术期给予护理措施过后,治愈16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31%.结论 子宫内膜癌围术期给予护理程序,能够促进患者的身体康复,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慧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腰硬联合麻醉具有用药量相对较小并可用于术后镇痛、可控性强、作用完善可靠、起效快等优点.腰硬联合麻醉麻醉效果主要由脊麻提供,硬膜外通路仅用于术后镇痛或当脊麻效果不完善或手术时间延长时.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月采用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孕妇1000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顾红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对比研究临床干预前后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 总结我院2008年以前抗菌药物应用干预前的病例资料140份(设为对照组)以及2008年以后对抗菌药物施行应用干预后的病例资料180份(设为干预组).分别统计各组病例资料中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和细菌感染情况.结果 对照组平均住院天数为(13.22±6.98)d,细菌感染率为2.31%;干预组平均住院天数为(7.25±4.28)d,细菌感染率为0.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临床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实施干预对患者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田茂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布洛芬混悬液在儿科患儿发热性疾病中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 将138例高热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I组和对照II组,每组各46例.全部患儿均给予抗感染等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布洛芬混悬液按5~10ml?kg-1?次-1口服治疗,每1ml含布洛芬20mg;对照Ⅰ组给予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按10~15ml?kg-1?次-1口服治疗,每1ml含对乙酰氨基酚 32mg;对照Ⅱ组给予安痛定按2岁以下,0.5~1ml/次;2~5岁,1~2ml/次;>5岁,2ml/次肌肉注射治疗,观察3组患儿治疗前后体温变化,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4h后体温明显低于其他两组;观察组疗效优于其他两组;3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结论 布洛芬混悬液用于儿科患儿退热,具有退热效果好、作用时间长、不良反应少、服用方便、经济等诸多优点,可作为目前儿科退热的一种首选药物.
作者:旷剑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硝苯地平控释片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 将本院68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4例.在降糖治疗的基础上,两组分别采用缬沙坦和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高血压症状.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的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及血糖情况(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结果 对照组显效13例,有效11例,无效10例;治疗组显效22例,有效9例,无效3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且血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效果较好,可降低血压水平,但对血糖无影响.
作者:陈萤跃 刊期: 2013年第06期
肺结核是患者的全身免疫功能降低,容易合并多重细菌感染的肺部的慢性疾病[1].现在广谱抗生素的应用, 肺部的霉菌感染有增加的趋势,由于肺部的霉菌感染缺乏相对典型的临床表现,被肺结核的临床表现所掩盖,容易造成对肺部的霉菌感染延误治疗和误诊.所以,为提高肺部的霉菌感染早诊断早治疗的水平, 本研究分析我院住院部2010年2月-2012年2月住院治疗的50例肺结核伴发肺部霉菌感染的患者的临床特点,现报道如下.
作者:蓝岚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甲状腺功能亢进(以下简称甲亢)合并肝功能损害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甲亢合并肝功能损害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措施及预后.结果 48例患者均给予保肝治疗,其余低碘饮食及补充维生素及普萘洛尔等治疗,肝功能轻度异常者在保肝治疗的同时使用抗甲状腺药物,每1周复查肝功能1次,治疗4周大部分患者甲功逐渐好转,终恢复正常,同时肝功能逐渐减轻直至恢复正常.对3例肝功能损害严重者在使用保肝治疗后,2例肝功能好转后行131I治疗,1例肝功能各项指标基本正常后,使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结论 甲亢合并肝功能损害可保肝治疗同时尽早应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对重症肝损害患者先明确肝损害原因并保肝治疗,肝功能出现好转后行131I治疗甲亢.
作者:董威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选取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在常规西医疗法的基础上,静脉滴注40ml的复方丹参注射液与250ml的0.9%氯化钠溶液稀释过后的注射液,注射1次/d.观察组在与对照组相同治疗方法 的基础上,静脉滴注250ml的0.9%氯化钠溶液与40ml的醒脑静注射液稀释过后的注射液,1次/d.结果 观察组有效2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有效18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6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较好.
作者:黎凯斌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慢性肾炎的健康教育及护理体会.方法 对慢性肾炎患者实施心理护理、一般护理、病情观察、药物护理及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结果 通过治疗与舒适的全程护理,105例慢性肾炎患者中痊愈79例,明显好转23例,无效的3例,总有效率达到97.14%.结论 有效的护理措施可减轻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治疗的主动性和依从性,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并有效地降低复发率和死亡率.
作者:张百凤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支气管结核女性远多于男性,且女性病程进展迅速,并发症严重,本文探讨如何更有效地治疗女性支气管结核.方法 选择2003年1月-2012年8月我院确诊的女性初发支气管结核126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3例,两组均给与全身抗结核治疗3HRZE/15HR,每周行纤维支气管镜治疗1~2次.治疗组经纤维支气管镜于病灶部位给药异烟肼 0.3g、丁胺卡那霉素0.75g及地塞米松5mg.对照组经纤维支气管镜于病灶部位给药异烟肼 0.3g、丁胺卡那霉素0.75g.结果 治疗组在痰菌阴转率、纤维支气管镜下变化和胸片吸收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下灌注抗结核药和地塞米松治疗支气管结核疗效显著,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苗雅;聂桂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对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81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的CT资料,本组病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结果 81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均增大,病变腺叶边界清晰,腺叶内密度不均匀,临近脂肪间隙显示清晰,颈部未见肿大淋巴结;甲状腺内单发结节灶24例,占29.6%,均为低密度结节灶,甲状腺内多发结节灶57例,占70.4%;甲状腺结节灶并甲状腺内钙化灶17例,占21.0%;低密度结节灶内有钙化6例,占7.4%;低密度结节灶内有结节8例,占9.9%;气管变形和(或)移位29例.81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病理证实并合并囊变43例,占53.1%,结节性甲状腺肿腺瘤型3例,占3.7%,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炎症6例,占7.4%,其中合并桥本甲状腺炎2例,合并亚甲炎1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1例,占1.2%.结论 螺旋CT对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作者:于集虹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对交通事故所导致的骨盆骨折患者展开临床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09年6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交通事故致骨盆骨折患者43例,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43例患者死亡2例;合并失血性休克者11例,获得成功抢救者9例;不稳定骨盆骨折者6例,手术治疗优良率为83.33%;髋臼骨折6例,术后优良率为83.33%;非手术治疗者34例,术后恢复良好.结论 针对交通事故导致的骨盆骨折患者实施合理的积极的抢救措施,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提高术后优良率,值得关注.
作者:韩斌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间质性肺疾病的疗效.方法 将60例间质性肺疾病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 进行诊治;观察组以糖皮质激素为主要药物进行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治疗后X线胸片、症状,体征等变化.结果 治疗4周后,治疗组治愈21例,显效6例,有效3例;对照组治愈14例,显效5例,有效6例,无效5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间质性肺部疾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是一种有价值的治疗方法.
作者:赵磊;毕丽鑫;王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肺结核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尤其近年来,复治、难治性肺结核,由于病程长,用药杂而多,结核药物的不规范应用,出现了较多耐药结核患者,多伴有空洞及量不等的咯血,中医专家曾经应用中药加以控制,但疗效不佳,结核患者仍呈上升趋势,已成为治疗中的难题.临床实践中取中药之精华加以西药强化治疗,临床观察3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
作者:王辉;毕丽鑫;赵磊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TRFIA)对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CH)的检测评估效果.方法 采用TRFI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两种方法 对新生儿足跟血促甲状腺激素进行检测.结果 TRFIA法的检出率为1/1642,ELISA法的检出率为1/3796,TRFIA法的检出率明显优于ELISA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RFIA的99%百分位值为8.81μU/ml,ELISA为12.64μU/ml,TRFIA的室内质控、内质控C1血片CV值为4.88%~10.61%、s0.61~1.81.结论 TRFIA法作为新生儿CH的筛查方法 是可靠的,具有检测质量稳定、敏感度高的特点,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和应用.
作者:樊少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脑出血患者发病早期血液中C反应蛋白水平对病情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78例脑出血患者及正常者组成的对照组进行CRP测定.结果 脑出血组CRP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RP异常率及含量随着脑出血病情程度的加重也随之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出血正常组预后转归良好率明显高于脑出血异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出血患者早期血液中C蛋白反应浓度升高提示患者病情加重,且预后改善差.C反应蛋白含量变化对评判急性脑出血预后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安尤载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加强各大医院的人力资源优化管理建设,提高护理工作的工作效率.方法 分析2009年3月-2012年3月我院手术室的情况.首先对手术室的护理人员的现状做分析,然后进行专业化的培训和排班配置.安排手术主治医师与麻醉师的统一人员配置,并在专业的护理人员安排中体现可调换的弹性原则.定期统计手术室出现的差错和由于手术室的差错而停止的手术次数,制定相应的对策,提高手术室的手术量.结果 在这三年期间,通过改变手术室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我院的手术量每年均有所增长,从4000台/年增加到6000台/年.手术室的护理人员从8名增加到30名,手术室的房间从3间增加到10间,避免了由于护士排班问题出错而停止手术的事件和手术室内的差错事故.结论 优化管理手术室内的人力资源,提高手术的数量以及质量,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者:张晨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的相关因素,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发生低血压的原因复杂多样,包括有效血容量不足,透析液的温度过高及钠浓度过低、透析过程中进食及透析前药物应用、透析间期体质量增加过多、自主神经功能紊乱、透析膜的生物相容性差、左心室舒张功能减低等密切相关.结论 根据低血压发生原因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能预防或减少低血压的发生,是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生存及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
作者:李彦;刘燕;许威;陈姿玉 刊期: 201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