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莹
目的 探讨全麻腹部手术对呼吸的影响及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我科50例全麻腹部手术患者,其中上腹部手术25例,下腹部手术25例,比较2组动脉二氧化碳分压、氧饱和度、肺活量等.结果 2组术后6h动脉二氧化碳分压、氧饱和度、肺活量和用力肺活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麻上腹部手术术后6h,临床症状发生率高于全麻下腰部手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麻腹部手术可对患者呼吸功能产生影响,加强术前禁食与呼吸指导、术后选择适宜体位、控制体温和血压,有促进全麻腹部手术患者呼吸功能恢复.
作者:汪春霞;廖志英;谭佳 刊期: 2013年第20期
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是手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近年来,对PONV的发生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许多进展性成果并运用于临床.应用异丙酚麻醉、术后避免使用胆碱酯酶抑制剂以及抗呕吐药物联合应用等,降低了PONV的发生率,但仍有20%~30%的手术患者发生PONV,尤其在具有高危因素的患者中,发生率可高达70%~80%[1].本文就PONV的影响因素及防治的研究近况做一综述.
作者:邱琼仙;马云红;钟声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宫术宁棒在初次人工流产术中应用效果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择初次人工流产患者2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100例,治疗组应用宫宁棒,对照组采用传统人工流产术,观察2组宫颈扩张情况.结果 治疗组宫颈内口扩张大直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术宁棒在初次人工流产术中宫颈扩张软化作用可行有效.
作者:张欣欣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 为该院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合理使用和加强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医院信息系统,对该院2011-2012年中药注射剂的使用种类、金额、数量以及不合理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该院2012年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数量和金额较2011年明显增加,尤其是心脑血管类用药.2011年中药注射剂不合理使用率为11.18%(68/608),2012年降至5.22%(33/632).结论 该院中药注射剂用药金额和使用数量增长较快,不合理使用现象存在,应用越来越广泛,应加强管理以确保在使用过程中安全、有效、经济、合理.
作者:王莉;刁菱燕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中药足浴辅治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住院时间分别将25、23例糖尿病足患者作为足浴组、口服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足浴组予以中药足浴治疗,口服组给予中药煎剂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足浴组总有效率为96.0%,口服组为95.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足浴组治愈率为64.0%,高于口服组的4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足浴治疗糖尿病足疗效显著.
作者:孙向宁;杜红杰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 了解儿科病房纸质病历归档状况,为提高病历归档速度提供资料.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进行调查,按7个法定工作日未完成归档的病历为延期归档病历标准,统计2012年6月儿科出院纸质病历归档状况.结果 共调查儿科病房出院归档纸质病历261份,其中延期归档纸质病历25份,延期归档率为9.58%;如期归档纸质病历236份,如期归档率为90.42%.结论 优化工作程序,挤出时间来完整病历可以降低病历延期归档率,确保医疗安全.
作者:叶泽忠 刊期: 2013年第20期
随着我国家庭结构的改变,孩子成为家庭的中心,其一旦出现健康问题就会引起家长的焦虑.作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由于患儿表达能力不完善,对其护理时要求护理人员应更加细心、耐心,通过仔细观察患儿表情了解病情发展,并且要积极与患儿家长沟通,缓解患儿的紧张、恐惧心理.面对家长,护理人员要对其焦虑的心情给予理解,对家长也要多加以劝慰.家长作为监护人员,患儿是否配合大多还要取决于家长,因此,做好患儿家长的心理护理,是儿科门诊护理人员的重要工作.
作者:罗燕琴 刊期: 2013年第20期
耳聋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影响交流和生活的常见病.据2006年中国第2次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1]:我国听力言语残疾者2780万,占残疾人总数的33.52%,更为严重的是每年以3万聋儿的速度在增长.因此,做好耳聋的预防与出生缺陷干预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长远发展.据统计,约1%的儿童有先天性听力损害,其中一半与遗传有关.在遗传性耳聋中,30%伴其他症状,称为综合征型耳聋;70%不伴其他症状,称为非综合征型耳聋(NSHL).国内耳聋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大部分NSHL仅由为数不多的几个基因突变引起,如GJB2、SLC26A4、线粒体DNA(mtDNA)12SrRNA及GJB3等[2].在本研究中,使用博奥生物有限公司的遗传性耳聋基因诊断芯片,检测门诊咨询耳聋患者及家族中的亲属共4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会卿;吉增良;郑敬肖;曹琴英;朱俊真 刊期: 2013年第20期
药物不良反应是临床常见的药物所致的症状,且随着药物种类的增加,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的完善,药物不良反应的报告数量逐渐增多.感冒通是上呼吸道感染的常用药物,为中西医药复方制剂,不良反应多以肾损害为主,尤其是儿童,因其生理发育未完善,所以不良反应出现概率较高.我科收治因服用感冒通所致血尿儿童27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学文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 了解该院2010-2012年住院新生儿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并对其用药合理性进行评价.方法 利用医院信息系统,检索新生儿科抗菌药物的数量、金额,应用限定日剂量法进行临床使用分析.结果 2010-2012年抗菌药物用药金额占全年用药总金额的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抗菌药物的使用主要以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为主;3年间用药频度排前5位的抗菌药物的日均费用平均值分别为8.94、7.60、4.98元.结论 该院新生儿科抗菌药物使用总体符合用药特点和使用原则,但仍需加强监督、管理,以免滥用.
作者:南艳微;吴晓荷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提高护理教学质量的方法与体会.方法 选择2011年新进护士54名作为观察组,2010年新进护士46名作为对照组.对照组仅采用传统方法培训,观察组采用集中封闭培训、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查房、工休座谈会等多种方法进行培训.比较2组的培训后考核成绩以及对培训效果的自我评价.结果 观察组培训后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且对培训效果的自我评价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通过开展带教老师擂台选拔赛,加强带教老师规范化管理,使带教老师的教学水平和护士的规范化培训质量均有显著提高.
作者:郭月香;张丽华 刊期: 2013年第20期
宫颈糜烂是慢性宫颈炎常见的一种病理性改变,是常见的妇科疾病,多由急性宫颈炎转变而来.病原体主要为葡萄菌、链球菌、大肠埃希菌及厌氧菌[1].尽管现在有多种治疗方法,但仍有不少的病例治疗效果不佳.2007年2月-2010年2月本站采用LEEP刀治疗532例宫颈糜烂患者并辅以相应的护理,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宋德纯 刊期: 2013年第20期
众所周知,教学质量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基石,而教学管理工作是保障教学质量的核心工作之一,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及医学技术学院也不例外.教学秘书队伍作为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办学理念、维持教学工作正常开展的重要力量,它担负着管理与服务的双重任务,是反映学校教师精神面貌和工作状态的窗口,是联系师生的桥梁,也是高职院校落实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功能的重要岗位[1].因此,拓展教学秘书工作的内涵和外延,探索与时俱进的工作思路、方法和手段,使教学秘书工作逐渐走向专业化、现代化,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任务将对提高教学质量产生深远的现实意义.
作者:王静文;曾斌;张玉琳;应志国;周立峰;何文迪;卢金 刊期: 2013年第20期
踝关节是人体大的载荷关节,生理功能要求很高.踝部的严重损伤包括合并距骨脱位的踝关节骨折,此类损伤的发生条件通常为踝部受到较大的暴力作用,故常伴有关节四周韧带同时受到损伤的情况.踝关节骨折伴距骨脱位手法整复及手术内固定踝关节骨折在临床上较为多见,但经手术治疗后可能会出现创伤性关节或踝关节不稳等现象,从而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2010-2012年我科采用手法复位治疗踝关节骨折伴距骨脱位患者30例,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强;鲁天祥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 建立盐酸维拉帕米片溶出度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方法.方法 色谱柱为phenomenex C18 (5μm,250mm×4.6 mm);流动相为醋酸-醋酸钠溶液-甲醇-三乙胺(55:45:1);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78nm;柱温为40℃.结果 在10.67~85.36μg/ml的范围内,其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盐酸维拉帕米在24h内稳定性良好,HPLC重现性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0%,相对标准偏差为0.5%.结论 HPLC方法准确、可靠、专属性强,可用于盐酸维拉帕米片的溶出度测定.
作者:邓芳 刊期: 2013年第20期
患者,男,65岁,因支气管炎前来我院门诊就诊,给予头孢替唑钠4.0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皮试结果阴性),60滴/min.当液体输入体内约150ml时,患者诉喉头紧迫感,立即停止输液,告知医师,测心率82次/min,血压110/80mmHg(1mmHg=0.133kPa),呼吸18次/min.遵医嘱就地观察,暂未作处理.10min后症状未加重,强行步行回家,约2min突然晕倒在地.
作者:戴国珍;李小珍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微生态制剂蜡样芽胞杆菌片联合抚触疗法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病理性黄疸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予以蓝光照射及碱化血液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微生态制剂蜡样芽胞杆菌片口服及抚触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1、3、5天血清胆红素水平,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第3、5天血清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且黄疸消退时间为(4.0±2.0)d,短于对照组的(5.5±2.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微生态制剂蜡样芽胞杆菌片联合抚触疗法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效果显著、安全.
作者:李兰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跌打七厘片促进骨折愈合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胫骨骨折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36例.观察组应用跌打七厘片治疗,对照组给予中华跌打丸治疗.观察2组局部肿痛减轻、骨痂出现及骨折愈合时间.结果 观察组局部肿痛减轻时间、骨痂出现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跌打七厘片对骨折愈合有促进作用,可缩短骨折愈合时间.
作者:陈崇文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 统计分析该院2012年下半年度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以加强抗菌药物的管理,并为规范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2年7~12月上报感染人数和抗菌药物的销售金额、品种选择、用药频度、日均费用及分级管理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上报医院内感染患者268例,月平均感染率为7.00%;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为3.80 DDD/百人床日;抗菌药物中注射类和口服类金额分别占抗菌药物总金额的93.10%和6.90%;抗菌药物品种数为15个,抗菌药物费用占药物总费用的6.76%.结论 该院抗菌药物使用未符合政策要求,仍需要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用药指导原则>的学习,同时应加大管理、干预力度和严格控制用药指征.
作者:陈庆强;梁炯河;邓少玲 刊期: 2013年第20期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初于1956年被T.Skeggs与其同事在血浆中发现.1981年,首个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卡托普利经由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使用.到目前为止,至少有12种ACEI类药物获准上市使用.传统认知上,ACEI的药理作用大多着眼于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的控制,以及对心脏的保护作用.近年来,相关工作提示,由于ACEI类药物对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和内皮系统的调节作用的广泛存在,以及选择性ACEI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的发现,进一步扩大了ACEI现有的临床特点.本文旨在探讨ACEI类药物新的药理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并介绍ACEI药物应用的新进展.
作者:顾意文;季晖 刊期: 2013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