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东;李聪颖;唐策;王张;范刚;张艺
目的:研究黔产射干Bellamcanda chinensis块茎部分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得到射干块茎中的挥发油,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分析其化学成分,用色谱峰面积归一法计算各组分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得到的挥发油中分离鉴定了32个化学成分,已鉴定出的组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3.87%.结论:射干的块茎部分挥发油化学成分包含有机酸、烷烃、萜类及衍生物等,主要成分为肉豆蔻酸乙酯(tetradecanoic acid,ethyl ester,17.38%)、豆蔻酸(tetradecanoic acid,14.63%)、棕榈酸乙酯(hexadecanoic acid,ethyl ester,11.80%)等,分析结果可为射干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并为提高射干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作者:杨胜杰;刘明川;梁娜;刘敏洁;薛伟;杨松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通过探讨参附注射液对新生大鼠心力衰竭心肌细胞Ca2+-ATP酶,Ca2+-Mg2+-ATP酶、Na+-K+-ATP酶活性及细胞内Na+,Mg2+,K+,Ca2+浓度的影响,揭示参附注射液强心作用的机制.方法:通过胰蛋白酶消化法和差速贴壁法获得心肌细胞,经0.8%戊巴比妥钠作用5 min后,分别给予1.5,3,6 mg·L-1(5,10,20 mL·L-1)3个不同浓度的参附注射液,作用1h,检测心肌细胞Ca2+-ATP酶,Ca2+-Mg2+-ATP酶,Na+-K+-ATP酶的活性和细胞内Na+,Mg2+,K+,Ca2+的浓度.结果:参附注射液能增加心衰模型心肌细胞的搏动强度,提高Ca2+-ATP酶和Ca2+-Mg2+-ATP酶的活性,抑制Na+-K+-ATP酶的活性,降低细胞内K+,Ca2+的浓度,升高细胞内Na+,Mg2+的浓度.结论:参附注射液对戊巴比妥钠致心衰细胞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且作用的发挥与调节心肌细胞Ca2+-ATP酶,Ca2+-Mg2+-ATP酶,Na+-K+-ATP酶的活性和细胞内Na+,Mg2+,K+,Ca2+的浓度有关.
作者:徐菲飞;彭成;王茁伉;谢晓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三黄汤对肥胖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指标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符合西医诊断2型糖尿病,又符合中医“痰湿热结证”患者共69例,随机分为加用中药组和单用西药组,进行了3个月的疗效观察.对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糖脂代谢指标、胰岛素抵抗指标及炎症因子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加用中药三黄汤组(黄连3 g,黄芩10 g,制大黄6 g),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糖脂代谢指标(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P<0.05)、胰岛素抵抗指标(HOMA-胰岛素抵抗指数,P <0.05)方面优于单用西药组,并对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有一定降低作用.结论:加用三黄汤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西药组.
作者:叶丽芳;王旭;尚文斌;张舒;高燕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通过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厚朴的提取工艺.方法:以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溶媒比为自变量,以浸膏得率、厚朴酚及和厚朴酚含量的总评“归一值”为因变量,通过对自变量各水平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及二项式拟合,采用响应面法优选提取工艺,并进行预测分析.结果:佳提取工艺为佳10倍量60%乙醇提取3次,每次95 min.结论: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选的厚朴提取工艺简便、合理可行,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可推广于大生产应用.
作者:刘颖新;刘利利;喻祖文;李飞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研究高良姜总黄酮(GLJ)对乙酸诱导内脏高敏性肠易激综合征(IBS)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镇痛作用.方法:建立大鼠IBS模型,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模型组、匹维溴铵组(0.02 g·kg-1)、GLJ高、中、低剂量组(1,0.5,0.25 g·kg-1),连续给药2周后评估乙酸诱导IBS模型大鼠的腹部回缩反射(AWR)状态,观察GLJ对乙酸诱导IBS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采用热板法、乙酸扭体法、压尾法、甲醛法研究GLJ的镇痛作用.结果:GLJ能够有效降低乙酸诱导IBS模型大鼠内脏的敏感性(P <0.01或P<0.05);对热刺激、乙酸、甲醛所诱发的小鼠疼痛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P<0.01或P<0.05).结论:GLJ对IBS模型大鼠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及镇痛作用.
作者:梁万年;江涛;陈艳芬;冯毅凡;楚博;范华倩;唐春萍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组织Rho家族重要成员(RhoA,RhoB,RhoC)的mRNA表达,初步探讨Rho家族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定量RT-PCR技术,检测异位内膜组织Rho家族的mRNA表达.结果:RhoA,RhoC mRNA在异位内膜中的表达低于在位内膜的表达,与正常内膜结果比较P<0.05,表达差异具有显著意义.RhoB的mRNA表达在异位内膜和在位内膜中没有差异性.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可能与RhoA,RhoC的低表达有关.
作者:张维彬;吴彦岚;黄海定;邓时贵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笔者归纳总结了以酸甘化阴法芍药甘草汤加减治疗小儿肠痉挛、多发性抽动症、支气管哮喘及小儿夜啼症的辩证应用经验及典型病例.结果显示,小儿多发性抽动症、小儿夜惊虽然表现不同,但其病机均体现小儿“肝常有余”、“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特点.芍药甘草汤酸甘化阴,调和肝脾,具有养血滋阴、平肝抑木、敛肝柔肝之功效,治疗切中病机,故可取得满意疗效;芍药甘草汤应用于治疗小儿肠痉挛、支气管哮喘肺部听诊有广泛哮鸣音,在辨证基础上,结合现代药理研究芍药甘草汤具有解痉、镇痛、抗炎、止咳、平喘、抗过敏作用,提示参照中医理论与现代药理学研究结果选择用药可提高疗效,起到事半功倍、一举多得的效果.
作者:柏燕军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中药灌肠联合物理理疗治疗复发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50例复发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灌肠组、理疗组及联合治疗组各50例.观察各组疗效、血液流变学参数变化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联合治疗组有效率为98.0%,明显优于中药灌肠组的88.0%及理疗组的78.0%(P<0.05);联合治疗组的各项血液流变学参数明显优于中药灌肠组/理疗组(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和总体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中药灌肠组/理疗组(P<0.05).结论:中药灌肠及理疗联合使用可以明显提高复发性盆腔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血液流变学参数,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李莉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苗药迷沉方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海马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fam样酪氨酸激酶-1(fit-1)、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影响,探讨苗药迷沉方对VD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选取98只Wistar大鼠,采用双侧颈动脉永久结扎术制备VD模型,电脑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组、苗药迷沉方高、中、低剂量组,并设假手术组对照.假手术组及模型组给予蒸馏水灌胃(6 mL·kg-1);西药组采用盐酸多奈哌齐(0.62mg·kg-1)蒸馏水混合液灌胃;苗药组给予苗药迷沉方低(16 g·kg-1)、中(32 g·kg-1)、高(64 g·kg-1)剂量灌胃;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神经学评分并结合Morris迷宫实验检测造模成功后4d、治疗8周后学习记忆成绩;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VEGF,flt-1,BDNF和bFGF表达水平.结果:经8周治疗后,动物逃避的潜伏期、错误次数及神经行为学评分,苗药迷沉方高、中、低剂量组及西药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0.01),苗药迷沉方中剂量组潜伏期、错误次数及神经行为学评分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苗药迷沉方、西药在提高VD大鼠潜伏期,降低VD大鼠错误次数以及对神经行为学评分影响均有显著疗效,而苗药迷沉方组明显优于西药组.苗药迷沉方高、中、低剂量组及西药组与模型组比,海马内表达VEGF,flt-1,BDNF及bFGF含量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苗药迷沉方中剂量组海马内表达VEGF,fit-1,BDNF及bFGF含量升高为明显.结论:苗药迷沉方能改善VD大鼠行为学评分及提高记忆成绩,其机制可能为增强VD大鼠海马内VECF,fit-1,BDNF及bFGF的表达水平,激发脑内神经的损伤修复达到发挥脑保护作用.
作者:张贵源;胡建山;李溥;黄月娜;何江;李凡益;何蕾;刘毅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丹鳖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米非司酮12.5 mg/次,qd,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丹鳖胶囊,5粒/次,tid.疗程均12周.B超测定肌瘤体积、检测性激素水平及观察气滞血瘀证积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子宫肌瘤体积较治疗前缩小68.7%,对照组较治疗前缩小60.6%,观察组肌瘤体积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促卵泡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三醇(E2)及孕激素(P)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FSH,LH,E2低于对照组(P <0.05,P<0.01);观察组治疗后气滞血瘀证积分为(5.9±2.87)低于对照组的(9.4 ±3.69) (P <0.01);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鳖胶囊联合米非司酮能缩小子宫肌瘤体积,明显降低FSH,LH,E2水平,减轻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近期疗效显著,是值得推荐的用药方案.
作者:崔毅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建立一种石墨炉炉内消解-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明胶空心胶囊中铬含量测定方法,并与微波消解方法比较.方法:分别将明胶空心胶囊用微波消解后的溶液与水直接溶解后的溶液注入原子吸收光谱仪的石墨炉中,采用不同的升温程序测定铬的含量.结果:两种方法铬元素浓度在4~40μg·L-1时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为0.999 9,炉内消解直接进样方法的回收率为96.2% ~ 101.2%,RSD 1.8% ~3.3%,微波消解方法的回收率为97.51% ~ 103.1%,RSD 3.4% ~5.3%,炉内消解直接进样的供试品溶液在4h以内稳定.结论:石墨炉炉内消解-原子吸收光谱法与微波消解方法测定的结果一致,该方法简便、准确,快速,适合大批量明胶空心胶囊中铬含量超标的筛查.
作者:刘童;王爱民;关焕玉;周雯;张洁;李勇军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研究醋制老瓜头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正丁醇层萃取物抗炎、镇痛活性,明确活性部位.方法:将小鼠分为11组,分别为:阳性对照组、模型组、醋制老瓜头二氯甲烷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分别设低、中、高剂量组(按生药量计为400,800,1 600 mg·kg-1),给药3d后进行实验,以热板法、醋酸扭体法为镇痛实验模型,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肿胀、小鼠炎性组织前列腺素E2(PGE2)含量为抗炎实验模型,进行活性测定.结果:镇痛实验,热板法模型中醋制老瓜头各萃取层与模型组比较能显著延长热板所致的小鼠舔后肢的时间,扭体法模型中,醋制老瓜头各萃取层能显著减少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的次数,并呈现一定的药物依赖性(P <0.05,P<0.01);抗炎实验,二甲苯致耳肿胀模型中醋制老瓜头各萃取层与模型组比较能不同程度地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角叉菜胶致鼠足肿胀模型中醋制老瓜头各萃取层能不同程度抑制角叉菜胶致鼠足肿胀,各萃取层能显著降低小鼠炎症组织中PGE2含量(P<0.05,P<0.01).结论:二氯甲烷层为醋制老瓜头镇痛、抗炎活性强部位,醋制降毒后仍有较强生物活性,表现为延长小鼠舔后肢的时间,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角叉菜胶致足肿胀并显著降低小鼠炎症组织中PGE2含量,其抗炎作用可能与PGE2相关.
作者:徐小龙;卢杰;余建强;吴秀丽;付雪艳;杨卫东;刘成;陈靖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优选超临界CO2萃取威灵仙挥发油的工艺,并对挥发油成分进行GC-MS分析.方法:以挥发油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提取时间、原料粒度、萃取压力和温度对威灵仙挥发油的超临界CO2萃取工艺的影响,并通过GC-MS对威灵仙挥发油中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各因素对挥发油得率的影响顺序为萃取压力>萃取时间>萃取温度;佳萃取工艺为压力20 MPa,时间1.5h,温度45℃;挥发油得率0.44%.GC-MS分析确认了156种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含量的85.03%,相对含量>1%的成分占挥发油总含量的51.78%.结论:超临界CO2萃取法用于提取威灵仙挥发油具有时间短、收率高等优点,较传统的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效率高,优化的工艺稳定可靠,通过GC-MS发现威灵仙挥发油中活性成分原白头翁素.
作者:傅瑶;李颜;霍炎;郭澄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通过R语言的荟萃分析方法,对益气养阴法的方剂治疗气阴两虚型肺癌患者,治疗前后体重变化进行数据分析,以期对益气养阴法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维普资源系统、中国知网搜索2002年至今有关益气养阴法治疗肺癌的相关研究文献,采用R-2.15.1软件对病例研究结果进行荟萃分析.结果:检索到91篇文献,共有5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肺癌患者均为晚期,辨证为气阴两虚型,治疗组采用自拟益气养阴方合化疗方案,对照组采用单纯化疗方案,结果表明治疗组对患者体重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益气养阴法治疗气阴两虚型晚期肺癌患者,能够增加体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金智慧;刘伟胜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优化藏药蔓菁中抗氧化活性多糖的提取、纯化工艺.方法:以粗多糖得率、总多糖质量分数和抗氧化活性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考察浸提次数、料液比及浸提时间对蔓菁多糖提取工艺的影响;以色素去除率和多糖损失率为综合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脱色温度、吸附时间、活性炭用量对脱色工艺的影响.结果:蔓菁多糖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30,于90℃水浴浸提3次,每次2h;佳脱色工艺为加3%活性炭于60℃吸附40 min.蔓菁多糖纯度达4.66%,其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6.71 g·L-1.结论:优选的提取、纯化工艺稳定可靠,所碍多糖的含量高、杂质少,适合于蔓菁多糖的工业化生产.
作者:杨永东;李聪颖;唐策;王张;范刚;张艺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优选染料木苷的酶解工艺.方法:利用超微粉碎技术过筛制备不同粒径的染料木苷原料,采用纤维素酶将其水解,制备染料木素.以染料木素转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粉酶解时间、温度、粒径及pH对酶解工艺的影响,响应面法优化染料木苷超微粉酶解制备染料木素的工艺.结果:染料木苷超微粉酶解反应佳条件为反应介质pH5.5乙酸-乙酸钠缓冲液,温度49℃,反应时间11h,酶与底物比1∶1.转化率(96.47 ±1.12)%,比普通粉染料木苷转化率高了1.84倍.结论:采用纤维素酶水解染料木苷超微粉制备染料木素的方法简单、酶解时间显著缩短,适用于规模化生产.
作者:于海帅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了哥王药材中槲皮苷含量的方法.方法:Kromasil C18色谱柱(4.6 mm ×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5%磷酸水溶液(25∶75),流速1.0 mL·min-1,柱温为室温,检测波长254 nm.结果:槲皮苷在0.112 ~1.008 μg与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1),回收率为101.38%,RSD 2.78%;样品溶液在24 h内稳定.结论:该测定方法快速、简便、准确.
作者:王姿媛;胡惠兰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优选薯莨中鞣质的纯化工艺条件.方法:以鞣质含量和保留率为指标,采用静态吸附法考察不同大孔树脂的吸附、洗脱性能,通过单因素试验和L9(34)正交试验对薯莨中鞣质的纯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选用AB-8型大孔吸附树脂,其佳纯化工艺条件为上样量以每克树脂儿茶素不超过17.25 mg为宜,加3 BV水洗除杂,用1.5 BV 40%乙醇以0.5BV·h-1洗脱,收集洗脱液,鞣质保留率82.02%,鞣质纯度64.39%.结论:优选的纯化工艺合理、稳定可行,可为薯莨中鞣质的工业化纯化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王小平;王进;汤灿辉;王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在建立虎杖中4种成分同步测定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一测多评法的方法学考察模式,验证该方法在虎杖中应用的可行性和技术适应性.方法:以虎杖为研究对象,建立大黄素与虎杖苷、白藜芦醇、大黄素甲醚的相对校正因子,并用该校正因子进行虎杖苷、白藜芦醇、大黄素甲醚的含量计算,实现一测多评;同时采用外标法测定饮片中虎杖苷、白藜芦醇、大黄素及大黄素甲醚的含量,并比较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差异.结果:11批虎杖饮片中3种成分含量的计算值与实测值的RSD<3%,表明两者无显著差异.结论:以虎杖苷、白藜芦醇、大黄素和大黄素甲醚同步测定的一测多评法控制虎杖饮片的质量是可行的、准确的.
作者:范玲;严冬;李爽;马兴苗;钱玉良;刘志辉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枸杞多糖(LBP)及枸杞多糖联合趋化因子(CXCL10)对实验性肝癌荷瘤小鼠辅助性T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建立H22肝癌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分为模型组、LBP高剂量组(ig 100 mg·kg-1)、LBP低剂量组(ig 50 mg· kg-1)、LBP+ CXCL10组(ig 100 mg·kg-1 +15 μg·kg-1)、CTX组(ip 20 mg· kg-1),另设正常对照组.连续给药2周后小鼠眼球取血,颈椎脱臼处死.分离小鼠肿瘤、脾脏、胸腺,计算肿瘤抑制率、胸腺指数、脾指数,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外周血T辅助细胞1/T辅助细胞2(Th1/Th2)分化情况.结果:与模型组相比,LBP低、高剂量组、LBP+ CXCL10组对肿瘤抑制率分别为37.83%,12.50%,14.14%;Th1/Th2分别4.44 ±3.05,2.48±2.93,4.36±1.96,其中LBP低剂量组及LBP+ CXCL10组P<0.05.结论:低剂量LBP及LBP+ XCL10能显著提高H22肝癌荷瘤小鼠Th1/Th2比率.
作者:佘燕玲;何彦丽;杜标炎;徐谦;罗慧;苏宁;苏俊芳;刘娟 刊期: 2013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