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科药物临床试验的发展历史及现状研究

廖国平;孙德贵;胡建华;邓芳文

关键词:儿科药物, 临床试验, 发展历史, 现状研究
摘要:一直以来,大多数使用于临床的儿科药物,均参照成人药物临床试验,未经过儿科临床试验验证;但从本质上来说,儿童与成人的生理机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特别是内分泌、神经功能及肝肾等脏器功能;用药后,儿童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也有可能与成人不一样,而这类不良反应在成人药物临床试验往往是不可预知的.因此,在儿科治疗用药中,儿科医师通常处于两难境地:要么放弃给予患儿可能有利的治疗;要么依据成人用药给予儿童潜在风险的药物治疗[1].为了提高儿童治疗的有效性,本文特对儿科药物临床试验的发展历史及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现综述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注射用氨曲南致药物不良反应32例分析

    目的 分析注射用氨曲南致药物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实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后的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该院2006年1月-2011年12月注射用氨曲南致药物不良反应的32例患者的一般情况、用药情况、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注射用氨曲南致32例药物不良反应病例中,≥51岁年龄组患者多,占59.38%;药物不良反应多发生于用药后的前20min内68.75%;可累及多个器官系统,主要为过敏反应(72.97%),严重不良反应少见.结论 临床药师应了解氨曲南致药物不良反应的规律和特点,加强应用监测,以保障其合理应用.

    作者:王慧;葛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小儿牛黄清心散辅治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小儿牛黄清心散辅治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将符合小儿疱疹性咽峡炎临床诊断的69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在常规补液及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观察组予以小儿牛黄清心散口服联合利巴韦林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对照组仅予以利巴韦林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观察并记录2组患儿退热时间、疱疹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7.1%、88.6%,高于对照组的38.2%、67.6%;平均退热时间、疱疹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小儿牛黄清心散辅助利巴韦林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优于单用利巴韦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玉涵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以血尿为主的IgA肾病辨证分型与病理相关性研究

    目的 观察血尿为主的IgA肾病辨证分型与病理相关性,为IgA肾微观辨证、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血尿为主、尿蛋白24h定量≤1.0g患者100例,观察中医辨证与临床表现、临床病理、肾小球硬化、间质纤维化的关系.结果 肉眼血尿患者中风热上扰型发生率高(44.4%),镜下血尿患者中湿热下注型发生率高(50.0%),镜下血尿伴蛋白尿患者中尿阴两虚型发生率高(63.8%),血肌酐升高发生率低;中度系膜增生中风热上扰较湿热下注发生率高,Lee分级Ⅰ~Ⅱ级中风热上扰较瘀血阻络发生率高,阴虚内热中局灶增生较中度系膜增生发生率高;球性硬化、血管病变患者中瘀血阻络发生率高(66.7%),间质纤维化患者中瘀血阻发生率高(55.6%).结论 血尿为主的IgA肾病部分辨证分型与病理结果相关,可以为微观辨证提供依据.

    作者:王少华;张红霞;刘桂芬;关光普;晋中恒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虚拟化在医院信息系统中的优势

    随着近年来医院信息系统的发展,涉及资料与提供应用数量的日益增加导致服务器数量快速上升.为了使医院数据中心具备高度的可靠性、可管理性、可伸缩性,同时在降低成本和节能环保上满足新一代数据中心的需求,引入服务器虚拟化技术是非常必要的.由于VMware常年在Gartner魔力象限的x86服务器虚拟化基础架构领域中处于领导者地位,故本文提到的功能主要为VMware产品所提供.虚拟化能带来的好处如下.

    作者:任建宇;李涛;张茜;苏秀霞;陈翔;刘宇晨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温馨提示卡的设计及在骨折术后康复期的应用体会

    2010年我院开展了以医疗安全为重点的医院管理年活动,笔者针对骨科具体情况设计了一种简单的卡片应用到临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院骨科患者多数来自农村,以创伤患者居多,且受教育水平较低,缺乏医疗常识,遵医行为较差,住院时间较短.骨折患者需经历一个较长时间的骨折愈合及功能锻炼过程,在此过程中若不能得到良好的督促和指导,将会引起一系列的不良后果,如内固定物松动或折断、骨不愈合、功能恢复差等,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医疗质量也得不到保障.

    作者:葛欣;李桂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干休所家庭病房的现状分析

    家庭病房指开放在患者家中,集家庭医疗、护理、保健、生活料理、功能康复和健康教育为一体的服务.随着我所老干部的年龄越来越大,慢性疾病越来越多,行动越来越不方便,因此家庭病房的建立就为行动不便、长期卧床的老干部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加上家庭病房的成立使得医护人员与首长及家属之间感情交流更加密切,使首长在接受治疗的同时享受天伦之乐,处于佳的心理状态,利于疾病康复.我所老干部平均年龄82岁,80岁以上占40%,高年龄92岁,每人平均患病7种以上.因此,根据干休所的实际情况来说家庭病房的建立有利于疾病的治疗与康复.

    作者:武孟田;李斌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LEEP刀治疗妊娠期尖锐湿疣10例临床疗效分析

    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鳞状上皮疣状增生病变的性传播疾病,主要经性交及接触被污染的器物、体液传播.孕妇机体免疫功能受抑制,性激素水平高阴道分泌物增多,外阴湿热,故易患尖锐湿疣.我科2009年9月-2012年9月共诊治妊娠期尖锐湿疣10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立敬;高丽彩;李秀娟;李金凤;武子仙;马文巧;杨淑芳;杨俊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血尿酸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尿酸(UA)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并预测检测HCY及UA水平能否作为一种有效的判断病情的指标.方法 将88例心内科住院患者中64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余24例作为健康对照组,观察组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MI)组1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25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22例;根据造影结果再将AMI组和UAP组部分患者分为单支、双支、三支病变组各15、14、13例.检测并比较各组患者的血清HCY、UA水平,并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血清HCY和U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加重而升高.冠心病患者血清HCY和UA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841,P<0.01).结论 血清HCY和UA可视为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血清HCY的水平能反映冠心病及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

    作者:万荣;马建亮;郭水连;侯善荣;汪进;张慧英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湿化)阴道后穹窿置药终止孕10~14周妊娠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生理盐水湿化)阴道后穹窿置药终止孕10~14周妊娠的药物流产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130例孕10~14周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育龄期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2组均予以米非司酮空腹口服,每天75mg,共2天;第3天均予以米索前列醇600μg空腹口服;同时,阴道后穹窿置入米索前列醇600μg,观察组在阴道后穹窿置入米索前列醇并湿化,而对照组仅在阴道后穹窿置入米索前列醇但未湿化.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完全流产率为89.2%,高于对照组的80.0%,且阴道置药到胎儿、胎盘完全排出时间短于对照组,产后4h内阴道流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3%、1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湿化)阴道后穹窿置药用于终止孕10~14周妊娠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苟立琼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提高老年患者口服用药安全护理措施

    按照国际标准,我国现在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且老年人大多患有多种慢性疾病,是口服用药的主要人群,需要长期服用多种药物,且其药物代谢能力减弱,容易发生药物蓄积和药物不良反应.如何提高老年患者口服用药安全,引起临床护理人员的高度重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社会意义.因此,针对老年患者用药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加强用药的安全管理,提高用药的疗效,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冯秋英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老年医学科住院患者358例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老年医学科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情况,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 抽取383份完整出院病历,对患者的基本情况、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病原菌种类及不良反应等进行分析.结果 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3.47%(358/383),常用药物为头孢他啶、左氧氟沙星、阿洛西林、哌拉西林/舒巴坦、依替米星、头孢地嗪、莫西沙星、阿奇霉素、氨曲南、美罗培南;病原菌送检率为例46.93%(168/358),阳性检出率为46.5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9%(20/358).结论 由于老年人机体生理功能的衰退以及并发症频率的增高,且针对老年人的临床试验较少,故抗菌药物选用时需谨慎.

    作者:谢婧;蒋建中;马铁梁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脊椎结核11例误诊分析

    脊椎结核是常见的骨关节结核,发病隐匿,病程缓慢,缺乏特征性表现、早期诊断往往困难,临床上易发生漏诊、误诊,严重时可导致脊髓损伤, 严重影响劳动力.为吸取教训,现将我院骨科2007年9月-2012年9月11例误诊病例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1例中男8例,女3例,年龄19~50岁,中位年龄32岁;农民9例,占82.0%.病变部位:单纯胸椎结核1例,胸椎结核伴椎旁脓肿1例,腰段结核3例,腰椎结核伴腰大肌脓肿3例,腰椎结核伴髂腰部脓肿1例,腰骶椎结核2例.

    作者:严林;邢天柱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雷帕霉素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雷帕霉素(rapamycin,RAPA)是一种新型大环内酯类免疫抑制剂.新研究表明:RAPA通过不同的细胞因子受体阻断信号传导,阻断T淋巴细胞及其他细胞由G1期至S期的进程,从而发挥免疫抑制效应.RAPA已通过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认证,临床上表现出强大的免疫抑制作用,可代替已有30多年临床史的环孢素;而且与环孢素相比,RAPA口服液的剂量更小,抗排异作用更强,不良反应更少.因此,自RAPA上市后,迅速成为世界各地器官移植者的常用口服免疫抑制剂.现就RAPA的临床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陈丽平;段坤峰;王保兴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妈咪爱联合乳果糖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妈咪爱联合乳果糖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FC)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5例FC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1例.对照组仅予以儿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妈咪爱联合乳果糖治疗.比较2组不同治疗时间段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疗3周末及治疗结束后2周末总有效率分别为91.7%、83.3%,高于对照组的47.6%、47.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妈咪爱联合乳果糖治疗FC疗效确切.

    作者:刘树刚;国献素;王红艳;冯永格;苏秀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自然流产与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关系的探讨

    目的 探讨自然流产与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关系.方法 将自然流产妇女185例作为观察组,自然分娩产妇18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妇女生殖道沙眼衣原体阳性情况.结果 观察组妇女生殖道沙眼衣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与自然流产密切相关.

    作者:周进春;吕丽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高血压的健康指导

    高血压是世界高发的流行病之一,在我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发病率呈直线上升趋势.高血压不仅发病率高,且常引起心、脑、肾并发症,是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已成为影响人类生命的无形杀手,高血压发病除了年龄、遗传等不可抗拒因素外,更重要的是与不良的行为生活方式有关.目前针对高血压病尚缺乏有效的根治手段,但该病完全可以通过改变不良的行为生活方式即家庭自我护理进行预防.

    作者:李建萍;林瑞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双叶汤治疗尿路感染20例体会

    笔者自2008年以来,运用当地土单验方双叶汤治疗尿路感染20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20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男8例,女12例,年龄35~50岁.临床表现:临床以尿频、尿急、尿痛为主,尿常规检查示白细胞(+~++),红细胞(+~++).1.2 治疗方法取莴笋叶、芹菜叶各50g,洗干净后用刀切碎,加开水500ml,煮5min后关火,放凉后分2次口服,3~5d可见效.

    作者:曹静静;吴秀云;孙瑞菊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呋塞米联合甘露醇治疗急性肢体肿胀患者的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呋塞米联合甘露醇治疗急性肢体肿胀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急性肢体肿胀患者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甘露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呋塞米治疗,比较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肢体肿胀减轻、疼痛缓解、瘀斑减小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呋塞米联合甘露醇治疗急性肢体肿胀效果确切,满意度高.

    作者:钟洁珠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婴幼儿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护理

    我院2012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共收治高热惊厥患儿13例,经正确采取有效急救与护理措施,均痊愈出院,为提高患儿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提供了可靠依据.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3例患儿中男9例,女4例,年龄6个月~5岁(2.13±0.54)岁;原发性高热惊厥11例,继发性高热惊厥2例;体温<38.5℃ 4例,38.5~40℃ 8例,>40℃ 1例.

    作者:马丽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重视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

    目前,中药注射剂不合理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西医和基层医师缺乏中药注射剂的使用知识,没有完全掌握适应证,盲目按病名或症状用药而导致事故发生;不按照说明书用药,没有注意说明书中的注意事项;对于中医基本理论不了解,诊断用药不正确而导致用错药;同类药物多种并用、超剂量用药和延长用药时间;中药、西药不合理的合用.据笔者了解,很多中药注射剂是由缺乏中医药知识的西医师开出的,存在明显的不合理用药问题.

    作者:蔡雪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