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陈旧性髌骨骨折25例手术治疗体会

黄珍谷;李红梅;王鹏

关键词:骨折, 髌骨, 陈旧性, 手术治疗, 体会
摘要:我科2001年1月-2012年5月治疗陈旧性髌骨骨折25例,疗效较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陈旧性髌骨骨折患者25例,男15例,女10例,年龄30 ~70岁,中位年龄47岁,以老年患者居多.受伤原因:跌伤10例,车祸伤15例;骨折类型:横形骨折9例,纵形骨折1例,粉碎性骨折10例,髌骨下极骨折5例.受伤时间3周~1年,膝关节屈曲功能受限.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2007-2012年我院急性胰腺炎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该院2007-2012年急性胰腺炎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方法 选择该院急性胰腺炎患者258例,回顾性分析其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采用限定日剂量(DDD)、用药频率(DDDs)、药物利用指数(DUI)评价药物使用的合理性.结果 各类药DDDs与总DDDs比值排序高为硝基咪唑类(29.61%),低为抗真菌类(0.26%);DUI >1的药物共11种,头孢曲松/舒巴坦DUI高,为2.00;药物以二联用药为主,占58.53%;抗菌药总平均使用时间为(8.0±5.5)d;药敏试验送检率为16.81%.结论 该院急性胰腺炎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应加强管理,进一步提高合理使用率.

    作者:邓燕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腹膜透析联合中药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

    患者,女,50岁,于2011年8月8日因饮食不洁出现呕吐、腹泻并伴尿量明显减少,就诊于当地医院,查血肌酐(Cr)703 μmol/L,尿素氮(BUN) 16.06mmol/L,CO213.26mmol/L,予补充能量、纠正酸中毒等治疗3d未见好转,2011年8月13日复查血Cr 974μmol/L、BUN 23.13mmol/L.于2011年8月15日入住我院,入院时症见:神志清楚,精神弱,乏力,不能进食、食入即吐,腹泻,1d约20次,稀水样便,少尿,100 ~ 150ml/24h,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作者:董冲霄;李强;刘翠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神经外科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体会

    下肢深静脉血栓作为神经外科术后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如未及时救治可致残,严重者可因血栓脱落而引发肺栓塞等严重后果[1].我院对神经外科术后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随机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神经外科术后深静脉血栓患者5例,男3例,女2例;年龄45~68(52.5±3.5)岁;其中颅脑损伤3例,高血压脑出血1例,脑肿瘤1例.所有患者均经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并予开颅手术治疗.5例患者中治愈4例,好转1例.

    作者:黄益萍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前列地尔联合左卡尼丁及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中晚期慢性肾脏病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前列地尔联合左卡尼丁及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治疗中晚期慢性肾脏病(CKD)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56例慢性CKD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28例.A组予前列地尔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予左卡尼丁及还原型GSH治疗.治疗前后观察2组血清肌酐、尿素氮(BUN)、尿白蛋白/肌酐比率(ACR)、胱抑素、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总胆固醇(TG)、低密度脂蛋白(LDL)、甲状旁腺素(iPTH)、表皮生长因子(eGFR)水平.结果 治疗后,2组胱抑素、iPTH、ACR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B组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血红蛋白、hsCRP水平低于治疗前,且B组hsCPR水平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血肌酐、TG、BUN、LDL及eGF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列地尔联合左卡尼丁及还原型GSH治疗中晚期慢性CKD可有效改善CKD进展危险因素,但其长期疗效有待观察.

    作者:池向耿;蔡琪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清热渗湿汤治疗感染性腹泻疗效观察与护理

    目的 观察清热渗湿汤配合整体护理治疗感染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7例感染性腹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9例.治疗组予清热渗湿汤化裁方水煎服并配合整体护理,对照组予口服补液及蒙脱石散治疗,疗程均为3d.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腹泻消失时间.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高于对照组的76.9%;治疗组腹泻消失时间为(1.42±0.46)d短于对照组的(2.16 ±0.38)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清热渗湿汤配合整体护理治疗感染性腹泻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庞玲玲;邓维海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安全性分析

    目的 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化疗药物顺铂、5-氟尿嘧啶、吉西他定、紫衫醇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组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为26.7%(8/30)低于对照组的56.7%(17/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恶心、呕吐、纳差、口腔黏膜炎、末梢神经炎、发热、腹泻、腹痛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能明显减轻化疗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对恶性肿瘤的化疗有增效病毒的作用.

    作者:加依娜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老年人合理用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老年人因生理机能减退,多病共存,加上多种其他因素的影响,同时服用多种药物的情况十分普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合理用药和用药安全是老年人健康教育和卫生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当今老年社会保障的热点问题之一.目前社区用药人群中老年人占90%以上,随之而来的关于老年人用药安全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因此,探讨老年人合理用药问题及其解决对策是刻不容缓的任务.

    作者:姜慧敏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基于PACS系统平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影像实践教学探讨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指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临床实践,通过规范的要求和严格的考核,从而学习到在某一医学专科中合格医师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态度[1],是医学生成长为合格临床医师的必由之路,占据了医学终生教育的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同时也对保障医疗服务质量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2].

    作者:赵圆;邢艳;刘文亚;王静;王健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38例膀胱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9例.试验组采用经尿道电切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放性手术治疗,2组均予丝裂霉素40mg及生理盐水50ml膀胱入腔化疗,每周1次,疗程为2个月.观察2组手术操作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病情复发情况.结果 试验组手术操作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情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且治疗效果较明显,术后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缪玉龙;张黎明;高宏生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放松训练在骨科失眠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骨科患者也较以前有所增加.骨科患者大多是青壮年,为家里的主要经济和精神支柱,当患者手术后,易产生的伴随症状就是失眠.失眠是指入睡困难、早醒或睡眠不稳等,不但影响患者手术的恢复,而且妨碍人们正常生活、工作、学习.有研究表明充足的睡眠可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保证人体器官组织充分休息,使机体得到恢复和调整.为更好地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我科护士在护理患者的过程中针对个体情况采用放松训练,为患者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综合护理措施,收到很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吉梅;吉丽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经阴道头位正常分娩后不常规应用抗菌药物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经阴道头位正常分娩后产妇不常规应用抗菌药物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80例经阴道正常分娩产妇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90例.A组经阴道头位正常分娩后不常规应用抗菌药物;B组经阴道头位正常分娩产后常规应用抗菌药物3~5d.观察2组产后3d血象、产褥病及会阴伤口感染发生率、会阴伤口愈合情况.结果 2组产后3d血象、产褥病及会阴伤口感染发生率、会阴伤口愈合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阴道头位正常分娩后可不常规应用抗菌药物,以有效控制产科抗菌药物临床应用.

    作者:林霞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社区恶性肿瘤患者心理干预措施分析

    笔者分析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干预措施,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2012年收治恶性肿瘤患者38例,均于化疗后转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心理干预.其中男21例,女17例;年龄22~67岁.1.2方法(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2)讲解肿瘤的知识及肿瘤化疗新进展,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消除悲观、恐惧情绪;(3)讲解化疗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化疗期间的个人防护措施及合理饮食可减轻化疗的不良反应等[1];(4)了解患者病史、生活事件、个性特征及生活现状,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5)训练患者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和生活压力,学会应付突发性负性事件的方法,排遣高焦虑、抑制状态的技巧;(6)做好家属工作,安慰、关心、支持、鼓励患者;(7)加强间歇期随访,做好间歇期的健康教育工作.

    作者:肖永奇;袁琳;邹德凤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重症监护室管道护理常见问题分析与干预

    目的 提高重症监护室(ICU)管道护理安全率,提高ICU护理工作质量.方法 回顾性调查该院2010年1-12月综合性ICU管道护理中存在的问题,系统分析具体原因,实施相应对策.结果 ICU患者管路护理安全率由94.2%(2010年1-12月)提高到98.8%(2011年1-12月).结论 成立管道护理小组、提高护理人员业务能力和责任心、明确标识、严格规范交接班制度、合理有效的护患沟通是提高ICU患者管道护理质量、保证患者安全的有力对策.

    作者:康书红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降低桑叶提取物中灰分的方法探讨

    中药提取物中的灰分及重金属是影响成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中药提取物中的灰分及重金属来源有两类,一类是中药材中生理性存在的无机离子,包括钠、钾、钙、镁、铁、氯化物和磷酸盐;另一类是中药材前处理过程中未除净的部分杂质(如:泥沙).超速离心、大孔树脂及离子交换树脂在现代制药及食品工业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且不会产生残留[1].有报道离子交换树脂在制药及食品工业中去除其中的灰分及重金属有较好的效果[2].灰分及重金属超标是直接影响成品质量重要的成分,是产品质量的关键控制点.笔者探讨降低桑叶提取物中灰分的方法,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朝强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指导

    目前全球约有糖尿病患者2亿多,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已成为继心血管疾病和肿瘤之后的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1].病情发展可致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心、脑、肾、微血管的严重并发症,病死率高,糖尿病教育已成为糖尿病研究的重要课题.患者的日常生活方式、对疾病的认识和态度、糖尿病的治疗过程等对疾病的控制均有很大的影响,糖尿病教育本身也是一种治疗[2].因此,通过健康教育防治糖尿病至关重要.

    作者:曾钰;何薇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泌尿外科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泌尿外科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120例行泌尿外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结果 120例泌尿外科手术患者均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涉及15个品种,主要为青霉素类、喹诺酮类及头孢菌素类药物,主要采用静脉滴注给药,疗程长达18d,不合理用药32次.结论 泌尿外科手术应用抗菌药物应符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但临床存在给药不当等问题,应引起注意.

    作者:张仓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

    随着科技的发展,作为终末期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透析疗法有了很大的进展,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尽管如此,血液透析中仍有许多并发症,低血压是为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之一.低血压发生较快,常使血液透析不能顺利进行,可造成透析不充分,超滤困难,诱发心脑血管并发症及动静脉瘘闭塞等,严重时,可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1].笔者对在我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低血压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林象云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临床效果对比观察

    目的 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10例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10例和对照组100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观察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拔管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拔管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术式均能收到良好效果,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杨剑;王刚伦;卫杰;杨毅;梁明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前列地尔联合银杏叶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前列地尔联合银杏叶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4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予前列地尔联合银杏叶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仅予银杏叶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73%高于对照组的7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列地尔联合银杏叶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优于单用银杏叶注射液,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颖;袁培铎;周正森;赵海玲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临床应用及护理进展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由外周静脉穿刺置管,使其导管末端位于上腔静脉的一种技术,临床上广泛用于需要中/长期静脉输液、反复输入血制品、静脉高营养及化疗、中心静脉压的测量等患者.近年来,PICC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PICC导管不断改进,PICC置管技术也不断改良,并发症的防治方法也越来越多,使并发症显著减少,置管时间延长,现报道如下.

    作者:何春桂;蔡玉兰;陈顺珍;廖东群;古文庄 刊期: 2013年第19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