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我院药房药品盘点管理体会

高永艳;林锦燕

关键词:药品盘点, 药房, 药品管理
摘要:药品的盘点是医院药房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药房药品管理的质量[1].随着计算机信息系统在医院的应用,我院药品管理工作已采用了全盘的电脑化管理.通过我院利用医院药品信息系统进行的多次药房盘点,及时总结及完善盘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优化盘点的工作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目前,我院的药房盘点工作已相当成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医疗设备的临床风险管理及评估规范探讨

    医疗设备和其他器械相同,均会在其寿命周期内由于各种因素,例如设计问题、生产问题、使用问题等,而发生部分风险,部分无法借助医疗设备的性能标准来加以控制.因此,为了保证医疗设备的安全使用性,应于全寿命周期中开展风险管理.为了确保风险管理工作的有效性,要将医疗设备风险控制于初的设计以及生产.在设备进入市场后,进行风险事件监测,将剩余风险进行管理、评估.

    作者:钱承坤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10%氯化钾口服治疗功能性呼吸困难65例疗效分析

    功能性呼吸困难指排除器质性病变引起的患者自觉呼吸困难,并伴有胸闷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我们用口服氯化钾治疗功能性呼吸困难65例,现将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廖晓明;廖进宝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28例截瘫患者排尿功能康复训练分析

    我科1999年2月-2012年2月对28例截瘫患者进行早期排尿功能的康复治疗,尽早拔除尿管恢复患者排尿功能,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28例,其中男26例,女2例;年龄18~47岁,中位年龄32.5岁;脊髓横断3例,脊髓挫裂伤25例.病变部位发生在T12~L3,均为外伤所致椎体骨折并全瘫;所有患者全部实行切开复位、减压、AF系统内固定术.

    作者:高田军;陈代陆;张惠;杨艳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惠州市惠阳区妇女生殖道感染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惠州市惠阳区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状况.方法 对2012年4~12月惠阳区参加妇女普查的已婚育龄妇女1600例进行妇科检查、实验室检查,并对所得数据进行整理与统计分析.结果 1600例中发生生殖道感染1103例,患病率为68.93%,其中细菌性阴道病519例、解脲支原体299例、人型支原体68例、沙眼衣原体32例、霉菌性阴道炎125例、滴虫性阴道炎60例.不同年龄生殖道感染率有差异,宫颈疾病以30~40岁多见,阴道疾病以40~49岁多见.结论 加强对广大妇女的健康教育工作,针对妇女生殖道感染的影响因素进行有效的预防,降低患病率.

    作者:李文君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全麻腹部手术对呼吸的影响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全麻腹部手术对呼吸的影响及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我科50例全麻腹部手术患者,其中上腹部手术25例,下腹部手术25例,比较2组动脉二氧化碳分压、氧饱和度、肺活量等.结果 2组术后6h动脉二氧化碳分压、氧饱和度、肺活量和用力肺活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麻上腹部手术术后6h,临床症状发生率高于全麻下腰部手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麻腹部手术可对患者呼吸功能产生影响,加强术前禁食与呼吸指导、术后选择适宜体位、控制体温和血压,有促进全麻腹部手术患者呼吸功能恢复.

    作者:汪春霞;廖志英;谭佳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孟鲁司特联合呋塞米雾化吸入治疗急性重症支气管哮喘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联合呋塞米雾化吸入治疗急性重症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8月-2012年8月收治的急性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90例,随机分为1、2、3组各30例,1组给予常规治疗,2组在1组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3组在2组的基础上加用呋塞米雾化吸入,观察3组呼气流量峰值和第1秒用力呼气量以及临床效果.结果 呼气流量峰值、第1秒用力呼气量2、3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3组总有效率高于1组,且3组高于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孟鲁司特联合呋塞米雾化吸入治疗急性重症支气管哮喘效果更好.

    作者:杨冬红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刮痧疗法治疗失眠48例

    失眠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的睡眠而言.轻着入睡困难,或睡而不实,易于惊醒;或早醒,醒后不能入睡;重者可彻夜不眠.我科自2011年10月至今采用刮痧疗法治疗失眠4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范丽娟;文美林;余学燕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HPLC法测定盐酸维拉帕米片的溶出度

    目的 建立盐酸维拉帕米片溶出度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方法.方法 色谱柱为phenomenex C18 (5μm,250mm×4.6 mm);流动相为醋酸-醋酸钠溶液-甲醇-三乙胺(55:45:1);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78nm;柱温为40℃.结果 在10.67~85.36μg/ml的范围内,其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盐酸维拉帕米在24h内稳定性良好,HPLC重现性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0%,相对标准偏差为0.5%.结论 HPLC方法准确、可靠、专属性强,可用于盐酸维拉帕米片的溶出度测定.

    作者:邓芳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精神病专科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分析

    目的 统计分析该院2012年下半年度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以加强抗菌药物的管理,并为规范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2年7~12月上报感染人数和抗菌药物的销售金额、品种选择、用药频度、日均费用及分级管理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上报医院内感染患者268例,月平均感染率为7.00%;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为3.80 DDD/百人床日;抗菌药物中注射类和口服类金额分别占抗菌药物总金额的93.10%和6.90%;抗菌药物品种数为15个,抗菌药物费用占药物总费用的6.76%.结论 该院抗菌药物使用未符合政策要求,仍需要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用药指导原则>的学习,同时应加大管理、干预力度和严格控制用药指征.

    作者:陈庆强;梁炯河;邓少玲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乳腺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一种恶性肿瘤,好发于40~60岁,其发病率占全身恶性肿瘤的7%~10%,尤其是近几年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目前,乳腺癌的治疗以改良根治性乳腺切除术为主,但该手术创面大,术后可发生皮下积液、积血、皮瓣坏死等并发症,因此对患者积极的围手术期护理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对50例乳腺癌患者施行改良根治性乳腺癌切除术,并对其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林瑞娟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因素及防治

    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是手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近年来,对PONV的发生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许多进展性成果并运用于临床.应用异丙酚麻醉、术后避免使用胆碱酯酶抑制剂以及抗呕吐药物联合应用等,降低了PONV的发生率,但仍有20%~30%的手术患者发生PONV,尤其在具有高危因素的患者中,发生率可高达70%~80%[1].本文就PONV的影响因素及防治的研究近况做一综述.

    作者:邱琼仙;马云红;钟声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盐酸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功能不全49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盐酸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2月-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盐酸曲美他嗪.2组均治疗3个月.观察2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6min步行距离和临床疗效.结果 2组LVEF及6 min步行距离治疗后均明显升高(P<0.01),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盐酸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可以明显改善心功能,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张全欣;姜虹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麻疹128例流行病学与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 探讨麻疹流行病学的特征和临床特点,为认识麻疹和控制麻疹的疫情工作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 对我市传染病医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128例麻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特征.结果 128例患者在性别、年龄、发病季节、居住环境、职业分布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临床表现以发热和全身红色斑丘疹多见,少数伴有咳嗽、眼结膜充血,且少数出现临床并发症,以卡他症状、眼结膜病变、支气管肺炎为主.结论 麻疹易感人群以流动的婴幼儿为主,常在夏季流行,若临床症状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迅速消失,因此,该病的重点在于预防,防止大范围的传染流行,其中儿童的计划免疫工作是重中之重.

    作者:李廷东;肖迎军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50例内镜检查及治疗分析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肠病变引起的出血,多以呕血、黑便为主要临床表现,采用内镜检查有利于疾病诊断、明确出血病因,且内镜下止血效果良好,是目前诊治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方法,大大降低了手术率.我院2008年10月-2012年10月因上消化道出血行电子胃镜检查5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广鹏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氟尿嘧啶植入剂在早期乳腺癌保乳术中的安全性

    目的 探讨早期乳腺癌保乳术中应用氟尿嘧啶植入剂的临床安全性.方法 将60例接受保乳术的早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植入剂组和对照组各30例,植入剂组行保乳术中应用氟尿嘧啶植入治疗,对照组行改良根治术治疗.观察2组术后并发症、切口拆线天数、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量等手术情况,血白细胞(WBC)、肝功能、肾功能等变化情况,并随访统计术后局部复发率、生存率.结果 2组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裂开、皮下积液、患肢水肿)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植入剂组切口拆线天数、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且出血量、引流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后血WBC、ALT、Cr水平高于手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植入剂组复发率、生存率分别为0、93.3%(28/30),对照组分别为3.3%(1/30)、90.0%(27/30),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乳腺癌保乳术中植入氟脲嘧啶是安全、可靠的.

    作者:闭永浩;黄恒艺;谢林宏;钟贤君;冯楚霞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观察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00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罗格列酮组和二甲双胍组各50例,分别在原治疗基础上加用罗格列酮、二甲双胍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总胆周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的变化.结果 罗格列酮组治疗后血糖、血脂改善情况优于二甲双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罗格列酮组不良反应小.结论 罗格列酮治疗T2DM的短期疗效确切且安全,可以显著降低游离脂肪酸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从而能够持久而稳定地控制血糖.

    作者:蒲艳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大型车祸群体伤病员的急救体会

    自2006年5月以来,我科共接受大型车祸急救伤员40余起,并取得了较好的急救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中受伤病员在7例以上共43起,计144例骨科患者,其中骨折合并脏器损伤致重度失血性休克11例(7.6%).以多部位骨折为主,其中四肢骨折77例(53.5%),四肢骨折合并脊柱骨折13例(9.0%),四肢骨折合并颅脑外伤14例(9.7%);关节部位骨折21例(14.6%);其他19例(13.2%).

    作者:孙文艳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糖尿病健康教育在我国农村的实施情况分析

    健康教育是糖尿病治疗成败的关键,良好的健康教育,可充分调动患者的积极性,使其配合治疗,利于血糖控制达标,防止各种并发症发生、发展,降低耗费和负担,使患者和国家均受益.

    作者:李落彩;范聚省;黄丽琴;田少英;王英霞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一次性护颈套制作

    在介入手术过程中,防护用品使用是必不可少的,如防护颈套、防护镜、防护帽、防护铅衣等.但它的卫生清洁度却不能得以保障,尤以防护颈套为主.手术中直接接触皮肤等物品,多人使用易发生交叉感染.为了避免减少不必的污染,笔者设计了一次性护颈套,这样既保证卫生,又使工作人员用起来更放心,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静;王冬梅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婴幼儿静脉采血成功率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

    婴幼儿静脉采血是护理工作中常用且难度较大的操作之一,主要原因首先为婴幼儿哭闹乱动,对采血不配合;其次是婴幼儿血管细小,充盈度差.婴幼儿采血部分可选择头皮静脉、四肢静脉、股静脉以及颈内静脉.本文总结我科对150例婴幼儿静脉采血经验,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素惠 刊期: 2013年第20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