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晨光;范雯;林肃娟
目的 探讨电渗析法降低茵陈提取物中钾离子的可行性.方法 通过正交试验,优化茵陈提取物的药液浓度、流量、药液温度因素,以终产品的钾离子含量、绿原酸含量作为评价指标.结果 用10倍量水溶解,控制流量在400L/h,药液温度在35℃,除钾效果优,主要成分绿原酸含量损失小.结论 采用电渗析除钾工艺可行.
作者:王一波;姜国志;张岩岩;赵伯友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人工流产对再次妊娠的影响.方法 对90例人工流产后再次妊娠并准备分娩的孕妇(人工流产组)作定期随访检查直至妊娠终止,观察其妊娠期、分娩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与同期无人工流产史的93例孕妇(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2组自然流产、异位妊娠及前置胎盘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人工流产分娩期并发症中前置胎盘、胎盘粘连及残留、胎膜不全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人工流产术后再次分娩基本上是安全的,但作为一种宫腔手术,有可能导致并发症的发生,故应强调要做好计划生育宣教,尽量减少人工流产术.
作者:王萍;高田荣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了解本地区肺炎链球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对分离培养的肺炎链球菌223株进行药敏试验,分析其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 223株肺炎链球菌对万古霉素全部敏感,无耐药菌株;而对其他常见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的耐药率.223株肺炎链球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由大到小排列依次为:红霉素、四环素、克林霉素、苯唑西林、氯霉素、左氧氟沙星.结论 可将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作为肺炎链球菌感染的临床经验治疗首选药物.应做好肺炎链球菌的培养与药敏试验,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作者:陆国健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硬膜外复合全麻对胸部外科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将80例择期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硬膜外复合全麻组(A组)和单纯全麻组(B组)各40例,术中连续监测收缩压(SPB)、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2组患者分别记录麻醉前(T0)、插管前(T1)、插管后5min(T2)上述各参数的变化及术后清醒躁动情况.结果 A组T2时间点MAP、HR稳定于基础水平,而B组T2时间点MAP、HR仍呈上升趋势,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清醒躁动发生率为12.5%(5/40),低于B组的80.0%(3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硬膜外复合全麻用于胸部外科手术,能明显减少心血管不良反应,减轻各种应激反应,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作者:谢永和;王淑婷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培菲康联合度洛西汀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方法 将90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5例,对照组服用培菲康胶囊420mg,每天3次;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度洛西汀30mg,每天1次,2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临床有效率为91.1%高于对照组的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培菲康联合度洛西汀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较单用培菲康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克祥;李亚男 刊期: 2013年第14期
新生儿泪囊炎又称先天性泪囊炎,多因鼻泪管下口被膜组织封闭或因上皮碎屑堵塞泪道引起,少数由骨部狭窄或畸形造成,是患儿较常见的一种眼科疾病.患儿生后几天或几周后有溢泪现象,伴脓性分泌物,压迫泪囊可有黏液或脓性分泌物自泪点溢出,常误诊为结膜炎.其治疗不当可引起急性泪囊炎、泪囊瘘、角膜炎等.笔者自2005-2011年对120例(135眼)新生儿泪囊炎分别采用了3种治疗方法,均获满意效果,治愈率为96.95%,现总结如下.
作者:梁荣莉 刊期: 2013年第14期
动脉硬化是一种发生在动脉血管中的疾病,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动脉中层钙化和小动脉硬化等3种类型,其中以动脉粥样硬化常见,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也为严重,其主要表现就是血管管壁增厚、变硬、变脆,管腔变狭窄.目前大部分的心脑血管疾病都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
作者:任安静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小剂量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可行性.方法 将1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96例.对照组仅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小剂量尿激酶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基本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0.0%、94.0%,高于对照组的13.5%、8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尿激酶治疗超溶栓时间窗急性脑梗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方莉伟;郭浩杰;刘洪波;王洪天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istiocytic neerotizing lymphadenitis,HNL)又称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及Kikuchi-Fujimoto病,是一种非肿瘤淋巴结增大性疾病,属于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病变,是一种温和的自限性疾病.本病在世界各地均有报道,多发于东方儿童和青年女性,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其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且发病率较低.现将我科收治的11例HNL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诊治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席敏岗 刊期: 2013年第14期
气管切开术为抢救喉阻塞及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患者的有效方法,其操作并不复杂,但对于小儿因其疾病发展快、解剖生理特殊、加上小儿不配合,紧急情况下迅速安全完成手术有一定难度,发生并发症多,陈合新等[1]报道160例小儿气管切开,其并发症发生率为15%,因此通过探讨小儿气管切开并发症原因,从而防治并减少手术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回顾我院2005年10月-2012年10月施行小儿气管切开的87例患儿,现报道如下.
作者:吕忠;杨正光;邓立波;庞晓军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人体甲氧苄胺嘧啶血药浓度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选择Agilent 1100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人体甲氧苄胺嘧啶的血药浓度.结果 甲氧苄胺嘧啶的线性方程为Y=6.25×10-4X+1.08×10-2,线性范围为0.05~10.00μg/ml.甲氧苄胺嘧啶日内和日间精密度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4.4%和4.5%,提取回收率为92.1%,平均血药浓度为0.260μg/ml.结论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人体甲氧苄胺嘧啶血药浓度,方法简单、可行、灵敏度高,具有良好的回收率、准确度和精密度.
作者:王宏钊;冯琴琴;李霞 刊期: 2013年第14期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mucocutaneous lymfhnode syndrom,MCLS),是好发于婴幼儿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疾病,以冠状动脉损害为中心的全身性血管炎,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可能与感染、免疫失调和多种血管活性因子释放相关,此外Uehara等[1]研究发现KD可能存在家族聚集性.冠状动脉损害(coronary artery lesions,CAL)是KD严重的并发症,可形成冠状动脉扩张或冠状动脉瘤,甚至猝死.KD已成为引起儿童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原因之一,现就川崎病的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米宁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中西药结合治疗儿童流行性腮腺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5月-2012年9月儿童传染门诊流行性腮腺炎患儿21例(治疗组)与同期常规西医治疗的流行性腮腺炎患儿13例(对照组)的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治疗组3d内退热18例(85.7%),7d内治愈17例(80.9%);对照组3d内退热7例(53.8%),7d内治愈8例(61.5%),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中西药结合治疗不论在退热、治愈方面都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缩短了疗程,提高了治愈率.
作者:孟力坤 刊期: 2013年第14期
静脉输注化疗药物是治疗恶性肿瘤的四大手段之一,但化疗药物常引起不同程度的浅表静脉炎,这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而且影响化疗顺利的进行[1].因此,预防性护理很重要,现报道化疗患者110例的化疗护理结果.
作者:邓土莲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多西他赛联合卡铂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52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6例,治疗组采用多西他赛联合卡铂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依托泊苷联合卡铂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RR)为46.1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不良反应主要有白细胞减少、血红蛋白降低、血小板减少、脱发、恶心呕吐、肝功能损伤等,总体情况为对照组不良反应的程度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多西他赛联合卡铂进行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能显著降低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檀建平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银锌霜治疗放射性核素32P敷贴用于血管瘤所致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效果.方法 将30例放射性皮肤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5例.试验组采用银锌霜涂于创面治疗,对照组采用1%龙胆紫外涂处理.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皮损恢复正常时间.结果 试验组有效率为86.7%(13/15),高于对照组的26.7%(4/15);且皮损恢复正常时间为(4.8±1.0)d,短于对照组的(10.4±3.0)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于因放射性核素32P敷贴治疗血管瘤导致的放射性皮肤损伤,采用银锌霜处理,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吴晨光;范雯;林肃娟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对注射用兰索拉唑进行干扰试验,建立注射用兰索拉唑细菌内毒素检查的试验方法.方法 采用<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进行试验.结果 将注射用兰索拉唑稀释至浓度为50μg/ml时,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无干扰作用.结论 应用鲎试剂进行注射用兰索拉唑细菌内毒素检查是可行的.
作者:汤群;林新明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分析老年患者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CAUTI)的常见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1年9月-2012年9月分离自医院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老年患者尿液中的病原菌168株,对分离菌株采用MicroScan(R) AutoScan-4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仪进行鉴定与药敏试验,药敏试验结果依据2010年CLSI推荐的MIC法折点标准进行判读.结果 168株病原菌中,检出革兰阴性杆菌113株(67.3%),革兰阳性球菌43株(25.6%),真菌12株(7.1%).居前4位的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屎肠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占33.3%、16.7%、11.3%、9.5%;所有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均产生了较高的耐药性.结论 老年患者CAUTI主要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细菌多重耐药和真菌感染等问题不容忽视,临床治疗时应尽量选择敏感的抗菌药物,以达到理想的疗效
作者:王巧兰 刊期: 2013年第14期
脑灰质异位症(gray matter heterotopia,GMH)是胚胎发育期成神经细胞从脑室壁向脑皮层移行受阻,部分灰质永久性停留于室管膜与皮层之间的一种先天性畸形.GMH可单独存在,也可与中枢系统其他畸形并存.本文回顾性分析了31例GMH患者的影像表现,探讨其分型及MRI表现.
作者:刘斋;任庆云;何丽;董强强 刊期: 2013年第14期
随着医院数字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医院的HIS、PACS和LIS 等信息系统陆续建立起来,我院采用将门诊西药房、住院药房和急诊药房整合在一起,并实现住院和门诊患者药品按处方和医嘱信息进行发药的调剂模式.现对整合式药房工作流程和资源分配管理现状进行阐述,旨在为医院住院和门诊整合式药房管理提供参考.
作者:黄桂波;吴美妮 刊期: 2013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