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群
目的 观察司来吉兰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76例患者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7例),2组均常规使用复方多巴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司来吉兰.治疗2个月后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Webster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2组Webster评分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Webster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6.92%%,对照组为44.05%,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司来吉兰治疗帕金森病有一定疗效.
作者:李莉;孙彦蕊;王建梅;刘惠瑾;冯庆涛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了解住院患者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为规范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做前期调研.方法 对2010年住院患者中药注射剂的种类、用药金额、数量、DDDs及其排序等统计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0年住院患者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品种48种,金额占住院患用药金额的11.8%;共7个类别,金额比例高的是祛瘀剂占65.2%,其次是开窍类占12.3%,肿瘤类占8.8%;DDDs排序前3位分别是舒血宁注射液、丹参川芎嗪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结论 中药注射剂在我院住院患者药物治疗中占有一定的地位,但在临床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不能做到辨证用药、超说明书用量、随意延长疗程、溶媒选择不合理等.
作者:王涛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2组均予常规治疗及血栓通静脉滴注,观察组加用依达拉奉,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明显降低,观察组降低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满意.
作者:王忠美 刊期: 2013年第14期
气管切开术为抢救喉阻塞及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患者的有效方法,其操作并不复杂,但对于小儿因其疾病发展快、解剖生理特殊、加上小儿不配合,紧急情况下迅速安全完成手术有一定难度,发生并发症多,陈合新等[1]报道160例小儿气管切开,其并发症发生率为15%,因此通过探讨小儿气管切开并发症原因,从而防治并减少手术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回顾我院2005年10月-2012年10月施行小儿气管切开的87例患儿,现报道如下.
作者:吕忠;杨正光;邓立波;庞晓军 刊期: 2013年第14期
恶性胸腔积液多见于多种恶性肿瘤晚期,发生率占综合性医院胸液病例的25%~50%.未经治疗中位生存期仅为6个月.传统采用胸腔穿刺、放置胸腔闭式引流、胸腔内注射粘连剂等方法[1、2],确诊率低,疗效差,不良反应大(胸痛、发热),胸液治愈率低.胸腔镜渐成诊断、治疗恶性胸腔积液首选.2006年6月-2012年6月我科应用胸腔镜诊断、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患者33例,现将结果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苗国强;王宏伟;李学锋;纽乐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分析烧伤后创面的感染细菌种类及其敏感性,以期为提高烧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有效依据.方法 选取2009年3月-2012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烧伤患者500例,对其烧伤创面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和进行K-B药敏试验,统计其感染细菌的种类与对各类抗生素的敏感性,做好相关数据的记录工作.结果 500例患者的分泌物细菌出致病菌株590份,其中革兰阴性杆菌(G+)334份占56.6%,革兰阳性杆菌(G-)218份占36.9%,真菌38份占6.5%;而且所检测出的感染细菌对多种抗生素都具有耐药性.结论 起到主要感染作用的以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表皮葡萄球菌为主,而且通过药敏试验,亚胺培南、氨曲南、头孢曲松、阿奇霉素以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具有较高的药物敏感性,临床治疗应该以此为依据,进而提高烧伤患者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丽蓉 刊期: 2013年第14期
颈椎间盘退变早,并诱发或促进颈椎其他组织退变,成为颈椎病发生、发展的基础.因颈椎间盘组织退行性改变及继发性改变累及其周围组织结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等)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者,称为颈椎病.本病多见于50岁以上人群,一般采取非手术治疗,但对于有明显的脊髓、神经根等损害,或者受到外伤或其他原因的作用下症状突然加重者,可采取手术治疗.但由于颈椎部位特殊,难度大,极易出现并发症.因此,要求不断提高护理质量.通过对10例患者的围手术期的精心护理,在预防并发症及功能恢复方面效果满意,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黄清芳 刊期: 2013年第14期
随着医院数字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医院的HIS、PACS和LIS 等信息系统陆续建立起来,我院采用将门诊西药房、住院药房和急诊药房整合在一起,并实现住院和门诊患者药品按处方和医嘱信息进行发药的调剂模式.现对整合式药房工作流程和资源分配管理现状进行阐述,旨在为医院住院和门诊整合式药房管理提供参考.
作者:黄桂波;吴美妮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了解贵港市新生儿听力筛查情况.方法 对2011-2012年贵港市辖区内新生儿听力筛查资料按年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新生儿听力筛查9655例,筛查阳性1116例,阳性率为11.56%.其中,2011年新生儿听力筛查4652例,筛查阳性407例,阳性率为8.75%;2012年新生儿听力筛查5003例,筛查阳性709例,阳性率为14.17%.结论 新生儿听力筛查可为早期干预婴幼儿听力损失的影响提供有利条件.
作者:罗榜柱 刊期: 2013年第14期
患者,30岁,主因右下腹痛3h余于2012年9月10日以妊娠合并阑尾炎收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右下腹轻压痛,轻微反跳痛及肌紧张.彩色超声:单活胎臀位.血常规:白细胞10.40×109,中性87.9%,血红蛋白124g/L.初步诊断:妊娠合并阑尾炎.患者末次月经2012-06-05,于2012-06-21行IVF-ET,术后给予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及黄体支持治疗至孕3个月.既往妇科检查输卵管造影示:右侧输卵管不通,左侧输卵管通而不畅.患者入院后给予抗感染治疗,2d后右下腹痛症状消失.9月13日晚19:10患者排便后突然晕倒,自诉下腹痛,血压90/50mm Hg(1mm Hg=0.133kPa),心率70次/min,血红蛋白104g/L.
作者:张爱群;王海波;徐振辕;逯彩虹;李秀娟;闫西红;齐生伟 刊期: 2013年第14期
微量泵注药是一种持续的、微量的、均匀的、精确的静脉给药方法,是临床上进行治疗和抢救危重患者的一种给药途径.它是一种安全的给药手段,但是如果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使用方法不当或其他原因,不仅会延误治疗、抢救时机,还会给患者带来危险,造成不良后果.我科运用循证护理对预防微量泵注药的不良反应收到了较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彭金桂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了解玉林市住院产妇分娩方式及分娩新生儿窒息状况.方法 对2012年玉林市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年该院住院分娩产妇7325例,剖宫产2403例,剖宫产率为32.81%;经阴道分娩4922例,阴道分娩率为67.19%.该院住院分娩新生儿7141例,新生儿窒息75例,发生率为1.05%;新生儿窒息以轻度窒息为主,占84.00%(63/75),重度窒息发生率为16.00%(12/75).结论 该院住院分娩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较低,严格剖宫产指征可降低宫产率,确保母婴安全.
作者:卢昱菁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病案作为医疗信息的核心日益凸现其作用,病案质量作为医疗质量的体现日益重要.如何提高病案质量?笔者认为,病案质量应通过环节监控,才能从根本意义上提高病案质量.
作者:段丽芳 刊期: 2013年第14期
静脉输注化疗药物是治疗恶性肿瘤的四大手段之一,但化疗药物常引起不同程度的浅表静脉炎,这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而且影响化疗顺利的进行[1].因此,预防性护理很重要,现报道化疗患者110例的化疗护理结果.
作者:邓土莲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心肠易激宁液联合电针治疗焦虑状态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患者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 21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44例采用心肠易激宁液口服,同时结合电针治疗;对照组72例采用匹维溴铵口服,连续8周,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对症状积分、焦虑评分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及结肠黏膜中细胞因子(IL-1β、IL-10)水平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肠易激宁液联合电针治疗能明显改善焦虑状态的IBS-D患者临床症状.
作者:韩宝娟;冯丽英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结合雌激素联合米非司酮应用在绝经后取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中心2010年5月-2011年8月60例进行绝经后取环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在手术前不服用药物;观察组在手术前1周服用1.5mg结合雌激素片,每天1次,并在手术前2d服用50mg米非司酮,每天1次.2组患者都采取传统的取环钩来钩取节育环.观察比较2组患者宫口大小、手术进行时间、手术中的出血量与取环的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宫口比对照组患者明显要大,手术进行时间与手术中的出血量比对照组患者明显要少,观察组患者取环的成功率比对照组患者明显要高,且取环的成功率随着患者绝经时间的长度呈现下降的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患者绝经后取环应用结合雌激素联合米非司酮,可以明显的扩张宫口、软化宫颈,缩短手术进行的时间,减少手术中的出血量,提高取环的成功率,安全有效.
作者:张玉嫦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了解玉林市产妇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状况,为阻断新生儿感染提供防护措施.方法 对2012年玉林市产妇HBV感染检测分区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22896例住院分娩产妇接受了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检测,检测阳性6619例,阳性率为5.39%.其中,北流市检测阳性率为6.29%,容县为5.11%,博白县为6.22%,兴业县为5.34%,陆川县为5.25%,玉州区为2.41%,福绵区为2.74%.结论 加强孕产妇HBV检测可为阻断新生儿感染防护措施提供依据.
作者:黎秋波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小剂量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可行性.方法 将1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96例.对照组仅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小剂量尿激酶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基本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0.0%、94.0%,高于对照组的13.5%、8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尿激酶治疗超溶栓时间窗急性脑梗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方莉伟;郭浩杰;刘洪波;王洪天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多西他赛联合卡铂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52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6例,治疗组采用多西他赛联合卡铂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依托泊苷联合卡铂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RR)为46.1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不良反应主要有白细胞减少、血红蛋白降低、血小板减少、脱发、恶心呕吐、肝功能损伤等,总体情况为对照组不良反应的程度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多西他赛联合卡铂进行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能显著降低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檀建平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补充叶酸、B族维生素对伴同型半胱氨酸(Hcy)升高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依据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将152例某高校功能社区伴Hcy升高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分为干预组95例和对照组57例,干预组予以叶酸、B族维生素口服,定期复查血清Hcy;对照组未予以补充叶酸、B族维生素.在此期间,2组均给予规范化降压药物治疗.检测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Hcy的变化.结果 干预组治疗后血清Hcy水平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Hcy水平无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伴Hcy升高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予以补充叶酸、B族维生素干预后该指标得到明显改善,对预防心、脑血管突发事件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作者:刘安银;姜跃胜;唐海沁;王长江;付佳 刊期: 2013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