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会卿;吉增良;郑敬肖;曹琴英;朱俊真
目的 了解实习护生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防护现状,为其教育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本校2009-2011年500名实习护生,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包括:职业暴露情况调查问卷、职业暴露预防知识试卷、职业暴露防护行为量表、职业暴露应对方式量表.结果 发生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207人共348人次,职业暴露发生率41.40%;实习护生职业暴露预防知识认知水平及防护行为得分普遍偏低,且消极应对维度各条目得分较高.结论实习护生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现状严重,防护能力较低,防护措施少,必须进行教育干预.
作者:甘锦霞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宫术宁棒在初次人工流产术中应用效果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择初次人工流产患者2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100例,治疗组应用宫宁棒,对照组采用传统人工流产术,观察2组宫颈扩张情况.结果 治疗组宫颈内口扩张大直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术宁棒在初次人工流产术中宫颈扩张软化作用可行有效.
作者:张欣欣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应用孕三烯酮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3月-2011年1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8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术后应用孕三烯酮治疗,对照组术后应用米非司酮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效果、药物不良反应及复发率.结果 2组临床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应用孕三烯酮辅助治疗效果与米非司酮相当,但不良反应较明显,复发率较低.
作者:周利娟 刊期: 2013年第20期
近年来,随着我国妇产科器官功能保护新理念的倡导,逐步开始由单纯治疗疾病向治疗疾病的同时大限度地保护女性器官功能转变,帮助患者正确面对术后性生活障碍和术后绝经问题,提高自我健康管理能力,提早预防子宫切除后患者绝经症状[1].笔者2010年3月-2012年5月对130例行子宫全切除术的患者实施术后器官功能保护新理念的健康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景梅 刊期: 2013年第20期
例1.男,74岁,汉族,主因面黄、乏力伴发热20余日,加重4d,收住入院.查体:皮肤黏膜苍白,无皮疹、黄染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胸部畸形呈桶状胸,双肺均可闻干、湿啰音,各瓣膜听诊区可闻2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双下肢轻度水肿,肝、脾无肿大,血糖6.66mmol/L,其余无异常.血常规:WBC46.38×109/L、RBC 1.93×1012/L、Hb 61g/L、PLT 88×109/L;外周血白细胞分类:N 2%、L5%、分类不明细胞93%.骨髓像:骨髓增生明显活跃,G∶ E=0.33∶1,粒、红、淋巴系细胞比例减低,巨细胞系增生明显,以原、幼巨核细胞为主(92%),此细胞个体较大,胞浆灰蓝色,边缘不整,多有伪足突起,核较大,核型规整,染色质较细,核仁2~4个,诊断结合免疫分型考虑AML-M7.免疫分型:异常幼维细胞表达CD7、CD11b、CD33、CD34、CD38;部分表达HLA-DR、CD13、CD41、CD71;诊断考虑AML-M7.
作者:李宝生;孟予城;郑秀颖;雷蕊 刊期: 2013年第20期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为第3代头孢菌素,其为白色,具有广泛的抗菌谱和杀菌力,主要以静脉给药为主.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为淡黄绿色澄明液体,本品属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在临床使用过程中,笔者发现两者存在配伍禁忌,经查阅药物说明书和<306种注射剂临床配伍应用检索表>后,未见关于两药配伍禁忌的记录.本文通过对两药存在的配伍禁忌进行分析,以期避免对患者造成不良后果和药物的浪费,确保临床用药安全,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德燕;陈燕敏 刊期: 2013年第20期
随着我国家庭结构的改变,孩子成为家庭的中心,其一旦出现健康问题就会引起家长的焦虑.作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由于患儿表达能力不完善,对其护理时要求护理人员应更加细心、耐心,通过仔细观察患儿表情了解病情发展,并且要积极与患儿家长沟通,缓解患儿的紧张、恐惧心理.面对家长,护理人员要对其焦虑的心情给予理解,对家长也要多加以劝慰.家长作为监护人员,患儿是否配合大多还要取决于家长,因此,做好患儿家长的心理护理,是儿科门诊护理人员的重要工作.
作者:罗燕琴 刊期: 2013年第20期
肺炎支原体(MP)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之一,全年散发感染,可造成小范围内的流行.近年来,MP感染呈逐渐增加趋势,其不仅损害呼吸系统,还可使肺外脏器受损.现将我院儿科2011年6月-2012年6月收住的39例MP感染的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武书娴;郭俊霞;贾丽 刊期: 2013年第20期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工作、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精神障碍已逐渐成为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类型.医院精神科由于患者的特殊性,其护理与其他科室相比,引起危险事件发生、医患关系紧张,甚至医疗纠纷的比例都比较高[1].为了大限度地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笔者对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防范措施.
作者:杜娟;王美华 刊期: 2013年第20期
无痛人工流产手术在各级医院广泛开展,手术过程中既要求镇痛效果确实,又要尽量减少麻醉药物的不良反应,保证手术的安全,这就要求麻醉医师用药的技巧性更加严格.我院采用单纯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镇痛,镇痛效果好,现总结如下.
作者:谢永和;王淑婷 刊期: 2013年第20期
我科1999年2月-2012年2月对28例截瘫患者进行早期排尿功能的康复治疗,尽早拔除尿管恢复患者排尿功能,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28例,其中男26例,女2例;年龄18~47岁,中位年龄32.5岁;脊髓横断3例,脊髓挫裂伤25例.病变部位发生在T12~L3,均为外伤所致椎体骨折并全瘫;所有患者全部实行切开复位、减压、AF系统内固定术.
作者:高田军;陈代陆;张惠;杨艳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 对压疮(PU)风险预警报告表在普外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及探讨.方法 在PU护理小组对患者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对PU患者设计PU风险因素预警报告表,并进行PU风险因素评估,根据风险评估分值对PU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将PU护理作为日常护理考核的项目.结果 通过既往对照发现,观察组上报难免PU率为1.88%,低于对照组的8.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实际PU发生率、院外带入PU率、PU治愈转归率以及PU分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患者采用PU风险预警评估表,能有效预感PU的发生,及时发现存在PU风险的患者,对PU的转归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胡莹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 了解我院2008-2012年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情况和临床分布,为临床合理用药和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临床分离的327 株鲍曼不动杆菌的药敏试验资料和各科分布情况资料.药敏试验采用K-B琼脂扩散法.结果 标本来源主要为痰液(88.7 %),其次为分泌物(4.6%).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主要发生在康复科、ICU、呼吸内科等科室.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敏感率较高,对头孢类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总体呈上升趋势.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的多重耐药现象严重,对常用抗生素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李永嫦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癫痫是多种原因导致的脑神经元高度同步化异常放电的临床综合征,临床表现具有发作性、短暂性、重复性和刻板性的特点.肾挫裂伤是指身体受到严重挤压或者其他情况造成的肾被坚硬的脊柱及骨挫伤.精神障碍是大脑机能活动发生紊乱,导致认知、情感、行为和意志等精神活动不同程度障碍的总称.本文旨在总结癫痫伴精神障碍、肾挫裂伤伴肋骨骨折患者的护理体会,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秀桃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医院门诊处方以提高处方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方法 随机抽取2012年3~9月门诊处方18530张,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 试行)>进行点评、统计和分析.结果 抗菌药物使用率29.38%(5444/18530).不合格处方244张占1.32%.结论 需加强对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王琼;钟优艳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严重并发症之一,表现为下肢溃疡,严重者创面经久不愈、肢(趾)端坏疽扩大,后截肢,甚至患者死亡[1].我科2003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糖尿病足患者15例,采用外科综合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杜红杰;孙向宁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地佐辛用于预防全麻苏醒期躁动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常规麻醉基础上,观察组于手术结束前0.5~1h给予地佐辛0.1mg/kg静脉注射,对照组不予以地佐辛静脉注射.比较2组苏醒期躁动发生情况,记录自主呼吸恢复、睁眼、拔管时间以及拔管后5min呼吸频率.结果 观察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及其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停药后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拔管后5min呼吸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佐辛用于预防全麻苏醒期躁动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蔡瑞;周昶 刊期: 2013年第20期
药物不良反应是临床常见的药物所致的症状,且随着药物种类的增加,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的完善,药物不良反应的报告数量逐渐增多.感冒通是上呼吸道感染的常用药物,为中西医药复方制剂,不良反应多以肾损害为主,尤其是儿童,因其生理发育未完善,所以不良反应出现概率较高.我科收治因服用感冒通所致血尿儿童27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学文 刊期: 2013年第20期
阿维菌素是一类具有杀虫、杀螨、杀线虫作用的新型抗生素类生物杀虫药,具有高效、低毒、抗虫谱广等特点.小剂量阿维菌素对人体无明显毒性,故临床上该类中毒患者容易被轻视,但大剂量时该农药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较大,可表现为中枢抑制、呼吸抑制等,其中以呼吸抑制临床多见[1],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我院2006年5月-2012年5月共收住出现呼吸抑制的重度阿维菌素中毒患者16例,经综合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丛永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防治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效果.方法 将经RetCam Ⅲ系统检查确诊为ROP的患儿5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7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单纯予以常规治疗,2周后进行眼底复查.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ROP 1、2期病变检出率分别为28.6%、7.1%,低于对照组的77.8%、1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丹参注射液在治疗早产极低出生体质量儿视网膜病变上可能具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李振光;吴宏伟 刊期: 2013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