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层医院护理质量检查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曹春梅;宋文爱;罗旭玉

关键词:基层医院, 护理质量检查, 问题, 改进措施
摘要:我院是一所县级二级乙等综合医院,共有护理人员183名,其中在岗护士164名,在临床一线135名,副主任护师3名,主管护师24名,护师48名,护士89名;其中大学本科35名,专科72名,中专52名,职高5名;开放床位总数为200张.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各临床科室,了解各科室护理工作的具体情况,及时掌握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意见,自2010年起应用P-D-C-A循环每周对各临床科室定时检查和随时抽查,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措施,并及时反馈给各有关科室,各科总结经验,提出解决办法并重新制定计划和防范措施.通过护理质量检查提高了我院护理质量的整体水平.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留置细硅胶引流管冲洗用于食管术后吻合口瘘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CT引导下留置细硅胶引流管冲洗治疗食管术后吻合口瘘的疗效.方法 17例食管术后吻合口瘘患者在CT引导下置入细硅胶引流管冲洗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痊愈出院15例,自动出院1例,死亡1例,平均住院(20±3)d,未出现其他临床并发症.结论 CT引导下留置细硅胶引流管冲洗治疗食管术后吻合口瘘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伟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益气养阴法治疗慢性期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观察

    病毒性心肌炎是由嗜心肌病毒感染引起的以心肌非特异性间质性炎性反应为主要病变的心肌炎,在病毒流行感染期约有5%的患者发生心肌炎,近年来病毒性心肌炎发病率逐年上升,尤其多见于青少年,是心血管内科临床常见病[1].笔者用益气养阴法治疗慢性期病毒性心肌炎,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爱萍;经剑颖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健康教育在强直性脊柱炎住院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21世纪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强直性脊柱炎是常见的风湿病,属于典型的慢性病,目前尚无根治方法,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有效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应该是由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组成的综合干预方式,不仅注重对疾病的管理,还应注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对所患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认知、患者因所患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而引起的消极心理状态、与所患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相关的行为方式等,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不仅能够减轻患者的症状,控制病情的进一步发展,降低医疗费用,还能增加患者的自我满足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

    作者:张金霞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重型颅脑损伤35例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

    重型颅脑损伤是指脑膜、脑组织、脑血管及脑神经的损伤.急性重症脑损伤病理变化复杂,症状多种多样,病情变化快,病死率高,护士应及时掌握病情变化,并报告医师,以便赢得抢救时间.我科于2011年1月-2012年6月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35例,通过精心护理,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爱萍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神经外科护理危机成因的认知分析及对策

    目的 分析神经外科护士对本科室护理危机主要成因的认识及相应的对策.方法 自制问卷对神经外科护士从医疗费用、护理质量、护患关系、理论知识及业务技能、患者因素、病房管理制度6个版块进行调查,分析其对各版块的正确认知度并给出对策.结果 6版块的认知率分别为:医疗费用 45.5%,护理质量 81.8%,护患关系 54.5%,理论知识及业务技能59.1%,患者因素40.9%,病房管理制度50.0%.结论 结合护理危机潜在诱因,完善神经外科相关制度,强化业务培训,加强护患沟通等,能从根本上减少护理危机的发生率,切实保证护理安全.

    作者:叶娴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中西药联合治疗肾病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联合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肾病综合征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2组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另加用六味地黄软胶囊和黄芪注射液进行治疗;对照组另加用泼尼松联合呋塞米进行治疗,4周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血清白蛋白(A1b)、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24h尿蛋白量和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及补体C3的水平.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13%高于对照组的7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1B、TC、TG及24h尿蛋白水平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gG、IgA、IgM和补体C3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六味地黄软胶囊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肾病综合征具有良好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李兰萍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重症大疱型剥脱性皮炎1例

    患者,女,22岁,苗族.因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卡马西平片1周后,同时服用中草药桃树根、铁包金汤剂出现重症药疹,于2012年7月21日入院.患者入院时创面呈烧伤样改变,查体颜面见大量红斑形成,口唇及口腔黏膜糜烂,糜烂黏膜表面见白色膜性物覆盖,分泌物多,脓臭味.躯干、四肢、头皮40%面积可见红斑、红疹形成,部分形成水疱,红疹破溃后见清水样液体溢出.临床诊断为大疱型剥脱性皮炎.给予奥硝唑0.5g×100ml静脉滴注,每天2次;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1.2g静脉滴注,每天2次,抗感染治疗;甲泼尼龙琥珀酸钠80mg静脉滴注冲击疗法,并予奥美拉唑护胃,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针对口唇、口腔及咽部黏膜糜烂,予庆大霉素8万U+地塞米松5mg+生理盐水30ml雾化吸入,同时加强口腔、会阴、肛门护理.颜面、手足及躯干皮肤破溃处请皮肤科会诊协同治疗.经治疗10d后病情较前好转,吞咽时疼痛减轻,上下唇及口腔黏膜糜烂仍存在,白色伪膜部分消失,躯干四肢手足掌部分已脱皮,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改为80mg静脉滴注,每天1次,停用奥硝唑,适当减少输液量,余治疗同前.治疗18d后,患者症状消失,病情逐渐恢复,于8月8日康复出院.9月12日随访,患者破溃剥脱处皮肤已恢复正常.

    作者:石香英;田明;杨德泉;杨英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肾筋膜扩张器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膀胱结石临床观察

    2009年11月-2013年4月我院采用肾筋膜扩张器外鞘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膀胱结石45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膀胱结石患者45例,男40例,女5例;年龄18~80岁,中位年龄62岁.结石1.5cm×1.4cm×1.2cm~4.5cm×4.3cm×4.0cm.

    作者:彭光伟;郭昌平;廖世强;罗锐;周强;彭羽;李宗朝;秦有容;杨孝萍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效果对比观察

    目的 对比观察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将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阿立哌唑组及利培酮组各50例.阿立哌唑组予阿立哌唑治疗,利培酮组予利培酮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6、8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观察2组不良反应.结果 2组有效率、显效率和起效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2、4、6、8周末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同期PANSS评分及各因子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立哌唑组患者静坐不能、震颤、恶心呕吐、失眠等较利培酮组少,且头昏、嗜睡、口干、心动过速、便秘、体质量增加、兴奋激越明显少于利培酮组.结论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一致,但阿立哌唑的不良反应少于利培酮,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仰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老年冠心病患者建立良好生活习惯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疾病认知情况与建立良好生活习惯的自我效能感的内在关系.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06例,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患者疾病认知与建立良好生活习惯的自我效能感的得分分布情况,探究两者间的内在联系.结果 两者间的P<0.01,呈现正向直线分布,具有正相关关系.同时,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在疾病认知情况平均水平上下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患者的疾病认知情况,有助于冠心病的康复,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大力推广.

    作者:王利平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综合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 45例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在积极治疗及常规基础护理上给予综合护理措施,观察综合护理的效果.结果 治愈38例(84.44%),好转6例(13.33%),死亡1例(2.22%),总有效率为97.78%.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治疗的成功率.

    作者:李政红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低分子肝素钙辅治急性进展型脑梗死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钙辅治急性进展型脑梗死的效果.方法 将54例急性进展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7例.2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欧洲卒中评分(ESS)、Barthel指数(BI)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6%高于对照组的5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日常生活大部分自理及生活完全自理患者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ESS、BI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结束后2组复查头颅CT均未发现脑出血病例,治疗组注射部位皮下出现淤斑2例,未作特殊处理,自行吸收.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辅治急性进展型脑梗死安全有效,值得基层医院应用.

    作者:陈俊;蔡绵碧;张虹梅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75例护理体会

    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病,如未及时治疗或护理不当,可能会因失血过多导致患者死亡.为提高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护理质量,笔者回顾性分析了我院75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资料,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永芳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地塞米松联合氨溴索用于早产儿促胎肺成熟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地塞米松联合氨溴索促进早产儿胎肺成熟的疗效.方法 将54例早产儿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6例.治疗组于产前给予地塞米松联合氨溴索治疗,对照组产前未予任何药物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病死率为3.6%低于对照组的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塞米松联合氨溴索用于早产儿促胎肺成熟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汪彦芬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护理体会

    人工膝关节置换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解决因关节痛导致的行走功能障碍[1].关节功能的改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2010年12月-2013年2月我院骨伤科共施行膝关节置换术183例,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护理方案,取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乔秀兰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经尿道前列腺双极等离子汽化电切术的护理

    目的 总结124例经尿道前列腺双极等离子电切术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2012年1月-2013年3月我科收治124例BPH应用等离子双极电切术行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PKVP)治疗,并进行围术期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124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通过对患者做好术前心理护理及术前各项准备,术后严密细致的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及预防,进行详细的出院指导,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

    作者:陈秀萍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给予胺碘酮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多卡因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效果明显,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桂成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小儿肾病综合征合并支气管哮喘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小儿肾病综合征(NS)与支气管哮喘之间的关系.方法 医院2009年1月-2013年3月收治NS患儿228例,其中合并支气管哮喘症状12例,分析其诊断情况及NS与支气管哮喘的关系.结果 228例NS患儿合并支气管哮喘12例(5.3%),其中导致NS复发6例,2例NS患儿在NS未缓解期间,出现尿蛋白增多,服用激素治疗4周后,患儿尿蛋白尚未转阴.12例NS合并支气管哮喘患儿采用支气管扩张剂沙丁胺醇和表面激素布地奈德吸入治疗2~5d后,患儿哮喘症状得到缓解.12例患儿出院后,继续使用氟替卡松治疗,未再出现喘息,且对NS控制非常有效.结论 对于NS合并支气管哮喘患儿,要有效控制患儿的哮喘症状,对患儿进行合理用药,能减少NS复发.

    作者:周兴福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内科护理记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目的 总结护理记录书写体会,探讨提高护理人员护理记录的书写水平.方法 归类比较2010年6月-2012年6月本科室322分护理记录中所存在的缺点.结果 护理记录书写水平有着逐年提高的趋势,存在问题也出现显著降低的趋势.结论 通过进行相关法律法规培训,开展临床思维的训练,提高质控,促进医护人员之间的沟通,能够有效降低护理记录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护理记录的书写水平.

    作者:方沛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庞赞襄治疗玻璃体积血的经验分析

    玻璃体积血常由外伤或内眼手术,视网膜静脉周围炎或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高血压动脉硬化,血液病等所致[1].玻璃体内无血管,本身代谢低,积血则吸收缓慢,日久形成机化条索.甚至导致牵拉性视网膜脱离.中医属暴盲、目衄、血灌瞳神等范畴.临床表现为突然出现无痛性视力下降或突然出现眼前黑影合并眼前闪光.当出血进入玻璃体凝胶主体后形成玻璃体混浊,少量出血表现为灰尘状、条状、絮块状及漂浮不定的黑影,视力有不同程度的减退;玻璃体内可见点状、片状、团块状飘浮物,颜色灰暗或发红,视网膜有红色出血.较多量出血可出现视野暗区和视物略发红、模糊;大量玻璃体出血可使视力严重减退,甚至只有光感.大量出血时看不到眼底.用彻照法检查看不到眼底的红色反光,瞳孔区呈暗黑色.裂隙灯检查可见玻璃体内有棕褐色点状混浊,大量出血时可见红色血块[2].庞赞襄教授认为本病多因肝经郁热,热邪迫血妄行,脉络不通,溢于络外,积成瘀血;或肝郁脾虚,湿邪阻络,脉络受阻,溢血于外;或因肝郁阴虚,气血不畅,血行于外而致.以下介绍临床分型及经验病案.

    作者:庞荣;张彬 刊期: 2013年第22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