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应用孕三烯酮辅治疗效观察

周利娟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 孕三烯酮, 米非司酮, 疗效
摘要:目的 观察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应用孕三烯酮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3月-2011年1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8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术后应用孕三烯酮治疗,对照组术后应用米非司酮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效果、药物不良反应及复发率.结果 2组临床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应用孕三烯酮辅助治疗效果与米非司酮相当,但不良反应较明显,复发率较低.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主动脉夹层分离误诊为冠心病5例临床分析

    本文对5例主动脉夹层分离(AD)患者误诊为冠心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2007年3月-2012年8月我院5例AD患者误诊为冠心病,均经超声、CT和核磁共振确诊急性AD.其中男4例,女1例;年龄30.1~82.5岁,中位年龄63.5岁;有明确的高血压病史2例,血压高达160~230/100~125mmHg,持续数年至数十年,且药物控制不佳.临床主要表现为剧烈疼痛、晕厥、休克等.入院时或入院后均出现心前区剧烈疼痛,心电图ST段抬高、T波改变表现,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AMI);伴剧烈腹痛并恶心、呕吐症状1例,左侧胸痛、呼吸困难、咳嗽、咯血1例.

    作者:王福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地佐辛用于预防全麻苏醒期躁动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地佐辛用于预防全麻苏醒期躁动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常规麻醉基础上,观察组于手术结束前0.5~1h给予地佐辛0.1mg/kg静脉注射,对照组不予以地佐辛静脉注射.比较2组苏醒期躁动发生情况,记录自主呼吸恢复、睁眼、拔管时间以及拔管后5min呼吸频率.结果 观察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及其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停药后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拔管后5min呼吸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佐辛用于预防全麻苏醒期躁动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蔡瑞;周昶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外伤性视神经病变21例治疗体会

    外伤性视神经病变(traumatic optic neuropathy,TON)是指直接或间接的视神经外伤导致的视力下降或丧失.目前,随着工伤、交通事故的增加,TON的发病率逐年增高.据统计,在颅脑外伤中TON的发病率为0.3%~5.0%[1],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人们对视力的关注程度增加,TON对视力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经鼻内镜视神经管减压手术对TON的治疗效果越来越受到眼科医师的认可.

    作者:杨俭伟;张宏彬;刘杉;王娟;白萍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与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为第3代头孢菌素,其为白色,具有广泛的抗菌谱和杀菌力,主要以静脉给药为主.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为淡黄绿色澄明液体,本品属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在临床使用过程中,笔者发现两者存在配伍禁忌,经查阅药物说明书和<306种注射剂临床配伍应用检索表>后,未见关于两药配伍禁忌的记录.本文通过对两药存在的配伍禁忌进行分析,以期避免对患者造成不良后果和药物的浪费,确保临床用药安全,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德燕;陈燕敏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10%氯化钾口服治疗功能性呼吸困难65例疗效分析

    功能性呼吸困难指排除器质性病变引起的患者自觉呼吸困难,并伴有胸闷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我们用口服氯化钾治疗功能性呼吸困难65例,现将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廖晓明;廖进宝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新生儿卡介苗规范接种的护理体会

    笔者收集2000年10月1日-2005年11月30日接受卡介苗接种的新生儿资料2317例,新生儿成功接种后10个月,免疫力检测均在5~10年,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归纳如下.

    作者:张继琼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治疗体会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是基层医院内科的常见急症之一,急救原则是:切断毒源,治本为主;标本兼治,以标保本[1].我院内科2003-2013年采用机械通气治疗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呼吸衰竭患者45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赵永涛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护理干预在老年体位性低血压患者中的应用

    目前,中国老年高血压患者已超过8000万以上,数量居世界各国首位,其防治问题是当前医学界研究的首要问题之一.体位性低血压也称直立性低血压,是指从卧位转为立位后3min内出现收缩压下降≥20mmHg和(或)DBP下降≥10mmHg,或者在直立倾斜试验中保持至少60°情况下,3min内出现上述血压改变的现象.体位性低血压是老年人的常见病,据统计,65岁以上老年人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为15%,而75岁以上的老年人可高达30%~50%.少数患者的体位性低血压与卧位高血压并存,若体位性低血压漏诊,当使用降压药物治疗时,可使立位血压显著下降,严重者引起死亡[1].本文旨在探讨健康教育干预在老年体位性低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淑芬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86例临床分析

    电视胸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其辅助小切口手术结合了单纯和常规开胸手术的优点,其应用已越来越广泛,适应证也逐步扩展[1].本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开展胸腔镜辅助肺叶切除术86例,现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高延军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肝硬化腹水合并自发性腹膜炎的病因及抗菌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SBP)的病因及抗菌药物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2年7月收治的SBP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0例.2组均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对照组根据经验进行抗菌治疗,观察组根据细菌培养结果进行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愈+好转28例(82.4%),无效+恶化6例(17.6%);对照组治愈+好转13例(43.3%),无效+恶化17例(56.7%).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肝硬化腹水合并SBP患者,应根据细菌培养结果选择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作者:鲁占彪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头孢替唑钠静脉滴注致严重过敏反应1例

    患者,男,65岁,因支气管炎前来我院门诊就诊,给予头孢替唑钠4.0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皮试结果阴性),60滴/min.当液体输入体内约150ml时,患者诉喉头紧迫感,立即停止输液,告知医师,测心率82次/min,血压110/80mmHg(1mmHg=0.133kPa),呼吸18次/min.遵医嘱就地观察,暂未作处理.10min后症状未加重,强行步行回家,约2min突然晕倒在地.

    作者:戴国珍;李小珍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中西药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4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效果,并与单用西医疗效进行比较.方法 将78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应用胰岛素或双胍类、磺脲类等降糖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川芎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糖、血脂的水平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1.1%;2组治疗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2hPG、HbA1C、TC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现胃肠道不适1例,观察组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中西药联合治疗T2DM较单纯应用西医疗效更好,且能改善血糖、血脂水平,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艳平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小儿热性惊厥的护理体会

    热性惊厥是婴幼儿时期常见惊厥的发作形式之一,首次发作年龄多为出生后0.5~3岁,与上呼吸道感染密切有关.惊厥大多发作于急骤高热后24h内,大部分惊厥发作时间短,仅数秒或数十秒,偶呈持续状态.由于病情急,易引起家长紧张,而有效地护理能防止合并症,缓解家长焦虑,减少热性惊厥发作次数.现将46例热性惊厥患儿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高永红;王久萍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因素及防治

    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是手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近年来,对PONV的发生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许多进展性成果并运用于临床.应用异丙酚麻醉、术后避免使用胆碱酯酶抑制剂以及抗呕吐药物联合应用等,降低了PONV的发生率,但仍有20%~30%的手术患者发生PONV,尤其在具有高危因素的患者中,发生率可高达70%~80%[1].本文就PONV的影响因素及防治的研究近况做一综述.

    作者:邱琼仙;马云红;钟声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Epley法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90例临床分析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是一种在体位改变时以短暂眩晕发作为主要表现的前庭功能障碍性疾病,多见于中、老年患者,属自限性疾病,大多数患者于数周至数个月后渐愈,发病率为64/10万.我院采用Epley法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posteriorcanal BPPV,PC-BPPV)患者90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丽娟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微创双层剥离法治疗腋臭的临床体会

    腋臭是指由于大汗腺的汗液等排泄物受到细菌的分解作用,产生短链脂肪酸及氨而放出异臭,常见于青壮年,女性多见,轻重不等,青春期起病至老年可减轻,常有遗传性.患者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影响社交,甚至出现人格畸形[1].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2月应用微创双层剥离法治疗腋臭患者78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爱国;李庆春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我院2011-2012年中药注射剂使用状况与分析

    目的 为该院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合理使用和加强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医院信息系统,对该院2011-2012年中药注射剂的使用种类、金额、数量以及不合理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该院2012年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数量和金额较2011年明显增加,尤其是心脑血管类用药.2011年中药注射剂不合理使用率为11.18%(68/608),2012年降至5.22%(33/632).结论 该院中药注射剂用药金额和使用数量增长较快,不合理使用现象存在,应用越来越广泛,应加强管理以确保在使用过程中安全、有效、经济、合理.

    作者:王莉;刁菱燕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依沙吖啶联合米索前列醇和地西泮在中期妊娠引产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依沙吖啶联合米索前列醇和地西泮对中期妊娠引产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将沙河市人民医院2009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124例中期妊娠引产者随机分为研究组60例和对照组36例,研究组给予依沙吖啶羊膜腔注射后应用米索前列醇阴道给药和地西泮静脉推注,对照组单用依沙吖啶羊膜腔注射.观察2组引产成功率、临产发动时间、引产总时间、产后2h出血量、术后清宫率等.结果 2组临产发动时间、引产总时间短于对照组,产后清宫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引产成功率,产后2h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依沙吖啶联合米索前列醇和地西泮进行引产是终止中期妊娠安全、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姚梦英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特拉唑嗪对难治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的影响

    目的 探讨特拉唑嗪对难治性高血压(RH)患者血压晨峰(MBPS)的影响及不良反应.方法 2010年6月-2012年8月我们对60例RH应用特拉唑嗪治疗,观察血压、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患者的血压晨峰有明显改善,晨起后2h内、夜间平均血压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特拉唑嗪可有效降低MBPS,用药安全性高,同时可以减少前列腺增生患者的夜尿次数.

    作者:张文亮;刘焱;李卿;陈珅;林文静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技巧

    由于小儿头皮静脉生理解剖的特殊性,以及小儿天生的好动性,若要成功进行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必须掌握一定的穿刺技巧.笔者在临床中严格掌握穿刺的相关技巧,使得穿刺成功率提高,现分析如下.

    作者:叶秋云;叶延玲 刊期: 2013年第20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