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帕利哌酮和奥氮平治疗痴呆的精神和行为症状的疗效观察

张佐涛;李悟斌;秦丽颖

关键词:帕利哌酮, 奥氮平, 老年人, 痴呆, 治疗结果
摘要:目的 观察帕利哌酮与奥氮平治疗老年期痴呆伴行为和精神障碍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64例BPSD患者分为帕利哌酮组与奥氮平组,治疗8周.在治疗前、治疗2、4、8周末,采用痴呆病理行为评定量表(BEHAVE-AD)评定疗效,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BEHAVE-AD评分从治疗后第2周开始均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帕利哌酮组在治疗8周末时BEHAVE-AD评分较奥氮平组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帕利哌酮与奥氮平对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均有较好的疗效,帕利哌酮的远期疗效可能优于奥氮平,帕利哌酮在不良反应方面少于奥氮平.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院内感染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革兰氏阴性菌耐药性分析

    目的 分析医院内部感染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以及总体的耐药性情况,为后期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可行性的参考依据以及指导.方法 对我院所发生的1684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总体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对患者的痰液标本采取分离培养检定以及药物试敏检验,对菌株的分离以及耐药性特点进行临床分析统计处理.结果 1684份痰液共检测分离出病原菌556株(33%),在病原菌中占据前三位的依次为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以及铜绿假单胞菌.从患者的药敏结果情况来看,耐药率较高的抗菌药物依次为青霉素类的阿莫西林、哌拉西林、替卡西林,头孢类的头孢噻肟、头孢呋辛.结论 革兰阴性杆菌俨然成为了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而其耐药情况极为严重,所以强化临床合理用药尤为重要.

    作者:叶水华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09年6月-2012年6月在我院呼吸科接受住院治疗的患者38例进行护理风险管理(设成观察组),与2009年6月之前在我院呼吸科接受住院治疗接受常规基础护理管理(设成对照组)的38例患者护理管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经护理管理之后基础护理质量、病房管理、消毒隔离质量等方面的评分都有了明显提高,但观察组提高幅度更大且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在护理投诉率、护理缺陷率以及患者满意度方面比较亦略胜一筹,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呼吸科的护理管理中实施护理风险的管理模式使得护理质量有了显著提高,避免护理缺陷的出现,创造一个患者满意的治疗氛围,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凌世英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睡眠障碍影响因素与护理研究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睡眠障碍影响因素及其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07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高血压伴有睡眠障碍的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改善睡眠环境和睡眠指导等综合护理措施.评价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老年高血压患者睡眠障碍主要与生理、心理及环境等因素有关,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睡眠潜伏期均较护理前缩短,睡眠时间延长,SRSS评分均减少;观察组护理干预后患者睡眠潜伏期、睡眠时间和SRSS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 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睡眠障碍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睡眠质量.

    作者:吕洁文;李京花;黄泳红;陈志英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阿托品在有机磷农药中毒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阿托品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的应用方法与技巧.方法 对我院48例有机磷农药中毒应用阿托品抢救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8例有机磷农药中毒,除了1例死于呼吸衰竭外,均抢救成功.结论 及时准确诊断、及时彻底消除毒物,早期、足量、反复、使用阿托品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另外在抢救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注意阿托品中毒,有机磷农药的反跳现象,亦是抢救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关键问题.

    作者:耿华英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尿激酶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目的 观察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治疗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用尿激酶溶栓治疗;对照组用常规抗血栓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发病时间<6h及6~12h的患者血管再通率分别为85.71%和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5%,对照组为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肌梗死患者使用尿激酶溶栓治疗后血管再通率高,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赖美声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益肾平肝方联合氯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益肾平肝方联合氯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效果.方法 将本院122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等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均给予氯沙坦治疗,仅观察组加用益肾平肝方,持续治疗8周;分析两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血压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显效35例,有效22例,无效4例;对照组显效21例,有效34例,无效6例.观察组治疗前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152.42±11.83)mmHg和(98.75±9.74)mmHg ;对照组分别为(150.28±12.03)mmHg和(101.54±10.36)mmHg.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为(123.75±9.36)mmHg,舒张压为(84.36±6.81)mmHg;对照组收缩压为(134.25±11.52)mmHg,舒张压为(88.32±7.43)mmHg.治疗后两组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共有7例不良反应,其中2例头痛,1例头晕,3例胃肠道反应,1例心悸;观察组有5例,其中3例头晕,2例心悸.结论 益肾平肝方联合氯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效果较好,患者可耐受.

    作者:邓春燕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罗红霉素与美宝联合治疗轻中度子宫颈糜烂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罗红霉素美宝治疗轻中度子宫颈糜烂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2月-2012年10月我院门诊中接受罗红霉素和美宝治疗的76例轻中度子宫糜烂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接受中西医治疗;对照组(40例)接受中医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痊愈7例,显著有效15例,有效12例,无效2例;对照组痊愈5例,显著有效15例,有效10例,无效10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罗红霉素与美宝联合用药治疗轻中度子宫颈糜烂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陈玲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痔疮患者围术期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痔疮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7月-2012年7月收治行手术的痔疮患者43例,围术期给以精心护理.结果 本组43例患者术后恢复好,均痊愈出院.结论 做好痔疮患者的围术期护理,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陈玉梅;邱菊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康复新液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康复新液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5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给予康复新液灌肠治疗;对照组用云南白药及锡类散灌肠治疗,两组均20d为1个疗程.结果 观察组完全缓解30例,有效12例,无效1例;对照组完全缓解23例,有效13例,无效6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新液能偶促进胃肠黏膜修复及溃疡愈合,而且灌肠操作也简单易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患者依从性较好,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跃荣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辛伐他汀治疗高血脂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治疗高血脂的疗效.方法 对76例高血脂患者采用辛伐他汀10~20mg/d,晚上睡前服用,观察患者服药前及服药后1、2个月的血脂水平及用药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76例高血脂患者药物治疗前及治疗后1、2个月血脂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例患者出现轻微腹痛腹胀,2例患者出现转氨酶升高,停药后好转.结论 辛伐他汀临床降脂效果肯定,无明显不良反应,是临床用于降脂的理想药物.

    作者:许格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老年患者住院期间的危险因素及护理措施

    目的 保障老年住院患者生命安全及身心健康.方法 对老年患者存在的安全隐患有效地识别,评估并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结果 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增强安全意识,减少或避免潜在危险因素的发生.结论 有针对性地加强安全管理措施可以有效预防老年患者各类意外,降低疾病的潜在风险.

    作者:魏继棠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自控持续性镇痛泵用于妇产科术后镇痛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 探讨妇产科术后疼痛的护理.方法 采用自控持续性镇痛泵,药液配制为芬太尼1 mg、昂丹司琼4mg加入0.9%氯化钠溶液至100ml.结果 通过对106例使用自控持续性镇痛泵的妇产科患者的观察及护理,达到满意镇痛效果者97例.结论 自控持续性镇痛泵镇痛效果好,在应用过程中,需加强护理,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曾钰;何薇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口服铁剂类药物联合饮食疗法治疗孕产妇贫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口服铁剂类药物联合饮食疗法对孕产妇贫血的疗效情况.方法 选取我中心2011年1月-2012年4月收治的贫血孕产妇9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9例.治疗组患者采取口服铁剂类药物联合饮食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仅口服铁剂类药物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治愈38例,恢复10例;对照组治愈25例,恢复18例,无效5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消化不良1例,呕吐2例;对照组消化不良12例,便秘8例,腹泻11例,呕吐10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服铁剂类药物联合饮食疗法较单纯口服铁剂类药物疗效明显.

    作者:石颖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艾司西酞普兰与舍曲林治疗老年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目的 观察艾司西酞普兰与舍曲林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64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和舍曲林组,每组各32例,治疗观察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2、4、6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评定临床疗效,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艾司西酞普兰组和舍曲林组抑郁量表总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艾司西酞普兰组2周末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较舍曲林组下降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时两组临床疗效相似,舍曲林组出现恶心、出汗、心动过速比例明显高于艾司西酞普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和舍曲林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相当,艾司西酞普兰起效更快,不良反应轻微.

    作者:郑亚丽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格列美脲联合米格列醇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格列美脲联合米格列醇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8月-2012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治疗12周后,观察组患者FPG、2hPBG、HbA1c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格列美脲联合米格列醇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确切,血糖控制平稳,安全性好.

    作者:廖应琼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不同类型肺癌脑转移瘤的多层螺旋CT表现

    目的 分析肺癌脑转移瘤颅内病灶的CT图像特点.方法 110例肺癌脑转移患者均接受颅脑螺旋CT检查,比较不同类型脑转移瘤病灶在脑内分布、CT平扫及强化特点、瘤周水肿情况等.结果 腺癌多发病灶比例为34.55%,显著高于其他类型;鳞癌单发病灶比例为23.64%,显著高于其他类型.脑转移瘤强化方式中结节性强化比例高,为52.73%,不强化比例低,为3.64%.腺癌及小细胞癌以结节性强化为主,鳞癌以环形强化为主.结论 不同病理类型脑转移瘤颅脑CT图像特点存在差异.

    作者:李陈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外伤性小肠破裂58例诊治分析

    目的 探究诊断与治疗外伤性小肠破裂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抽取58例我院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外伤性小肠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中23例行单纯肠缝合,5例行肠修补造瘘,15例行小肠切除吻合术,2例行脾切除,6例行肝修补,8例行肠系膜修补.治愈56例(96.55%),病亡2例.结论 治疗外伤性小肠破裂时,行早期诊断、预防并发症和及时手术治疗,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罗高德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甲状腺癌患者行甲状腺全切术或近全切术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甲状腺癌患者行甲状腺全切术或近全切术的临床效果,比较两种术式的优缺点.方法 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10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癌患者60例,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成实验组(甲状腺近全切术组)和对照组(甲状腺全切术组).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癌症复发率和转移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声音嘶哑、低钙血症、甲状腺功能低下等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状腺近全切术和甲状腺全切术都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而甲状腺近全切术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甲状腺全切术.因此,甲状腺近全切术更值得推广.

    作者:陈金花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强化干预对农村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强化干预对农村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疗效观察.方法 从本社区的60岁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中随机选取80例,对每个患者均在运动、饮食、药物治疗等方面采取PDCA法,进行个体化的强化干预后比较.结果 强化干预治疗后,患者治疗依从性和血糖控制有了明显改善.结论 对农村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干预,能有效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邵正立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舍曲林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

    目的 探讨舍曲林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差异.方法 用Meta分析对6篇舍曲林与其他抗抑郁剂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的文章进行再分析,评价其合并效应量大小和综合显著性检验.结果 舍曲林治疗抑郁症前后症状学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舍曲林与对照药在第2周末和治疗结束后的组间比较,提示舍曲林与对照药疗效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舍曲林与对照药的疗效无差异.

    作者:阳中明;李进 刊期: 2013年第15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