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干预

陈志杰

关键词:肝硬化, 上消化道出血, 护理
摘要: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由不同原因引起的以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和再生结节形成的慢性肝病,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肝病,以肝功能损害和门静脉高压为主要表现[1].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较常见的并发症.当出血量>1000ml或为循环血容量的20%时,临床上会表现出呕血、黑便.急性出血病死率平均为32%,常引起出血性休克或诱发肝性脑病,诱发肝昏迷和腹水,甚至危及生命[2].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2009-2011年我院抗高血压药物用药分析

    目的 分析该院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 回顾分析该院2009-2011年各类抗高血压药的应用情况,就其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2011年该院抗高血压药物的DDDs用药频度及销售金额保持持续增长,且销售金额的增长率大于用药频度的增长率,3年间DDDs和销售金额稳居第1、2位的分别为钙拮抗剂(CCB)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的DDDs和销售金额增长快.销售金额前10位的药品多数是中、长效药品,硝苯地平控释片销售金额3年连续位居第1位,各年度前10位抗高血压药销售金额占当年抗高血压药总销售金额的比例变化不大.结论 该院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应用整体结构较合理,高血压治疗药物的选择应考虑患者用药的依从性和治疗费用,结合病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以达到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合理.

    作者:池明建;陈坤全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儿童病毒性脑炎124例临床及病毒病原学分析

    目的 分析不同年龄段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表现及脑脊液(CSF)病毒病原学特点.方法 选取124例病毒性脑炎患儿,据年龄分为A组(<3岁)52例、B组(3~6岁)26例、C组(>6岁)46例.分析不同年龄段患儿的临床表现特点;应用多重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对CSF进行病毒病原学检测,包括肠道病毒(EV)和疱疹病毒(HSV)I、II型及EB病毒(EBV)、巨细胞病毒(CMV),分析各病毒的季节与年龄分布的特点.结果 3组患儿均有发热、嗜睡、烦躁、淡漠等症状;A、B组伴有惊厥48例(61.5%),C组伴头痛44例(95.7%).CSF病毒病原学检测阳性者78例(62.9%),其中以EV为主[ 36例(46.2%)],其次为HSV-Ⅱ型[18例(23.1%)],HSV-Ⅰ型未检出,CMV及EBV主要分布于4~9月;B组患儿病原检出率高(76.9%).结论 (1)除发热、嗜睡外不同年龄段病毒性脑炎患儿伴随症状不同;(2)应用多重引物PCR方法早期检测CSF病毒病原阳性率较高.

    作者:吕有道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超声科实习生带教体会

    超声科是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之间的桥梁,属临床医技科室,在疾病的诊断及治疗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承担着病房、门急诊患者及各类体检中的超声检查工作[1],因此,超声专业实习生掌握好本科目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对于以后的临床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青萍;侯晓英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三酸分散片的研制及质量评价

    真菌性皮肤病是常见病和多发病,尤其是足癣(俗称脚气)患病率有时可达50%~70%,在某些特殊环境时发病率更高,而由此引起的严重继发感染,常直接影响患者的工作、生活质量.目前抗真菌治疗药物中,多以软膏和擦剂为主,常需每天多次使用,患者难以坚持正规使用,以致疗效不佳,病情迁延.

    作者:张涛;冯小剑;沈龙;万里;张茜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外科围术期护理纠纷产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及对健康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也日益增强.伴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人们对医疗护理工作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人员与患者接触多、联系紧密,引发护理纠纷的范围和概率也随之增大.现将我院护理工作中常见护理纠纷原因及防范措施总结如下.

    作者:韦英娜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黄芩素水膏释放度的改进

    目的 改进黄芩素(BAI)水膏的处方,提高其药物释放度.方法 通过筛选几种典型的透皮吸收促进剂,加入到BAI水膏中,经离体皮肤透皮吸收实验,与不加促渗剂的水膏相比,确定佳处方;同时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透皮量.结果 促渗剂对BAI水膏透皮率有显著影响;在BAI水膏中,0.30%桉叶油的促渗效果好,可使透皮量比原水膏提高56.29%,其次分别为0.20%桉叶油+0.20%丙二醇、0.25%薄荷脑、0.15%丙二醇+0.50%油酸+0.15%氮酮.结论 BAI水膏中,加入促渗剂可提高药物透皮量,提高疗效.

    作者:吴国民;邓金梅;陈树强;廖华卫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外伤性脾切除术后的护理探讨

    目的 探讨外伤性脾切除术后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将40例外伤性脾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加强舒适护理干预.观察2组伤口愈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比较2组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2组均痊愈出院,未发生感染、压疮及血栓形成等并发症.观察组满意度为100%高于对照组的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伤性脾切除术后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舒适护理,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对患者康复有重要意义.

    作者:徐静茹;史国玉;杜亚玲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护理体会

    惊厥是全身或局部骨骼肌群突然发生的不自主收缩,常伴意识障碍[1].高热惊厥是小儿惊厥的常见形式,也是儿科临床常见急症之一,尤以0.5~3岁多见,当体温骤升至38~40℃或更高时,突然发生惊厥.约有50%的患儿在以后的热性疾病中再次或多次发作,反复发作可致脑组织缺氧性损伤,个别患儿可发展为癫痫,且惊厥发生时多伴有意识丧失,有时可造成意外伤害.因此,做好小儿高热的急救与预防非常重要.我院收治高热惊厥患儿58例,经积极治疗精心护理,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丽敏;王伟玲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后颅窝硬膜外血肿42例治疗体会

    后颅窝硬膜外血肿(PEEDH)较幕上血肿少见,但由于后颅窝容量较小,为脑脊液经第四脑室流入蛛网膜下腔的孔道所在,并有重要的生命中枢延髓位于其间,较易引起脑脊液循环受阻,颅内压急骤升高,小脑扁桃体下疝及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病情较为凶险,颅后窝血肿病死率高达15%~25%[1].2004年3月-2011年8月我院行开颅手术治疗PEEDH患者42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鸿章;王向东;任新亮;王向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效果.方法 将112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6例.治疗组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替米沙坦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血尿素氮(BUN)、肌酐(Cr)、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结果 治疗后2组TC、TG、LDL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BUN、Cr、UAER、β2-MG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杏达莫注射液能有效治疗DN,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许春鱼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血液灌流加血液透析抢救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观察

    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病情危急,可出现多脏器功能损害,甚至出现肺水肿、脑水肿而危及生命,如不及时抢救,病死率较高.我科采用血液灌流(HP)加血液透析(HD)治疗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作者:毛海艳;杨巧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柳州市壮族与汉族胎儿双顶径及枕额径比值分析

    目的 采用超声测量壮、汉族胎儿双顶径(BPD)及枕额径(OFD),为优生优育及民族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选取2007-2011年该院门诊和住院的正常单胎、无妊娠并发症的柳州市壮族孕妇100例作为观察组,并随机选取同期汉族孕妇10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2组胎儿BPD及OFD,计算两者比值(BO),预测胎儿头颅外形特征.结果 观察组胎儿平均BO值为(0.8079±0.0466)小于对照组胎儿的(0.8247±0.04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壮族胎儿头颅外形较汉族偏长圆,对研究人种学及壮族群体的起源与繁衍有否帮助,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计柳玉;马合群;潘丽;陈江鸿;陈静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垂体生长激素瘤误诊42例分析

    垂体生长激素瘤是生长激素(GH)过量分泌的内分泌疾病,发病率低,病情进展缓慢,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虽有巨人症、肢端肥大症特殊外貌,但不易被患者及家属察觉,临床医师也易忽略此病,从而造成长期误诊、漏诊,延误治疗时机,增加病死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现将我院垂体生长激素瘤误诊42例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吴海霞;王美玲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弱视的治疗体会

    弱视患者眼部多无明显器质性病变,或有器质性病变及屈光异常但其视力下降情况与其病变程度不相适应且矫正视力<0.9.弱视患者的治疗是一个漫长、单调、重复的过程,由于相关健康教育知识的缺乏,家长对该病的认识不足,加之许多患儿不愿治疗或放弃治疗,以致错过了佳治疗时机,导致终生视力低常及立体视觉形成障碍等.

    作者:邱丽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院前急救分析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是基层医院急诊科常见急重症病例,如抢救不及时,常危及生命[1].加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院前急救,可明显降低其病死率,改善预后.笔者总结我院急诊科2009年1月-2011年6月救治的105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院前急救体会,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玉凤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克氏针加张力带钢丝治疗粉碎性髌骨骨折临床观察

    2004-2011年,我院应用克氏针加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方法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36例,均获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36例,其中男12例,女24例;年龄18~56岁,中位年龄33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6例,跌伤30例.

    作者:刘国红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制粒工艺研究

    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收载于卫生部药品标准西药第一册[1],由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咖啡因加适量辅料制备而成.其中,阿司匹林极易水解为游离水杨酸,且含量测定法为滴定法,误差较大,导致产品含量测定不合格.笔者通过对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的制粒工艺进行研究,以解决阿司匹林易吸湿的问题,使生产工艺更合理,更好地保证产品质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宝翠;刘凤武;屈云萍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不典型带状疱疹误诊为泌尿系结石3例分析

    带状疱疹是皮肤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症状典型时诊断并不困难,但因少数病例不出现疱疹,或出现疼痛后才有疱疹,增加了临床医师诊断的难度.而对既往有泌尿系结石、胆囊结石、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病史的老年患者,常因误诊旧病复发而漏诊带状疱疹,延误患者治疗,甚至诱发医患纠纷.近年来,我科收治不典型带状疱疹误诊为泌尿系结石患者3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君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医院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运用

    我院护理部在护理管理中应用了全面质量管理(TQC)的概念和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笔者就全面质量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运用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1 内容患者在医院中,除接受医师的治疗外,即进行相应的护理,护理对患者来说也至关重要.

    作者:郭金玲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肾内型肾盂结石合并输尿管连接部狭窄1例

    患者,男,38岁.因右侧腰背部胀痛不适1个月于2011年6月8日入院.查体:生命体征正常,心肺腹检查无明显异常,右侧肾区叩击痛存在,无明显压痛;实验室检查示尿白细胞(+),隐血(++),肾功能正常上限;CT示右侧肾盂内结石2.3cm;静脉肾盂造影显示该患者为肾内型肾盂结石,结石显影清晰,各肾盏略显扩张,同侧输尿管显影较对侧慢,连接部造影剂通过障碍;超声检查结果同其他影像学检查.

    作者:郑冰;杨文增;安丰 刊期: 2013年第07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