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婴幼儿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护理

马丽萍

关键词:婴幼儿, 高热惊厥, 护理
摘要:我院2012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共收治高热惊厥患儿13例,经正确采取有效急救与护理措施,均痊愈出院,为提高患儿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提供了可靠依据.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3例患儿中男9例,女4例,年龄6个月~5岁(2.13±0.54)岁;原发性高热惊厥11例,继发性高热惊厥2例;体温<38.5℃ 4例,38.5~40℃ 8例,>40℃ 1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临床分析

    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是临床上一种较为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疾病,主要以室性心动过速为发病特征,是介于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室颤)之间的特殊心律失常.本病常反复发作,病情恶性程度较高且变化快,易使患者昏厥,甚至因室颤而致死,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正确认识、及早发现本病并进行有效的急救治疗,对改善患者的病情及预后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有文献报道,引起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原因较多,其中电解质紊乱、药物中毒、心脑血管疾病等是首要诱病因素[1].为了进一步了解本病的致病原因、临床表现,探讨有效的急救治疗方法及护理干预措施,我院对收治的18例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患者进行了分析,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谢彦军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婴幼儿喘息性疾病165例临床分析

    婴幼儿喘息性疾病是小儿临床常见问题之一,喘息在学龄前儿童非常常见,非哮喘的学龄前儿童也会发生反复喘息.现新的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将5岁以下儿童喘息分成3种临床表型:(1)早期一过性喘息;(2)早期起病的持续性喘息(指3岁前起病);(3)迟发性喘息/哮喘[1].认识和总结婴幼儿喘息性疾病的特点,对防治婴幼儿喘息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我院近1年半来诊治的婴幼儿喘息性疾病的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陆文霞;张建玉;蒋雪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解剖形锁定钢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48例分析

    锁定钢板是近10年来国际、国内上有关钢板治疗四肢骨折有影响力的技术之一.它具有切口小、组织损伤小、弹性固定、防旋和防短缩、能早期活动、并发症少等优点,尤其是对老龄骨质疏松、四肢骨远近端骨折的患者,临床上应越来越普遍,它扩大了普通解剖形锁定钢板的治疗范围.我院于2009年4月-2012年4月用解剖形锁定钢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患者48例,疗效满意,现将治疗情况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王双力;崔兰书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病毒性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病毒性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病毒性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3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0例,观察组应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应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退热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发烧、头痛、咳嗽、流鼻涕、肌肉酸痛、咽部红肿等症状明显轻于对照组.结论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病毒性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效果显著,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祥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高血压的健康指导

    高血压是世界高发的流行病之一,在我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发病率呈直线上升趋势.高血压不仅发病率高,且常引起心、脑、肾并发症,是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已成为影响人类生命的无形杀手,高血压发病除了年龄、遗传等不可抗拒因素外,更重要的是与不良的行为生活方式有关.目前针对高血压病尚缺乏有效的根治手段,但该病完全可以通过改变不良的行为生活方式即家庭自我护理进行预防.

    作者:李建萍;林瑞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进展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在东南沿海及一些经济较发达地区开办了一批新型的地方性大学,即职业大学[1].历经30年的发展,职业教育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已然占据了我国高等教育的一半.于此同时,用人单位对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任职岗位能力培养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显然已经不能够满足行业企业的需求,因此,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了各高职院校竞相研究的热点.

    作者:辛俊勃;李芳;于广华;程锦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西宁地区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的护理体会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冠心病中严重、危害大的病症之一,在中老年中发病率很高,病死率为10%~15%.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是指在原有疾病的基础上相继出现了≥2个合并症.常见并发症为: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等.西宁地区海拔2226m,缺氧、寒冷、干燥等因素为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及病死率高的原因之一.为提高其救治成功率,降低病死率,笔者回顾性分析了2006年2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19例临床护理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杨淑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患者20例围手术期护理

    心房颤动(房颤)是常见的心律失常,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并危及生命,且房颤随着年龄的上升,发病率逐渐增加,因而其防治突出的成功研究成为热点与难题.药物治疗是目前临床治疗的主要手段,但长期药物治疗难免发生不良反应,且患者的依从性亦有限.射频消融是近二十几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房颤治疗手段,但射频消融治疗房颤的并发症多而严重,复发率也较高,因而对于射频消融术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将对同期实施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的房颤患者20例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尚晓娜;李冬莉;熊小伟;张玥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中医益气健脾法与西医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Meta分析

    目的 以循证医学系统评价方法Meta分析为依据,客观评价中医益气健脾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检索国内、外各种医学期刊杂志,选择中医益气健脾法与西医治疗CRF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共纳入6篇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益气健脾法治疗组在总体疗效及降低血肌酐、尿素氮等方面均优于西医治疗组.结论 益气健脾法治疗CRF的疗效优于西医治疗,但还需要设计良好的随机对照及多中心临床试验做进一步证实.

    作者:郑海生;王荣;刘凯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会阴阻滞麻醉用于自然分娩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会阴阻滞麻醉用于自然分娩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40例初产足月的自然分娩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观察组行利多卡因坐骨棘深部麻醉,对照组以同法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比较2组手术成功率及盆底组织软化程度.结果 观察组手术成功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31.4%,且盆底组织软化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初产足月自然分娩产妇,于第2产程行利多卡因坐骨棘深部麻醉,在缩短产程、减少软产道损伤及产后出血方面效果良好.

    作者:王亚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孕妇地中海贫血2525例筛查分析

    目的 探讨孕妇产前地中海贫血筛查状况.方法 采集孕妇外周静脉血作血常规和Hb电泳进行产前地中海贫血筛查.结果 2525例孕妇地中海贫血筛查,筛查阳性455例,筛查阳性率18.02%.其中,筛出α地中海贫血255例,筛查阳性率10.10%;β地中海贫血192例,筛查阳性率7.60%;复合型地中海贫血8例,筛查阳性率0.32%.结论 强化孕妇地中海贫血筛查,必要时进行基因诊断及产前诊断,可避免重型地中海贫血患儿活产,提高人口素质.

    作者:宁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我院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分析

    目的 了解该院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回顾性调查该院2011年9月-2012年8月282例出院Ⅰ类切口手术病历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对预防用药的选择、用药的品种、联合用药、药物的用法用量、给药时机及持续时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82例Ⅰ类切口手术出院病历中,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259例(91.84%);平均用药时间为5.62d;术前0.5~2h用药238例(84.40%),术前>2h用药7例(2.48%),术后用药14例(4.96%);不合理用药246例(87.23%).结论 该院外科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在用药指征、用药时机、术后用药时间等方面存在不合理现象,需加强监管.

    作者:白慧君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虚拟化在医院信息系统中的优势

    随着近年来医院信息系统的发展,涉及资料与提供应用数量的日益增加导致服务器数量快速上升.为了使医院数据中心具备高度的可靠性、可管理性、可伸缩性,同时在降低成本和节能环保上满足新一代数据中心的需求,引入服务器虚拟化技术是非常必要的.由于VMware常年在Gartner魔力象限的x86服务器虚拟化基础架构领域中处于领导者地位,故本文提到的功能主要为VMware产品所提供.虚拟化能带来的好处如下.

    作者:任建宇;李涛;张茜;苏秀霞;陈翔;刘宇晨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藏医药浴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及浴后预防分析

    藏医药浴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独特功效,本文对其药理机制、治疗方案及浴后预防进行了总结、分析如下.1 对症治疗藏医药浴具有廉、简、便、易等特点,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扭伤、神经衰弱、痛风、失眠、坐骨神经痛、偏瘫、产后风、荨麻疹、四肢僵直、强直性脊柱炎、黄水病等,可以达到祛病延年的功效,深受广大患者好评.藏医药浴疗法按照患者体质、病情等安排疗程,每天入浴1~3次,以7d为1个疗程,可根据病情适当增减疗程,以达到佳疗效.

    作者:胡正学;白如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癌痛规范化治疗的护理进展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目前全世界每年新发恶性肿瘤患者约1000万,其中30%~50%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而我国调查显示,51%~61.6%的恶性肿瘤患者伴有疼痛[1].疼痛是指恶性肿瘤疼痛,是晚期癌症患者常见、难耐受的症状之一,是由恶性肿瘤本身或与其治疗有关的精神、心理社会等原因所造成.

    作者:陈洁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奈韦拉平在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中引起皮疹的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艾滋病中,使用奈韦拉平发生皮疹的情况及皮疹发生后的应对措施.方法 将85例艾滋病患者按治疗方案分为A组45例和B组40例,A组予以齐多夫定+拉米夫定+奈韦拉平抗病毒方案,B组予以齐多夫定+拉米夫定+依非韦伦抗病毒方案,分析皮疹的发生特点.结果 A组皮疹发生率为37.8%,高于B组的10.0%;初始治疗时CD4+细胞计数>200个/μl患者的皮疹发生率为58.8%,高于初始治疗时CD4+细胞计数<200个/μl患者的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患者的皮疹发生率为30.8%,女性为4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服用奈韦拉平皮疹的发生率高于依非韦伦,皮疹的发生与初始治疗时CD4+细胞计数水平有关,但与性别无关.

    作者:黄珊凤;陈惠丽;刘曦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侧卧位与早产儿呼吸暂停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早产儿呼吸暂停的发生与侧卧位的关系.方法 将100例未使用呼吸机支持治疗的早产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在营养、补液及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侧卧位,对照组给予平卧位.观察并比较2组患儿呼吸暂停≥1次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呼吸暂停发生率为8.0%,低于对照组的3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7.56,ν=1,P<0.01).结论 侧卧位可减少早产儿呼吸暂停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国献素;徐通;焦保权;王红艳;刘树刚;冯永格;杨雁;李彩云;李秀娟;刘淑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双叶汤治疗尿路感染20例体会

    笔者自2008年以来,运用当地土单验方双叶汤治疗尿路感染20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20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男8例,女12例,年龄35~50岁.临床表现:临床以尿频、尿急、尿痛为主,尿常规检查示白细胞(+~++),红细胞(+~++).1.2 治疗方法取莴笋叶、芹菜叶各50g,洗干净后用刀切碎,加开水500ml,煮5min后关火,放凉后分2次口服,3~5d可见效.

    作者:曹静静;吴秀云;孙瑞菊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神经梅毒患者17例的观察与护理

    上个世纪中期青霉素用于梅毒治疗后,梅毒已几乎被消灭,但自20世纪70年代后梅毒的发病率又有上升趋势,截止到2010年,全国梅毒病例报告总数为358534例,其报告病例数在我国乙类传染病报告中居第3位.特别是免疫缺陷患者或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导致细胞免疫低下患者更易患病[1].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dum)可侵入40%早期梅毒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而发生神经梅毒,但其机制并未完全清楚[2].

    作者:喻银全;杨柠菡;黄坚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不同年龄肺结核患者的心理特征及护理

    心理护理无时无刻不体现在护士与患者交往的举手投足之间,护理工作应充分重视心理护理的作用--三分护身,七分护心[1].关注心理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是我们的工作宗旨,也是大家共同的愿望.1 老年肺结核患者1.1 焦虑心理分析及护理老年肺结核病患者由于病程长,症状反复,药物不良反应及经济负担加重,常出现焦虑情绪,不安心治疗,从而加重原有的病情.护理上应以鼓励、关心、爱护、解释为主.

    作者:罗春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