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永红;王久萍
疼痛是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主观感受,伴有现存的和潜在的组织损伤.疼痛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活动,国际上已将疼痛列为第五大生命体征,愈来愈受到关注.疼痛是40%~50%的癌症患者的主要症状之一.晚期癌症患者主诉有剧痛的高达60%~90%,其中25%患者直至临终疼痛仍未缓解[1].笔者在长期的临床护理工作中体会到,在合理使用止痛剂的同时,实施合理有效地护理干预,能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提高生存质量.现报道如下.
作者:叶达华;李自会;韩翠萍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联合呋塞米雾化吸入治疗急性重症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8月-2012年8月收治的急性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90例,随机分为1、2、3组各30例,1组给予常规治疗,2组在1组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3组在2组的基础上加用呋塞米雾化吸入,观察3组呼气流量峰值和第1秒用力呼气量以及临床效果.结果 呼气流量峰值、第1秒用力呼气量2、3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3组总有效率高于1组,且3组高于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孟鲁司特联合呋塞米雾化吸入治疗急性重症支气管哮喘效果更好.
作者:杨冬红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 了解该院2010-2012年住院新生儿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并对其用药合理性进行评价.方法 利用医院信息系统,检索新生儿科抗菌药物的数量、金额,应用限定日剂量法进行临床使用分析.结果 2010-2012年抗菌药物用药金额占全年用药总金额的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抗菌药物的使用主要以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为主;3年间用药频度排前5位的抗菌药物的日均费用平均值分别为8.94、7.60、4.98元.结论 该院新生儿科抗菌药物使用总体符合用药特点和使用原则,但仍需加强监督、管理,以免滥用.
作者:南艳微;吴晓荷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跌打七厘片在手指V-Y型推进皮瓣移植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0例行V-Y型推进皮瓣移植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2组均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手术后麻醉消退后加用跌打七厘片,比较2组手指肿胀周径、皮瓣成活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术后14d手指周径均小于术后7d,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瓣成活率高于对照组,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指V-Y型推进皮瓣移植术后加用跌打七厘片可以减轻术后患指肿胀程度,降低感染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吐尔洪·吐尔逊;塔依尔江·吐尔洪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麻疹流行病学的特征和临床特点,为认识麻疹和控制麻疹的疫情工作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 对我市传染病医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128例麻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特征.结果 128例患者在性别、年龄、发病季节、居住环境、职业分布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临床表现以发热和全身红色斑丘疹多见,少数伴有咳嗽、眼结膜充血,且少数出现临床并发症,以卡他症状、眼结膜病变、支气管肺炎为主.结论 麻疹易感人群以流动的婴幼儿为主,常在夏季流行,若临床症状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迅速消失,因此,该病的重点在于预防,防止大范围的传染流行,其中儿童的计划免疫工作是重中之重.
作者:李廷东;肖迎军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特拉唑嗪对难治性高血压(RH)患者血压晨峰(MBPS)的影响及不良反应.方法 2010年6月-2012年8月我们对60例RH应用特拉唑嗪治疗,观察血压、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患者的血压晨峰有明显改善,晨起后2h内、夜间平均血压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特拉唑嗪可有效降低MBPS,用药安全性高,同时可以减少前列腺增生患者的夜尿次数.
作者:张文亮;刘焱;李卿;陈珅;林文静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 评价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用于中量至大量胸腔积液的可靠性和临床效果.方法 对2009年7月-2012年8月收治的109例中等至大量胸腔积液随机分为治疗组63例和对照组46例,治疗组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留置行闭式引流,对照组采用传统穿刺方法引流胸腔积液,观察2组胸腔积液消失时间、并发症及导管阻塞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胸腔积液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发生导管阻塞2例,经冲洗后1例再通.结论 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用于治疗中量至大量胸腔积液安全有效,简便实用,不良反应少.
作者:张德伟;骆世光;刘怀刚;何建文;李慧;张春宁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由后循环缺血引起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占20%[1].而后循环缺血性卒中引起的瘫痪大多数是破坏性的,某些卒中类型的病死率极高或预后差[2].椎-基底动脉系统的血管结构改变是导致后循环缺血的直接原因,采用DSA检测后循环缺血患者的血管形态变化,以评估DSA对后循环缺血的诊断价值.目前,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方法仍然以药物干预为主,如何解决高复发率问题一直是困扰神经医学界的难题.近年来,全脑血管造影的开展及血管内支架植入术为脑供血动脉狭窄所致的缺血性卒中患者提供了新的诊治途经,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预防卒中复发,近期疗效确切.
作者:杨开杰;黄载文;宁世金 刊期: 2013年第20期
健康教育是糖尿病治疗成败的关键,良好的健康教育,可充分调动患者的积极性,使其配合治疗,利于血糖控制达标,防止各种并发症发生、发展,降低耗费和负担,使患者和国家均受益.
作者:李落彩;范聚省;黄丽琴;田少英;王英霞 刊期: 2013年第20期
耳聋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影响交流和生活的常见病.据2006年中国第2次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1]:我国听力言语残疾者2780万,占残疾人总数的33.52%,更为严重的是每年以3万聋儿的速度在增长.因此,做好耳聋的预防与出生缺陷干预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长远发展.据统计,约1%的儿童有先天性听力损害,其中一半与遗传有关.在遗传性耳聋中,30%伴其他症状,称为综合征型耳聋;70%不伴其他症状,称为非综合征型耳聋(NSHL).国内耳聋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大部分NSHL仅由为数不多的几个基因突变引起,如GJB2、SLC26A4、线粒体DNA(mtDNA)12SrRNA及GJB3等[2].在本研究中,使用博奥生物有限公司的遗传性耳聋基因诊断芯片,检测门诊咨询耳聋患者及家族中的亲属共4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会卿;吉增良;郑敬肖;曹琴英;朱俊真 刊期: 2013年第20期
宫颈糜烂是慢性宫颈炎常见的一种病理性改变,是常见的妇科疾病,多由急性宫颈炎转变而来.病原体主要为葡萄菌、链球菌、大肠埃希菌及厌氧菌[1].尽管现在有多种治疗方法,但仍有不少的病例治疗效果不佳.2007年2月-2010年2月本站采用LEEP刀治疗532例宫颈糜烂患者并辅以相应的护理,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宋德纯 刊期: 2013年第20期
我科1999年2月-2012年2月对28例截瘫患者进行早期排尿功能的康复治疗,尽早拔除尿管恢复患者排尿功能,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28例,其中男26例,女2例;年龄18~47岁,中位年龄32.5岁;脊髓横断3例,脊髓挫裂伤25例.病变部位发生在T12~L3,均为外伤所致椎体骨折并全瘫;所有患者全部实行切开复位、减压、AF系统内固定术.
作者:高田军;陈代陆;张惠;杨艳 刊期: 2013年第20期
肺炎支原体(MP)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之一,全年散发感染,可造成小范围内的流行.近年来,MP感染呈逐渐增加趋势,其不仅损害呼吸系统,还可使肺外脏器受损.现将我院儿科2011年6月-2012年6月收住的39例MP感染的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武书娴;郭俊霞;贾丽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 了解贫困山区中年人高血压患病现状.方法 测量4个乡镇参保中年人的血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765例体检者中,高血压患病率为23.9%(898/3765),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为20.9%(787/3765),治疗率为18.0%(678/3765).结论 贫困山区中年人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明显低于大中城市.
作者:安淑银;张君;刘瑞玲;陈晓丽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 对压疮(PU)风险预警报告表在普外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及探讨.方法 在PU护理小组对患者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对PU患者设计PU风险因素预警报告表,并进行PU风险因素评估,根据风险评估分值对PU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将PU护理作为日常护理考核的项目.结果 通过既往对照发现,观察组上报难免PU率为1.88%,低于对照组的8.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实际PU发生率、院外带入PU率、PU治愈转归率以及PU分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患者采用PU风险预警评估表,能有效预感PU的发生,及时发现存在PU风险的患者,对PU的转归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胡莹 刊期: 2013年第20期
药品的盘点是医院药房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药房药品管理的质量[1].随着计算机信息系统在医院的应用,我院药品管理工作已采用了全盘的电脑化管理.通过我院利用医院药品信息系统进行的多次药房盘点,及时总结及完善盘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优化盘点的工作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目前,我院的药房盘点工作已相当成熟.
作者:高永艳;林锦燕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212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服孟鲁司特钠治疗,对照组加服酮替酚片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临床控制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5.28%、90.57%,高于对照组的35.85%、75.47%;不良发生率为4.72%,低于对照组的10.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显著.
作者:司晓静 刊期: 2013年第20期
在介入手术过程中,防护用品使用是必不可少的,如防护颈套、防护镜、防护帽、防护铅衣等.但它的卫生清洁度却不能得以保障,尤以防护颈套为主.手术中直接接触皮肤等物品,多人使用易发生交叉感染.为了避免减少不必的污染,笔者设计了一次性护颈套,这样既保证卫生,又使工作人员用起来更放心,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静;王冬梅 刊期: 2013年第20期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为第3代头孢菌素,其为白色,具有广泛的抗菌谱和杀菌力,主要以静脉给药为主.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为淡黄绿色澄明液体,本品属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在临床使用过程中,笔者发现两者存在配伍禁忌,经查阅药物说明书和<306种注射剂临床配伍应用检索表>后,未见关于两药配伍禁忌的记录.本文通过对两药存在的配伍禁忌进行分析,以期避免对患者造成不良后果和药物的浪费,确保临床用药安全,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德燕;陈燕敏 刊期: 2013年第20期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是基层医院内科的常见急症之一,急救原则是:切断毒源,治本为主;标本兼治,以标保本[1].我院内科2003-2013年采用机械通气治疗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呼吸衰竭患者45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赵永涛 刊期: 2013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