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林;邢天柱
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是临床上一种较为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疾病,主要以室性心动过速为发病特征,是介于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室颤)之间的特殊心律失常.本病常反复发作,病情恶性程度较高且变化快,易使患者昏厥,甚至因室颤而致死,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正确认识、及早发现本病并进行有效的急救治疗,对改善患者的病情及预后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有文献报道,引起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原因较多,其中电解质紊乱、药物中毒、心脑血管疾病等是首要诱病因素[1].为了进一步了解本病的致病原因、临床表现,探讨有效的急救治疗方法及护理干预措施,我院对收治的18例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患者进行了分析,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谢彦军 刊期: 2013年第08期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社会医疗保障的发展,血液透析患者日益增多,透析治疗日益完善,使得透析患者生命延长.中心静脉导管及半永久性的中心静脉导管在临床上的应用也随之增加,如何保持中心静脉导管及半永久性的中心静脉导管通畅也越来越引起医务工作者的重视,因此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的护理尤其重要,现将几年来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高丽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比较透明质酸钠颞下颌关节上下腔联合注射和上腔注射用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的疗效.方法 将40例TMD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20例.A组采用关节上下腔联合注射透明质酸钠,B组采用关节上腔注射,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A组优良率和改善率分别为20.0%、60.0%,高于B组的10.0%、40.0%,且疼痛程度和张口度改善情况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腔注射透明质酸钠可以改善TMD患者的关节疼痛和张口受限,关节上下腔联合注射的效果优于单纯上腔注射.
作者:张嘉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血尿为主的IgA肾病辨证分型与病理相关性,为IgA肾微观辨证、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血尿为主、尿蛋白24h定量≤1.0g患者100例,观察中医辨证与临床表现、临床病理、肾小球硬化、间质纤维化的关系.结果 肉眼血尿患者中风热上扰型发生率高(44.4%),镜下血尿患者中湿热下注型发生率高(50.0%),镜下血尿伴蛋白尿患者中尿阴两虚型发生率高(63.8%),血肌酐升高发生率低;中度系膜增生中风热上扰较湿热下注发生率高,Lee分级Ⅰ~Ⅱ级中风热上扰较瘀血阻络发生率高,阴虚内热中局灶增生较中度系膜增生发生率高;球性硬化、血管病变患者中瘀血阻络发生率高(66.7%),间质纤维化患者中瘀血阻发生率高(55.6%).结论 血尿为主的IgA肾病部分辨证分型与病理结果相关,可以为微观辨证提供依据.
作者:王少华;张红霞;刘桂芬;关光普;晋中恒 刊期: 2013年第08期
2010年我院开展了以医疗安全为重点的医院管理年活动,笔者针对骨科具体情况设计了一种简单的卡片应用到临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院骨科患者多数来自农村,以创伤患者居多,且受教育水平较低,缺乏医疗常识,遵医行为较差,住院时间较短.骨折患者需经历一个较长时间的骨折愈合及功能锻炼过程,在此过程中若不能得到良好的督促和指导,将会引起一系列的不良后果,如内固定物松动或折断、骨不愈合、功能恢复差等,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医疗质量也得不到保障.
作者:葛欣;李桂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老年医学科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情况,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 抽取383份完整出院病历,对患者的基本情况、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病原菌种类及不良反应等进行分析.结果 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3.47%(358/383),常用药物为头孢他啶、左氧氟沙星、阿洛西林、哌拉西林/舒巴坦、依替米星、头孢地嗪、莫西沙星、阿奇霉素、氨曲南、美罗培南;病原菌送检率为例46.93%(168/358),阳性检出率为46.5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9%(20/358).结论 由于老年人机体生理功能的衰退以及并发症频率的增高,且针对老年人的临床试验较少,故抗菌药物选用时需谨慎.
作者:谢婧;蒋建中;马铁梁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因为医院药品采购牵涉面广,影响极大,权利与责任高度交织,对药品采购活动的管理必须立足于制度建设.对每个环节进行控制和监督,不仅要实行事后监督,更要在事前、事中进行监督,使医院药品招标采购的执行过程中做到行为自律.药品使用情况的信息公开,通过临床用药合理性分析,公示不规范用药情况,从而增强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的公信力,把降低药品价格的工作落到实处.
作者:李梅;李秋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处方点评是药品调剂后的药物应用性评价,用于评估用药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对建立健全对不合理用药的监测、制约和干预机制有非常重要性的意义.处方与病历一样是重要的法律凭证.处方点评工作是根据相关法规,技术规范,对处方书写的规范性及药物临床使用的适宜性(用药适应证、药物选择、给药途径、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等)进行评价,发现存在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并实施干预和改进措施,促进临床药物合理应用的过程.
作者:何文富;陈乾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紧急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是抢救急危重症患者的一项重要技术手段,如何配合医师在短时间内完成气管插管,迅速恢复患者的通气与供氧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我科2010年7月-2012年6月行紧急气管插管抢救急危重症患者60例,效果较好,现将护理配合报道如下.
作者:付印;刘淑梅;苏秀霞;尹卫群;姚欣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尿酸(UA)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并预测检测HCY及UA水平能否作为一种有效的判断病情的指标.方法 将88例心内科住院患者中64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余24例作为健康对照组,观察组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MI)组1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25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22例;根据造影结果再将AMI组和UAP组部分患者分为单支、双支、三支病变组各15、14、13例.检测并比较各组患者的血清HCY、UA水平,并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血清HCY和U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加重而升高.冠心病患者血清HCY和UA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841,P<0.01).结论 血清HCY和UA可视为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血清HCY的水平能反映冠心病及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
作者:万荣;马建亮;郭水连;侯善荣;汪进;张慧英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生理盐水湿化)阴道后穹窿置药终止孕10~14周妊娠的药物流产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130例孕10~14周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育龄期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2组均予以米非司酮空腹口服,每天75mg,共2天;第3天均予以米索前列醇600μg空腹口服;同时,阴道后穹窿置入米索前列醇600μg,观察组在阴道后穹窿置入米索前列醇并湿化,而对照组仅在阴道后穹窿置入米索前列醇但未湿化.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完全流产率为89.2%,高于对照组的80.0%,且阴道置药到胎儿、胎盘完全排出时间短于对照组,产后4h内阴道流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3%、1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湿化)阴道后穹窿置药用于终止孕10~14周妊娠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苟立琼 刊期: 2013年第08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血脂也日益增高,而高脂血症会导致血管内膜损伤.血流中的低密度脂蛋白及极低密度脂蛋白可通过血管内皮间的裂隙或损伤部位渗入并滞留于血管平滑肌细胞附近[1],使血液黏稠、淤滞,久而久之,可引起血管腔变窄,血流不畅,严重时导致中风、偏瘫、心肌梗死、脑梗死等疾病.我院体检中心于2011年3月-2012年3月对果洛地区高脂血症患者290例进行健康指导,除21例有明显遗传因素者发展为冠心病外,其余269例复查血脂普遍降低,健康指导收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玉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动脉血气分析是临床上常用的检验项目,通过检测患者动脉血中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压饱和度(SaO2)及pH值等,可协助判断患者机体的呼吸功能和酸碱平衡状态,对指导氧疗、调节机械通气参数及调整临床用药等均有重要意义.因动脉血管比静脉血管深这一特殊解剖特征,临床操作中为保证血气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我们必须掌握正确的采血方法.我科于2011年11月-2012年10月采集动脉血气标本共326人次,现将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鞠永霞;吕云桂;李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近年来国家经济稳定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使得社会中肝病、糖尿病患者人数增加.糖尿病患者中有一部分是因于肝病,故被称为肝源性糖尿病.此类患者的病情更加复杂,护理难度大于普通肝病患者,笔者总结多年护理经验,以探讨优护理方案.
作者:丰小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参与老年患者抗菌药物个体化给药方案设计的临床实践的效果.方法 对使用抗菌药物的老年科患者,设计个体化给药方案并进行监护.结果 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抗菌药物个体化给药方案设计工作,提高了患者的药物治疗效果,减少了不良反应.确保了患者用药安全,并使药师的工作得到临床认可.结论 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抗菌药物治疗,可逐步融入临床医疗团队,发挥积极作用.
作者:覃东;周力 刊期: 2013年第08期
院前急救是指将伤病员从发病现场送达医院之间的治疗、监护过程,是急救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居急救医疗服务体系4大组成部分的首位.其工作是以抢救患者生命为首要目的,对于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院前急救护士如何正确、快速地实施急救措施,为抢救患者赢得宝贵时间,其综合素质就显得特别重要.为此,院前急救护士知识面要广,操作熟练,并具有良好医德医风和较强的法律意识.笔者体会如下.
作者:王艳霞;蔡明红;王丛英;陈春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凯力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血小板功能变化的影响.方法 将7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仅给予临床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凯力康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小板(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大血小板比例(P-LCR)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基本痊愈率、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28.2%、38.5%、92.3%,高于对照组的15.4%、17.9%、71.8%;2组治疗后PLT、MPV、PDW、P-LCR水平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凯力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显著,而且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小板功能.
作者:吴维英;李颖仪;卢结文;莫玉芳;黄玉兴;陈为民;罗韶辉;蔡早育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检测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外周血清Neuregulin-1β(NRG-1β)的表达水平,评价NRG-1β在CHF中的诊断价值及应用前景.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59例CHF患者(心衰组)和26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的NRG-1β、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并测定其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观察NRG-1β与NT-proBNP及超声心动图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心衰组NRG-1β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在NYHA Ⅱ、Ⅲ和Ⅳ级者逐级升高(P<0.01);NRG-1β与LAD、LVEDD、Ln(NT-proBNP)均呈正相关(P<0.01),与LVEF呈负相关(P<0.01).结论 NRG-1β对CHF有重要诊断价值,NRG-1β有望成为一种新的生物标志物来判断心力衰竭的程度.
作者:张慧英;宋书凯;韩百智;董培康;吕孝欣;万荣 刊期: 2013年第08期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阴道出血量超过500ml,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占我国产妇死亡原因首位.其原因主要为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及情绪因素影响.因此,要根据出血原因及时作出相应处理,使产妇转危为安.
作者:祁向梅;金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按照国际标准,我国现在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且老年人大多患有多种慢性疾病,是口服用药的主要人群,需要长期服用多种药物,且其药物代谢能力减弱,容易发生药物蓄积和药物不良反应.如何提高老年患者口服用药安全,引起临床护理人员的高度重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社会意义.因此,针对老年患者用药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加强用药的安全管理,提高用药的疗效,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冯秋英 刊期: 201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