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术室外来器械的使用管理

吴永东;徐平

关键词:手术室, 外来器械, 使用管理
摘要:目的 探讨手术室外来器械的有效管理方法,为临床手术治疗工作奠定良好基础.方法 选择2010年5月-2012年9月医院引进使用的600台手术室外来器械作为本次观察对象,其中300台构成观察组接受传统管理,另外300台构成实验组接受规范化管理.结果 采用传统手术室外来器械管理方法 对观察组300台器械进行管理,其中12台存在锈迹,31台存在血迹,23台包装损坏,9台电池质量差,其余225台满足标准治疗要求,总合格率为75.00%;而实验组采用规范化管理方法,只有1台包装稍微出现损坏问题,其余299台全部都满足标准质量要求,合格率为99.67%.结论 手术室外来器械规范化管理方式具有非常理想的应用价值,应该积极在医院推广使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舒适护理在妇科门诊输液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妇科门诊输液门诊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6-12月在我院门诊妇科输液患者3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7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在输液前、输液结束后测量两组的满意度及心率、血压值.结果 观察组满意109例,较满意48例,一般15例,不满意7例;对照组满意54例,较满意42例,一般68例,不满意15例.两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能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岳德秀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艾滋病患者常见机会性真菌感染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目的 对艾滋病患者常见机会性真菌感染的原因及防治对策进行分析.方法 对医院2012-07-30收治的1例艾滋病患者进行抗真菌感染的原因分析,并给出防治的对策.结果 患者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治疗过程中多次行脑脊液检查,发现病原菌系光滑念珠菌.服药后,脑脊液培养的光滑念珠菌出现耐药性.结论 对于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不能单纯考虑结核性脑膜炎,因其他病菌感染所致的脑脊液生化表现亦可同结核菌感染表现,需多次行脑脊液培养检查查找病原菌.此例患者脑膜炎系光滑念珠菌感染,该菌所致的脑膜炎罕见.

    作者:马磊;张学剑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神经内科脑血管患者的护理技巧

    神经内科脑血管患者的护理比一般患者的护理更有其特殊性.在遵循一般护理学的方法 与规律的基础上,掌握其生理、心理状态及伤病的特殊性,对其进行有效的生理护理和心理辅导,不仅可使脑血管患者康复,改善健康状况,提高生命质量,而且可以减少医疗开支,减轻家庭及社会的经济负担.本研究就神经内科脑血管患者的病因、特点及护理要点加以综述.

    作者:宋美娟;张志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选取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在常规西医疗法的基础上,静脉滴注40ml的复方丹参注射液与250ml的0.9%氯化钠溶液稀释过后的注射液,注射1次/d.观察组在与对照组相同治疗方法 的基础上,静脉滴注250ml的0.9%氯化钠溶液与40ml的醒脑静注射液稀释过后的注射液,1次/d.结果 观察组有效2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有效18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6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较好.

    作者:黎凯斌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布洛芬混悬液对高热患儿的退热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布洛芬混悬液在儿科患儿发热性疾病中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 将138例高热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I组和对照II组,每组各46例.全部患儿均给予抗感染等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布洛芬混悬液按5~10ml?kg-1?次-1口服治疗,每1ml含布洛芬20mg;对照Ⅰ组给予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按10~15ml?kg-1?次-1口服治疗,每1ml含对乙酰氨基酚 32mg;对照Ⅱ组给予安痛定按2岁以下,0.5~1ml/次;2~5岁,1~2ml/次;>5岁,2ml/次肌肉注射治疗,观察3组患儿治疗前后体温变化,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4h后体温明显低于其他两组;观察组疗效优于其他两组;3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结论 布洛芬混悬液用于儿科患儿退热,具有退热效果好、作用时间长、不良反应少、服用方便、经济等诸多优点,可作为目前儿科退热的一种首选药物.

    作者:旷剑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影响剖宫产术中腰麻高痛觉消失平面的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中产妇身体的基本特征与腰麻高痛觉消失平面的相关性.方法 41例择期剖宫产手术产妇选择腰麻,选择L2-3间隙行蛛网膜下腔穿刺成功后,将0.75%布比卡因1.2ml用脑脊液稀释至3ml,匀速注入,平卧后测定平面固定后高痛觉消失平面,分析年龄、体质量、身高、宫高、腹围、体质指数与麻醉平面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的逐步回归法,建立回归方程.结果 与高痛觉消失平面相关性大的是身高(P<0.05),呈正相关;回归方程:高痛觉消失平面=-18.352+15.153×身高.结论 用该方程预测腰麻下剖宫产的麻醉平面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作者:熊威威;蒋奕红;庾俊雄;于俊芳;赵振海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中西药联合治疗难治性结核病的疗效观察

    肺结核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尤其近年来,复治、难治性肺结核,由于病程长,用药杂而多,结核药物的不规范应用,出现了较多耐药结核患者,多伴有空洞及量不等的咯血,中医专家曾经应用中药加以控制,但疗效不佳,结核患者仍呈上升趋势,已成为治疗中的难题.临床实践中取中药之精华加以西药强化治疗,临床观察3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

    作者:王辉;毕丽鑫;赵磊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慢性肾炎的健康教育及护理

    目的 探讨慢性肾炎的健康教育及护理体会.方法 对慢性肾炎患者实施心理护理、一般护理、病情观察、药物护理及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结果 通过治疗与舒适的全程护理,105例慢性肾炎患者中痊愈79例,明显好转23例,无效的3例,总有效率达到97.14%.结论 有效的护理措施可减轻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治疗的主动性和依从性,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并有效地降低复发率和死亡率.

    作者:张百凤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产科子宫切除25例分析

    目的 探讨子宫切除的发生率、指证、术式及分娩方式.方法 对云南省妇产科医院产科12年间25例作了子宫切除的孕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产科子宫切除发生率为0.18%,指证:胎盘因素、子宫收缩乏力、子宫破裂.结论 加强计划生育宣教,产前保健,加强产时监护,掌握好剖宫产指证,重视术中并发症的处理.

    作者:普竹梅;杨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妇科恶性肿瘤住院放疗患者并发症易被忽视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妇科恶性肿瘤住院放疗患者由放疗引起的并发症,因患者自身原因、医务人员及盆腔放疗引并发症的特殊性等因素容易被忽视.本研究分析影响妇科恶性肿瘤住院放疗患者并发症被忽视的因素,以引起患者及医务人员的重视.

    作者:赵爱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术后应用多潘立酮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少见并发症一例报告

    1 病例简介患者,男,71岁,因腹痛、腹胀1个月,反酸9d入院,诊断为胃窦中分化腺癌,充分术前准备后,全麻下行胃癌根治术(BillrothⅡ),术后留置胃管、持续胃肠减压、补液营养支持治疗.术后4d少量排气,胃肠引流量自术后第2天始每日约1500ml,引流液为消化液成分.术后第7天,引流液每日仍有1000ml左右.体格检查:体温36.6℃,心肺无异常,腹部切口愈合良好,无胃肠型及蠕动波,移动性浊音阴性,听诊肠鸣音稍弱,考虑有轻度胃瘫可能,因患者对造影剂过敏未行造影检查,即予以多潘立酮20mg,2次/d,口服治疗[1].

    作者:胡永军;杨志森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氧气雾化吸入器面罩吸入异丙托溴铵在意识障碍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研究氧气雾化吸入器面罩吸入异丙托溴铵的有效性.方法 氧气雾化吸入器面罩吸入异丙托溴铵与传统鼻塞吸氧方法 进行比较.结果 氧气雾化吸入器面罩吸入异丙托溴铵与传统鼻塞吸氧相比,前者吸痰次数、痰液黏稠、刺激性咳嗽、气道出血率、肺部感染率均低于传统鼻塞吸氧对照组;血氧饱和度则高于对照组.结论 氧气雾化吸入器面罩雾化吸入异丙托溴铵是有效降低痰液黏稠,预防吸入性肺炎并发症发生的重要途径.

    作者:董爱华;付艳枝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高血压脑出血的综合治疗分析

    高血压脑出血死亡率、致残率高,是当今治疗的难点.我院自2005年3月-2011年10月共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综合措施治疗497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497例中,男342例,女155例;年龄32~93岁,平均62.7岁;均有高血压病史.其中年龄45岁以下30例,45~60岁214例,60岁以上253例.出血部位与血肿量:497例入院时均行CT扫描,其中基底核区出血287例,皮质下出血75例,丘脑出血89例,外囊出血23例,小脑出血14例,脑干出血9例,合并破入脑室系统51例.

    作者:王爱国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甲状腺手术患者的护理

    对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前、术中以及术后的饮食、心理和临床并发症,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手术效果.

    作者:于彩虹;张晓杰;高帆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中心静脉导管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心静脉导管留置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疗效.方法 56例自发性气胸患者均采用了经皮穿刺胸腔留置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结果 本组56例中心静脉导管置管一次成功.48例引流顺利,4d内拔管;8例加用负压吸引引流,7例6d内拔管;无一例发生并发症;其中1例转外科治疗.结论 中心静脉导管留置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气胸简单易行、出血少、创伤小、治疗彻底、疗效好且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治;庞春芬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电话访视在孕产妇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 通过电话访视,对孕产妇情况进行评估,给予正确的指导,保持孕妇心情愉快,平稳渡过孕产期.方法 对我院2011年2-6月所建卡的孕妇688例按门诊序号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344例.通过产后检查和电话追访,了解电话访视对孕期及产后干预的情况.结果 实验组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新生儿红臀发生率、产后忧郁发生率、产褥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产妇育儿知识高于对照组.结论 加强孕产期电话访视对孕产妇的干预具有必要性.

    作者:黄晓革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静脉营养液致严重低血糖反应二例报告

    静脉营养的能源物质早是以葡萄糖溶液为主,之后是麦芽糖、果糖、糖醇等.静脉营养中会加入胰岛素以促进葡萄糖的代写,但是同时也会造成一些患者出现低血糖现象,本文通过对2例静脉营养治疗出现低血糖的病例进行报道,表明静脉营养中应注意低血糖反应.

    作者:张爱华;常成方;冯迎锦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对母婴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血糖控制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58例,所有患者都进行血糖控制.将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内的96例作为研究组;将血糖控制效果不佳的62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分娩时间、妊高征及巨大儿的发生率、新生儿情况.结果 研究组的分娩时间较对照组晚;研究组的妊高征及巨大儿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研究组新生儿阿氏评分较对照组高.结论 对妊娠期糖尿病的患者进行有效的血糖控制有利于减少母婴的并发症,保证母婴的安全.

    作者:万方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小儿发热的护理体会

    本研究浅述小儿发热的护理体会,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院儿科门诊200例发热患儿.其中男120例,女80例;年龄0.1~12岁,平均4.5岁;病程0.5~10d.均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喷嚏、流涕、鼻塞、面色及全身皮肤潮红、精神差,有的患儿还伴有胃肠道症状.临床表现:发热热度高低不一,热型不规则,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或咽部不适等上呼吸道症状,烦躁、流涕,也有喷嚏、不同程度的头痛、面部及全身皮肤潮红、精神正常或萎靡.

    作者:郭晶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我院清洁手术围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清洁手术(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术期预防用药情况,分析其合理性,为后期的围术期抗菌药物干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2年4-10月635 例符合条件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635 例患者396例使用了抗菌药物,预防用药率62.36%;术前2~24h 用药者6例(1.52%),术前0.5~2 h 用药者298例(75.25%),术后用药者 92例(23.23%);持续用药时间≤24h的96例(24.24%),24~ 48 h的69例(17.42%),≥48h的231 例(58.33%),预防用药患者手术后用药时间为1~14d,平均3.6d.联合用药33例.预防用药品种多为头孢替安152 例,用药品种涉及12种药物,以第二代头孢菌素为主(82.98%).结论 我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仍存在明显不合理现象,应加强干预管理.

    作者:曹力波;李名扬;何芬芬 刊期: 2013年第06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